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论文
1.文化的发展与中央力量强弱、制度建设强度有关系,但根源还是基于社会生产力水平所衍生的人类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大一统和封土建国所形成的散沙局面并不必然导致某一对应的结果。
德意志地区在地图被分裂成马赛克时并没发展出高度的文化,中国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也没出现百家
化的强势扩张,都是基于大一统的背景,但这种文化的繁荣与其说是大一统导致的,倒不如说是大一统的环境为国内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安全的内部
管整个希腊世界从未真正统一过,但希腊文明仍然开出了灿烂的文化果实,
或统一,与文化繁荣,并没有必然地对应关系。
那回到答主的问题,如果单纯回答是否有好处?那我觉得好处多了去了。
但我觉得题主可能是想问到底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从定性的角度来说,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前面已提到一些,不再赘述,坏处无外乎出于统治需求的官方制度对文化发展的管制与人为塑造、抑制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传入,这种例子如秦朝(焚书坑儒)、明朝(海禁)、清朝(文字狱)在中国的历史上数见不鲜。
因此,仅从定性的角度上来说很难说清楚问题。
那么从定
量的角度,那就需要学术研究来进行扎实的史学分析了,我想可以参考的指标包括大一统时期和分裂割据时期,受教育人口比例、著述数量的多少、重量级的学术著作有多少、文化圈的影响范围、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程
还是坏处的多。
2.工业革命产生的基础是生产力的积累和社会需求的转向。
工业革命之所以发展起来,是因为大航海时代开启后所带来的商业贸易的需求。
由于奥
上航道,自然驱动了经济向海洋商业文明方向转型,而转型的必然结果就是对机械(海上人多了反而是负担)、科学(导航)的依靠,以及商业发展的
态。
商业文明的发展与技术水平的进步密切相关,自然在强大的社会需求下,
3.文明是否具有侵略性与是否形成技术为导向的发展观无明显对应关
态的自然状态,但如果把文明看成一个个的个体,则文明之间则具有某些自然状态的特征:在世界发展5000年的历史中,只有237年世界处于和平状态,而这种和平尚且只是大范围相对意义上冲突和缓而已。
可以说,绝大多数文明都是具有侵略性的,不具备侵略性的文明早在初创时期就被周围的文
明所消灭了。
或者说,在古代,生产力十分低下的状态下,抢夺成为了获取资源的必备手段,在很多时候甚至成为了唯一的手段。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游牧民族往往充满了侵略性,但是它们的文化发展程度却总是处于垫底的位置。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每当气候寒冷,北国冻死牛羊无数北方的牧民穷得一无所有的时候,就是长城边警四起,中国的皇帝如坐针毡的时候。
当然,如果风调雨顺,草高羊肥,草原的大哥们吃饱喝足,自然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自己又生产不出来,只能去国境之南有借无还。
因此,在古代,每年秋天的时候,都是下到边关守门士卒,上到中国皇帝都也提心吊胆的时节,所谓“防秋”,就是指每年秋天必然要做的防火防盗防套马的汉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