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建构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例——“细胞的有丝分裂”教学设计和反思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 赵坤兰[1]
作者机构: [1]湖南省长沙市一中,410005
出版物刊名: 实验教学与仪器
页码: 38-39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7期
主题词: 模型建构;生物教学;教学设计;有丝分裂;生物学知识;引导学生;反思;细胞
摘要: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知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通过建构模型,可排除、舍弃事物的非本质因素,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生命现象或过程得到纯化和简化,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领悟建立模型的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因此,模型建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科学方法之一.在生物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思考或动手,建构相关模型来学习生物学知识,将会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