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之美》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公开课教案
课题:《桥之美》执教:方来友班级:809班时间:2013.12.11.上午第2节
【教学目标】
1、把握说明对象特征;理清说明结构和说明顺序;
2、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重点难点】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在画家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

多媒体出示出示课题。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多媒体出示)
三、词语积累(多媒体出示)
(一)读一读:驻足纤细孕育点缀煞风景颐和园销魂前瞻后顾(二)记一记:驻足舒畅苍茫煞风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四、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思考:(多媒体出示)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桥之美
2、在作者眼中桥美在何处?请找出文中揭示“桥之美”的语句。

3、把握行文思路,理清说明顺序。

教师引导学生从归纳各段内容要点和理清段落结构入手作答,然后归纳、多媒体显示明确:
------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逻辑顺序,文章先由一句俗语和一句诗引出说明对象,接着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桥之美”在于与环境的配合,最后总说“桥之美”及其普遍的美学意义。

五、合作探究
(一)寻找桥之美
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
学生从文中找出作答,教师归纳明确。

(二)描述桥之美
文字是情感的载体,也是美的传递者。

这一段的字里行间就蕴藏着各种桥的美,现在我们就来仔细地品读第四段文字,想一想作者从哪些角度形象地说明了这一段中列举的桥的美呢?
多媒体出示图片,要求学生根据画面,试用“桥之美,美在”的句式,说说桥之美。

教师启发学生作答,多媒体显示。

(三)欣赏桥之美
1、感受作者形象生动、描写细致情景交融的语言(多媒体出示)
(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其实,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

这表现了作者与周遭环境已融为一体。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杨柳拂桥是江南常见的景色,作者将时间限定为杨柳刚刚返绿发芽的早春天气,将桥限定为石桥,两种景物之间的反差与对比,形成特殊的美感。

“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

(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这句话的意思是,桥横跨在水面上,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
也相互映衬。

桥与流水如一支乐曲一样是一个整体。

(4)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桥的美就是对桥的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韵律,这吸引着画家总是追寻着桥的身影。

2、在作者的眼中桥美在何处?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多媒体显示明确:
------作者并不着眼于从桥自身的结构来欣赏“桥之美”,而更着迷于桥在不同环境中所起的多种多样的作用,从中领悟到桥除了具有实用功能外,还具有审美功能,生活周围就存在着很多饱含画意的景致。

------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即桥在不同的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
3、为何又举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成昆路上的直线桥呢?
多媒体显示有关图片,学生讨论回答,然后教师明确:
从反面说明桥的设计在注重实用的同时,也应注意美感,要与周围环境搭配。

(四)比较桥之美
同是写桥的文章,本文和《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多媒体出示表格,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明确: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吴冠中老先生以其画家独有的眼光给我们品评了桥之美,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引导我们对这些人类智慧结晶进行了欣赏。

其实,生活中有许多美的事物,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得眼睛。

”让我们平时多留意生活中的美吧!
七、课后作业(多媒体出示)
1、收集一些有意思的桥名的由来,如西湖的断桥名因何起。

2、收集有关桥的诗歌、对联、谜语、俗语、谚语、成语等。

3、收集有关桥的故事与传说,如三国故事中的当阳桥。

4、请模仿《桥之美》的写法,写出你的“之美”。

或根据作者的叙述,描绘一幅带有桥的画面。

板书设计:
总说-------桥之美
正面美不同环境中的
多种多样的
桥之美形式和作用
举例说明反面不美
总结全文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