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17-18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物理试题
1.本试卷分为试卷Ⅰ和试卷II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导纤维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
B. 从接收到的高频信号中还原出所携带的声音或图象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
C. 泊松亮斑有力地支持了光的微粒说,杨氏干涉实验有力地支持了光的波动说
D. 只要波源在运动,就一定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
2.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已知的质量为2.0136u,的质量为3.0150u,的质量为1.0087u,1u=931MeV/c2。

氘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A.3.7 MeV B.3.3 MeV C.2.7 MeV D.0.93 MeV
3.烟雾探测器使用了一种半衰期为432年的放射性元素镅来探测烟雾。

当正常空气分子穿过探测器时,镅会释放出射线将它们电离,从而产生电流。

烟尘一旦进入探测腔内,烟尘中的微粒会吸附部分射线,导致电流减小,从而触发警报。

当探测器中镅的含量小于原来的一半时报警灵敏度下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镅发出的是α射线
B.镅发出的是β射线
C.仅考虑电离作用,这种烟雾探测器理论上能可靠工作216年
D.发生火灾时,由于温度升高,会使镅的半衰期减小
4.一个单摆在地面上做受迫振动,改变驱动力频率,其振动稳定时振幅A与驱动力频率f的关系如图所示。

单摆所处位置重力加速度g=9.8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摆的摆长约为2m
B.单摆的受迫振动频率与驱动力频率相同时振幅最大
C.若减小摆长,共振曲线振幅最大值的横坐标将向右移动
D.若把该单摆移到月球表面,共振曲线振幅最大值的横坐标将向右移动
5.如图所示,斜面体A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块B用平行于斜面的轻弹簧栓接在挡板P上,P固定于斜面上,A、B均保持静止状态。

在物块B上施加水平向左的拉力F后,整个系统仍保存静止。

则施加拉力F后,下列相互作用力一定存在的是()
A.物块B与弹簧之间的弹力B.地面与斜面体A之间的摩擦力
C.物块B与斜面体A之间的弹力D.物块B与斜面体A之间的摩擦力
6.质点从坐标原点沿x轴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0~8s内的x-t图象如图所示。

若t=1s时,图线所对应的切线斜率为3(单位:m/s),则()
A.t=1s时,质点的加速度为3m/s2
B.t=2s和t=6s时,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C.t=2s和t=6s时,质点加速度的方向相反
D.t=0~4s内的位移为6m
7.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下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间隔时间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g=10 m/s2)()
A.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t AB<t BC<t CD
B.闪光的间隔时间是s
C.水滴在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满足v AB∶v BC∶v CD=1∶4∶9
D.水滴在各点的速度之比满足v B∶v C∶v D=1∶2∶3
8.图甲为一列简谐波在t=0.1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0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0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
A. 在t=0.25s时,质点P的速度方向为y轴正方向
B. 质点Q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
C. 从t=0.10s到t=0.20s,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了4m
D. 从t=0.10s到t=0.25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cm
9.一含有光电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乙图是用a、b、c光照射光电管得到的I-U图线,、表示截止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光电管得到的电压为正向电压B.a、b光的波长相等
C.a、c光的波长相等D.a、c光的光强相等
10.一群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发出的光以相同的入射角照射到一块平行玻璃砖A上,经玻璃砖A后又照射到一块金属板B上,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入射光经玻璃砖A后会分成相互平行的三束光线,从n=3直接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经玻璃砖A 后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距离最大
B. 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上,从n=3直接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最窄
C. 经玻璃砖A后有些光子的能量将减小,有些光在玻璃砖的下表面会发生全反射
D. 若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放出的光子刚好能使金属板B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放出的光子一定能使金属板B发生光电效应
1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和3m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2m和3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 T现用水平拉力F拉质量为3m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为2m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 当F逐渐增大到F T时,轻绳刚好被拉断
C. 当F逐渐增大到1.5F T时,轻绳还不会被拉断
D. 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m和2m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F T
12.如图,柔软轻绳ON的一端O固定,其中间某点M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

初始时,OM竖直且MN被拉直,OM与MN之间的夹角。

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不变,在OM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
A.MN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MN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C.OM上的张力逐渐增大D.OM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第II卷
二、实验题。

共16分。

13.(7分)某同学在利用“插针法”测定一块红色直角三角形玻璃砖的折射率时发现,由于玻璃的颜色较深,在另一侧很难观测到对侧所插的针。

他想到可以用实验室的红色激光器来完成实验如图所示。

他在木板上固定好白纸,放好玻璃砖,正确作出了界面MN、MP、NP,然后让很细的激光平行于木板从玻璃砖的上界面MN入射.
(1)由于激光很强,不能用眼睛直接观测,该同学通过在木板上插入被激光照亮的针来确定激光光路,正确的插针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
(2)若P1P2与MN垂直,用量角器量得图中,,则玻璃的折射率约为______;
A.1.41 B.1.73 C.1.22 D.1.58
(3)若激光器正常发光,该同学发现在MP一侧始终找不到出射光线,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14.(9分)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图中小车质量为M,砂桶和砂的总质量为m。

实验中通过改变m来改变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大小,小车的加速度a可由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绳的拉力F可由弹簧测力计测出。

现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逐渐增大砂桶和砂的总质量m,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a、F值。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A.先释放小车,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B.该实验不需要平衡小车所受的摩擦力
C.该实验砂桶和砂的总质量不需要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D.滑轮摩擦要足够小,绳的质量要足够轻
(2)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图乙所示的一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其中纵轴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横轴应为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B.C.F D.mg
(3)当砂桶和砂的总质量较大导致a较大时,图线将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偏向纵轴B.保持原方向不变C.偏向横轴
(4)图丙为上述实验中打下的一条纸带,A、B、C、D、E为选出的五个计数点,每相邻两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测得AB=s1,DE=s2,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f,则小车的加速度表达式为
a=________(用f、s1、s2表示)。

三、计算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不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应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0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源的平衡位置坐标为x0=0。

M、N是传播方向上两质点,横坐标分别为x1=4m、x2=12m。

t=0时波源开始振动,t=0.5s时质点M开始振动,M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求;
(1)波从波源传到N点的时间
(2)从t=0时刻到N点第一次达到波峰时,波源质点所经过的路程.
16.(12分)如图所示,AOB为扇形玻璃砖,一细光束照射到AO面上的C点,入射光线与AO面的夹角为,折射光线平行于BO边,圆弧的半径为R,C点到BO面的距离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1)玻璃砖的折射率及光线在圆弧面上出射时的折射角;
(2)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
17.(14分)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足够长,始终以v1=2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行。

初速度大小为v2=5m/s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水平面上的A点向左运动,经B点滑上传送带,已知A、B两点的距离,物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物块与水平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考虑物块由水平面滑上传送带的能量损失。

求:(1)物块向左运动时到达B点的速度;
(2)物块在水平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t;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物理参考答案
1.B 2.B 3.A 4.C 5.B 6.B 7.D 8.A9.AC 10.BD11.CD 12.AD 13.(1)P4、P3、P2、P1(2分)(2)A(2分)
(3)激光在MP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3分)
14.(1)C D(2分)(2)C (2分)(3)B (2分)(4)(3分)
15.(1)1.5 (2)1.4cm
解析(1)根据波从波源传到M点的过程,可得波速为:
1
4
/8/ 0.5
x
v m s m s
t
===(2分)
波从波源传到N 点的时间为: (2分)
(2)波传到N 点后N 点向上开始振动,再经过周期第一次达到波峰。

(1分)
由图读出波的周期为:T=1s (1分)
所以从t=0时刻到N 点第一次达到波峰时经历时间为:
2 1.75 1.754
T t t s T =+== (2分) 波源质点所经过的路程为: 1.754 1.7540.2 1.4s A cm cm =⨯=⨯⨯= (2分)
16. (1)玻璃砖的折射率是,光线在圆弧面上出射时的折射角是;(2) .
解析 (1)光路如图所示,由于折射光线CE 平行于BO ,因此光线在圆弧面上的入射点E 到BO 的距离也为,则光线在E 点的入射角满足 (1分)
得: (1分)
由几何关系可知,,因此光线在C 点的折射角为: (1分)
由折射定律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sin sin 60sin sin 30i n r ︒===︒
(2分) 由于光线在E 点的入射角为,根据折射定律 (1分)
可得光线在E 点的折射角=。

(1分)
(2)由几何关系可知,cos30R CE ==︒ (2分) 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速度为: (2分)
因此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为: (1分)
17.(1)4m/s (2)2.25s
解析 (1)物块在水平面上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1分)
物块从A 点到B 点的运动满足: (2分)
解得: (1分)
(2)物块在传送带上向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1分)
向左运动的时间 (1分)
向左运动的位移 (2分)
物块在传送带上向右加速运动的时间 (1分) 向右加速运动的位移1220.522
v x t m m ==< (2分) 物块在传送带上向右匀速运动的时间 (2分)
故物块在水平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