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本章整合课件 湘教版选修6

合集下载

高中湘教版地理选修6 第2章 第3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课件PPT

高中湘教版地理选修6 第2章 第3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课件PPT
栏目导航
2.为实现全国耕地保有总量 18 亿亩的目标,你认为今后补充耕 地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提示】 我国耕地的后备资源多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 区,质量差、开垦难度大、生态环境限制因素多,因此,今后补充 耕地的主要途径是土地整理。
栏目导航
合作探 究 攻重难
栏目导航
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问题导思】 1.我国营造了“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这些防护 林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 “三北”防护林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 减轻旱灾的作用;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 用。
栏目导航
1.我们为什么要大规模植树造林? 【提示】 植树造林的理由:①保护生物多样性,②保持水土 抵御风沙,③进行碳中和,④人类生存保障,⑤创造经济价值,⑥ 履行责任环保教育,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⑧亲近自然回馈自然等。
栏目导航
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
1.科学开发土地的原则 (1)土地开发要与区域的 生态环境 相协调。 (2)严格保护耕地,加大 开发耕地 的力度。 (3)防止 盲目扩大耕地面积 ,忽视 生态 条件限制的不科学行为。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以土地资源为例
栏目导航
课标解读
重点难点
1.了解植树造林对防治水土流失
和土地荒漠化的作用。
1.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
2.了解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 造成的问题。(重点)
证耕地持续供应的措施。
2.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难
3.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 点)
措施。
栏目导航
自主预 习 探新知
栏目导航
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湘教版地理选修六新素养同步课件第二章章末整合提升

湘教版地理选修六新素养同步课件第二章章末整合提升

第二页,共21页。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7.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8.石油危机的影响和应对措施是什么? 9.我国应对石油危机的措施是什么? 10.矿产开采对环境破坏的表现是什么? 11.矿产开采对环境破坏的防治措施是什么? 12.煤炭资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是什么?
第三页,共21页。
第八页,共21页。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教材 P25~26 活动 (1)第一种观点反映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消极观点,忽视了 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科技的作用,是不完全正确的。第二种观 点反映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正确观点。 (2)通过科技进步、环境立法、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一定 程度上能够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但仍然需要控制人口的增长。
第十页,共21页。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教材 P29 活动(中) 在太阳能发电方面,发展较快,但较落后。据统计,自 1990 年 以来,我国太阳能发电市场增长率仅 17%左右,远远低于世界 同期 30%~40%的年平均增长率。在核能方面开发仍较小。在 当前和未来这些新能源可以部分代替石油,但仍然不能全部代 替石油。
第七页,共21页。
栏目 导引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教材 P24 活动 1.我国的耕地损失主要由三方面构成:建设占用耕地;耕地转 化为其他用途;灾毁耕地。在这些耕地损失中,建设占用耕地 是实质性的耕地损失,耕地因产业结构调整转化为其他用途和 灾毁耕地只是暂时的。 2.退耕还林(草)措施有必要实施。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调整 部分耕地作为林地、草地等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将部分环境 趋向恶化的耕地实行生态退耕,即调整部分耕地作为林地、草 地等,起到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达到其他农耕地稳产高产的目 的,这是以退为进提高耕地质量的策略,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措施。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2.2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课件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2.2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课件湘教版选修6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答案(1)受石油资源条件限制,增产困难;国内石油消费增长加快,供 需缺口越来越大。 (2)防止进口石油中断,保障石油、经济和国家安全。 (3)BC 解析石油依赖度实际上就是石油的供需缺口(开采量和进口量的差 值),该缺口的大小高低与石油的产量和进口量的对比有关,因此分 析石油依赖度时应从影响石油消费量和产量的主要因素入手。 第(1)题,影响石油产量的主要因素是采油条件,影响石油消费量的 主要因素是经济增长。第(2)题,材料二中的“建立必要的战略石 油储备可以防止石油供应中断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是题眼。 第(3)题,“积极”是关键词,严格控制石油进口量和提高能源产品 价格均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不符合“积极”的条件。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石油危机的应对措施 (1)“开源”方面: ①适度开发、均衡生产。石油资源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对其开发要贯 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适度开发,均衡生产。 ②加强资源勘探,发掘潜力,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替代石油进口。因此, 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保证国内石油的正常供应。 ③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 (2)“节流”方面: ①节约使用,提高效率。我国石油利用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节约潜力 很大。要推广应用节油新技术、新工艺,充分运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油, 以达到节约使用石油,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②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迁移与应用 例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乡的塔儿山铁矿多年来的开采,使这里的资 源已近枯竭,地质灾害严重,安全隐患多,事故时有发生。2008年9月8日8 时许,该尾矿库突然发生溃坝,尾砂流失量约20万立方米,沿途带出大量泥 沙,流经长度达2千米,最大扇面宽度约300米,过泥面积30.2公顷。到9月 17日,共带走了260条鲜活的生命。据记者现场调查和山西省气象信息网 发布的信息,9月7日早8时至8日早8时,襄汾县降水量只有1.5毫米,远远低 于气象学上10毫米小雨降水量——最多是“毛毛雨”。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课件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课件湘教版选修6
材料四 在德国1996年通过的《循环经济和垃圾处理法》的框架下,德国冶金行业 产生的矿渣95%都得到了重新利用;废旧钢铁的回收率也很高,2002年有2 000万 吨废铁被重新利用;废旧汽车再利用率达75%,到2006年已达到85%。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种资源问题?
(2)哪些措施可以缓解材料二反映出来的资源问题?(答四条即可)
教材P22活动 提示 出。 2.我国南方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时间分配上不均匀,有时干旱少雨,有时洪 涝灾害,再加上人口多,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量大,所以还要倡导节水。 1.水资源是否紧缺,已由专家将其指标数字化和标准化了,看一个地区
的缺水程度,将该地区的人均水资源量、主要问题表现与紧缺量化指标对照即可得
(1)图一和图三反映了该地区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这会导致什么环境问 题? (2)根据图二简述该地区植被覆盖情况的变化。
(3)结合图四谈谈植被覆盖情况变化对局地小气候的影响。
(4)图四综合反映了森林________的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土地利用及植被的变化情况,以及由此分析森林在改善区域小气候
环境中所起的作用。第(1) 题,根据图一信息反映,该地区的山区部分也以种植业 为主,反映土地利用不合理,存在过度开垦的问题,山区过度开垦可能导致水土流
失严重。第(2)题,根据图二直接概括即可。第(3)题,图四反映夏季林内气温较外
部低,而冬季林内气温较外部高。第(4)题,材料反映森林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
解析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但由于各地人口密度、
工农业发展水平不同,水资源供求状况也不同。我国水资源供应最紧张的地区分布 在过渡带。
答案
(1)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3)水污染严重 (4)过渡 人口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相对较少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本章归纳整合课件 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本章归纳整合课件 湘教版选修6

解析:对照材料一,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的比例在下降,天 然气的比例在上升,30年后天然气消费比重将超过石油,因为天 然气的环境效益比石油高。日本的石油目前主要是来源于中东地 区,材料三是日本为解决石油来源单一化而做出的努力。从日本 的情况可以供我国借鉴的是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实施能源来源多 途径措施,并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答案:(1)天然气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轻 (2)石油来源过分依赖中东(或石油来源单一化) (3)能源结构多元化,能源来源多元化,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等。
主要分布在西 南、中南(长江 三峡、珠江中 上游)和西北黄 河上游地区
雨日比较少的沙
能量比较分散;
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
漠地区:如非洲
太 投资大、效率
向西南、经北京西侧、
的撒哈拉沙漠、
阳 低、占地广、
兰州、昆明,再折向
美国的西部沙漠、
能 储能难,但有
西藏南部一线以西、
澳大利亚的西部
广阔的前景
以北地区
沙漠地区
非可再生能源;发
瑞拉和墨西哥、非洲
热量高,开采、运

的利比亚和埃及、俄
输、使用方便,属

罗斯、亚洲的中国和
于高质量的能源;
印尼、北美的加拿大
会产生污染
和美国、西欧的北海
主要分布在东 北和华北地区
地区
可再生能源;不污 水
染环境,为清洁能 能

中国水能资源居世界 首位,以下依次为俄 罗斯、巴西、美国、 加拿大等国
本章归纳整合
知识构建
专题整合
主要能源比较
1.煤炭和石油的形成 地质史上有过两个成煤时期。一个是古生代晚期,这个时期 的主要成煤原料是蕨类植物;另一个是中生代,它的主要成 煤原料是裸子植物。 石油主要是由地质时期的一些水生低等生物大量沉积在湖泊 和海洋中,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转变富集而成。

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资源保护 第2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课件 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资源保护 第2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课件 湘教版选修6

刷下渗,污染水源。破坏自然地貌景观,影响整个地区环境的完
整性
据报道:中国地质科学院最新发表的报告 指出,除了煤之外,中国所有矿产资源都处于紧张状态,将在二 三十年内面临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在内的各种资源短缺。据此回答 (1)~(3)题。
(1)下列关于能源消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耗普遍较高,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耗 普遍较低 B.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和人均消耗量都很低 C.从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看,发展中国家应负有更大的责 任 D.目前全球能源的年消耗量仍在增长,但全世界所用的能 源大部分来自可再生资源
南向通道
北向通道 西向通道 东向通道
马六甲海峡 克拉地峡 中缅石油管道 安大线、安纳线、泰纳线(中俄输油管线) 中哈石油管线、泛亚全球能源大陆桥 拉美海上通道
(4)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我国石油储备能力已达 20 天左右,与发达国家平均 100 天 左右的石油储备能力比相差较大。 ①国家建设战略储备基地;②鼓励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更大 范围收购油气资源;③考虑封存国内部分形成的产能和探明储 量,如塔里木。 (5)积极开发新能源,使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 ①煤制油;②生物质制油(用玉米、高粱、甘蔗制燃料乙醇); ③生物柴油;④开发太阳能等。
决措施为建设电站,变输煤为输电。
考点逐一突破
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 1.石油资源潜在危机分析 (1)石油资源储量是有限的,会逐渐因人类的消耗而衰竭。 (2)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对石油资源高度依赖,石油消 费日益增加。所以石油供应将出现短缺,价格上扬,石化工业受 冲击,甚至阻碍经济发展。
休息时间到啦
类型
地下开采
露天开采
岩层变形、移动乃至破坏, 地表植被层遭毁灭性破坏,
破坏 引起断裂、塌陷,甚至地 堆放场占用大量土地,造成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课件 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课件 湘教版选修6

2.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相对性
类型 可再生资源
多数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
非可再生资源
并非绝对不可再生,只 是因为再生的周期太长, 相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 来说,可以认为是非可
相对

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 再生,当开发利用不合理时, 它们的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
至变成非可再生资源
举例
再生的
矿产资源
课前预习·巧设计
设计1 设计2 知识点一
第 二 章
第 一 节
名师课堂·一点通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创新演练·大冲关
1.知道自然资源的涵义及分类、主要
的资源问题。 2.理解水资源问题、土地资源问题、 矿产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3.学会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 产生的原因。
一、自然资源的涵义 1.概念 存在于 自然界 ,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 经济价值 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2.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特点是什么?
提示:我国耕地面积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
3.2003年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包括哪几个方面? 提示:建设占用耕地、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灾毁。 4.2003年我国耕地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情况下,国家还大力实施
生态退耕的原因是什么?
绿色代表着江河源头的生命气息和净土特色,白色象征着
高耸的昆仑雪峰,“青海省地理简图”上甲、乙、丙三条 山脉中表示“昆仑山脉”的是________;图中A、B、C三 大江河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 (3)世博会青海馆以“源出青海”为核心概念,展现了 三江源对三大流域的城市和文明的养育功能。分别写出A河 流和B河流流经的两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名称。 A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选修六湘教版课件: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共44张PPT)

高中地理选修六湘教版课件: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共44张PPT)

——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
世界石油分布图 中东、东南亚、墨西哥、委内瑞拉、 北非、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
石油输入地、输出地有哪些地方?
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
分布
东半球 世界 西半球
从地中海地区经中东到印度尼西 亚,中东、北非蕴藏量最丰富, 中东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 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美国西 部、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到哥伦 比亚 东部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庆、辽河 、中原、胜利等油田和沿海大陆 架。 西部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柴达木 、准格尔三大盆地及吐鲁番—哈 密盆地
土地荒 漠化 土壤盐 渍化 植被破坏 人类不合理灌 溉和耕作 生产过程中排 出大量的“三 废”物质, 土地荒漠化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 部地区最为严重。 主要发生在干旱区。
土壤污 染
各地均有,但情况不同。
(三)矿产资源问题
1、矿业的地位: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 2、矿 自然原因 产资源 面临短 人口多,人均占有量少 缺耗竭 浪费严重 的原因 人为原因 不合理的 开发利用 综合利用率低
(2013.福建文综)下表是我国某区域 2008—2010年占用、 增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 均 海 拔 状 况 ,据 此 回 答 问 题。
(1)指出占用与增补耕地分布的差异,并推断增补耕地可能 产生的环境问题。
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的区域;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区域 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
⑦太阳能 ⑧煤
二.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一)水资源问题 1.水资源短缺
有关中国水资源的几个数据
第6位:中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第6位。 80%:中国主要河流有五万公里长,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的报告,80%的河流水质遭到破坏而不能再维持鱼类生存。 1/4: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1/4. 400多座:中国600余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严重 缺水的就有100多座城市。 1750立方米: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16亿峰值时,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将减少到1760立方米,而1750立方米正是国 际公认的用水紧张线。 2000亿元:我国每年因缺水造成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以上。 400立方米:北京人均水资源量为400立方米,是世界人 均水资源量的4%

自然资源保护 课件(湘教版选修6)

自然资源保护 课件(湘教版选修6)
(2)分析说明近年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
害,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 漠化 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与区域生态环境相协调,既保护耕 科学
地,加大开发力度,又防止盲目扩 土地退化、 开发
大耕地面积,忽视生态条件限制 耕地减少、
土壤盐渍
整理 增加农用土地面积,特别是耕地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土地 积,提高农用地质量
读“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说明由汉代到唐明期间人均耕地面积增大的原 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专家预测,2020年我国主要矿产品需求量将 是目前的两倍,除煤以外,绝大部分大宗矿产品均需国外 资源补充。 材料二 水利部《2l世纪中国水供应分析》,2010年, 我国总用水量在中等干旱年为6 988亿立方米,供水量6
670亿立方米,缺318亿立方米。
材料三 “过去11年中,我国耕地的总面积已经减少 了1.25亿亩,因为分散在各地,又用了11年的过程,所以 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警觉。”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 室主任陈锡文在首届“城乡土地论坛”上表示。
材料四 在德国1996年通过的《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 法》的框架下,德国冶金行业产生的矿渣95%都得到重新利 用;废旧钢铁的回收率也很高,2002年有2 000万吨废铁被 重新利用;废旧汽车再利用率达75%,到2006年已达到 85%。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种资源问题? (2) 哪些措施可以缓解材料二反映出来的资源问题? (答出四条即可) (3) 下列漫画描述的行为会导致材料三反映的资源问题 的是(双选) ( )
水资源污染严重
保护水源、防止污染、净化污 水、立法保护
2.土地资源问题 随着人口增长,除人均农、林、牧用地日益减少外, 我国土地资源问题还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金版》高中地理 第2讲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课件 湘教版选修6

《金版》高中地理 第2讲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课件 湘教版选修6

中国淡水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1.原因
(1)自然原因: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时间上,降水季节分 配不均,年际变化大;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水
资源与耕地资源分布不协调。
(2)人为原因:人口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水资源利用不 当,水污染、水浪费严重,重复利用率低;节水意识淡薄, 水价较低。
2.主要解决措施
化石燃料的开发利用
1.煤炭的开发与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
2.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随着化石燃料濒临耗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其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优点 能量巨 太阳 大、无 能 污染、 可再生
风能
风力发 电成本
利用 缺点 形式 光热 转换 较分散、受天气、 、光 季节影响大 电转 换 风速稳定的地方少 ,风力又有季节性 和短期变化,而且 风力丰沛地区不一 风力
以防治水污染,保护河口湿地为主。乙地以保护植被,水土保持为
主。再联系两地的自然、人文特征分析原因。(2)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和保护是主干知识,应从开源节流两方面组织答案。
【答案】 (1)甲地区以防治污染、保护湿地为主。位于下游三角洲,
人口、城镇与工业密集。乙地区以保护森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 为主。位于上游山区,地形起伏大。
(2)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污水的处理与利用;依法保护水资源,开展生
态环境建设;提高节水意识,全面推广节水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 在上游修建水库,开渠引水;在三角洲地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 防止海水的倒灌。
课时作业 点击进入链接
水量丰富、落 差大的地区
沿海地区
我国广大农村 地区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2008年高考山东文综卷)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 基础。下图是我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 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读图回答下Βιβλιοθήκη 问题。 (1)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章末整合课件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章末整合课件

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又要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
忽视生态条件限制的不科学行为。对于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破
本 坏的开发行为,要坚决制止。如禁止毁林,毁草开荒;禁止
专 题
在大于 25 度以上坡地和自然保护区内开垦耕地;禁止围湖造
栏 目
田和侵占江河滩地。
开 关
3.植树造林对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

开 法规,加强土地监管;加大资金投入;退耕还林还草、生态

移民等方面加强努力。
第八页,共11页。
教材 P36 图 2-18 “梯田” 梯田是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的阶梯式农田。是治理
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
教材 P36 图 2-19 “等高线耕作”

等高耕作也叫横坡耕作,即沿等高线方向用犁开沟播种,
栏 目
致沿西经 100 度线种植了一条宽 l00 英里、从北向南纵贯美国
开 关
中部的防护林带。美国在实施罗斯福工程的同时还做了一系列
工作:①成立了土壤保持局,鼓励各州采取土壤保护措施,加
强对土地的监管;②农田免耕、休耕和粮草轮作等与自然和谐
的生产技术得到普遍应用;③将数百万公顷易受旱灾的农田退
耕还草,改为牧场;加上黑风暴肆虐的几年中,有几十万居民
第七页,共11页。
从中部大平原新垦地举家迁往西海岸,上千万公顷的农田得
到了自然退耕还草的机会;④在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地带设立
了保护区。经过二十余年的恢复和生态建设,这一地区的表
土状况基本稳定下来,黑风暴没有继续肆虐。美国的“罗斯

专 福工程”对我国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有借鉴作用。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2.1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教学课件 (共26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2.1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教学课件 (共26张PPT)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8/11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8月 11日星 期三2021/8/112021/8/112021/8/11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8月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8/112021/8/11August 11, 2021
①世界西半球: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美国西部、墨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哥和委内瑞拉,到哥伦比亚
东部:大庆、辽河、大港、中原、胜利等油田和沿海
大陆架
②中国西部:塔里木、柴达木、准噶尔三大盆地及吐鲁番
-哈密盆地
• (1)D地和E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可以减缓我国东部地区哪些全球性大气环 境问题?并说明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出农田基本建设,采用各种保护 使生态、经济、社会协调
耕地、提高肥力的措施,如等高线 发展
耕作、施用有机肥料、适时耕作、
发展舍饲养畜、种植牧草
【例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是指东北、黄淮海农区和草原牧区的
过渡地带,广义范围是指年降水量在 250~500 毫米的地区,这是生态环境脆 弱而且最不稳定的地带,也是人类利用最不稳定的地带。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本章整合
1.我国能源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1)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①能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②地区分布不平衡。③能源消费结 构不合理,以煤为主。④能源需求增长快,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2)我国能源问题及成因。 ①问题:a.石油供应紧张。石油进口依存度提高,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难 以改变。b.石油进口的可靠性差。世界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我国进口 的石油一半左右来自中东,1/4 来自西非,这些地区政局的不稳定,直接影响 我国石油进口的可靠性。c.石油进口脆弱性强。我国石油进口运输方式以 油轮为主,大约占 90%,增加了石油进口的脆弱性。
【例 1】 读图 1、图 2,完成下列各题。
图 1 中国石油供需状况
图 2 某年中国石油进口来源分布图
(1)从图 1 中可以看出,巨大的供需缺口将使我国石油的对外依赖程度

不断扩大,对外依赖程度将于
年之前超过 50%;从图 2 中可以看出,
我国的石油主要来源于
地区。
(2)在中国原油进口国中与我国相邻的有
②成因:a.我国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b.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 加剧了能源紧张;c.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d.能源勘探、开发跟不上国民经 济发展的需求;e.国际石油价格上涨;f.我国石油储备体系不完整。
(3)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 ①进口石油采取多元化战略,完善石油储备体系。②加大能源勘探与开 采,增加石油产量。③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建设。④稳妥发展核 电。⑤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⑥加大技 术革新力度,发展清洁燃烧技术、洁净煤技术。⑦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 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⑧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利用 乙醇汽油等。
答案:(1)2015 中东 (2)两 管道运输 (3)石油产量增加缓慢;石油需求日益增长;石油来源地区较单一,对国 际石油市场依赖性大;需经过长距离的海上运输,存在安全隐患。 (4)节约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多种形式的替代能源;寻找和形成多 元的石油供应市场;完善国家战略性石油储备体系。
2.土地退化及其防治
个,其最佳输入途径


(3)分析我国石油安全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
(4)走出能源“困局”,一靠开源,二靠节流,试简述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主
要措施。
解析:第(1)题,从图 1 中可知,2015 年以前我国对外依赖程度超过 50%; 从图 2 中可知,我国石油进口地主要在中东地区。第(2)题,我国石油进口国 中俄罗斯、越南与我国相邻。石油的最佳运输途径是管道运输。第(3)题, 从材料中可知,我国石油产量增长缓慢,而需求量增长快,石油来源地过于集 中,需要远距离海运,安全隐患大。第(4)题,结合教材知识从“开源”“节流”两 方面回答即可。
污染造成土壤质量下降
生物 措施
防 工程
治 措施 措 施 农牧
业措 施
续表
因地制宜,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
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
的科学管理
建立“防、治、用”相结合
水利工程:修建水库、灌渠等
体系,将防治工作与消除 贫困、土地的合理开发利
水土保持工程:修梯田、淤地坝等 用相结合,贯彻预防为主,
土地退化 是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 的概念 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
土壤侵蚀(是一种分布较广、危 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
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 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的压
表现
漠化
力过大,使自然状态下较脆弱的
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盐渍化 环境被破坏,发生了不利的变化
和涝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