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器官循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无组织液生成 ∵ 肺Cap.压力(7mmHg)< +
血浆胶体渗透压(25mmHg)

肺泡膜与肺Cap.壁紧密相贴 ↓ 利于血-气交换 + 抽吸肺泡腔内的液体 ↓ 一般无组织液生成
但在左心衰竭时→肺V压↑→肺Cap.↑→肺水肿 4.各部血流量受重力影响较大 如:肺A平均压和血流,直立时肺下部肺上部。
(2)激素 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
促心肌代谢→代谢产物↑→扩张冠脉→冠脉血流 量↑(肾上腺素的作用为强)。
甲状腺素
促心肌代谢→代谢产物↑→扩张冠脉→冠脉血流 量↑。
血管升压素和血管紧张素Ⅱ
冠脉收缩→冠脉血流量↓。
缓激肽和前列腺素
扩张冠脉→冠脉血流量↑。
二、肺循环
(一)肺循环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1.途径短,血流阻力小,血压较低
(二)脑血流量的调节 1. 神经调节
神经因素对脑血管的活动的调节作用很小。 在多种心血管反射中,脑血流量一般变化很小。
2.脑血管的自身调节
平均动脉压在60-140mmHg范围内变化,脑血管可 通过自身调节的机制保持脑血流量的恒定。 但<60mmHg→脑血流量↓,>140mmHg→脑血流量↑。
3.体液调节 (1) PO2↓和 PCO2↑→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
心肌正变时正变力正变传导↑→耗氧量↑→代谢产物↑
2.体液调节 (1)心肌代谢产物
∵①心肌收缩的能量来源几乎唯一地依靠有氧代 谢; ②A-V血氧差大(高耗氧量),心肌从单位血液 中摄取氧的潜力较小,而需依靠扩张冠脉来代偿氧供; ③心肌对低氧与缺血具有非常敏感的特性。 ∴当心肌代谢增高时,低氧、腺苷、H+、CO2、乳 酸、等代谢产物的产生→冠脉舒张。 注①:低氧对冠脉的作用极为明显。其机制:低 氧时ATP、AMP被核苷酸酶分解为腺苷→很强的扩血管 作用。 注②:若冠脉硬化+心跳↑时,虽有代谢产物, 亦难扩冠脉→心肌缺血。
三、脑循环
(一)脑循环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1.颅腔内组织的不可压缩性→脑血管的舒缩变
化程度受到限制→血流量的变化小。
2.血流量大,耗氧量多。 3.血-脑屏障和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组织的
物质具有选择性: ①脂溶性物质(O2、CO2、乙醇、某 些麻醉药等)易通过(被动过程)。 ②水溶性物质的通透性大小并不完 全与分子的大小相关:如葡萄糖、氨基酸的通透性较 高,而甘露醇、蔗糖、青霉素、H+、HCO3-等通透性则 很低,说明其物质转运(主动过程)与其他部位是不 同的。
(二)冠脉血流量的调节 1.神经调节(整体安静时,神经因素对冠脉的舒缩影响不大)
(1) 交感N+→NE → 冠脉受体 →冠脉收缩 ↓ 心肌β1受体 ↓
↓ 冠脉舒张 注:交感N的直接收缩作用被继发性舒张作用所掩盖。 (2) 迷走N+→ACh → 冠脉M受体 →冠脉舒张 ↓ 心肌M受体 ↓ 心肌负变时负变力负变传导↑→耗氧量↓→代谢产物↓ ↓ 冠脉收缩 注:迷走N的直接舒张作用被继发性收缩作用所掩盖。
肺A(主干4cm长)→ 毛细血管网→ 肺V(主干 <4cm长) → 左心房。 血管的总横断面积很大+位于负压的胸腔内→血 流阻力小→血压较低(肺A 平均压=13mmHg)。
2.血管壁薄,可胀性大,血容量易变
肺A管壁厚度为主A的40%,弹性纤维少而短,可 扩张性大(肺血管+肺组织的顺应性大)→ 血管容 量变动较大:①用力呼气→肺血流量↓200ml 用力吸气→肺血流量↑1000ml ②平静吸气→肺血流量↑→回心血量↓ → BP↓→呼吸波。
(二)肺血流量的调节 1.神经-体液调节
ACh 异丙肾上腺素 迷走N ↓↓↓压力感受性反射 ↓-

↑+ ↑+


↑+ ↑+ ↑+ ↑+ NE E AⅡ PGF2 5-HT 组胺 化学感受性反射 2. PO2↓和 PCO2↑→肺泡周围微A收缩(机制不详) ↓ 肺泡周围血流量↓ ↓ 血液流到PO2充足的肺泡周围血管(有利血-气交换) ↓ 减少A-V短路
7.肺循环和体循环的( C ) A.收缩压相同 B.脉压相同 C.外周阻力相同 D.大动脉可扩张性相同 E.每搏输出量相同 8.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的物质有( A.大剂量抗利尿激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血管紧张素II DO2呼出↑→PCO2↓→脑血流量↓→头晕 (2)脑组织代谢产物:代谢增高时,低氧、腺苷、 H+、CO2、乳酸、等代谢产物的产生→脑血管舒张。
复习思考题
1.冠状循环有何特点? 2.冠脉阻力在哪个时期最大,哪个时期最小?并 说明理由。 3.为什么冠脉血流量的多少明显受心动周期的影 响?左、右冠脉血流量的变化有何不同?为什么?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对血压、脉搏和冠脉血 流量有何影响?说明其原因。 5.主动脉硬化的病人为什么有心肌供血不足的症 状? 6.肺循环和脑循环各有何特点?其血流量是如何 进行调节的?
第四节
器官循环
一、冠脉循环 (一)冠脉循环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1.途径短,流速快,灌注压高,血流量大。 2.小分支呈直角从主支发出,从心外膜垂直进入心 肌深层→心肌收缩易受到压迫→血流量有明显时相性: 心舒期心缩期→血流量取决DP的高低与舒张期的长短。 3.末梢分支吻合虽多但较细(有效功能吻合支少) →异常时代偿能力差:突然梗阻时不易建立侧支循环, 导致心肌梗死。 4.A-V血氧差大(高耗氧量),应急时靠增加血流量 弥补氧供,该特点决定了心肌对低氧与缺血非常敏感。 5.代谢调节作用 神经调节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