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刑法学》复习题A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刑法学》复习题A 刑法学作为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理解和运用法律规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 2019 年《刑法学》复习题,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

一、选择题
1、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 以上都是
2、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A 社会危害性
B 刑事违法性
C 应受刑罚处罚性
D 以上都是
3、下列情形中,属于犯罪预备的是()
A 甲为了杀害乙,购买了毒药
B 丙为了抢劫银行,在网上搜索银行的相关信息
C 丁为了盗窃某商店,多次到该商店踩点
D 以上都是
4、共同犯罪是指()
A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B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
C 一人故意犯罪,一人过失犯罪
D 三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5、下列犯罪中,属于结果犯的是()
A 故意杀人罪
B 抢劫罪
C 盗窃罪
D 诈骗罪
二、简答题
1、简述刑法的任务。

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及要件。

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犯罪构成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四个要件。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抱的
心理态度,包括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等。

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
系造成侵害的客观外在事实特征,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的
时间、地点、方法等。

3、简述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

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包括:
(1)起因条件:存在不法侵害。

(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3)主观条件:防卫目的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

(4)对象条件: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

(5)限度条件:防卫行为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三、案例分析题
案例:甲深夜潜入乙家盗窃,被乙发现。

乙大声呼救并试图抓住甲,甲为了逃跑,用随身携带的匕首将乙刺伤后逃离。

问题:甲的行为构成何罪?请说明理由。

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
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

在本案中,甲深夜潜入乙家盗窃,被乙
发现后,为了逃跑而用匕首将乙刺伤,其行为已由盗窃转化为抢劫。

四、论述题
1、论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内涵及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指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
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这一原则的内涵包括:刑罚既要与犯罪性质
相适应,又要与犯罪情节相适应,还要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在我国刑法中,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刑法分则中对各种犯罪根据其社会危害性的大小规定了不同
的法定刑幅度。

例如,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刑幅度较重,而盗窃罪的法
定刑幅度相对较轻。

(2)刑法总则中规定了量刑的一般原则和各种量刑情节。

例如,
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对于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等。

(3)刑法对具体犯罪规定了不同的刑罚种类和量刑幅度,以适应
不同犯罪的特点和情节。

2、论述犯罪未遂的特征及处罚原则。

犯罪未遂的特征包括:
(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这意味着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
则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

(2)犯罪未得逞。

即犯罪行为没有完全具备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
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没有达到犯罪的既遂状态。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这是指违背犯
罪分子本意的,客观上使犯罪不可能既遂或者犯罪分子认为不可能既
遂从而被迫停止犯罪的原因。

对于犯罪未遂,我国刑法规定,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这一处罚原则体现了我国刑法在打击犯罪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犯罪
分子未完成犯罪的情况,给予适当的从宽处理,以体现刑法的公正和
合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