实验二、信号的分解与合成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11电气信1班
姓名:许培佳(110705141) 邱琳用(110705130)
实验二
信号的分解与合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仪器
四、实验原理(略) 五、实验步骤
1、把系统时域与频域分析模块插在主板上,用导线接通此模块“电源接入”和主板上的电源(看清标识,防止接错,带保护电路),并打开此模块的电源开关。

2、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Hz 53左右(其中在Hz Hz 56~50之间进行选择,使其合成的效果更好)的方波(要求方波占空比为50%,这个要求较为严格),峰峰值为5V 左右。

将其接至该实验模块的各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用示波器观察各带通滤波器的输出。

(注:观察频率时,可打开实验箱上的频率计实验模块。

即按下该模块电源开关S2。


3、用示波器的两个探头,直接观察基波与三次谐波的相位关系,或者采用李沙育图的方法,同时考察其幅度关系,看其相位差是否为零,幅度之比是否为3:1。

4、将方波分解所得基波和三次谐波,用导线与其对应的插孔相连,观测加法器的输出“合成”波形,并记录所得的波形。

5、同时考察基波、三次谐波、五次谐波的相位和幅度的关系,还是用李沙育图观察其相位关系,用观察法使其幅度关系为5:3:1,。

当基波与各高次谐波相位差为
(即过零点重合)时,波形分别如图所示。

6、方波波形合成
(1)将函数发生器输出的Hz 53左右(其中在Hz Hz 56~50之间进行选择,使其输出的效果更好)方波信号送入各带通滤波器输入端。

(2)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加法器输出端基波与各奇次谐波的叠加波形,如图所示。

六、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测量所得的数据,基波、三次谐波、五次谐波的级幅度比大约为5:3:1. 2、画出方波信号分解后,基波与各奇次谐波的李沙育图形。

(1)基波与三次谐波的波形及李沙育图形 当基波与三次谐波相位差为0时:
当基波与三次谐波相位差为90时:
当基波与三次谐波相位差为180时:
(2)基波与五次谐波的波形及李沙育图形
当基波与五次谐波相位差为0时:
当基波与五次谐波相位差为90时:
当基波与五次谐波相位差为180时:
3、(1)画出将基波、三次谐波合成后的波形:实验观察到的波形如下所示:
绘制图形如下所示:
(2)画出基波、三次谐波、五次谐波三者合成的波形,如下所示:
七、实验思考题
1、实验中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器材老化,或者受到邻机信号的干扰。

2、什么是吉布斯效应,它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具体的表现是什么?
答:将具有不连续点的周期函数(如矩形脉冲)进行傅立叶级数展开后,选取有限项进行合成。

当选取的项数越多,在所合成的波形中出项的峰起越靠近原信号的不连续点。

当选取的项数很大时,该峰起值趋于一个常数,大约等于总跳变值
的9%。

这种想像成为吉布斯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