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最新—19学年度十五校联考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密★启用前
山东省菏泽市2018—19学年度十五校联考第一学期期中考
试高二化学试题(B)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4小题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里。
下列过程或变化与电化学原理无关的是A.iPhone7手机电池放电B.铜丝导电
C.浸泡在洪水中的铁门生锈D.一次性保暖贴发热
2.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光伏发电板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热水器燃气灶
3.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成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化铵与消石灰反应;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②④B.②③C.①④⑤
D.①②④
4.设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 <0)的正、逆反应速率分别为v1和v2,
则升高温度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A.v1增大,v2减小B.v1减小,v2增大
C.v1和v2均增大D.v1和v2均减小
5.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错误的是
A.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B.碱性条件下,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O2+2H2O+4e—===4OH—
C.惰性电极电解硝酸铜溶液,阴极反应式为Cu2++2e—===Cu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Fe—3e—===Fe3+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
C.镀锡铁的镀层局部破损后仍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D.将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接到废铁上,负极与被保护金属相连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7.镍镉可充电电池可以发生如下反应:Cd+2NiO(OH)+2H2O Cd(OH)2+2Ni (OH)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Cd为负极,充电时接电源负极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NiO(OH) +e-+H2O= Ni(OH)2+OH-
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d(OH)2+2e- = Cd + 2OH-
D.充电时,OH-移向阳极
8.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实验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图实验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A.浓度B.温度C.催化剂
D.固体质量
9.反应A(g)+B(g)===C(g)ΔH,分两步进行:
①A(g)+B(g)===X(g)ΔH1
②X(g)===C(g)ΔH2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上图所示,E1表示A+B===X的活化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1=ΔH—ΔH2>0
B.X是反应A(g)+B(g)==C(g)的催化剂
C.E2是反应②的反应热
D.ΔH=E1—E2
10.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A(g)+ 3B(g)2C(g)△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C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加入催化剂④分离出C
A.①③B.②③C.②④
D.③④
11.已知:Fe2O3(s)+错误!C(s)=错误!CO2(g)+2Fe(s)ΔH=+234.1 kJ·mol—1;
C(s)+O2(g)=CO2(g)ΔH=—393.5 kJ·mol—1 则2Fe(s)+错误!O2(g)=Fe2O3(s)的ΔH为
A.—824.4 kJ·mol—1B.—627.6 k J·mol—1
C.—744.7 kJ·mol—1D.—169.4 kJ·mol—1 12.用铅蓄电池电解甲、乙电解图池中的溶液。
已知铅蓄电池的总反应为
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l)。
电解一段时间
后,发现a极上析出红色固体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极为阴极
B.乙池Na2SO4的浓度不变
C.放电时铅蓄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O2+4H++SO错误!+2e—=PbSO4+2H2O D.a极析出3.2g固体时,铅蓄电池消耗0.1mol H2SO4
13.在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s)⇌ C(g)+D(g)。
下列描述中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容器内B(s)物质的量浓度不变;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⑤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⑥容器内A、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
2:1:1;
⑦某时刻v(A)=2v(C)且不等于零;⑧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D,同时生
成2n mol A
A.①②④⑤B.②④③⑤C.②④⑤⑧
D.③⑤⑥⑧
14.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PCl5,反应PCl5(g)⇌PCl3(g)
+Cl2(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s050150250350
n(PCl3)/mol00.160.190.20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为v(PCl3)=0.0032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再次达平衡 c(PCl3)=0.11mol•L-1,则反应的△H <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 PCl5,达到平衡时n(PCl3)>0.20 mol
D.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025(mol•L-1)-1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个题,共58分)
15.(8分)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1)下图是1 mol NO2和1 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
①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②又知:N2(g)+2NO2(g)===4NO(g)ΔH=+292.3 kJ·mol—1,则
反应2NO(g)+2CO(g)⇌N2(g)+2CO2(g)的ΔH为________。
(2)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 2O3的TiO2)表面与水发生下列反应:N2(g)+3H2O(g)2NH3
(g)+3/2O2(g)△H,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常压下达到平衡
时测得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T/K303313323
NH3生成量/(10-6mol) 4.8 5.9 6.0
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H ________0(填“>”“<”或
“=”)
16.(13分)(1)某同学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形管)组成如图装置。
铜片为极,电极反应式为;盐桥中的NO3-移向溶液(填化学式)。
(2)如图所示,A为电源,B为浸透饱和硫酸钠溶液和酚酞试液的滤纸,c、d为铂片,甲、乙为电解槽,其电极材料见图,甲装置中溶液为AgNO3溶液,乙装置的溶液为
Cu(NO3)2溶液。
①关闭K1,打开K2,通电后一段时间后,观察到d端电极铂片附近变红,则c端为
______极(填“阳”或“阴”),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打开K1,关闭K2,甲装置中右端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乙装置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假定甲、乙装置中电解质溶液足量,电解一段时间后,甲装置中溶液的pH值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12分)某化学反应2A(g)B(g)+D(g)在密闭容器中分别在下列四种不
同条件下进行,探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
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时间(min)
0102030405060实验序号
1800℃ 1.00.800.670.570.500.500.50
2800℃c20.600.500.500.500.500.50
3800℃c30.920.750.630.600.600.60
4820℃ 1.00.400.250.200.200.200.20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1中,在0~10min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D) =____________。
(2)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2=____________mol•L-1,反应经20min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探究的是____________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实验3中,A的初始浓度c3____________1.0mol•L-1(填“>”“=”或“<”)。
(4)实验4中A的平衡转化率是,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18.(13分)甲醇(CH3OH)是重要的溶剂和替代燃料。
(1)工业上可以利用废气中的CO2为原料制取甲醇,反应方程式为:
CO2 +3H2CH3OH + H2O。
已知:CO(g)+H2O(l)= CO2(g) +H2
(g)ΔH= -41 kJ·mol—1,
CO(g)+2H2(g)= CH3OH(l)ΔH= -91 kJ·mol—1,则二氧化碳和氢气制
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工业上用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制备CH3OH的反应为:CO(g)+2H2(g)CH 3OH(g),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和4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测得CO(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
一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5min,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____,反应的平衡常数
是。
②如果只改变一个条件使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则该反应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C.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③恒容条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反应体系中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
A.使用催化剂 B.充入He气 C.再充入2molH2 D.分离出CH3OH (3)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压强条件下,CO与H2可反应生成甲醇:
CO(g)+2H 2(g)CH3OH(g),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
图所示,则:p1p2(填“<”、“>”或“=”)。
19.(12分)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新型能源,其合成方法之一是
2CO(g)+4H2(g)3OCH3(g)+H2O(g)。
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
2 mol H2,在温度T1、T2下发生上述反应,反应体系中CO的物质的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T2温度下,反应从开始至20 min时间段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___________。
(2)在T2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反应热ΔH________0(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T2温度下达到平衡后,向体系中同时增加4 mol CO、2 mol H2、6 mol CH3OCH3(g)、4 mol H2O(g),平衡向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
(5)一种酸性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则a为极,电极反应式为。
高二化学试题(B)参考答案
选择题(14个题,每题3分共42分)
1.B 2.D 3.A 4.C 5.D 6.C 7.C 8.B 9. A 10.C
11.A 12.D 13.C 14.C
15. (8分)
(1)①NO2(g)+CO(g)===CO2(g)+NO(g)ΔH=—234 kJ· mol—1 (2分)
②—760.3 kJ· mol—1 (2分)
(2)K =[][]
[][]
3
2
2
32
3
22
NH O
N H O
(2分) > (2分)
16.(13分)
(1)负(1分) Cu-2e-=Cu2+(2分) Cu(NO3)2(1分)
(2)①阳(1分) 4OH--4e-=O2↑+2H2O (2分)
②Ag++e-= Ag (2分) 2Cu2++2H2O2Cu+ O2↑+4H+(2分)
③变小(2分)
17.(12分)
(1)0.010mol·L-1·min-1(2分)
(2)1.0mol·L-1(2分)催化剂(2分)
(3)>(2分)
(4)80% (2分)吸热(2分)
18.(13分)
(1)CO2(g)+3H2(g)= CH3OH(l) + H2O(l)ΔH= -50 kJ·mol—1(3分)(2)① 0.30 mol·L-1·min-1(2分) 3(mol·L-1)-2(2分)
② AD (2分)
③ CD (2分)
(3)< (2分)
19.(共12分)
(1)0.04 mol·L—1·min—1(2分)
(2)2500 (2分)
(3)< (1分)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平衡左移,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较大(2分)
(4)右(2分)
(5)正(1分)O2 + 4e- + 4H+ = 2H2O(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