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部分行业市场结构及其优缺点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部分行业市场结构及其优缺点的分析
举例说明不同市场结构特点及其优缺点
市场结构,是指市场在组织和构成方面的一些特点影响着厂商的行为和活动,或者某种物品或劳务在市场上的竞争程度。
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市场上买者和卖者的数目;二是产品的相互替代程度。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传统观点,市场结构分为四类: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
要了解这四类市场的各自特征及其相应的优缺点。
那么我们就首先来谈谈市场结构吧!
(一)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上的竞争是充分的,在这个市场上,任何买者或卖者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无法用增加或减少自己的购销量对价格施加影响,只能按市场既定的价格来调整自己的购买量或销售量。
这个市场具有五个特征:⑴买卖者人数众多;价格既定
⑵产品是同质的;单个厂商无法提价
⑶无人为限制;
⑷要素的自由流动,厂商进出自由;
⑸信息是完全畅通的,不会有高价购买或低价出售。
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的,只有农产品市场勉强有点挂钩。
那么完全竞争市场有哪些优缺点呢?
就其优点而言,西方经济理论认为完全竞争市场是一个非常具有经济效率的市场。
第一,产量在理想产出之下生产;所谓的理想产出就是在最适宜的规模下生产的最适宜的产量。
对生产者来说,表明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能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正常利润;对消费者而言能用最低的花费购买到所需的产品。
第二,社会的无谓损失达到最小;
第三,可以资源达到有效配置。
当然完全竞争市场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对企业进行研究和发展计划没有刺激力,因而不利于技术进步;
第二,不能充分反映价格竞争之外的非价格竞争包括产品的技术含量、服务质量等。
(二)完全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是相对而言的,它主要是指单个生产者或销售商对某种原料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具有完全决定权的市场结构。
如矿业、电力、电话、自来水、军火等;有时也指单个的购买者对某种原料或产品的收购价格与数量具有决定权,如粮食、烟草等部门收购时都属于这种情况。
、
完全垄断市场的五个特征:(1)厂商代表行业;
(2)产品无法找到其他的替代品;
(3)新厂商进入行业很困难;
(4)信息由厂商控制,不公开;
(5)企业决定产品的价格。
例如南非的戴.比尔斯:一个不受管制的垄断
给据纽约时报的评论,由戴.比尔斯联合采矿公司控制的中央销售组织是“世界上几乎最成功的垄断”。
塞西尔.罗兹于1880年创建的戴.比尔斯公司直至1990年都控制了世界上99%以上的钻石生产。
现在它只占世界钻石产量的15%,但通过它的中央销售组织对他自身产出及诸如扎伊尔、前苏联、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和澳大利亚等国钻石产出的营销,这家公司仍控制了世界宝石级钻石营销的80%。
1989年上半年,其销售额达20亿美元之多。
没有人会怀疑戴.比尔斯公司对钻石价格的控制。
消费者面对由该公司筛选并组装称小
盒子的钻石(当然也是由公司定价)时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买要么不买,而无法只挑选盒子中自己喜爱的。
那些选择不买的消费者很可能将不得不等上一段时间才能有下一次选择的机会。
如果钻石的需求下降,正如八十年代初期那样,(通货膨胀的下降,钻石作为一种投资保值的手段失去其魅力)戴.比尔斯公司便自己购买钻石以维持其
价格。
(从1979年到1984年,其钻石储备由3.6亿美元升至20亿美元。
)1992年上半年,因为经济衰退导致的钻石需求下降是该公司的利润下降了25%。
除了限制钻石的供应量之外,戴.比尔斯还竭尽全力并成功地将需求曲线推往右上方。
他们营销战役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将钻石与人们的浪漫情怀联系起来。
(根据他们50年的口号,“钻石恒永久”)当然这是有利于钻石的保有的,即一旦售出便退出市场。
一种被赋予感情色彩的商品不大会经过一段时间后便转手售出。
戴.比尔斯公司的策略是他们获得了大量利润,但消费者显然付出了比自由竞争市场要高的价钱。
将获得主动地位。
中小型企业之间。
同时,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占有优质钻石的企业,必将获得较好市场收益。
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市场下,厂商或行业的均衡不相一致,尤其在长期均衡状态下有许多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成本高低的差别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个企业都在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的产量点上进行长期均衡产量的生产;而在完全垄断条件下,垄断厂商是在小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最低点所对应的产量下进行长期均衡产量的生产。
第二,价格高低的差别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每个厂商都是市场价格的遵从者,厂商不能任意影响和决定市场价格;而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垄断厂商的价格就是市场的价格,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
第三,产量多少的差别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每个厂商按照市场价格进行生产,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提供最大产量,以获得较多的利润,因此社会资源能得到有效的利用;而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既可以决定价格又可以决定产量,厂商关心的是最大超额利润,而不关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产量的最大,有时还有意识地减少产量,因而给社会提供的产量远远小于完全竞争市场的产量。
(三)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是介于完全竞争市场与完全垄断市场之间,既有竞争
又有垄断,是竞争与垄断的混合;也就是一种既不是完全垄断又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一种最常见的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市场的四个特征:(1)同种产品之间有差别并且具有替代性;
(2)厂商的数量相当多;
(3)厂商进入该行业比较容易;
(4)信息交流不完全。
我认为家电行业应该是一个垄断竞争市场.家电行业的产品是有差异的,各个厂家的家电产品都有很多种不同的型号规格来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家电行业采用价格.广告.售后服务.产品外形设计等,其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也说明产品有差别;
目前的家电市场由于其相对高的利润吸引了很多企业进入,企业多了供给大幅度增加,而需求的增加并没有这么快,所以许多企业争夺有限的市场,价格战就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竞争的结果一定是大量的企业破产或被兼并,全国会形成几家大规模的家电企业(如国内的家电企业:海尔美的格力),但是企业不是几个也不是少数几个所以可确定这个市场就是垄断竞争市场.即使垄断竞争市场形成,各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价格竞争也必然存在,而且有时还相当激烈.结果就是使垄断竞争市场成为微利市场.使消费者从中受益.
就垄断竞争的利弊来说,他们是同时存在的。
对消费者而言有利的是,在垄断竞争条件下产品是多样化的、有差别的,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兴趣和偏好等;那么对消费者而言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与完全竞争条件下相比,消费者要付出较高的价格,不利于消费者购买到更多数量的商品。
同样与完全竞争条件相比,对生产者来说有利之处在于垄断竞争能够促进技术创新。
而弊端则是,生产资源、设备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没有达到最佳的产出,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四)寡头垄断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是指一个市场上只存在少数几个卖者,卖者数量少,各自对价格和产量的决定有影响能力,也可以认为是某个市场被几个
厂商所控制的一种市场组织结构。
寡头垄断市场的三个特征:(1)在这种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厂商;
(2)厂商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约的关系;
(3)新厂商进入该行业比较困难。
例如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于1960年成立,现由12个主要产油国组成,其中包括沙特阿拉伯、伊朗、维纳瑞拉和利比亚,提供了世界上40%的能源。
1973年晚些时候和1974年,为了报复在与埃及和叙利亚的战争中以色列的同盟国,同时增加他们自己的收益,OPEC 成员国削减了石油量,并引发了石油世界中至今仍非常著名的冲击。
其结果是石油价格的巨大上涨:沙特石油价格从1972年的2.48美元上升到1974年的11.25美元。
可以并不夸张的说整个世界被这一大胆(而且从石油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并不令人欢迎)的举动震惊了。
欧佩克对其成员国生产的每桶原油征收若干美分的货物税。
这种税赋要公开宣布,并且向其他货物税一样,会被在这些国家的跨国公司当作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
因此,通过加重这种赋税,欧佩克提高了原油的价格,因为没有公司能以低于生产成本与这种赋税之和的价格出售石油。
根据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可以预料欧佩克会将原油价格提高到垄断水平,因为这会增加他们的税收收入。
事实上,所发生的一切似乎也是如此。
专家估计通过这种途径,上千亿美元从石油消费者那里流进了欧佩克成员的腰包。
由于寡头垄断企业之间存在很强的相互依存性,使其在经营上有着与其他类型的企业不同的重要特点,即寡头垄断者的某项决策会产生什么结果完全取决于其对手的反应。
因此,寡头垄断者的竞争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对实践中的企业来说,这种不确定性使其决策的难度相应提高。
在此意义上,寡头垄断市场中的竞争比其他三种市场都更为激烈。
寡头垄断的市场存在明显的进入障碍。
这是少数企业能够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必要条件,也可以说是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存在的原因。
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因素是这些行业存在较明显的规模经济性。
如果这些行业中要容纳大量企业,则每家企业都将因生产规模过小而造成很高的平均成本。
规模经济性使得大规模生产占有强大的优势,大公司不断壮大,小公司无法生存,最终形成少数企业激烈竞争的局面。
对试图进入这些行业的企业来说,除非一开始就能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并能占据比较可观的市场份额,否则过高的平均成本将使其无法与原有的企业相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