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一轮温习地理鲁教版课时跟踪检测十六自然资源与人类自然灾害与人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自然资源与人类自然灾害与人类
一、选择题
(2019·湖南湘潭模拟)弃风限电,是指在风电机组设备状态正常、风况良好的情形下,由于各类缘故致使风电场被迫暂停一些机组发电的现象。

我国风电开发利用的商业化时刻相对较短,但增加速度快,至2021年我国风电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成为风电大国,但“弃风限电”现象也日趋严峻。

读2021年我国上网电量(上网电量指发电厂向电网公司输入的电量)和重点地域“弃风”电量图(单位:kW·h),完成1~3题。

1.我国“弃风限电”最严峻的地域是( )
A.西北地域B.西南地区
C.华北地域D.华东地区
2.重点地域显现“弃风限电”的全然缘故是()
A.我国风能资源开发时刻短
B.我国能源资源储量大、种类多
C.我国风能资源超级丰硕
D.发电量与用电量存在时空不同
3.以下减缓“弃风限电”的要紧方法,不可行的是()
A.提高本地域风能消纳能力
B.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弱风速
C.通畅能源外送通道
D.放缓风电基地建设速度
解析:1.A 2.D 3.B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重点地域“弃风”电量图中,蒙东、蒙西、甘肃大部份都散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域,因此“弃风限电”最严峻的地域是我国的西北地域。

综上所述,选A项。

第2题,我国风能资源的开发历史悠长,A错;我国能源资源储量大,但由于经济进展迅速,能源需求量大,能源欠缺,B 错;我国风能资源丰硕,但这不是显现“弃风限电”的要紧缘故,C错;甘肃、蒙东、蒙西等大型风电基地都位于经济进展程度较低的地域,本地电量消纳空间有限,而电网外送能力又不足,只能“弃风”,D对。

综上所述,选D项。

第3题,减缓“弃风限电”的要紧方法有:放缓风电基地建设速度,提高本地域风能消纳能力,通畅能源外送通道;但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弱风速不是解决的方法,故B错。

综上所述,选B项。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计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搜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贮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

据此回答4~5题。

4.提出此项计划,是因为该国()
①国土面积狭小②降水丰硕③干旱少雨④污染严峻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5.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时期该国能够采取的方法有()
①节约用水②国内跨流域调水③人工降水④循环用水⑤从邻国调水
A.①④⑤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③④
解析:4.A 5.A第4题,依照题意可知该岛国面积较小,淡水供给不足。

地下水库的水来自雨水和地表径流,可判定该岛国降水丰硕,①②正确。

第5题,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可采取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等方法,从邻国调水也是可实现的选择。

该国是面积较小的岛国,人工降水受大气运动的阻碍,很难操纵降在本国。

该岛国内部淡水资源不足,不宜采取国内跨流域调水。

读300连年来全世界不同类型土地面积的转变示用意,回答6~7题。

6.致使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转变的全然缘故是()
A.全世界变暖B.人口增加
C.植被破坏D.自然灾害
7.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转变趋势对地理环境的阻碍包括()
A.生态环境趋于好转B.河流含沙量减少
C.旱涝灾害频率降低D.水资源短缺加剧
解析:6.B7.D第6题,图中显示耕地和牧场面积增加,丛林和草原面积减少,说明人类活动增强,故全然缘故是人口增加。

第7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这种转变是在破坏地表植被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A、B、C项都是向环境较好的方向转变。

(2019·湖南衡阳八中模拟)广西梧州市是一座山城,多为丘陵地形,每一年有百十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

崩塌多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高度大于30 m的高陡边坡上,滑坡多出此刻坡度50°以下的斜坡上。

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曲线a、b、c别离表示的含义是()
A.滑坡、降雨量、崩塌B.崩塌、滑坡、降雨量
C.降雨量、滑坡、崩塌D.降雨量、崩塌、滑坡
9.关于该市地质灾害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上图说明该市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均衡性
B.降雨是地质灾害要紧的诱发因素之一
C.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人类活动有关
D.海拔高处滑坡多,海拔低处崩塌多
解析:8.C9.B第8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西地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节降水充沛,由图中曲线及降雨量数值可知a曲线应代表降雨量。

梧州市多为丘陵地形,海拔较低且地形坡度可不能专门大,可知滑坡的频次应高于崩塌,那么b、c曲线应别离代表滑坡和崩塌。

第9题,由图可知,该市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时刻上(季节性)和空间上(不同海拔、不同坡度多发的地质灾害种类不一样)都呈现不均衡性;由图可知,地质灾害集中发生于降雨量大的季节,可推知降雨是地质灾害要紧的诱发因素之一;人类活动可能诱发地质灾害,但并非所有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人类活动有关;由材料可知崩塌多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高度大于30 m的高陡边坡上,滑坡多出此刻坡度50°以下的斜坡上。

如图示意某年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气候的阻碍。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0~11题。

10.受其阻碍最严峻的农作物可能是()
A.冬小麦B.甜菜
C.青稞D.棉花
11.为了减轻此年厄尔尼诺现象对农业生产的损害,最为有效的方法是()
A.华北地域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B.东北地域培育优良品种
C.西北地域兴修水库等水利工程
D.南方地域增强对天气的监测和预报
解析:10.D11.D第10题,因为图中现象出此刻东部季风区,而且现在为夏日,因此受阻碍最严峻的农作物可能为棉花。

第11题,华北高温干旱无法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来解决;培育优良品种时刻较长,无法在短时刻内减轻灾害损失;厄尔尼诺要紧阻碍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地域关系不大;南方地域能够通过增强对天气的监测和预报来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非选择题
12.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进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显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利用。

光伏发电作为太阳能的一种利用方式,最近几年来技术不断成熟,受到愈来愈多国家的重视。

图甲是世界光伏年装机容量转变图,图乙是我国局部地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散布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甲和文字材料,归纳光伏年装机容量的转变趋势,并简述其缘故。

(2)读图乙,指出图示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太阳能资源最丰硕的地域,并简述其缘故。

解析:第(1)题,读取图甲中信息即可判定转变趋势,注意前后的进展速度不同专门大;增加速的要紧缘故是太阳能本身的优势,使其具有市场需求,和技术成熟使其应用成为可能。

第(2)题,太阳辐射量多少与纬度、大气透明度有关。

答案:(1)整体呈上升的趋势,最近几年来进展迅速。

缘故:太阳能是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成熟,市场需求扩大。

(2)③地域。

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弱。

13.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淮河是我国南、北方重要的地理分界限。

它发源于河南省,在江苏省北部注入洪泽湖,大部份经高邮湖流入长江,少部份经苏北浇灌总渠流入黄海。

淮河全长约1 000 km,流域面积约为26.9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淮河流域图。

(1)在图中补画淮河流域的北部界限。

(2)试从淮河流域的位置、水系特点、流域状况、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涝灾频发的缘故。

(3)试提出治理淮河水患的方法。

解析:第(1)题,沿北侧支流源头,紧靠黄河下游干流南侧画出界限。

第(2)题,在位置上,淮河流域具有明显的过渡性,降水季节分派不均,年际转变大;在水系上,支流多,下游无天然入海口;流域内地形低平、排水不顺畅;且农业活动对植被的破坏及围湖造田,使流域调蓄能力下降。

第(3)题,治理方法一方面要建蓄洪、分洪工程;另一方面要加固堤防,开挖入海新河;同时还要退耕还湖。

答案:(1)画图略。

(提示:沿北侧支流源头,紧靠黄河下游干流南侧画出界限)
(2)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具有季节分派不均、年际转变大和降水时刻长、强度大的双重性;淮河流域支流众多,中游河道弯曲,且下游无天然入海口;流域内地形低平,排水不顺畅;流域内农业等活动对植被破坏,加上围湖造田使流域调蓄能力下降。

(3)修建水库;利用中下游洼地修建蓄洪、分洪工程;加固堤防;开挖入海新河;退耕还湖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