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令远教授应邀来馆作学术报告——本馆举办2013年第二期“历史与未来”公益文化大讲堂
由甲骨文字形看“单”字本义

234由甲骨文字形看“单”字本义方迎丹 浙江师范大学摘要:对于“单”的本义,学界一直存在较大争议。
甲骨文极强的象形性让我们可以借助字形进行分析,推知字的本义。
本文从“单”的甲骨文字形分析入手,对“单”字的本义进行探究,认为“单”的本义应与狩猎工具有关。
关键词:单;本义;字形一、“单”本义的不同说法对于“单”字的本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曰:“單,大也。
”他对于“单”字的分析令人费解,好在后世学者并不盲从,提出诸多异议,可概括为四种。
第一种将“单”与“大”相关联。
《说文解字系传》“单”下曰:“言大則吅,吅即諠也。
”《说文解字注》曰:“當爲大言也。
”《说文通训定声》认为:“單,大言也。
”徐锴、段玉裁、朱骏声等学者在许慎把“单”训为大的基础上加以补充。
后世文献中,《史记·春申君传》中记载“王之威亦单矣”,其中“单”的意思都与大相关。
第二种把“单”的本义理解为旗帜。
晏炎吾从语音角度训释:“單为旃之初文,旃从丹声,丹、单同音。
”邓天玲认为“旃”与“单”本是一词。
“单”的本义为纯白色的绢帛做的旗帜。
杨向奎认为“单象旗形,且为军旗。
”鲁实先持相同观点。
第三种观点认为“单”与地名相关。
胡厚宣认为“单”读为“墠”。
“单”的意思,犹“墠”“坦”“场”,是在郊野开辟的平地。
于省吾释“单”为“台”,认为是积土而成的高台。
池田末利也认为“单”是地名。
《甲骨文原文与释文数据库》①中包含有“单”字的甲骨卜辞共23条,其中“单”字前后有方位名词的共14条。
这也说明“单”字在卜辞中确实表示地名。
第四种观点从音形义分析,再结合后世文献,得出“单”本义与捕猎工具、战斗武器有关。
徐中舒认为“单”即为“战”字,是在丫杈上缚以石斧等利器,作为战争武器。
丁山提出“单”似干的观点,认为“干与盾同实而异名……单、干盖古今字也。
”伍仕谦认为是古代人民用的武器,可用于战争或猎兽。
二、“单”字的甲骨文字形分析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
裘锡圭认为:“表意字字形在词义研究中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它们能够帮助我们确定字的本义。
胡翔

胡翔一、胡翔简介胡翔:城市传播战略专家。
中国城市主题文化协会执行主席。
《城市主题文化》杂志总编辑。
“国家文化地理写作”概念首倡者及代表作家。
“名人名家走中国”总策划。
“中国城市主题电影计划”总制片人。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
曾任大学教师、电影制作人等,著作跨文化批评、写作理论、文学、电影诸领域,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骏马奖奖项。
祖籍湖北,现居北京。
二、胡翔首倡和推行“国家文化地理写作”,引起学界和文化界极大关注编者按:城市传播战略专家胡翔发表文章《国家文化地理写作:概念与实践》(九州出版社ISBN978—7—5108—0688—9,2010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提出“国家文化地理写作”概念,首倡和推行“国家文化地理写作”,引起学界和文化界极大关注。
文艺理论家、北京大学教授谢冕为胡翔首倡和推行“国家文化地理写作”亲笔题词。
站在文化强国的时代高度,全国各地迅即掀起了“国家文化地理写作”的热潮。
现将胡翔《国家文化地理写作:概念与实践》全文发表如下,以飨读者。
《国家文化地理写作:概念与实践》胡翔国家一直是我偏爱的一个词语,无论是建功立业的梦想,还是文化视野的开拓,国家从来都是具有相对明确边界的、甚至超出其外的视域和范畴,换言之它们都与国家发生着关系,帮助我完成心灵的扩张和强大。
国家文化、国家地理乃至国家文化地理确乎是翻来覆去被人研究的对象。
而在这里,从写作的愿望出发,我要倡导和推行的是这样一个概念——“国家文化地理写作”,并冀望以一种无限敞开的文化行走和写作实践,进入国家文化地理构造,用文化和地理两个时空的加速度,为之寻求更巨大的文本支撑。
“国家文化地理写作”强调的是对于祖国大地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文化地理的呈现和揭示,这是与各地域的历史演变、现实发展、未来走向、文化个性、民风民俗等都有着紧密联系的,其中的核心是对于各地域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特性的展示,而在这些内容各异的书写的背后,则是统一的“国家”区间,是对于文化统一性和文化认同感的确认和生发。
“口述史与共和国史研究”高端学术论坛综述

“口述史与共和国史研究”高端学术论坛综述作者:袁上来源:《社会科学研究》2016年第06期口述理论与方法在本次论坛中,有的学者以较为宏观的视野讨论了口述史的学科理论、实践方法等问题。
李德英(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简要介绍了主办单位既有口述成果与经验的基础上,对本次会议的缘起作了说明,指出口述史或许能为中国史学研究提供新的空间。
李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总结了近年来口述史理论研究的新进展与学者们主要争议的问题,建议加强相关理论建设,重视口述成果的学术化编纂,促使口述史学早日进入主流史学领域。
左玉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强调了口述历史与当代中国史研究的密切关系,指出应依次通过确定主题、选择对象、案头工作三个环节来做好前期准备,在访谈中要与口述对象建立信任,且一定要进行多轮访谈,在后期整理中应重视“规范化”。
张思(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提出了“田野历史学”的概念,认为田野历史学是文献考证和田野调查的结合,对提升口述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核心是让被访对象来讲述历史,以补充并重构既有的高层的、精英的历史。
定宜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基于自己的口述实践经验,指出口述史应注重历史学自身的长处。
具体而言,就是利用史学功底做足案头准备工作,在厘清历史制度的基础上提出访谈问题,在口述现场做深入回访,而后期整理时史学的文献学、校勘学功夫也十分重要。
胡英泽(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则强调田野访谈的问题意识,即只有将口述史料放到没有答案预设的问题上,才能赋予它意义,同时,要了解并尊重民间社会具体的实践逻辑。
口述史专题研究口述史的生命在于深入田野,在于具体而微的专题研究,有的学者即以此来分享对口述史与共和国史研究的体会。
王先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通过呈现新中国从建立之初优先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工业到后来逐步转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历史进程,即从“先工”到“优农”的战略转向,突出共和国的时代和制度背景对开展相关口述史研究的基础性意义。
水下文物遗址保护与拖网渔业协调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2024年 第2期海洋开发与管理89水下文物遗址保护与拖网渔业协调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纪煌毅1,2,胡毅1,2,3(1.福州大学先进制造学院 泉州 362200;2.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厦门 361005;3.福建省海洋物理与地质过程重点实验室 厦门 361005)收稿日期:2023-06-14;修订日期:2024-02-26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厦门湾外的全新世潮流沉积沙体研究 (2018J 01063);福建省科技计划引导性项目 海洋单道地震固态接收缆的研制与应用 (2022Y 0070).作者简介:纪煌毅,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通信作者:胡毅,教授,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摘要:水下文物遗址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凝聚历史㊁科学㊁经济和文化价值的无价瑰宝㊂拖网捕捞作为最为广泛的渔业活动,会威胁和影响水下文物遗址的保护,因而有必要研究水下文物遗址与拖网捕捞之间的影响和作用关系,以及寻求水下文物遗址保护与拖网渔业利益之间的平衡㊂我国水下文物遗址保护与拖网渔业之间存在的问题包括水下文物遗址家底不清,拖网捕捞对水下文物遗址的影响研究亟须加强,相关保护管理有待完善等方面㊂通过注重教育㊁文旅协调㊁强化监管㊁夯实研究等措施,可为水下文物遗址保护与拖网渔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㊂关键词:水下文物遗址;海洋渔业;拖网;文物保护中图分类号:K 87;S 97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24)02-0089-07P r o b l e m s a n d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o fC o o r d i n a t e dD e v e l o pm e n t o fU n d e r w a t e rC u l t u r a lR e l i c s S i t e sP r o t e c t i o na n dT r a w l F i s h e r yJ IH u a n g yi 1,2,HU Y i 1,2,3(1.S c h o o l o fA d v a n c e d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F u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Q u a n z h o u362200,C h i n a ;2.T h i r d I n s t i t u t e o fO c e a n o g r a p h y ,M i n i s t r y ofN a t u r a lR e s o u r c e s ,X i a m e n361005,C h i n a ;3.F u j i a nP r o v i n c i a l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M a r i n eP h y s i c a l a n dG e o l o gi c a l P r o c e s s e s ,X i a m e n361005,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U n d e r w a t e rc u l t u r a l r e l i c ss i t e sr e p r e s e n ts i g n i f i c a n tc o m p o n e n t so fh u m a nc u l t u r a lh e r i t a ge ,s e r v i n g a s i n v a l u a b l er e p o s i t o r i e so fh i s t o r i c a l ,s c i e n t if i c ,e c o n o m i c ,a n dc u l t u r a l s ig n i f i c a n c e .G i v e nth e p e r v a si v e i m p a c t o f t r a w l i n g a s a p r e d o m i n a n t f i s h i n gp r a c t i c e ,t h e r e e x i s t s a p r e s s i n g n e e d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i n t e r p l a y a n d i m p l i c a t i o n s o f t r a w l i n g o n t h e p r e s e r v a t i o no f u n d e r w a t e r c u l t u r a l r e l i c s s i t e s .I t i s i m -p e r a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i n t r i c a t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h e s e s i t e s a n d t r a w l i n g ac t i v i t i e s ,i n o rde r t o s t r i k e a h a r m o n i o u sb a l a n c eb e t w e e n p r o t e c t i o nu n d e r w a t e rc u l t u r a lr e l i c ss i t e sa n ds u p p o r t i n g th ei n t e r e s t so f t r a w l i n g f i s h e r i e s .T h e i s s u e ss u r r o u n d i n g t h e p r o t e c t i o no fu n d e r w a t e rc u l t u r a l r e l i c ss i t e sa n dt r a w l i n gf i s h e r y i nC h i n a e n c o m p a s s a l a c ko f c l a r i t y r eg a r d i n g th e hi s t o r i c a l b a c k g r o u n d o f u n d e r w a t e r c u l t u r a l r e l -i c s s i t e s ,a p r e s s i n g n e e d t o e n h a n c e r e s e a r c ho n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t r a w l f i s h i n g o n s u c h s i t e s ,a n d an e c e s s i t yt o e n h a n c e p r o t e c t i o n a n dm a n a g e m e n t e f f o r t s .B yp r i o r i t i z i n g e d u c a t i o n ,c o o r d i n a t i n g ef f o r t s b e t w e e n c u l -90海洋开发与管理2024年t u r a l a n d t o u r i s ms e c t o r s,i n t e n s i f y i n g o v e r s i g h t,c o n d u c t i n g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r e s e a r c h,a n d i m p l e m e n t i n g o t h e rm e a s u r e s,v a l u a b l e i n s i g h t s c a nb e g a i n e d t o g u i d e t h eh a r m o n i z e da d v a n c e m e n t o f u n d e r w a t e r c u l-t u r a l r e l i c s s i t e s p r o t e c t i o na n d t r a w l f i s h e r y.K e y w o r d s:U n d e r w a t e r c u l t u r a l r e l i c s s i t e s,M a r i n e f i s h e r i e s,T r a w l,C u l t u r a l r e l i c s p r o t e c t i o n0引言水下文物遗址是联合国 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 计划的重要关注点之一[1],是人类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2],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㊂水下文物遗址作为稳定容纳水下文物的载体,不仅可以为海洋生物提供适合的栖息环境,同时是鱼类聚居的理想场所,丰富的渔业资源使水下文物遗址周边的拖网渔业活动时有发生㊂研究拖网渔业活动与水下文物遗址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完善拖网渔业活动背景下的水下文物遗址保护对策,对于拖网渔业与水下文物遗址保护协调发展㊁促进历史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㊂我国海域广布拖网捕捞区和拖网渔场[3],同时散落数量庞大的水下文物遗址,其中大部分至今未被知晓和发掘㊂拖网渔民前往鱼类资源丰富的海域捕鱼时,可能因缺乏完整和准确的水下文物遗址信息而误入水下文物遗址所在地㊂由于捕鱼作业使用的拖网具有刮擦海底的特性,随时可能遭遇出露的水下文物遗址,从而造成水下文物遗址的损坏,包括碰撞㊁拖拽㊁钩挂㊁拖捞㊁刻划㊁污染等,甚至导致水下文物遗址损毁㊂例如:在拖网的破坏下,黑海与爱琴海沉船遗址中古老的双耳瓶文物的损坏率最高达62.5%[4];已发现的大西洋中部海域69%的沉船遗址曾被废弃拖网缠绕[5]㊂如果捕捞区域内存在质地坚硬的水下文物遗址,会增加捕捞的复杂程度,同时给拖网渔船带来威胁㊂拖网渔船在作业时会产生巨大的拖曳力,如果拖网缠绕或钩挂到水下文物遗址,且缠绕或钩挂部位较为牢固,会造成拖网损坏,进而可能导致拖网渔船失去平衡甚至沉没㊂比利时和英国均发生过此类事故,因拖网缠绕水下文物遗址导致渔船倾覆且有船员丧生[6-7]㊂因此,在文物保护和拖网作业之间寻求利益平衡,对水下文物遗址保护与拖网渔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需要政府政策㊁渔民合作㊁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共同努力,从而寻找具体解决方案㊂通过采取必要措施减少拖网渔业对水下文物遗址的影响,有利于在保护水下文物遗址的同时促进拖网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后代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图1)㊂图1水下文物遗址保护与拖网渔业协调发展F i g.1 C o o r d i n a t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u n d e r w a t e r c u l t u r a lr e l i c s s i t e s p r o t e c t i o na n d t r a w l f i s h i n g1我国水下文物遗址保护与拖网渔业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1.1水下文物遗址家底不清我国海域辽阔,拥有庞大的水下文物遗址储量㊂根据国家博物馆考古研究中心统计,我国水下文物遗址总体数量庞大,沿海地区有3000余艘古代沉船[8],且仍有不计其数的水下文物遗址尚未得到系统调查和发掘㊂根据国家博物馆考古研究中心统计,我国已确认的古代沉船遗址有240余处,其中发现已知水下文物遗址最多的是西沙海域和福建海域,分别有106处[9]和40处[10]㊂据统计,英国领海内有约2800艘沉船[11],澳大利亚领海内有超过7500艘沉船[12],远超我国已知的水下文物遗址第2期纪煌毅,等:水下文物遗址保护与拖网渔业协调发展的问题及对策91统计数量,这与我国悠久的航海历史以及广博的海域面积极不匹配㊂由于目前我国已掌握的水下文物遗址数量有限,尚不能对水下文物遗址进行系统区划和保护,其中水下文物遗址家底不清是重要 瓶颈 和制约因素㊂因此,当务之急是掌握我国水下文物遗址的类型㊁数量和位置[13],并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㊂拖网捕捞是我国广泛应用的捕捞方式,根据‘2021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我国拖网渔船数量约占全国渔船总数的19%,拖网渔船渔获量约占全国总渔获量的48%㊂拖网渔船在拖网捕捞区和拖网渔场附近作业时,时常会意外地发现水下文物遗址㊂然而由于水下文物遗址家底不清,加之水下目标不明,拖网渔具往往会误触水下文物遗址等非目标物,极有可能对水下文物遗址造成实际的威胁㊂拖网渔具可能破坏水下文物遗址的整体架构,进而损毁遗址内部的文物;出露的水下文物遗址可能因拖网渔具的碰撞和摩擦而发生位移变形㊁断裂损坏㊁破碎散落㊁捕捞带离,严重威胁水下文物遗址的安全性和完整性㊂上述情况可能导致水下文物遗址的位置㊁范围和数量发生变化,增大我国对水下文物遗址家底的统计难度㊂综上所述,全面掌握水下文物遗址的类型㊁数量和位置对于文物保护和拖网渔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㊂为此,文物管理部门可根据水下文物遗址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划定保护区域,规避拖网渔业活动对水下文物遗址以及文物本身可能造成的威胁和破坏㊂1.2拖网捕捞对水下文物遗址的影响研究亟须加强我国海域水下文物遗址的数量非常庞大,但目前对拖网捕捞等渔业活动对水下文物遗址的影响过程和机理研究还有不足之处,相关专业人才储备较为匮乏,需要综合各个领域的专业支持㊂鉴于拖网渔业活动背景下的水下文物遗址保护属于较新颖的研究领域,亟须开展长期的监测㊁调查和实验,才能深入了解拖网捕捞对水下文物遗址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制㊂目前拖网捕捞对水下文物遗址影响的监测和调查鲜有报道,尚不完全了解拖网破坏水下文物遗址的全过程和受力情况,对各种破坏形式和破坏规律的归纳还不全面㊂在实验方面,拖网破坏水下文物遗址的实验分析和物理模型比较少见,尚不能模拟水下文物遗址被拖网破坏的全过程㊂此外,关于已发现水下文物遗址的保护措施相对薄弱,对于避免拖网接近水下文物遗址的预防措施有待完善[14]㊂考虑到原址保护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的首选保护方式,水下文物遗址应以原址保护为主㊂对于不可移动的水下文物遗址,对拖网这种最普遍的渔业生产方式进行影响作用和过程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应通过加强相关技术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为水下文物遗址保护和拖网渔业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㊂1.3相关保护管理有待完善在保护水下文物遗址的同时,应重视保障拖网渔业权益,并综合协调保护管理和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因素㊂目前我国缺乏联合管理渔业与水下文物遗址的相关机制,导致拖网渔业活动背景下的水下文物遗址保护措施尚不完善㊂长期以来,我国文物遗址保护工作主要集中在陆地领域,在水下文物遗址保护方面投入不足且认知不充分㊂同时,我国对于拖网渔业与水下文物遗址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尚待完善,在监管和协调方面尚有诸多改进空间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水下文物保护区内不得进行捕捞等活动㊂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海域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其中应包含积极保护和开发利用水下文物遗址㊂因此,任何与水下文物遗址保护相冲突的作业活动都是被禁止的㊂与此同时,我国渔业法律法规较少提及水下文物遗址保护的相关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仅规定对渔业资源保护㊁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捕捞作业工具㊁作业场所和生产经营等进行科学管理,应考虑补充相关条款,增加对水下文物遗址保护的相关规定㊂建立健全相关保护管理制度有利于减少拖网捕捞对水下文物遗址92海洋开发与管理2024年的损害,有利于在政策制度和法律框架下实现拖网渔业与水下文物遗址保护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文物部门与渔业部门的协同管理㊂2水下文物遗址保护与拖网渔业协调发展对策2.1注重教育教育在水下文物遗址保护中扮演重要角色㊂可通过开设水下文物遗址保护的培训机构,提供关于水下文物遗址保护的教育资源,加强对渔民的历史文化教育㊁爱国主义教育㊁水下文物保护教育,提高渔民对水下文物遗址的文化认同和保护意识㊂考虑到渔民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存在差异,应制定适合不同渔民群体的水下文物遗址保护培训计划,确保培训达到预期效果㊂同时,积极组织水下文物遗址保护实践活动,让渔民亲身体验水下文物遗址保护的价值和乐趣,激发他们对水下文物遗址保护的热情和积极性,吸引渔民乃至社会公众共同参与水下文物遗址保护㊂此外,可定期组织渔民参与水下文物遗址保护基础知识学习,邀请文物专家授课,并为成绩通过者颁发学习证明,以此认可渔民对于水下文物遗址保护的努力,同时深化渔民对水下文物遗址保护的责任意识㊂家庭氛围与社会氛围对水下文物遗址保护至关重要㊂向拖网渔民及其家属㊁在校学生等社会群体普及水下文物遗址保护知识㊂长期开展各种与水下文物遗址保护相关的文化活动,如志愿活动㊁展览㊁讲座等,培养水下文物遗址保护的家庭意识和社会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热爱文物㊁保护文物的良好氛围㊂在学习水下文物遗址保护的相关知识后,渔民对水下文物遗址的保护意识将显著加强,在拖网作业时会尽可能避免对水下文物遗址造成破坏㊂同时,如果渔民偶然发现水下文物遗址,也不会将相关文物视为获利资源而私藏或出售㊂此外,渔民通常熟悉当地海域状况,具有较强的水下文物遗址信息获取能力,因此可培养当地渔民成为 考古线人 ,共同发现㊁保护和研究水下文物遗址㊂渔民既可配合考古专家调查水下文物遗址的位置,又可在考古专家的指导下对文物进行紧急打捞和抢救性发掘㊂2.2文旅协调为促进水下文物遗址保护与拖网渔业协调发展,可在渔村积极发展水下文物遗址主题文旅,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体系,将水下文物遗址景观和渔风渔俗融为一体,促进观光度假和考察学习相结合㊂水下文物遗址通常远离城市,开展 坐渔船㊁潜遗址㊁赏文物㊁促保护 等水下文物遗址文旅活动能够满足多样化的旅游市场需求,充分挖掘水下文物遗址的文化底蕴,提高旅游度假层次品位,使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观念深入人心㊂新时代背景下的文物保护工作须切实加大保护力度,让保护成果更广泛地惠及人民群众;合理适度开发利用文物资源,准确提炼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志;充分发挥水下文物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㊁科研学术价值㊁社会审美价值以及时代创新价值,让文物保护成果赓续中华文明㊂与从书籍或视频中了解水下文物知识相比,现场观摩是更深入的认知方式,有助于游客发现历史真相,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获得感[15]㊂水下文物遗址与海洋生物构成的水下景观通常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能够吸引大量游客潜水游玩[16]㊂在渔村发展潜水娱乐活动不仅可给当地带来经济收益,而且能为水下文物遗址保护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㊂考虑到水下文物遗址易受拖网捕捞等渔业活动的影响,可考虑建设水下博物馆,不仅具有保护和展示文物的功能,而且有利于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㊂此外,可考虑将渔船改造为水下文物遗址观光船,配备侧扫声呐㊁摄像机和测距仪等专业设备;较大的观光船能够容纳更多的游客,提供更宽敞的观光空间;随船导游可结合水下文物遗址的历史以及相关渔业文化习俗,提供讲解㊁演示和引导游览等全方位服务,激发游客对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帮助游客更好地理解和传播水下文物知识㊂综上所述,水下文物遗址与渔村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可让游客获得独特的旅游体验以及更好地了解渔业文化和历史知识,同时为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㊂此外,发展水下文物遗址主题文旅有助于提高渔民收入水平,进而解决盗捕问题,使第2期纪煌毅,等:水下文物遗址保护与拖网渔业协调发展的问题及对策93渔民成为水下文物遗址保护的重要参与者㊂2.3强化监管虽然拖网捕捞可能对水下文物遗址造成损害,但通过合理监管可使拖网捕捞的损害最小化㊂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完善法律制度以及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水下文物遗址的保护以及对拖网渔业活动的监管;另一方面,加大对水下文物遗址保护的经费投入,通过研制防拖网结构以及设置拖网限制区等方式,保障水下文物遗址免受拖网捕捞的影响㊂水下文物遗址常与拖网捕捞区和拖网渔场等区域重合,为有效避免拖网捕捞引起的水下文物盗捞㊁损坏等风险,世界海洋考古强国在相关监管方面采取很多措施㊂例如:‘爱沙尼亚遗产保护法“规定禁止在水下文物区域内进行拖网作业等海洋活动[17],相关部门应尽可能及时公布水下文物遗址的准确位置,避免渔民进入捕捞;英国海道测量局研发的沉船数据库[18]不仅可以提供沉船所在地的地图和航空照片,而且能够记录沉船的身份㊁位置㊁历史㊁调查等信息,且数据库信息不断更新[19]㊂上述措施避免渔民因误入水下文物遗址区域而受到法律制裁,同时有利于不断发掘水下文物遗址的经济和文化价值[20]㊂此外,发现水下文物遗址的同时意味着大片区域须进行严格监管,不可避免地导致渔民经济利益受损,而开展系统化的水下文物遗址监管有助于保障渔民经济利益㊂制定并实施水下文物遗址特别许可制度可能是有益的尝试,即在水下文物遗址附近进行拖网作业须持有特别许可证,根据拖网尺寸㊁作业范围㊁作业频率与时间㊁渔获种类与数量等因素综合判断拖网对水下文物遗址的威胁等级,并按照渔业管理计划规定的拖网类型㊁捕捞数量以及捕捞时间和范围进行捕捞[21]㊂近年来,随着我国拖网渔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多波束声呐等探测技术[22]可帮助渔民发现和规避水下文物遗址等难以辨识的海底障碍物,保障拖网渔船的航行和作业安全㊂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具有全天候㊁高精度的定位和通信能力[23],可利用该系统对拖网渔船进行监管,当拖网渔船进入水下文物遗址区域进行非法捕捞时,及时对渔船进行监控㊁警告㊁驱离㊂相关管理部门应有效展开对水下文物遗址保护与拖网渔业的协调监管工作,规避监管工作中不规范㊁不科学的情况,保障水下文物遗址保护和拖网渔业的可持续发展㊂2.4夯实研究拖网捕捞对水下文物遗址的破坏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全面了解这一过程须考虑多种因素㊂数值模拟分析可结合拖网运动速度㊁网板尺寸㊁钢索材料㊁网衣尺寸以及文物的形状和质地等多种参数,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进行分析,利用有限元方法求解N a v i e r-S t o k e s方程,预测拖网网板在环境荷载下的水动力响应,在不同条件下模拟水下文物遗址的动态荷载㊁受损程度㊁沉积物悬浮等情况[24-26]㊂此外,可运用有限元方法设计拖网与水下文物遗址相互作用的物理模型[27],研究拖网和水下文物遗址之间的摩擦扰动㊁碰撞挤压㊁钩挂拖拽等过程及其损害,对水下文物遗址产生的变形和穿透进行建模[28],同时分析拖网对水下文物遗址产生的物理影响,并制定影响程度的量化指标[29]㊂与此同时,拖网渔业有助于水下文物遗址的探索和发现,进而为水下文物遗址保护提供科学依据㊂通过观察不同海域渔业资源的分布及其变化,研究人员可获取海水深度㊁沉积物分布等与水下文物遗址相关的海域环境信息,确定水下文物遗址的现场情况并制定保护方案㊂尽管目前针对拖网与水下文物遗址全作用过程的研究较为少见,但深入研究二者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十分必要,有助于分析可能损害水下文物遗址的拖网捕捞行为,有针对性地提出拖网渔具技术指标的优化方法,从而有效保护水下文物遗址㊂3结语水下文物遗址是世界文化瑰宝,同时是文物考古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㊂拖网渔具与水下文物遗址的不当接触会使水下文物遗址遭受直接破坏,并对水下文物遗址周边环境产生长期的影响㊂随着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不断深入,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对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日益重视,在发展渔业活动的同时应保障水下文物遗址的安全,尽量减轻拖网对水下文物遗址的不利影响㊂通过注重教育㊁94海洋开发与管理2024年文旅协调㊁强化监管㊁夯实研究等方式,促进水下文物遗址保护与拖网渔业的协调发展,创造拖网渔业活动背景下的水下文物遗址科学保护模式,书写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水下文物遗址保护新篇章㊂参考文献(R e f e r e n c e s):[1]刘溢滂,胡毅.浅埋水下文物遗址的海洋地球物理声学探测展望:以沉船为例[J].地球科学进展,2023,38(1):99-109.L I U Y i p a n g,HU Y i.P r o s p e c t o fm a r i n e g e o p h y s i c a l a c o u s t i c d e t e c t i o no f b u r i e du n d e r w a t e r c u l t u r a l r e l i c s:a c a s e s t u d y o f s h i p w r e c k s[J].A d v a n c e s i nE a r t hS c i e n c e,2023,38(1):99-109.[2]胡毅,丁见祥,房旭东,等.基于水下文物控制实验的海洋地球物理声学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9,34(10):1081-1091.HU Y i,D I N G J i a n x i a n g,F A N G X u d o n g,e ta l.C o n t r o le x p e r i m e n t sf o ru n d e r w a t e rc u l t u r a lr e l i c ss u r v e y b y m a r i n e g e o p h y s i c a lo fa c o u s t i c s[J].A d v a n c e s i nE a r t hS c i e n c e,2019,34(10):1081-1091.[3]李培志.我国海上综合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公安教育,2004(3):31-35.L IP e i z h i.P r o b l e m sa n d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o f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a w e n f o r c e m e n ta ts e ai n C h i n a[J].P u b l i cS e c u r i t y E d u c a t i o n,2004(3): 31-35.[4] P R I N G L E H.T r o u b l e dw a t e r s f o r a n c i e n t s h i p w r e c k s[J].S c i e n c e,2013,340(6134):802-807.[5] S T E I NM E T ZJH.E x a m i n i n g m i d-a t l a n t i c o c e a n s h i p w r e c k s a n d c o mm e r c i a l f i s h t r a w l i n g&d r e d g i n g[M].G r e e n v i l l e:E a s tC a r o l i n aU n i-v e r s i t y,2010.[6] F I R T H A.M a n a g i n g s h i p w r e c k s[M].L o n d o n:H o n o rF r o s tF o u n d a t i o n,2018.[7] R O B E R T SSE.O c c u p a t i o n a lm o r t a l i t y i nB r i t i s h c o mm e r c i a l f i s h i n g,1976-1995[J].O c c u p a t i o n a l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M e d i c i n e,2004,61(1):16-23.[8] L U B i n g b i n,Z H O US h i c h a o.C h i n a's s t a t e-l e dw o r k i n g m o d e l o n p r o t e c t i o n o f u n d e r w a t e r c u l t u r a l h e r i t a g e:p r a c t i c e,c h a l l e n g e s,a n d p o s s i-b l e s o l u t i o n s[J].M a r i n eP o l ic y,2016,65:39-47.[9]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西沙海域水下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E B/O L].h t t p://w w w.u c h-c h i n a.c o m/c o n t e n t a c.t h t m l?c i d=249,2017-06-27.N a t i o n a l C e n t e r f o rA r c h a e o l o g y.U n d e r w a t e r a r c h a e o l o g y i nX i s h a s e a a r e a a n d t h eM a r i t i m e S i l kR o a d[E B/O L].h t t p://w w w.u c h-c h i-n a.c o m/c o n t e n t a c.t h t m l?c i d=249,2017-06-27.[10]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福建海域水下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E B/O L].h t t p://w w w.u c h-c h i n a.c o m/c o n t e n t a c.t h t m l?c i d=251,2017-07-10.N a t i o n a l C e n t e r f o rA r c h a e o l o g y.U n d e r w a t e r a r c h a e o l o g y i nF u j i a n s e a a r e a a n d t h eM a r i t i m e S i l kR o a d[E B/O L].h t t p://w w w.u c h-c h i-n a.c o m/c o n t e n t a c.t h t m l?c i d=251,2017-07-10.[11] R O B E R T S H.T h eB r i t i s hr a t i f i c a t i o no f t h eu n d e r w a t e rh e r i t a g ec o n v e n t i o n:p r o b l e m sa n d p r o s p e c t s[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m p a r a t i v eL a w Q u a r t e r l y,2018,67(4):833-865.[12] V E T H P,V I D U K A A,S T A N I F O R T H M,e ta l.T h eA u s t r a l i a nh i s t o r i cs h i p w r e c k p r o t e c t i o n p r o j e c t[A].MA R K S,J E N N I F E R C,S H E L D O NC,e t a l.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 t h eA s i a-P a c i f i c r e g i o n a l c o n f e r e n c e o nu n d e r w a t e r c u l t u r a l h e r i t a g e[C].M a n i l a:J e r i c o p i mP u b l i s h i n gH o u s e,2011:8-12.[13]魏峻.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未来[J].国际博物馆,2008(4):100-105.W E I J u n.S t a t u s a n d f u t u r e o f u n d e r w a t e r c u l t u r a l h e r i t a g e p r o t e c t i o n i nC h i n a[J].M u s e u m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2008(4):100-105. [14] F R I Z Z E L LTJ.I n-s i t u p r e s e r v a t i o no f d e e p-s e a s h i p w r e c k s: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b i o l o g i c a l i n t e r a c t i o n s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i m p a c t s[D].T e x a s:T e x a sA&M U n i v e r s i t y,2020.[15]S C O T T-I R E T O N D A,M C K I N N O NJF.A s t h e s a n d s e t t l e s:e d u c a t i o na n da r c h a e o l o g i c a l t o u r i s mo nu n d e r w a t e r c u l t u r a l h e r i t a g e[J].P u b l i cA r c h a e o l o g y,2015,14(3):157-171.[16] K E N T E RJO,B R Y C ER,D A V I E SA,e t a l.T h e v a l u e o f p o t e n t i a lm a r i n e p r o t e c t e d a r e a s i n t h eU Kt od i v e r s a n d s e a a n g l e r s[R].C a m-b r i d g e:U N E P-W C M C,2013.[17] A L E J A N D R O VBO,K U J A L AP,H I R D A R I SS,e t a l.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 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e m i n a r o nS a f e t y a n dS e c u r i t y o fA u t o n o m o u sV e s s e l s(I S S A V)a n dE u r o p e a nS T AM P W o r k s h o p a n dC o n f e r e n c e(E S W C)2019[M].B e r l i n:D e G r u y t e r,2020.[18] V I D U K A A.I n n e sM c C a r t n e y:e c h o e s f r o mt h e d e e p:i n v e n t o r i s i n g s h i p w r e c k s a t t h e n a t i o n a l s c a l e b y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m a r i n e g e o p h y s-第2期纪煌毅,等:水下文物遗址保护与拖网渔业协调发展的问题及对策95i c s a n d t h eh i s t o r i c a l t e x t[M].L e i d e n:S i d e s t o n eP r e s s,2022.[19] D E L L I N O-MU S G R A V E V,G U I D E N N.M a r i n e d a t a,a c c e s s,a n d i n t e r o p e r a b i l i t y:t w o c a s e s t u d i e so fE n g l i s hn a t i o n a l r e c o r d s[J].C o n-s e r v a t i o n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o fA r c h a e o l o g i c a l S i t e s,2013,15(3/4):298-328.[20] P A P A G E O R G I O U M.U n d e r w a t e r c u l t u r a l h e r i t a g e f a c i n g m a r i t i m e s p a t i a l p l a n n i n g:l e g i s l a t i v e a n d t e c h n i c a l i s s u e s[J].O c e a n&C o a s t a lM a n a g e m e n t,2018,165:195-202.[21]唐议,赵丽华.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限额制度实施试点评析与完善建议[J].水产学报,2021,45(4):613-620.T A N G Y i,Z H A OL i h u a.R e v i e wo f t h e p i l o t o fm a r i n e f i s h e r i e sT A C s i nC h i n a a n d s u g g e s t i o n s f o r t h e f u r t h e r d e v e l o p m e n t[J].J o u r n a l o fF i s h e r i e s o fC h i n a,2021,45(4):613-620.[22]李国栋,谌志新,汤涛林,等.多波束渔用声呐最优工作频点选取方法及探测性能分析[J].渔业现代化,2021,48(5):62-69.L IG u o d o n g,C H E NZ h i x i n,T A N G T a o l i n,e t a l.O p t i m a lw o r k i n g f r e q u e n c y s e l e c t i o n m e t h o da n d p e r f o r m a n c ea n a l y s i so fm u l t i-b e a mf i s h e r y s o n a r[J].F i s h e r y 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2021,48(5):62-69.[23]宁津生,姚宜斌,张小红.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发展综述[J].导航定位学报,2013,1(1):3-8.N I N GJ i n s h e n g,Y A O Y i b i n,Z H A N G X i a o h o n g.O v e r v i e wo f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g l o b a l n a v i g a t i o ns a t e l l i t e s y s t e m s[J].J o u r n a l o fN a v i-g a t i o na n dP o s i t i o n i n g,2013,1(1):3-8.[24] T A N G M i n g f u,D O N G G u o h a i,X U T i a o j i a n,e t a l.N u m e r i c a l s i m u l a t i o n o f t h e d r a g f o r c e o n t h e t r a w l n e t[J].T u r k i s h J o u r n a l o f F i s h e r-i e s&A q u a t i c S c i e n c e s,2017,17(6):1219-1230.[25] N S A N G U EBT N,T A N G H a o,X UL i u x i o n g,e t a l.C o m p a r i s o n b e t w e e n p h y s i c a lm o d e l t e s t i n g a n d n u m e r i c a l s i m u l a t i o n u s i n g t w o-w a yf l u i d-s t r u c t u r e i n t e r a c t i o na p p r o a c ho f n e wt r a w l d e s ig n f o r c o a s t a l b o t t o mt r a w l n e t[J].O c e a nE n g i n e e r i n g,2021,233:109112.[26] WA N R o n g,G U A N Q i n g l o n g,HU A N G L i u y i,e t a l.E f f e c t so f o t t e rb o a r da n dc a b l e l e n g t ho nh y d r o d y n a m i c p e r f o r m a n c eo fA n t a r c t i ck r i l l t r a w l s y s t e m[J].O c e a nE n g i n e e r i n g,2021,236:109408.[27] G U A N Q i n g l o n g,Z HU W e n b i n,Z HO U A i z h o n g,e ta l.N u m e r i c a l a n de x p e r i m e n t a l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so nh y d r o d y n a m i c p e r f o r m a n c eo f an e w l y d e s i g n e dd e e p b o t t o mt r a w l[J].F r o n t i e r s i n M a r i n eS c i e n c e,2022,9:891046.[28]I V A N O V I CA,N E I L S O NRD,O'N E I L LFG.M o d e l l i n g t h e p h y s i c a l i m p a c t o f t r a w l c o m p o n e n t s o n t h e s e a b e d a n d c o m p a r i s o nw i t h s e at r i a l s[J].O c e a nE n g i n e e r i n g,2011,38(7):925-933.[29] B R E N N A N M L,D A V I SD,B A L L A R DRD,e t a l.Q u a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 b o t t o mt r a w l f i s h i n g d a m a g e t oa n c i e n t s h i p w r e c ks i t e s[J].M a r i n eG e o l o g y,2016,371:82-88.。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2024 年河南省中招考试押题试卷(三)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豫华中学九(5)班拟于2024年6月5 日下午5点召开“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主题班会,以下是班长小语准备的部分材料,请你帮他完善。
1.下面是开场白,其中有些字词小语拿不准,请你帮他判断。
(共4分)两千多年前《庄子》中第一次提到“宇宙”。
庄子凭借汪洋恣.肆的想象力,描绘出宇宙的“出无本,入无窍”,这样的探究一直yán( )续到今日——宇宙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有许多突破,也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科学家需要什么特质?智力、yì( )力、勇气……但是这些都不算是科学家的专利,各领域的达人都需具备。
好奇心才是科学家的专属特质。
霍金曾说,人类很难在这个脆弱的星球上再存续千年。
其实,科学家的“危言耸听”,往往更多的是一种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好奇、思索和问讯.。
如果没有这些好奇心,如果不用这些好奇心来思考未来,人类很难交出一份满意的发展答卷。
(1)语段中两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作出选择。
(2分)A. zì xúnB. zì xùnC. cì xúnD. cì xùn(2)语段中两个括号处应分别填写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分)2.小语想在下面幻灯片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你帮他补写完整。
(8分)保持好奇心,激发探索精神,我们可以从先贤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孔子的“①②”(《〈论语〉十二章》)教导我们应有好学和乐学的精神;杜甫的“③,④”(《望岳》)启示我们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
龚自珍“⑤.⑥ [《己亥杂诗》(其五)]的奉献精神,苏轼“⑦,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乐观态度,都给予我们精神指引。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6.想和做

A、空想 凭空 滔滔不绝 做事 B、恼筋 固然 埋头苦干 节省 C、提高 缺点 成年累月 校率 D、联结 实际 劳而无功 观查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1、本文运用了那些事例进行论证? 2、本文对什么发表议论?议论什么? 3、针对想和做,作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即这篇文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中心论点的提出。 2、理解本文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
据。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4、引导学生认识“想”和“做”
的辩证关系。
朗读课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给重点字词注音 3、积累词语 4、掌握文章大意
生字注音
滔滔不绝( tāo ) 长年累月( lěi ) 投机取巧( tóu ) 埋头苦读( mái ) 依葫芦画瓢( piáo)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 句 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 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怎样才能够接近实际?当然要观 察。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举个例子来说,人怎样学会游 泳的呢?光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光靠观察鱼失和水 禽类的动作,那是不够的;一定要自己跳下去水去试验,一次,两 次,十次,几十次地试验,才学会了游泳。如果只站在水边,先是 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空想,即使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 自己还是不会游泳,对于别的学游泳的人也没有好处。这样空想出 来的“道理”其实并不算什么道理。真正的道理是在行动中取得经 验,再根据经验想出来的。而且想出来的道理到底对不对,还得拿 行动来证明:行得通的就是对的,行不通的就是错的。
胡绳一生的研究和写作特点
胡绳一生的研究和写作,总是注重与时代的 需要、人民的需要相结合,因而能够随着时 代的步伐不断前进。他酷爱读书,手不释卷, 但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独立思考、有所创新。他的作品以 言之有物、分析细致、逻辑严密、说理透彻 而著称。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作者:胡锦涛来源:《文苑·经典美文》2008年第10期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出访日本,这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0年首次访日。
本文是胡主席5月8日应邀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做演讲的部分内容。
客观阐述了中日关系,同时也勾画了中日关系发展的蓝图。
尊敬的白井克彦校长、尊敬的河野洋平先生,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首先,我感谢白井克彦校长的邀请。
有机会来到著名学府早稻田大学,同青年朋友和老师们相聚一堂,我感到十分高兴。
我代表中国人民,向在座各位朋友,向日本人民,表示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早稻田大学是中国人民熟悉的学府,与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
早在上世纪初,早稻田大学就招收了数以千计的中国留学生。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廖仲恺、李大钊、陈独秀、彭湃等曾在这里负笈求学。
今天,早稻田大学同中国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保持着良好关系、开展着广泛的学术交流,为推动两国人文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进一步发展的新机遇。
我这次来贵国访问,怀着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民的友好情谊,带着中国人民对发展中日关系的真诚期待。
中国政府和人民真诚希望,同日本政府和人民一道努力,增进互信,加强友谊,深化合作,规划未来,开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做出的战略抉择。
这个战略抉择,立足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体现了中国对内政策与对外政策的统一、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与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致力于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同世界各国一起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风险挑战,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日本中世的食物赠答文化

·48·
胡 亮 日本中世的食物赠答文化
何种特征, 食物赠答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何种作用, 笔者以 《看闻日记》 《满济准后日记》 为研究 文本, 以心理文化学为理论工具, 探明中世食物赠答文化。
②《 看闻日记》 记 主 伏 见 宫 贞 成 亲 王 ( 1372—1456 ) , 《 看 闻 日 记》 记 述 的 年 份 为 应 永 二 十 三 年 ( 1416 ) 至 文 安 五 年 (1448) 的 30 年间, 其间有 9 年缺失。 该日记记述了足利幕府时代的幕府政治、 社会状况、 日常生活琐事, 不仅作为政治史的 资料, 而且作为文化史的资料也受到瞩目。 笔者使用的文本是, 宫内厅书陵部编 《 看闻日记》 1—6, 明治书院, 2012 年。
④初物是指当年最初收获的食物, 一般情况下在某一物的前面加上 “ 初” 字表示初物, 有时尽管史料中没有明确写明 “初” 但实际上也多指初物。 并且赠送给上位者的礼物多为初物, 这是因为初物是新鲜的物品, 是赠送给神佛以及天皇的礼物。
⑤美物是指美味的食物, 主要指鸟鱼类。 鸟主要指鸪、 白鸟、 雁、 雉等, 因为其稀缺性而成为贵重物品, 其中鸪是最为贵 重的, 白鸟次之。 美物中的鱼类主要指鲷鱼、 鲤鱼、 鳕鱼。
华人学者阎云翔在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中通过考察中国北方农村下岬村的礼物交换过程和网络培育认为首先互惠本身植根于潜在的文化基础之中从而不仅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表现甚至在同一文化的不同情境中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有必要探讨互惠与其文化前提之间的关系
国际学生流动量与质的双重视角——访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汉斯·德·维特

《世界教育信息》:德窑维特主任您好浴很高兴能有机会采访您遥首先请您谈谈当前的国际学生流动概况遥汉斯·德·维特:当前,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学生数量已是10年前的两倍,回看10年前的国际学生数量,其实也是20年前的两倍。
未来10年,预计还将有800万到1000万人出国留学。
从这一趋势来看,国际学生数量的增长率几乎等于全球人口的增长率,这一快速的增长趋势值得我们关注。
同时,从国别来看,过去几十年向海外输送国际学生的主要国家相当稳定。
如中国、印度一直为主要的国际学生输出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澳大利亚是排名前五的国际学生接收国。
而俄罗斯、日本、中国也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学生接收国。
当我们谈到国际学生流动时,需要注意学生流动包含不同的形式,如学位流动(degree mobility )、学分流动(credit mobility )、证书流动(certificate mobility )和项目流动。
一是学位流动,即学生为了获得国外的学位(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而赴他国留学。
二是学分流动,通常指发生在欧洲“伊拉斯谟”计划中的为期一学期或一年的国际学生流动,这类学生通过在别国的学习,最终可获得能够用于申请本国学位的学分。
当然,学分流动的现象也出现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但没有欧洲那么显著。
欧洲每年约有10%~20%的学生参与学分流动,美国约有10%的学生出国进行学分流动。
三是证书流动,参与证书流动的学生并不能获得学分或学位,一般指学生参加国外的语言学习项目或暑期学校,并在考核通过后获得相应证书。
上述三种类型的流动有时是混合的,但当我们谈到国编者按:2020年6月袁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了叶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曳袁对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进行了重点部署袁明确指出野要形成更全方位尧更宽领域尧更多层次尧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冶遥当前袁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学生流动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遥分析当前全球国际学生流动的变化趋势袁结合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形势研判袁进一步了解国际学生流动的质量发展和完善方向袁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及教育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遥在高等教育国际化领域袁美国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汉斯窑德窑维特渊Hans de Wit 冤教授有着持续深入的研究袁是该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遥德窑维特教授曾任荷兰阿姆斯特丹应用科学大学教授尧南非纳尔逊窑曼德拉都市大学研究员袁曾经创立欧洲国际化教育联盟袁并在2019年被授予法国巴黎国际大学协会渊IAU 冤高级研究员荣誉称号遥国际学生流动:量与质的双重视角———访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汉斯·德·维特采访、整理/刘进徐玲玲吕佳忆采访整理:刘进袁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曰徐玲玲袁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曰吕佳忆袁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本科生际学生流动时,需要明确正在发生的是什么样的流动。
冷暖交织:新冠疫情持续下的中日关系2021

冷暖交织:新冠疫情持续下的中日关系2021一、新冠疫情持续与中日美战略博弈的叠加2021年拜登总统执政后,重拾盟国战略,在新冠疫情促动的全球产业链调整、高新科技以及所谓人权、民主等领域,对中国采取组合拳式全面打压方略。
但在遭到中国有力反制之后有所收敛,中美关系也从所谓“自由落体式”下滑态势,趋于相对稳定。
由此,于战略竞争中逐渐摸索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美两国的根本相处之道以及两国关系新的平衡点,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与此相关联的是,在中日关系方面,相较于特朗普,拜登的策略和风格似乎更适合日本。
因此,拜登执政下的日美同盟更趋活跃。
而由于冷战后在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上日本与美国存在“错时”现象,也即先是日本出于对中国崛起的战略疑虑,对华采取“俯瞰地球仪外交”,倾全力制衡中国。
但由于立意与现实相违且力有未逮,不得不改弦更张,策略性改变对华态度。
在对华认知与相应举措复旦大学“中日关系战略报告书2021”选登【中图分类号】 D81 【文章编号】 1003-4048(2022)02-0014-15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6496/ki.rbyj.2022.02.002变局与困局:中美战略博弈加剧背景下的中日关系(报告总论)胡令远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臧志军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中日关系战略报告书”简介】在国际局势和中日两国发生重大结构性变化的背景下,中日关系一度跌入战后以来最低谷。
为此,双方的有识之士殚精竭虑,致力于寻求摆脱困境的良方。
经2014年尝试之后,自翌年始,由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组织研究、中日两国一线学者共同撰写的“中日关系战略报告书”次第展开。
2021年,新冠疫情依然严峻,中美博弈的加剧使中日关系雪上加霜;但与此同时,中日高层的沟通交流依然保持了畅通稳定,两国在多领域都有善意互动。
2021年的中日关系总体上呈现冷暖交织的局面。
本年度的报告书,依然采取了由日本学者对中国学者所撰写的内容进行评论的方式。
胡福明 一篇文章推动历史的转折

胡福明一篇文章推动历史的转折胡福明(Hubert Fu Ming),1915年出生于中国上海,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政治家。
他的一生致力于推动历史的转折,对中国现代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胡福明早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来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获得了历史学和政治学的双学位。
在美国留学期间,胡福明受益于西方的学术体系和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观和政治理念。
回国后,胡福明成为上海复旦大学的教授,专注研究中国现代史和世界历史。
他的学术成就斐然,出版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著作,例如《中国现代史概论》和《西方近现代史》等。
他的学术研究深入浅出,引领了中国历史学界的发展方向,成为了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推动者。
除了在学术领域的成就,胡福明还积极参与了中国政治的改革和发展。
他在改革开放初期担任了政府重要的顾问和决策者,为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提出的一些政策建议和政治理念,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胡福明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政治改革和社会发展的理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他主张在中国实行民主制度和法治建设,提倡全面深化改革,解放思想,实行科学发展观。
这些理论不仅推动了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引领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为中国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胡福明对国际关系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研究,他主张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他提出了一系列国际政策建议,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转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胡福明的一生充满了对历史的探索和对未来的向往。
他的学识渊博,思想开放,不断探索历史的奥秘,致力于改变中国和世界的命运。
他对历史的理解和对未来的展望,为推动历史的转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胡福明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政治家,更是一位杰出的领袖和思想家。
他的一生都在为推动历史的转折而不懈努力,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追求创造无私服务———深情追思于光远先生

追求创造无私服务———深情追思于光远先生作者:李成勋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3年第12期编者按:2013年10月19日由中国民生研究院、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主办的“于光远追思会暨于光远经济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国宾酒店举行。
李锐、吴敬琏、高尚全、冯兰瑞等近百位与会者竞相发言回顾和缅怀于光远同志的卓越贡献和崇高品德。
1984年10月本刊创立之初,得到了于光远同志的热情关注和积极支持,作为本刊顾问,他多次为本刊撰稿、题词。
他的逝去,使本刊又失去一位尊敬的导师与顾问,在此,本刊代表新老作者、新老读者对于于光远同志的逝世表示深深的哀悼!。
在此,本刊代表新老作者、读者表示深深的哀悼!本期选发的是中国民生研究院高级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成勋在会议上的追思文章。
中秋节的前3天,也就是9月16日,我和我的老伴李淑英一起到北京医院去看望已住院多日的于光远同志。
看到他安静地躺在床上,虽然口鼻戴着呼吸机、闭着眼睛不看人,但他的神志还是清楚的。
护工在他的耳旁说:“您的老部下李成勋来看您啦!”于老还点了两下头。
我看到后感到欣慰,对他的生命力很有信心。
在向护工和医生了解了他近日的病情后,得知并无大碍,我们就放心地告辞了。
不料,到了19日晚上,于老开始发高烧,健康状况日益恶化,直至26日凌晨3时42分便与世长辞了,享年98岁。
我万万没有想到10天前的一别竟成永别!一于光远1915年7月5日生于上海。
他在青年时代就追求社会进步,心怀救国救民的志向。
他是发生在1935年的“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当时他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读书,随即又参加了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参与抗日救亡团体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发起和组织,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7年3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于老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经济学家、哲学家、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还担任新乡学院总顾问等多种社会职务。
听完胡岩教授讲座的感受

听完胡岩教授讲座的感受
应我中心、研究院的邀请,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民族与宗教理论教研室主任胡岩教授于2012年5月3日下午,在一分部衡山堂401会议室为我中心、研究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中美关系中的西藏问题》的讲座,讲座吸引了百余名师生前来聆听。
武沐教授主持了此次讲座。
胡教授以生动简洁的语言讲解了近代以来中美关系发展历程中
西藏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他以时间为线索,分阶段梳理了与中美关系及西藏问题相关的人和事,并主要就二战时期美国对西藏问题的态度和战后美国西藏政策的转变进行了详尽地讲解。
他指出,美国在西藏问题上的所采取的若即若离、不即不离的关系是其干涉中国内部事务的一种手段。
讲座之中,胡岩教授广博的学识和深邃的洞察力令人深感叹服,所罗列史料也均经其悉心搜觅和整理,无论讲述某一个历史阶段中的相关人物,还是相关事件,都能如数家珍,其凝练的总结亦发人深省。
随后,胡岩教授还就同学们普遍关注的中印领土争端问题和十四世达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答。
胡岩教授的讲座内容充实、生动活泼,饱含启发性,现场气氛活跃。
他所展现出的博学、严谨与幽默也给在座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日两国的美国传教士作用之比较

作者: 胡令远[1];袁瑒[1]
作者机构: [1]复旦大学
出版物刊名: 日本研究
页码: 75-81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2期
主题词: 抗日战争;美国传教士;中日比较
摘要:本文通过对美国赴华与赴日传教士团体的比较研究,认为赴华美国传教士及其子弟在中国和美国本土两线都积极而成功地影响了美国的东亚政策,从而密切了当时的中关关系并推动了抗日战争的顺利发展。
相对于此,赴日美国传教士所发挥的作用是微妙和复杂的。
同时,本文还通过对传教士历史功能分析模式的再探讨,揭示了传教士在特殊历史时期所扮演的“外交”、“宣传”角色背后的深层蕴含。
胡绳简介——精选推荐

胡绳简介 胡绳 胡绳(1918~) 中国历史学家、家。
祖籍浙江杭州。
1918年1⽉出⽣于江苏苏州。
早年曾就读于北京⼤学哲学系。
1936年在上海参与救亡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宣传⼯作。
1938年加⼊中国共产党。
40年代曾任《⽉报》主编、《新华⽇报》编辑。
中华⼈民共和国建⽴后,历任政务院出版总署党组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红旗》杂志副总编辑,中共中央⽂献研究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院院长等职。
还担任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会长,研究学会会长。
曾任第五、六届全国⼈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82~1987年的中国共产党第⼗⼆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88年在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会上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胡绳从青年时期就开始致⼒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宣传普及⼯作。
之后⼀直从事哲学、历史、思想⽂化等⽅⾯的研究、写作。
抗⽇战争时期和中华⼈民共和国成⽴前⼣,他在⼀些进步报刊上发表过⼤量的时事政治评论、思想⽂化评论、历史评论等。
在历史领域,从1940年起重视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学风严谨,思路开阔,以揭⽰历史发展规律为宗旨。
他在历史⽅⾯的主要著作《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1948)、《从鸦⽚战争到五四运动》(1982),以历史唯物论研究中国近代史,富于创见,颇具影响,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书多次再版,并先后在苏联、民主德国、乌拉圭、⽇本翻译出版,在北京出版了英⽂译本,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学术专著。
《从鸦⽚战争到五四运动》⼀书得到学术界很⾼的评价。
他在1988年出版的⽂集《历史和现实》中收有1979年以后的⼆⼗⼀篇⽂章,其中最有影响的是1987年发表的《中国为什么不能⾛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的传统文化底蕴及其当代启示

作者: 胡志远
作者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出版物刊名: 大连干部学刊
页码: 34-38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7期
主题词: 党内巡视制度 传统文化底蕴
摘要:十八大以来,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执政理念。
为了健全和完善党内巡视制度以预防和惩治党内腐败现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基本方针,借鉴和汲取我国古代巡视监察制度的有益成分,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党内巡视制度。
在传统巡视制度启示下,中国共产党的党内巡视制度应实现监察职权更具权威性、监察方式更加多样化、监察机构更具实效性、监察工作更具奖惩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3 3・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 江苏省社科 院、 江苏省档案 馆、 江 苏省行 政学 院 、 南 京 医科大 学 、 南 京市 档案 馆 、 南 京师 范大学 、 南 京 市 社科 联 、 南京海军指挥学院、 南 京炮 兵学 院 、 南 京交通 银行 等单 位 的专家 学者 , 南 京 师范 大学等 高校 的学生 , 以及 本 馆职工 共 6 0余人 参加 了报 告会 。 胡令 远教授 历任 东京 大学 、 京都 大学 、 香 港大 学 等 院校 客座教 授 , 长期从 事 中 1 3 关系、 文化 ・ 文 明与 国际政治 等领域 的研 究 , 是 享誉 中外 的 中 日关 系研 究专 家 。主 要 研 究 成 果 有 : 《 战 后 日本 的主 要 社 会 思潮 与 中 日关 系 》 、 《 文 明的共 振 与 发 展 》 、 《 我 国 的 地缘政 治 战略 与 日本 》 、 《 东亚 文 明 的共 振 与环 流》 、 《 近代 以来 的 中 日文 化 关 系 及 对 2 1世 纪 的展 望 》 、 《日本 式经 济 、 政治、 社 会体 系》 等 著作 多部 。 在 两个 小 时 的 报 告 中 , 胡 令 远 教 授 围绕 “ 中日 关 系与 民 族 和 解 ” 这 一 课 题 做 了 深 入 的解 读 与 剖 析 。他 说 , 战后 一个 甲子 的岁月 , 使 中 日两 国间的 民 族 和解 取得 了长 足进展 。但 近来 的 “ 钓 鱼 岛争 端 ” , 又给这 一 和解 进 程蒙上 了一 层 阴影 。 比邻 而居 的 中 日两 国 , 如何 超越 历史 和现 实 的恩 怨 与利 害 , 是 每一 个 善 良的人关 注 和思考 的严 肃课 题 。 曾留学 日本 8
的基础 上 “ 超越 历史 ” , 面 向未 来 , 注重 “ 历 史 的人 性 侧面” , 以心灵 的交 流化解 历 史恩 怨 。
副 主任 、 博 士生导 师胡 令远 教授 , 应邀 来本 馆作 题为 《 直 面历 史 与 民族 和 解 》 的 学术 报 告 。 中共 南 京 市 委宣传 部 副巡视 员 、 侵 华 日军 南 京 大 屠 杀 史研 究 会 会长 、 本馆 馆长 朱 成 山研 究 员 主 持 了报 告 会 。来 自
胡令 远教 授 应邀 来 馆 作 学 术报 告 本馆 举 办 2 0 1 3年 第 二 期 “ 历 史 与 未来 ” 公 益 文 化 大 讲 堂
2 0 1 3年 3月 2 0 日下 午 , 中 国 日本 史 学 会 副会 长、 中华 日本学会 常 务理事 、 复旦 大 学 日本 研究 中心
年 的鲁迅 先 生 的诗 句 “ 度尽 劫波兄弟在 , 相 逢 一 笑 泯恩 仇 ” , 描 绘 了 民族 和 解 的 愿 景 。而 实 现 这 一 愿 景 的前 提 、 路径、 方 法 的探 索 和 实 践 , 需 要 大 家 的智 慧和参 与 。他 指 出 , 钓 鱼 岛 问题 的核 心 实 际 上 是 一 个“ 历史 问 题 ” , 钓鱼岛问题要想和平解决 , 一 个 重 要 的前提 条 件 就 是 日本 必 须 要 “ 直 面历 史 ” 。中 日 两 国要 实 现真 正 的 民族 和 解 的路 径 : 在“ 直 面历 史 ”
报 告会 上 , 与会 的专 家学 者还 就 钓鱼 岛 问题 、 中 日关系 等热 点 问题 与 胡教 授 进 行 了交 流 、 互 动 与探 讨 。本 馆馆 长朱 成 山研究 员作 了总结性 发 言 。他感
谢胡 令 远教授 为 大 家 带来 了一 场精 彩 的学 术 报 告 , 报 告对 于正 确认 识 中 日关 系 的历 史 , 以及 如何 实现 两 国 的民族 和解 提 供 了有 益 的 启示 。他 指 出 , 钓 鱼 岛 问题 不仅是 学 术研 究 的热 点 问题 , 也 是 老百 姓 关 心 的政 治 问题 。其 核 心是 如 何 正 确 认 识 历 史 问 题 ,
授 多年 的勤 勉积 累 , 为 这批 沉睡在 美 国 国家 档案 馆 的 锵 有力 的声 音 , 并 以此 祭 奠 南 京 大 屠 杀 3 0多 万 遇 难 资料拂 去封尘 , 让 这批史 料成 为进 一 步批驳 日本 右翼 同胞 的在 天之灵 。 势 力否定 南京 大屠 杀谬论 的证 据 , 向世 人发 出它 们铿 [ 责 任编 辑 : 曹林 ]
我们 在重 视 “ 国家 史 ” 、 “ 民族 史 ” 的同时, 应 将 研 究 视角 进一 步 拓 宽 , 从“ 地域史” 源自 “ 国 际关 系史 ” 的 角
度看待历史问题 , 在正确认 识、 尊重历史的基础上 , 才能 谈得 上如 何超 越历 史 。 中 E t 两 国 间的 民族 和解 之路 , 任 重而道 远 , 它 需 要 两 国人 民直 面 历 史 , 特 别 是 日本政 府应 当正 视 并 反 省 过 去 的 历史 , 勇 于 承 担 历史 责任 。另 一方 面 在 文 化 层 面 上 , 中 日两 国加 强 民 间的交 流 、 文 化 的交 流有 助于 消 除分歧 , 实 现 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