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度仪的使用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度仪的使用规范
一、开机
1、仪器应安放在稳固的水平台面上,防止震动。

2、电源插座接地端应可靠接地。

3、按下仪器后面的电源开关(显示48b),预热约2分钟。

二、置数
仪器出厂时除“定量”值不确定外,已置入1号工作板R457标准值,R y标准值,荧光因数U= 。

用户每次开机,如不需修改,可不必再进行置数,而直接进入第三步序——校准。

1.R457标准值的置入
①推进大小拉板到底。

②用“标准值”、“”、“▲”、“↙”键置入1号工作板标准值,显示n XX.X。

2.R y标准值的置入
①拉出小拉板到底、大拉板仍推进到底。

②用“标准值”、“”、“▲”、“↙”键置入1号工作板标准值,显示n XX.X。

3.荧光因数的置入
用“荧光因数”、“”、“▲”、“↙”键置入荧光因数值u,显示u X.XX。

4.定量的置入
用“定量”、“”、“▲”、“↙”键置入被测试样的定量值,显示g XX.X。

三、校准
1.R457校准
①推进大小拉板到底。

②调零
试样托上放黑筒,顺序按“调零”、“↙”键,显示0. 0.0,调零完毕,取下黑筒。

③调准
试样托上放1号工作板,顺序按“调准”、“↙”键,显示G XX.X(XX.X为1号工作板R457标准值),调准完毕,取下1号工作板。

④调荧光
如被测试样不含荧光增白剂,本步序可省略。

试样托上放3号工作板,按“测定键”,显示r XX.X。

a) 若显示值与3号工作板标准值相等(以相差不超过0.3为好),则荧光已调准,取
下3号工作板。

b) 若显示值小于3号工作板标准值,则顺时针方向移动大拉板旁的荧光调节螺钉,
同时将大拉板再向里推进到底,按“测定键”,直到显示值等于3号工作板标准值,取下3号工作板。

重复上述调零、调准、调荧光步序。

c) 若显示值大于3号工作板标准值,则逆时针方向移动大拉板旁的荧光调节螺钉,
按“测定键”,直到显示值等于3号工作板标准值,取下3号工作板。

重复上述调零、调准、调荧光步序。

2.R y校准
如不测定试样的绿色光漫反射因数R y、不透明度、透明度、光吸收系数和光散射系数、油墨吸收值等参数,本步序可省略。

①拉出小拉板到底,大拉板仍推进到底。

②调零
试样托上放黑筒,顺序按“调零”、“↙”键,显示0. 0.0,调零完毕,取下黑筒。

③调准
试样托上放1号工作板,顺序按“调准”、“↙”键,显示G XX.X(XX.X为1号工作板R y标准值),调准完毕,取下1号工作板。

四、测量
1.蓝光白度(R457)和荧光增白度(F)的测量:
①推进大小拉板到底。

②试样托上放被测试样,按“测定键”,即显示提示符r和试样的R457白度值。

③对含有荧光增白剂的试样,在测定试样的R457值后,接着拉出大拉板到底(小拉板仍推进到底),再按“荧光白度”键,即显示提示符F和荧光增白度值(%)。

2.平均值测量
蓝光白度(R457)、绿光漫反射因数(R y)、r0、r、r84及与油墨吸收值计算有关的R0、R1等均可用“平均值”键获得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在进行平均值测量之前,应先按“平均值”键(提示符显示A),再进行同一参数的多次测量(测量次数不限),然后再按“平均值”键,即显示该参数的平均值A. XX.X。

3.绿光漫反射因数R y(亮度刺激值Y10)的测量:
①拉出小拉板到底,推进大拉板到底。

②试样托上放置被测试样,按“测定键”,即显示提示符r和试样的R y值。

4.试样的不透明度、透明度、光吸收系数、光散射系数的测量:
①r0和r、r84的测定
a)拉出小拉板到底,推进大拉板到底。

b)试样托上放一层试样,试样下面再放黑筒作为背衬,按“r0”键,即显示r0数值(%)(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c)以多层试样(层数以不透明为宜)代替黑筒作为背衬,按测定键,即显示r数值(%)(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d)以R y =84±2的白板为背衬,放一层试样,按测定键,显示数为r84数值(%)(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② a) 在测得r0和r后按“不透明度”键,即显示提示符“0”和不透明度数值(%)。

b) 在测得r0和r84后按“透明度”键,即显示提示符“t”和透明度数值(%)。

c) 在测得r0和r后,置入被测试样的定量值g,接着按“吸收系数”键,即显
示提示符“A”与光吸收系数值(m2/kg),按“散射系数”键,即显示提示
符“S”与光散射系数值(m2/kg)。

五、防护
1、每天用柔软的布擦拭外表,避免积尘;
2、专人保管说明书及标准板;
3、每月定期进行效准;
4、使用完毕及时断开电源。

5、避免强光照射、溅水。

品管部
2015年9月11日
1概述
白度计整体由光源、光学系统、探测系统、数据处理与显示系统等构成,总体白度值为蓝光白度R457。

定仪光谱漫反射比均为1的理想表面的白度为100,光谱漫反射比均为零的绝对黑表面白度为0。

本仪器完全按照国际照明委(CIE)规定的标准光源及照测条件而设计,通过严格检测、调试,并执行于企业标准Q/TDKY02-2004,可适用于GB2913、GB5950、GB8940.1、GB12097、GB13025.2等国家标准。

2工作原理
仪器利用光电转换原理,采用模数转换电路,将测量样品表面反射的辐亮度能量值,经信号放大、A/D转换,数据处理,最后显示出相应的白度值。

3注意事项
本仪器属计量器具,严禁随意拆卸,使用前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

3.1 工作环境应无腐蚀性气体及震动源。

3.2 周围不得有强光源照射及强磁场干扰。

3.3 周围空气应干燥,不得有粉尘等漂浮物。

3.4 仪器周围应留有足够的散热空间,以利散热。

3.5 仪器长时间停用后,应相应延长预热时间,以提高稳定性。

3.6 电源电压必须符合工作条件。

3.7 电源插座必须有效接地,防止外界干扰。

3.8 不得将样品掉入测量筒内,以免不能调零。

3.9 不得用手直接触摸光学元器件,以免影响准确度。

3.10 不得使黑筒及工作白板受到污染,以免影响准确度。

7使用说明
7.1 使用须知
7.1.1 仪器使用前必须仔细阅读本说明书,严格按照规定的工作条件及使用方法。

7.1.2 工作标准白板与参比标准白板是供仪器工作时作校准定标用,必须保持表面清洁,特别是工作标准白板,不能暴露在灰尘中,避免人为地影响其票称值,平时日常工作中应以参比标准白板来校准仪器,参比标准白板的量值是由随机的工作标准白板标准值来传递,工作时应注意白板的取向,注有标记面应面对操作人员。

7.1.3 保持仪器光学零件的干净(切勿用手擦摸),如光学零件有灰尘,应用洗耳球吹去表面灰尘或用擦镜纸擦拭,如光学零件有油迹、霉点等,应用脱脂棉球蘸无水酒精擦拭零件表面。

仪器不用时,要套上防尘罩,防尘罩自制。

7.1.4 在开机工作前,应用干净不落毛的棉布或纸将仪器的试样座与测量口擦干净,以免沾污白板及测试样品。

7.1.5 被测试样表面须均匀平整,在重复测试时应保持被测样品纵横方向的一致性。

对于非平整均匀被测试样(如粉末、颗粒、纤维状等)的测试,其取样方法见样品制作。

7.2 样品制作
7.2.1 如果样品的测量面,存在着无法改善的“不均匀”现象,或具有横、纵向纹痕的区别,则可将样品进行不同位置或不同角度的测量,取所测得白度值的平均值,代表此样品的白度。

7.2.2 对纸张、布及各种纤维品要取重叠若干层试样,使其不透光为止(如纸张则要根据QB534-67规定取重叠50×70毫米的试样若干张使其不透光为止,即增加试样的张数白度值不变为止即为不透光)。

放置试样至试样座上,以纵向与试人员平行(与仪器面板方向平行)为宜。

7.2.3 对于粉末或细小颗粒状样品,则应将样品盛放在粉末器中,用表面干净光洁的玻璃板将样品表面压平。

由于不同的测试条件会带来不同的测试结果。

所以,要想建立同类样品之间的白度值关系,则须统一规定测试样品的取样方法。

包括重量、粒度及压紧方法,使样品之间有相近似的密度和表面平整度。

若要求较高的测量精度,应选购本厂生产的恒压粉体成型器。

7.2.4 对于纤维状的物品,如棉花、化纤、羊毛、蚕丝等,先经整理,梳成一个纵向的表面,然后要放在自制试样盒中进行测试,取样方法(包括数量),应该统一,且要多做几个试样测其平均值为宜。

7.3 测量准备
7.3.1 开机预热:接通电源线,开启仪器的电源开关,此时显示屏应有数字显示,预热30分钟。

7.3.2 校零:按下试样座滑筒压板将黑筒放在试样座上,然后让滑筒升至测量口等显示值稳定后,调节面板上的调零旋钮,使显示屏显示为00.0。

7.3.3 传递工作标板白度值:将黑筒取下,放上工作标准白板,等数显值稳定后调节面板上的校正旋钮,使显示值与标板上的白度值一致,取下工作标准白板,放上参比标准白板,等显示值稳定后记下白度值。

以后作为样品测量时的标称值进行定标,然后将工作标准白板放入盛有硅胶的干燥器中保存。

7.3.4 测量方法:每次样品测量前均需用黑筒及已经传递标准值的参比标准白板进行调零及校正。

7.4 测量方法
对于边续测试且对比程度要求高的样品测试,应该时而以参比标准白板进行校正,避免仪器示值漂移的影响,样品放置在试样座上时应注意其平整度。

7.4.1 R457白度的测量:
对于无荧光物体的白度测量,将仪器预调好后,即可将待测样品放在试样座上,待显示值稳定后即可记下白度值。

7.4.2 荧光增白量的测量:
7.4.2.1仪器预调后先将无荧光物体进行测量,并记下该本底白度值(设为R1)。

7.4.2.2 将加入荧光增白剂的物体进行测量,并记下增白后的总白度值(设为
R2)。

7.4.2.3 荧光增白量的计算,F=R2-R1
7.4.3 不透明度T的测量:
符合ISO2471-77规定的方法测试。

在预调后仪器对样品进行测试,样品应由足够的厚度层数以不透明为限。

7.4.3.1 将试样放于仪器上测试,然后将试样最上层取下放到最低层依次测定共测五层试样,记录每层试样的光反射因素R∞。

7.4.3.2 将上面已测过的五层试样分别以黑筒为衬底,记录每层表面的光反射因素R0。

7.4.3.3 重复以上两个步骤,分别测得原试样每层面的R∞和R0值。

7.4.3.4 计算试样正、反两面R∞与R0的平均值。

7.4.3.5 计算正反面的不透明度(T):
R0
T=100
R∞
计算每面不透明度,准确至0.5%,如果差值大于0.5%,应分别鉴定正反面的不透明度,若差值不大于0.5%,则报告全体平均值。

8仪器的维护和检修
8.1 白板的标准:
随机工作标准白板,应定期送上级计量单位或行业测试中心站核准,每年一次。

如果受到污染,经清洗后应及时送检并重新定标。

参比白板的标定属随机校准定标,每月至少一次,并应妥善保管。

标定值传递方法参阅“测量准备”章节第3条的规定。

8.2 光学系统元件,严禁用手触摸,以免留下汗迹,影响光谱透过率,在使用较长日期后,应用脱脂棉蘸上无水酒精,用镊子夹持,细心地擦去灯泡表面和滤光片表面的尘埃,然后用干燥的脱脂棉擦拭干净(非专业人员请勿操作)。

8.3 测试粉末或细小颗粒状样品时,要小心缓慢升降滑筒,避免样品进入测量口内,以免仪器不能校零及测量不准确。

8.4 仪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定期旋开上盖,再旋下上盖内衬板,并将衬板上的灰尘进行清除,以提高散热效果,降低灯室外壳温度。

8.5 仪器光源灯泡损坏后,必须换上相同规格的卤钨灯,安装好灯泡后,必须调整光源位置,步骤如下:
8.5.1 拆下损坏灯泡;
8.5.2 按照原样装好同规格灯泡;
8.5.3 旋松灯架固定板两边的固定螺钉,上下左右缓慢移动灯架,使灯泡钨丝正处于滤光镜中间位置;
8.5.4 调整好后,将灯架固定好,并进行开机测试,观察照射到测量口蓝光应比较充满,否则应重新调整直到满意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