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生产—蛋鸡生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点:营养不易调控
(2)限量法:根据每天的喂料量,采用几种方式
A、每日限饲:将一天的规定的量,一次性投给鸡群,此法对鸡的应激比较少。缺点:采食不均匀,抢食造成体重均匀度差。
(3)起止时间:蛋鸡从6—8周开始,至18周令
(二)整齐度的控制:群体内标准体重±10范围内个体占比例
目的:开产整齐、方便饲养管理
二、开产前管理
1、逐渐增加光照时间:8小时至21周令,以后每周增加1小时至14~16小时后,保持稳定不变。
2、更换日粮:逐渐过渡到产蛋期日粮。
三、产蛋鸡的饲养
(一)产蛋期的饲料:多采用干粉料,颗粒料、全价配合饲料
(二)产蛋期饲喂:无机盐、钙、磷不可缺
1.保证足够的水、料槽位置:保证鸡只可均匀采食。
2.喂饲方法:机械化喂料和人工喂料。
纵向通风:气流方向与舍纵轴平行
4气流分布调节:受进风口、排风扇位置与数量影响
5雏禽舍通风换气的意义:雏鸡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粪中有机成分含量高,高温、高湿粪便易分解有害气体增多,适当通风可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雏鸡健康
方案:前两周以保温为主,高温时可打开部分门窗可风机
两周后,可依情况适当延长通风时间及增大换气量
(1)温差不可过大(2)饲料更换要逐步进行
(3)避免突然增大饲养面积(4)观察异常情况
(5)48小时连续光照:使鸡只尽快熟悉环境
第三节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一、饲养任务:最大限度的消除、减少各种对蛋鸡有害的影响,为其提供一个有利于健康的环境,使其充分发挥其遗传潜力,以提高产蛋量及蛋品质量,降低饲料消耗及死淘率,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7.减少鸡只外逃
五、转群
1.根据鸡的情况两次:6~7周育雏舍~育成舍
16—18周育成舍~产蛋舍时间:避开一天中最热、最冷时间
2、转群前准备:
(1)房舍、用具准备:维修、清洗和消毒用具要配套
(2)转群用具的准备:抓、装、运鸡用具,消毒处理
(3)饲料准备:转群前先在料槽中上料,鸡只进入后再上水。
(4)人员安排:提前安排人员,并培训。
5.消灭蚊子、苍蝇
6.定期清理粪便
7.病死鸡妥善处理
(三)减少应激
危害:食欲下降,产蛋量下降,软蛋,抵抗力下降,精神紧张等。
1.保持稳定的操作程序:料、水、时间、人员相对固定
2.保持安静
3.保持环境稳定:光、温等
4.避免给药及免疫
5.适当应用复合维生素或维C
(四)减少饲料浪费
1.保证营养全价
2.不喂发霉变质饲料
五、雏鸡的饲养
1、饮水:先饮水后开食
初饮:雏鸡接入育雏室的第一次饮水。要求及时
方法:可加入白或红糖水,电解质、维生素、抗生素、药物等
观察:头胸甚至全身湿为缺水
要求:有光照时间内不断水,槽位充足
水质要求: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防止污染
2、开食:雏鸡接和育雏室后第一次喂料称开食,在开水后进行
开食料:大中型鸡场用配合饲料,其它可用小米或大米
4.如何看雏施温5.不同时期家禽光照方案6.禽舍常通风方式,分别适用阶段
7.禽舍常用光照制度,分别适用阶段8.光照种类及优缺点9.开水、开食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0.断喙的目的、时间、方法及注意事项11.转群的要求12.禽舍防潮措施13.育成鸡整齐度控制方法14.产蛋前期饲养要点15.强制换羽方法、注意事项16.补钙注意事项17.生产中如何做到均匀喂料18.如何减少饲料浪费19.低产鸡及停产鸡外貌特征20.每日观察鸡群要点21.提高蛋壳质量的主要措施22.剪冠、断喙、去爪的目的、时间和方法23
低温:减少散热、增加产热。缩成一团、头埋于翅下、肌肉震颤
1影响舍温的因素:四季气候、禽舍设计、调温设备、饲养方式
2调控舍温的措施:a选择适宜禽舍类型
b搞好房舍隔热、保温设计
c合理应用供热及降温设备
d搞好房舍遮荫
③雏鸡的适宜温度(℃)
0—3日4—7日8—14日3周4周5周6周
35~33 32~31 31~29 29~27 26~24 23~21 21~18
方法:均匀洒在纸板或地上
注意:都吃到、六七成饱、加入复合酶制剂
3、开食后的饲喂:保证质量、少给勤添、每次喂料让其在20~30min内吃完为宜
饲喂砂砾:助消化
六、雏鸡的管理
1、断喙:防啄癖和减少饲料浪费
时间:1~2周7~12周补断
方法:专用断喙器上1/2下1/3
管理:前加VK、VC后防出血前5天后3天不宜进行免疫接种
《家禽生产》教案
专业
畜牧
科目
家禽生产
使用教材
黄炎坤主编.家禽生产.河南:中国科技出版社.2007
章节名称
蛋鸡生产技术
学时分配
10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不同阶段蛋鸡饲养管理要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蛋鸡分阶段饲养方法,环境调控及生产中管理要点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以图片形式展示家禽生产设备,禽场类型,管理方法。学生采用小论文形式,对课程内容融会贯通,重点掌握。
2.闭灯后“听”:呼噜、咳嗽等
3.喂料、喂水:观察采食、饮水情况
4.舍内环境状况:温、湿度,通风,光照,下水
5.检查舍内设备完好情况:门、窗、灯、笼网等
6.有无啄癖鸡
7.拣蛋:破、薄、畸形蛋,数量等
8.及时淘汰:减少饲料浪费。
(二)搞好卫生防疫工作
1.开产前免疫接种
2.全进全出
3.带鸡消毒
4.用具消毒
3、转群要求:
(1)结合选留:淘汰小、弱、病、残鸡
(2)减少鸡只伤残:水、料槽提前拿走,每次抓鸡数量不宜太多,抓双腿。从笼中抓出时两人配合、运输时防热、挤、冷、缺食、断水等。
(3)减少争斗:原笼同放
(4)减少应激:弱光下抓鸡、不同时免疫断喙等,前后两天加喂VC
4、转群后管理:3~5天内尽量与原环境相同
要求:喂料要均匀,减少浪费。
3.次数和时间:一般日喂3次,对于产蛋前,高峰期,中期4次,后期可喂2次。采食高峰在早、晚,所以应注意早晚的饲喂。
4.补喂砂粒:助消化。5—8克/天。直径3~5毫米。
5.补钙:不可过早,否则影响骨骼中钙的沉积,后期或炎热夏季,傍晚加入颗粒型钙质饲料,以便于准间体内钙的补充。
三、育雏方式
1、地面厚垫料平养:优、缺点
2、网上平养:优、缺点
3、笼养:优、缺点
四、育雏条件
1、温度:家禽是恒温动物,在变化的环境条件下,家禽可以通过调节产热量和散热量来保持体温的稳定。
产热:基础代谢、热增耗、肌肉活动、生产过程
散热:传导、对流、辐射、蒸发(25℃以上)
高温:减少产热、增加散热。双翅下垂、伏于地面、张口喘气、饮水增加、中暑死亡
2、分群:调整密度
3、搞好卫生防疫:垫料常更换、饮水饲料防污染、用具常消毒
4、作好育雏记录:死淘率、耗料量、温湿度、卫生防疫工作
第二节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一、育成鸡的生理特点:
1.体温调节能力基本健全,绒羽换成大羽,可脱温饲养。
2.消化能力增强,食欲旺盛,采食量增加,容易过肥。
3.生长发育迅速:肌肉、骨骼、内脏器官,脂肪沉积力加强。
清洁:直接影响健康,产蛋理和蛋壳质量。
四、产蛋鸡的环境控制
1.温度:高温不利10~30℃15~25℃最合理
2.光照:稳定14~16小时,不可忽长忽短。
3.相对湿度:45%~70%之间
5.通风换气:空气交换,排除有害气体,夏季注意防暑降温
五、产蛋鸡的管理
(一)产蛋鸡的日常管理
1.清晨开灯后“看”:精神状态、粪便、呼吸等
2、相对湿度:衡量空气中水汽饱和度的常用指标
1湿度对家禽的影响:偏高:细菌滋生,疾病、加重热应激
偏低:灰尘量高,雏鸡干爪、消化不良
2调控舍内相对湿度的措施:建舍位置、防潮处理、减少供水系统漏水、常清粪、垫料常清理
3育雏舍内适宜相对湿度:10日内65%~70% 10日后60%左右
3、通风换气:
①通风换气对舍内影响:调节室内温、湿度、有害气体量、粉尘含量
6.净槽管理:每天至少一次让鸡只将料槽内料吃净后再喂料。
(1)产蛋鸡始终保持旺盛的食欲,防止饲料长时间在料槽内造成鸡只挑食或厌食。
(2)防霉变等造成疾病,尤其是夏季,营养缺失,营养不全价,酸败、霉变等。
(三)饮水:“充足、清洁”的原则
充足:保证对鸡体正常生理机能和充分发挥良好生产水平的重要条件。饮水足会影响采食量及饲料的消化吸收,恢复供水时易出现暴饮现象。
4、光照:对家禽的生活、生殖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家禽生存的必要条件
①光照种类:
A、自然光照:太阳光的直接照射、折射或散射所产生的光亮
优点:节省照明费用,紫外线杀菌,促进VD形成
缺点:在禽内内各处照度差异较大,强度变化很大
B、人工光照:白炽灯和荧光灯
优点:便于按家禽生理要求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而且均衡
3.加料量不超过料槽1/3
4.粉碎不宜过细
5.使用高质量喂料机械
6.饮水设备影响
7.及时淘汰停产,伤残鸡
8.加强饲养人员责任心教育
(五)降低破蛋率
1.勤拣蛋
2.提高饲料质量
3.笼具设计合理
4.保证鸡只健康
5.防暑降温
6.防止惊群
7.防止啄蛋
(六)作好生产记录反映鸡群实际生产动态和日常活动情况,可及时了解、指导生产,也是考核经营管理效果的重要根据
缺点:费电,受电力供应影响大
②光照的作用:影响生殖机能、影响生产性能
③禽舍内光照的控制:
光照强度:人工:灯泡分布均匀、W数自然:窗、屋顶
光照时间:人工:控制开关灯时间自然:挂窗帘
※④常用光照制度:
A恒定光照:指在养禽生产的某一阶段,每日光照时间稳定不变
长光照:24小时内连续照明时间14小时以上(产蛋舍多用)
方法:(1)保证均匀的采食。
(2)合适的饲养密度
(3)及时分群
(4)预防疾病、减少惊群
四、管理
1、创造适宜的环境:
温度:15~30℃湿度:55~60%为宜
注意通风换气及减少惊群
2、补充断喙:防止啄癖
3.补喂砂砾:提高消化率
4.饮水:清洁、充足的原则。
5.保持安静、稳定的操作规程:减少应激和惊群
6.搞好卫生防疫
课后记
大量举例和图片展示,使学生对蛋鸡生产设备,条件及饲养要点有了直观了解,通过撰写论文,使学生对养殖环节及注意事项印象深刻,大量查阅资料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短光照:24小时内连续照明时间不足10小时(育成阶段多用)
B渐变光照:指在某一阶段内,光照时间随周龄增加而规律变化
渐增光照:指在某一阶段内,光照时间随周龄增加而增加
渐减光照:指在某一阶段内,光照时间随周龄增加而减少
C间歇光照:24小时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明暗周期的光照方案
⑤雏鸡舍内光照方案:
3日内24小时4~7日内20小时,以后每周减1小时至自然光
5、自卫能力差:防鼠、猫、狗、蛇等
6、生长速度快、代谢旺盛:充足水、料营养全面、丰富
二、育雏前的准备
1、育雏舍和育雏设备的检修、清洗和消毒:供电、供暖
2、育雏用具的准备:水、料槽、饲料、药品、添加剂、记录本
3、选好饲养人员:责任心、技术、培训
4、做好试温工作:提前一到两周进行
5、雏鸡的选择与运输:来源、卫生、技术
教学参考资料
1.黄炎坤主编.蛋鸡标准化生产技术.河南:金盾出版社,2006
第一节雏鸡的饲养管理
一、雏鸡的生理特点
1、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体温比成鸡代2~3℃、绒毛短、升温饲养
2、神经敏感、胆小易惊:保持环境安静、稳定饲养管理程序
3、消化力弱:消化道短、容积小、“少给勤添”、质量好、易消化
4、抗病力差:易患病、精心饲养
4.生殖系统逐步发育成熟。防过早性成熟
二、光照要求:
1、时间:宜短不宜长,8小时左右
2、强度:宜弱不宜ຫໍສະໝຸດ 避免过早性成熟,早产早衰。三、体重与整齐度的控制
(一)体重的控制:为防过肥及过早性成熟,对体重进行控制方法
1、限制饲养:既可提高生产性能,防过肥,又可节约饲料,提高经济效益。
2、方法:限质、限量
(1)限质:对于自配饲料,可降低饲料的质量。
日、周、月内:死淘数、耗料量、产蛋数、蛋重、壳质量、环境控制(开关灯时间、温度湿度等)
习题
一、名词解释:
开水、开食、育雏期末存活率、均匀度、引导饲养法、后向饲养法、绝食饲养法、强制换羽、净槽管理、开产日龄、平均蛋重、入舍母鸡产蛋量、料蛋比
二、问答:
1.蛋鸡常用饲养方式及优缺点2.雏鸡的生理特点3.禽舍常用加温设备
②通风换气对家禽的影响:风冷效应、实感温度偏低
※③通风换气的方式:
自然通风:自然界的空气流动和舍内冷热空气位置的交换实现
优点:降低成本缺点:受多种因素制约、不易控制
正压通风:风机向舍内送风,舍内压高于外压,空气外流
负压通风:排风机将舍内空气抽出,内压低于外压,外空气进入
横向通风:气流方向与舍纵轴垂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