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邗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高一地理
一、选择题:共61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

(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
“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

据此回答1~2题。

1.飞船冲进大气层时速度很快,跟大气层的摩擦产生的温度可高达1600ºC ,变成一团火球,这与下列哪种天文现象相似
A.日落日升现象
B.月升月落现象
C.彗星现象 D .流星现象 2.“嫦娥一号”所绕探的天体属于
A .恒星
B .行星 C.卫星 D .星云 3.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波
B.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地震活动的主要动力
D.太阳辐射的能量不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 4.下列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能无关的是
A.风能
B.水能
C.生物能
D.潮汐能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宣布,新一轮为期11年的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已经到来。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太阳黑子研究专家向记者表示,太阳黑子活动预计2011、2012年达到峰值。

据此回答5~7题.
5.某年正值太阳活动高峰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 B.黑子活动增强,耀斑活动减弱
C.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会影响有线电话
D.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6.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 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卫星电视节目、移动电话信号受影响 ④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②③
7.当太阳风暴到达地球时,地球上具有可降低太阳活动对其影响的保护层是 A.水圈 B.生物圈 C.岩石圈 D.地球磁场
图1为“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示意图”(未考虑海拔等因素),读图完成8-9题。

8.该地地方时为12:00 时,北京时间为 A .12:00 B .13:00 C .14:00 D .16:00 9.由图中信息推断,此日最可能是
A .夏至
B .冬至
C .春分
D .秋分 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正确表示2012年元旦,地球在公转轨道
图 6
图 3 图 4
图5 位置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当地球位于轨道位置①时,下列叙述可能正确的是 A .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 .地球再次回到①处历时365天
C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D .海南岛上高大椰子树树干的影子消失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图3所示,甲、乙、丙、丁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的四等分点,地球从甲处开始绕日公转一周,途中用时最少的是经过
A. 甲—乙段
B. 乙—丙段
C. 丙—丁段
D. 丁—甲段
13.当地球位于图示位置时,太阳直射点所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 .北半球,向北移动
B .北半球,向南移动
C .南半球,向北移动
D .南半球,向南移动
下图表示12月22日a 、b 、c 、d 四城市昼夜长短情况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回答14~15题。

14.四城市中地
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 .a
B .b
C .c
D .d 15.由南向北排出a 、b 、c 、d 四城市的顺序
A .acbd
B .acdb
C .cadb
D .dcab 图5是黄道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若热带较现在的范围扩大了2个纬度,则图中β为
A .23°26′
B .24°26′
C .25°26′ D.21°26′
17.假设图中α为90°,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 .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
C .高纬度仍有极昼极夜
D .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

读图6完成18-19题。

18.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 .四季的更替
B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C .运动物体偏向
D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19.图中P 地
图9
10
图12
A .当地时间6时日出
B .位于昏线上
C .位于晨线上
D .当地时间8时日出 20.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
21.有一外国客人从伦敦出发飞往北京观看20时的奥运会开幕式,途中飞行10小时,到达机场时,距开幕时间还有2小时,则飞机起飞时的区时是 A.20时 B.0时 C.2时 D.4时
图8
为“长江某段河流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22-23题。

22
.下图9中的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沿EF 断面的是
A.B 图
B.A 图
C.D 图
D.C 图
23.有关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规划在E 、F 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E 地 B .大约每年7、8月,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期 C .若规划在E 、F 两地修建房屋,应选择F 地 D .若规划在E 、F 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F 地
24.依据地理事象的从属关系,图10中①、②、③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A .太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B .暖锋、锋面、天气系统
C .地核、地幔、岩石圈
D .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
图11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25-2825.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顺序是 A .①-②-③ B .①-④-② C .②-③-④ D .③-②-④
26.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7.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辐射形式是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8.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A .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B .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C .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D .地面吸收④辐射少 29.下图中ABCD 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图11 图7
图13 图14
° °
° ° ° 26 ′
气压带 风带
图16
30.以下有关气压场中风形成示意图的说明,正确的是
A .图中a 表示地面摩擦力,b 表示地转偏向力
B .图中c 表示风向,d 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
C .图示情况应发生在南半球,因风向偏左
D .图示情况不可能发生在近地面 图14为“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31-32题。

31.图中所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 叙述正确的是 A .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B .10°~20°盛行东北风,湿润
C .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
D .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32.当气压带、风带位于图中位置时
A .印度半岛吹西南风
B .欧洲西海岸高温少雨
C .亚洲大陆内部寒冷干燥
D .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季风 图15为某季节我国东部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回答33~34题。

33.此季节最可能是A. 夏季 B. 春季 C.秋季 D.冬季
34.此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地盛行西北风,低温少雨 B.C 地盛行西南风,高温多雨 C.C 地盛行东北风,低温少雨 D.C 地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
(二)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 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

(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探测器飞越小行星探测,圆满完成使命。

据此完成35-36题。

35.“嫦娥二号”探月过程中,尚未发现生物。

地球上之所以出现生命现象,其主要原因有 A .地球上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B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C. 地球上有昼夜交替现象 D .地球上四季分明 36.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嫦娥二号”的有 A. 地月系 B. 河外星系 C. 太阳系 D.星系 图16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读图完成37-39题。

37.图中各序号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 .②③为内力作用 B .①④为变质作用
C .⑤⑥为冷却凝固作用
D .⑦⑧为重熔再生作用
38.下列岩石类型属于A 岩石的是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3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B .只有岩浆岩在高温高压下,才可能形成变质岩
C .只有沉积岩中能找到化石
D .从岩浆到形成各类岩石,又到新岩浆的形成,形成地壳的物质循环




图18
二、判断题:请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

如果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涂黑;如果你认为错误,则将“×”涂黑。

(9小题,每小题1分,共9分) 40. 180°经线就是国际日期变更线。

41.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42.北京时间就是东八区的区时。

43.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是24小时,即一个太阳日。

44.在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非常明显。

45.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

46.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47.地壳运动产生强大的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层所能承受的强度,岩层发生断裂便形成了断层。

48.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对地表形态没有多大影响。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30分。

49.图17为“世界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若某日A 点和C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则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________,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 。

(2分) (2)图中ABCDE 点中,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

(2分)
(3)从“国庆节”到我国的“春节”,A 点的昼夜状况是 ,变化规律是 ,A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若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在A 、B 之间,全球的热带范围可能 (扩大或缩小),寒带范围可能 (扩大或缩小)。

(2分)
(5)若A 点某日昼夜平分,且时刻为14:00,在图中用阴影画出这一时刻夜半球的范围。

(2分)
50.图18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
9060300306090图17
(1)从地质构造看,戊为 ,乙为________________;从地貌类型看,甲为 ,丙为_________________。

(4分)
(2)从地质作用看,乙处由 作用形成,丙、丁处由 作用形成。

(2分)
(3)甲、乙、戊中,寻找地下水应在___________处,寻找油气应在__________处。

(2分) (4)如果要在甲、乙、丙、戊四处选址修一条南北向的隧道,宜选择 处,请说明理由。

(3分)
51.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图19中B 地受热,A 、C 两地冷却,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绘制ABC 三地的热力环流。

(2分)
(2)比较①②④⑤四处的气压和气温的高低(按由大到小排列): 气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A 、B 、C 三地中,常形成晴朗天气的是 ,形成阴雨天气的是 。

(2分) (4)若该区位于北半球,C 地位于B 地正东方向,受热力环流的影响,BC 之间最可能吹 (方向)风。

(1分) (5)若图示热力环流表示“热岛效应”,则ABC 中表示城市的是____________。

(1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B C 图19
°
90
60
30
30
60
90
图17 49.(11分)(1)_______ _,。

(2分)(2)。

(2分)
(3),,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

(2分)
(5)在图中用阴影画出这一时刻夜半球的范围。

(2分)
50.(11分)(1),_____________; __ , ______________。

(4分)
(2),。

(2分)
(3)___________, __________。

(2分)
(4),
(3分)
51.(8分)
(1)绘制ABC三地的热力环流。

(2分)
(2)气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

(2分)
(4)。

(1分)(5)___________。

(1分)
①②③
④⑤⑥
A B C图19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2013.01
49.(11分)
(1)15°N 从15°N向南北两侧递减
(2)C>B=A>D=E
(3)昼短夜长昼先变短再变长,夜先变长再变短正午太阳高度先变短再变长
(4)扩大缩小
(5)略
50.(11分)
(1)向斜断层谷地冲积扇
(2)内力流水堆积(或外力)
(3)戊甲
(4)甲甲处背斜,背斜顶部天然拱形,支撑结构好,稳定,工程量小。

51.(8分)
(1)左侧逆时针,右侧顺时针(2)1>2>5>4 2>1>5>4 (3)AC B (4)东南(5)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