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2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商务贸易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英语和国际商务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够从事外资企业、涉外企事业单位等有关部门的国际贸易、商务谈判、翻译、外贸培训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一)外贸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基本的商务知识,毕业后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贸、外事、旅游等部门从事商务谈判、翻译、管理、文秘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

要求较系统地掌握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具有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具有跨文化意识和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能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商务活动;2.具有宽广的知识面。

要求熟悉中国文化传统,熟悉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同时具备一定的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3.具有国际经济贸易的基本知识,熟悉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直接运用英语独立承担外事、外贸活动,处理相关涉外业务问题;4.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够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安排会议,草拟各种文件,掌握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操作技术,包括电脑、传真机、影印机等;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要求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相关信息以及进行学习研究的基本方法;6.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翻译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良好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一定相关专业知识及技能、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英语技能,具备在工商、经贸、文教、新闻、体育等部门进行口译、笔译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英语从事涉外工作的翻译专业人才。

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2.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3.系统扎实地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4.具有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用第二外语进行阅读的能力;5.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基本的调研能力;6.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目标
•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专业人才
•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课程设置
1.语言基础课程
–英语听力
–英语口语
–英语阅读
–英语写作
2.专业课程
–英美文学欣赏
–英语语言学
–英语国际交流
–英语翻译与写作
3.实践课程
–英语演讲与辩论
–跨文化交流实践
–实习与社会实践
–创新与创业实训
教学方法
•知识传授与实践相结合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提供个性化辅导与指导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探索
考核方式
•日常表现与学术论文
•学期末考试
•课堂演讲与展示
•项目报告和实习成果
实习机会
•提供与外企、跨国机构等合作的实习机会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暑期实习项目
•建立校企合作基地,提供学生实践机会
奖励与表彰
•设立英语专业学生奖学金
•组织英语演讲和写作比赛,颁发优秀奖
•表彰在跨文化交流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
交流与合作
•组织师生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学者来校讲座
•建立国际合作交流项目
•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交流学习
以上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大致内容,具体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通过优质的课程设置、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机会的提供,我们有信心培养出高水平的英语专业人才。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英语语言和科学文化知识,具有熟练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能够在外事、经贸、文化、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业务规格
1.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2.掌握文学、语言学及相关人文、科技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对英语国家社会和文化有较广泛的了解,并掌握相当的涉外知识,达到英语专业八级水平;
3.具有较强的汉语表达能力;对不同的涉外职业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4.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并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
5.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初步具备运用英语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6.有较强的计算机文字处理能力,达到浙江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一级水平。

三、基准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六、专业主干课程
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训练、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汉互译、普通语言学、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

七、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60学分,其中,普通教育课程17学分,基础教学课程33学分,专业教学课程53学分,公共选修课程11学分,实践教学环节36学分,素质拓展课程10学分。

英语专业教学安排表
方向。

4.选修课程:国际贸易实务与操作由翻译模块学生选修;商务口译由商务模块学生选修。

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增加每周2课时的实践教学环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增加每周1课时的实践教学环节。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2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理论基础和比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的实践能力,具备宽泛的文化知识、敏锐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开阔的国际视野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英语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在教育、科研、外事、经贸、文化和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及相关方面的工作。

毕业生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2.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3.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4。

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5.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6.具有第二外国语的实际应用能力;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二、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语言学、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自主技能训练、口语技能训练、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三、计划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五、毕业总学分153学分。

英语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续表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207)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有较强的日语书面以及口头表达能力,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经济等相关知识,拥有国际视野以及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国际交流、文化教育、旅游、经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及研究工作的应用型日语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日语语言、文学、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日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良好的技能训练。

学生应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备一定的从事语言文化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有较强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高的综合素质。

培养方案2023 英语专业

培养方案2023 英语专业

培养方案2023 英语专业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愈发受到重视。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2023年的英语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优化,旨在培养具有较高英语水平、跨文化交际能力及专业素养的人才。

以下是2023年英语专业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

一、培养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将来从事英语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体育等。

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英语语音、英语语法、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翻译等。

3.专业核心课程:英语国家概况、英语文学、英语语言学、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法等。

4.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英语角、模拟联合国、英语演讲比赛、实习实训等。

5.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设英语诗歌、英语戏剧、英语电影鉴赏、英语国家文化等课程。

三、培养措施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2.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3.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英语竞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毕业要求1.掌握英语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3.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4.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5.达到国家规定的英语专业水平考试要求。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 34 试 34
2 34 试 34
2 34 试 34
2 30 试 30
2 34 试 34
2 34 试 34
2 34 试 34
1
0查 0
1
0查 0
2 34 试 34
2 34 试 34
2 34 查 34
2 34 查 34
2 34 查 34
1 17 查 17
4.5 75 试 75
5 85 试 85
5 85 试 85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地方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具有扎 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宽广的文化知识和较高的人文修养,较强的适应性和 创新精神,能胜任中学英语教学工作或在外事、经贸、旅游等领域从事英语翻译、商务管理 等涉外商务活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遵纪守法,敬业爱岗,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熟练地掌握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 3、掌握英语语言文学、英语国家文化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 4、具有第二外国语的基本应用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 5、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6、“教师教育方向”学生具有现代教育观念,了解英语教育科学发展与中小学教育改革 实践,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具有较强的英语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 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7、“商务英语方向”学生掌握现代商务基础理论,熟悉国际商务活动领域的一般性知识, 具有较强的英语商务交际、商务写作、商务翻译能力,商务管理能力,以及协调各种业务关 系的能力; 8、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和心理调适的基础知识,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达到国家规定 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英语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语法、英汉笔译、汉英笔

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The Undergraduate English Major Talent Training ProgramI. Program IntroductionII. Program Objectives1. Language Proficiency: Students will develop advanced oral and written language skills in English.2. Cultural Awareness: Students will acquir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speaking cultures and develop cultural sensitivity.3. Academic Excellence: Students will demonstrate a solid foundation in English literature, linguistics, and otherrelevant disciplines.5. Global Vision: Students will gain a global perspective and be prepared to work in a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III. Curriculum Overview1.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These courses aim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broad foundation of knowledge in areas such as mathematics, history, and social sciences.2. English Language Courses: These courses focus on enhancing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through intensive reading, writ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exercises.3. English Literature and Linguistics Courses: These courses cover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ncluding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language structure, sociolinguistics, and psycholinguistics.4. Professional Courses: These courses are designed to develop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 in translation, interpretation, and teaching methodologies.IV. Practical Training2. Teaching Practice: Students will undergo teachingpractice at local schools, assisting in English language classrooms.V. Assessment and Graduation Requirements1. Grade Assessment: Students' grades will be assessed based on written exams, oral presentations, research papers, and projects.VI. Career ProspectsVII. Conclusion。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英语专业(English Majors)
专业代码:050201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多元文化知识和一定的商务、外贸等学科知识,具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相关职业技能和获取与运用知识、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一定的科学研究、实践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能熟练地运用英语从事翻译、外事、商务、教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基本规格
毕业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英语语言、文学、英语国家社会和文化、商务、外贸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高级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够达到日常交流、影视赏析及商务谈判和翻译的水平;
2.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熟悉中西文化之异同,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能力;
3.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具有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信息和进行工作的能力;
4.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实际工作能力;
5.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
6.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沟通、团队协作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和组织管理能力。

四、学制与修业年限
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8年
五、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六、专业核心课程
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阅读、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学、语言学导论、英汉互译和口译。

七、全学程时间分配
八、毕业基本要求
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
表Ⅰ必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英语专业
4
5
6
表Ⅱ选修课课程设置一览表英语专业
7
8。

英语专业(双专业双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双专业双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双专业/双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英语(双专业/双学位)
二、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丰富其英语知识,提高其英语运用能力,使其毕业后能够成为在外事、经贸、科研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三、人才培养要求
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能够基本听懂国外英语广播、新闻报道及有关专业报道;能够运用英语流利地进行日常生活会话;能够阅读科技英语、英文报刊和一般性的英文原著;能够运用英语撰写外贸函电和外事应用文;能够运用英语独立承担外事工作,开展与本专业相关的对外活动。

四、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五、主要课程
本专业主要课程有英语听力、高级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说、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国家概况、经贸文选、科技英语、英语口译、英语视听、商贸函电、商务英语会话和跨文化交际等。

六、主要实践性环节
毕业论文
七、学制及学分要求
英语双专业学制2年,包括暑假。

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60分的总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课54学分,实践教学环节6学分。

八、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学位
九、相近专业
商务英语、德语、法语、日语和俄语专业
十、教学计划进程表及时间分配表(见附表)
英语专业(双专业/双学位)必修课程教学计划进程表
英语专业(双专业/双学位)实践环节教学计划进程表。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201)一、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具有国际视野、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商务、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文学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英语语言的基础训练,掌握英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一定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熟悉中国国情和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较强的社会责任感;(2)具备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和教学技能;(3)英语语言文学方向学生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方面的基础知识;农贸英语方向学生掌握相应的涉农和商务方面的英语知识,具有从事涉外农贸方面的翻译和交际能力;(4)掌握中国、英国、美国和主要欧洲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5)具有一定的第二外国语(法语或日语)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技能;(6)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7)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口笔译能力;(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较强的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和翻译能力的英语人才,具有强烈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文化机构以及外资企业等上岗位,并具有一定的科研和教学能力。

二、培养要求:1.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和文学、文化、历史等相关知识,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际,能够翻译各种英语文献。

2.具有坚实的英语基础和独立学习能力,能够运用英语查阅资料和进行独立学习。

3.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和良好的文化修养,熟悉中西方文化,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4.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灵活应对各种复杂情境、表达出清晰的英语思想和观点。

三、培养内容:1.英语基础课程:包括英语语音、英语语法、英语听力、英语口语和英语阅读、英汉互译等。

2.英语文学、文化、历史课程:包括英语文学、英美文化、英国历史等。

3.翻译与写作课程:包括翻译理论、翻译实践、英语写作、交际文写作等。

4.跨文化交际课程:包括跨文化交际理论、跨文化交际实践等。

5.选修课程:包括英语影视欣赏、英语报刊阅读、商务英语、留学指导等。

四、培养方式:1.专业课程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加强实践教学和学术研究等。

2.充实课外实践:通过参加英语学术、文化活动,开展学生自主组织的英语角、读书、辩论、文艺展演等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翻译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3.拓展英语国家文化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境外英语夏令营、国际深度游学、境外培训或访问,并考察英语国家的商业文化与生活习惯,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全球化视野。

五、评价方式:1.学业成绩评价:采用笔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其中笔试主要考察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实践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和实践能力。

2.综合素质评价: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包括成绩、学科竞赛、学生干部、社团活动、实践经历等多个方面的考核。

1.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专业素质、非专业素质和特殊素质全面发展,具有明确的专业观念和良好的专业品格,具有英语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英汉互译能力,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及方法,能在教育、文化、经贸、科技等领域从事教学、翻译、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一)就业目标中学、培训机构英语教师;涉外翻译;考研、考公、出国深造。

(二)职业发展目标大学教授;外企高级管理人才;高级翻译。

二、培养规格(一)专业核心素质1. 掌握英语语言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2. 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技巧和方法,并能熟练运用;3. 熟悉英美文学的基本流派及其代表作品;4. 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5.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程以及专业前沿动态;6.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行业规范。

(二)非专业核心素质忠诚守信,敬业勤奋,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

三、培养模式与特色(一)培养模式实行开发内化教学模式1.专业素质培养模式(1)全真环境教学;(2)小班授课;(3)“五项”技能强化训练;(4)外教沙龙教学;(5)一对一的口语训练;(6)“3+1”或“(2+2)”模式;(7)国外游学。

2.非专业素质培养模式(1)在专业素质教育中渗透非专业素质教育;(2)在专业素质教育的测评中体现非专业素质教育的要求;(3)“思政课”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专业素质教育的特色理论课程实行开发内化教学;(4)实训项目和行为表现加强测评环节;(5)素质导师强化对学生的“五导” (观念引导、品格引导、知识引导、能力引导、方法引导);(6)成功内省;(7)成功案例库;(8)成功论坛;(9)头脑风暴。

(二)培养特色1.专业素质优势超强的英语听说能力。

2.非专业素质优势特别敬业;特别勤奋;特别诚信;特别能吃苦;组织管理能力强;服务意识和责任心强;知识广博。

3.特殊素质优势具有出色的领导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开拓创新能力;通过英语专业八级。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国际化,较好地掌握英语语音、语言、文化以及翻译技能,具有一定科学素养和文化素质,能适应英语专业领域内各种语言运用和交际活动的应用性人才。

二、培养内容1、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英语语音、语法、词汇、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和知识,包括语言学、实用英语、翻译等学科的教育和培养,同时注重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强化提高英语词汇和语法的能力。

2、跨文化语言交际及实践:训练学生根据不同的交际需求和具体情境,能准确无误地运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际活动,采用适当的语言和交际技能来表达思想观点、解释知识、传递信息、开展学术研究等。

3、英语现代翻译及文化传播:本领域的学科基础学习和培养,包括如何选取翻译内容,如何分析翻译对象文化等。

三、培养模式1、以学术导向为主:强调学科知识的积累和深入掌握,追求学生的学术创新和科研实践,逐步提高所学内容和职业道德理念。

2、以教育导向为主:强调英语语言能力和跟国际接轨的文化素质,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四、具体方案1、教学内容1)语言基础课程:英语语音与音韵、英语语法与句型、英语词汇、英语听力与口语、英语阅读与写作等。

2)专业基础课程:实用英语、英语翻译、英美文学、语言学、翻译理论、口译与笔译、跨文化交际等。

3)实践性课程:口译实践、翻译实践、文化交流等。

2、教学方法1)教材为主:注重教材的选择和革新,配合学科门类和特点,邀请学术界和业界的相关专家和学者共同合作编写大量更新和实用的教材和参考读物。

2)教学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探究教学、案例教学、独立学习等,应用各类资源,创造多彩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机会。

3)教学与实践结合:学院的实验设备和资源作为教学资源的基础,着重营造课外实践的机会,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发掘自己的学科特长和爱好。

3、教学质量保障1)鼓励师生双方的互动,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和进步。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英语专业培养具有较全面的英语语言文学和文化知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熟练的听、说、读、写、译技能,掌握一定的国际商务管理和英汉翻译相关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相应的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和一定的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能力的复合型高级英语应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将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在教育、科技、商贸、外事、旅游、文秘、人力资源等部门从事教学、培训、翻译、管理或研究工作。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具有坚实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包括语言学、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一定的相关方向的知识(如国际商务管理方向的理论基础、实践模式和相关知识体系);基本的人文科学知识(如地理、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常识性知识)。

2、具有系统而全面的语言技能,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管理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基本的计算机软件应用和操作技术,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处理文字、获取信息能力。

3、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强的文化意识和探究意识;基本的社交礼仪规范和行为举止规范。

4、国际商务管理方向的学生还应掌握市场营销及国际商务活动领域的一般性知识,具有较强的商务写作能力,良好的商务管理意识,以及协调各种业务关系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主要课程: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语言学、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英汉笔译、汉英笔译、口译、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谈判等。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英语专业课程按模块设置,分别有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和专业课。

另有实践环节(详见下文第五部分)和课外和综合素质培养与拓展环节(详见下文第六部分)。

课内必修课和选修课总学时数为2478学时,共152学分。

其中:必修课程118学分;选修课程34学分。

英语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人才培养方案
(2)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选派学生赴英语国家学习、实习,拓宽国际视野。
(3)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英语水平考试,如雅思、托福等,提高英语水平。
4.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英语教师的培训与进修,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2)引进外籍教师,提高英语教学的国际化水平。
(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开展英语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
3.定期向相关部门汇报英语人才培养工作,接受指导和监督。
本方案旨在为我国英语人才培养提供科学、合理、可行的指导,以期培养出更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秀英语人才。各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确保方案的实施效果。
英语人才培养方案
一、背景分析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英语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本方案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以下英语人才培养方案。
2.教学方法
(1)采用任务型、情景型、合作型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3)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分组,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3.实践活动
(1)组织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戏剧表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
二、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获取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英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嘿,各位未来的英语大师们,今天我来给大家详细梳理一下我们的英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也就是如何培养出优秀的英语专业人才。

准备好了吗?那就让我们开始吧!一、培养目标我们的目标可是远大的。

我们不单单要培养出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人才,更要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能在各个领域独当一面的英语专业人才。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英语知识,还要了解世界文化,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在大一和大二阶段,我们会学习一些基础课程,如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等。

这些课程是为了让你打好英语基础,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

2.专业课程到了大三,我们将开始学习一些专业课程,如英美文学、英美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口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法等。

这些课程将帮助你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提高你的翻译和教学能力。

3.选修课程我们还设置了丰富的选修课程,如商务英语、旅游英语、新闻英语、影视英语等。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来选择合适的课程。

三、实践环节1.校内实践在校内,我们会组织各种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戏剧表演等活动,让你在实践中提高英语水平。

同时,你还可以加入英语俱乐部,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交流学习。

2.校外实践校外实践同样重要。

我们鼓励你利用假期参加各种国际交流活动,如志愿者项目、国际学术会议等。

这些经历将让你在实际运用中提升英语能力,拓宽国际视野。

四、综合素质培养1.学术研究我们鼓励你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可以加入导师的科研项目,或者独立完成一些研究课题。

这将有助于提高你的学术素养,为未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2.社团活动参加社团活动是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你可以加入学生会、英语俱乐部等组织,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社会实践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支教、实习等,将使你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英语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坚实而熟练的英语语言基本功,丰富广泛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较高的人文素养和一定的英汉互译、国际商务英语、科技英语和旅游英语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主要培养能在企业、经贸、教育、科技、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工作的德才兼备的中高级英语专门人才,重点在口笔译、国际商务等能力的培养,较好地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的中高级英语专门人才的需要。

二、培养规格(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需要进行英语听、说、读、写、译各种语言技能基本功训练,系统学习英语语言、英汉互译、商务英语、旅游等知识和技能。

注重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 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口笔译知识和技能,掌握英汉互译、国际商务英语、科技英语和旅游英语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有扎实的英汉双语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英汉语口语及书面语表达能力;2)具有较强的英汉口译、笔译能力;3)掌握中国及英语国家文化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4)掌握商务等专业领域翻译的基本技能。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三、课程体系学时与学分四、学科基础课程综合英语、视听、口语五、专业主干课程高级英语英语语言学导论、英美文学史六、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Ⅰ商务英语方向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阅读、国际商法、电子商务、国际英语听说与谈判、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中西文化比较与交际、商务应用文写作、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商务礼仪。

专业方向课程Ⅱ:科技英语方向科技英语英译汉、科技英语汉译英、英汉互译、口译、科技文献检索、学术交流英语、气象科技英语翻译、气象科技英语阅读、科技英语写作、科技英语翻译专题等。

专业方向课程Ⅲ:旅游英语方向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英语、酒店英语、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导游服务、旅游市场营销、中西文化比较与交际、旅游接待与礼仪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201 学科门类:文学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承德、面向京津冀,适应中学英语教育改革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英语学科知识和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与研究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思辨能力、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胜任中学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的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5年预期达到的目标:1. [师德情操]热爱英语基础教育,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尊重关爱学生,有服务英语基础教育教学的使命感,成长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2. [教学育人]能够适应英语学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不断革新教育教学方法;能够自觉运用英语学科知识、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开展中学阶段英语教育教学和研究。

教学教研成果和全面育人效果显著,在一定范围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3. [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书面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在团队中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思辨能力、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对教育教学发展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

4. [自我发展]持续关注个人职业发展,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拓展英语学科专业知识,提升英语教育教学与研究能力,成绩突出,成长为区域骨干教师。

二、毕业要求(一)践行师德1. [师德规范]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立志成为卓越教师的理想信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关爱学生的仁爱之心。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

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

指标点1.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和弘扬者。

指标点1.2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执行党的教育政策,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指标点1.3 恪守宪法原则,遵守法律法规,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清廉从教,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2. [教育情怀] 热爱教育事业,有教育教师职业情怀,认同基础阶段英语教师工作的价值和专业性,有积极的情感和价值取向。

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尊重热爱学生,能够担当学生的学习学业导师和健康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指标点2.1具有从教意愿,认同英语学科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责任担当,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指标点2.2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人格,能恰当处理师生关系,促进学生成长。

指标点2.3树立教师使命感,成为具有家国情怀、人文素养和创新思维的学生引路人。

(二)学会教学3. [学科素养]掌握英语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英语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

了解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了解英语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对学科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指标点3.1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能理解并有效传递英语口语和书面语表达的信息、观点和情感,再现生活经验;能够较熟练地进行双语翻译。

指标点3.2具备基本英美文学知识,能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思想;能欣赏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特点、风格和语言艺术;能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赏析。

指标点3.3 具备英语国家与文化知识、中国语言文化知识,能理解中外文化的基本特点和异同;能对不同文化现象、文本和制品进行阐释与评价;能有效和恰当地进行跨文化沟通;充分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在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同时,充分认识中国文化价值。

指标点3.4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能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解决学科教学相关问题。

4. [教学能力]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依据英语学科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运用英语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具备教学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指标点4.1具备基本的英语教学知识和技能,能利用英语课程标准进行教材分析,运用先进的英语教学理念和方法整合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具有良好的课堂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

指标点4.2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基本知识,能分析和研究学生,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一般规律和学科认知特点,因材施教。

指标点4.3具备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辅助英语教学技能和微课堂教学技能进行模拟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形成一定的教学经验,并在实践基础上进行教学研究。

(三)学会育人5. [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

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

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

指标点5.1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把握中学德育目标、原理、内容与方法。

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策略、技能和基本方法。

指标点5.2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应用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方法和青春期心理辅导技能,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有效的体验。

6. [综合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

理解英语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英语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指标点6.1能够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特点,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培育、人格塑造、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与方法。

指标点6.2 理解英语学科独特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掌握在教书育人中的途径与方法,以及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主题育德和社团育人原则和策略。

指标点6.3 能够在教育实践中,设计综合育人目标,整合英语学科育德、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具有综合育人的积极体验。

(四)学会发展7. [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

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

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指标点7.1 了解专业发展核心内容、发展阶段与路径方法,形成专业发展意识,树立终生学习理念;把握国内英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前沿动态和国外中等教育发展趋势。

指标点7.2 能够理性分析自我、明确发展目标重点、选择发展路径,制定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规划。

指标点7.3 掌握批判性思维方法和反思技能,掌握反思笔记、课堂观察、叙事分析和行动研究等反思方法与技能,学会分析、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8. [沟通合作]在英语学习和教学实践中,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

指标点8.1 理解和体验学习共同体的特点与价值,懂得学习伙伴是重要的学习资源,系统掌握团队协作学习知识与技能,积极主动参加小组学习、专题研讨、团队互动、网络分享等协作学习活动。

指标点8.2 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深入体验观摩互动,合作研究、小组实习等,分享交流事件经验,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具备与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与社区沟通交流的知识与技能,具有相关经历体验。

三、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关系矩阵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关系矩阵表注:支撑培养目标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在相应的空格中填写对应的关联强度符号:H强相关,M中等相关;L弱相关,没有关联的可以不填,每个毕业要求指标点一般支撑1-3个培养目标。

四、学制与学位基本学制4年,学生在校学习年限最高为7年;必须修满课内学分166学分和第二课堂学分6学分方可毕业;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一)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二)核心课程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记叙文写作、说明文写作、议论文写作、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英语语法、英语演讲与辩论、高级英语、英语语言学导论、英国文学、英语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英汉笔译、汉英笔译等。

六、毕业要求实现矩阵毕业要求与教学环节的关系矩阵表- 6 -- 7 -注:每条指标点可由若干课程支撑,其关联强度符号:H强相关,M中等相关;L弱相关。

根据实际情况一门课程也可以支撑不同的指标点或毕业要求。

- 8 -七、课程体系结构及学时、学分比例注:实践平台课程学分计入总学分,学时不计入总学时- 9 -注:课内实践教学指通识课平台、专业平台课程的课内实践学分、学时- 10 -注意:本表中专业认证标准课程类型,各专业根据本专业情况对现有四类课程进行调整,在专业标准要求一列,师范专业按照师范专业二级认证要求填写,非师范专业根据本专业情况按照其他标准填写。

- 11 -八、指导性课程修读计划(一)通识平台课程1.通识必修课程- 12 -2.通识选修课程通识选修课程共需修满10学分,具有要求如下:1.本模块设定人文情怀、科学素养、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大学英语、创新创业、非遗传承、美育教育等8类课程,要求学生任选10学分课程修读。

2.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必须修2学分美育类课程(艺术鉴赏类)。

3.文科与艺、体类学生必须选2学分科学素养类通识选修课程,理工类学生必须选2学分人文情怀类通识选修课程。

4.通识选修课程见附件《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通识选修课程清单》。

- 13 -(二)专业平台课程- 14 -2.专业必修课程- 15 -3.专业选修课程- 16 -4.教师教育模块课程- 17 -- 18 -(三)实践平台课程- 19 -九、核心课程简介1. 英语语言学导论课程简介:该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掌握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和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语言学分支的相关学科的兴趣,了解语言学学科科研动态,使学生具备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有:音系、句法、语义、英语的历史演变、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等。

所用教材: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2. 英语国家概况课程简介:该课程旨在通过介绍主要英语国家(英国、美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的地理风貌、历史、政治、教育、社会风俗习惯等文化背景知识,加深学生对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相关知识的了解,提升人文素养、提高多元文化意识,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

所用教材:谢福之.英语国家概况.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3. 跨文化交际课程简介:该课程旨在通过学生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材料,了解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冲突并分析其原因,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差异意识,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种种困惑,培养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及思辨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人文精神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