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用“图”,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用“图”,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作者:黄薇
来源:《新课程》2021年第34期
摘要:纵观现阶段国内外小学英语课程配备的各版本教材,不难发现“图文并茂”是所有这些教材的共性。

英语课堂上,很多老师用图片诠释单词的意义,直观形象,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图片不仅仅可以作为“英译汉”的工具,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教与学都“活”起来。

关键词:图片;学生;发散性思维
一、图可化境
图片可以延伸词义,为学生创设更宽广的学习情境。

以人教版《新起点英语》(一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Unit 6 Growing Up为例,笔者在处理本课时考虑到“成长”不是人类的专属历程,大自然中不是只有人类,我们为什么要把成长的概念局限于人类社会呢?难道从种子到一朵美丽的花,不是成长吗?从一颗鸡蛋到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小公鸡不是成长吗?
从植物到动物,再到人类……当这三幅图呈现出来后,孩子们瞬间领会了本单元主题,并在后期的生成练习中做出优秀反馈。

如有的学生在本单元写作时写到“I have a cute dog, I love him very much.When I met him,he was a puppy. When he was 5 months old,he started to tear up my slippers. When he was 1 year old,he became an angel.” 这篇习作真的让我感动到流泪,我们的教育真的要走心啊,你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开局,他们就会还给我们一个怎样的结尾!当我们用繁琐的语言和局限的思维去开始一个Topic的时候,注定了学生无法走出课本,他们只会在课本要求的范畴里整齐划一地“齐步走”,而图片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一缺憾,打开更广阔的视野,让学生具备大格局观,开拓多元化的发散性思维。

众所周知,图片在英语阅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阅读时借助图片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大意。

我们能否通过对图片的改变让学生自己创建出相关的学习情境呢?
以人教版《新起点英语》(一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Unit 2 Special Days为例。

本课中,可以用一张小天使送礼物的图打开情境,接着小天使手里的礼物变得具体,让学生通过这些礼物判断这是哪一个特殊的日子,然后查阅具体日期(When is it?),说说我们在这一天可以和小天使一起开展哪些有特色的活动(How are you going to celebrate it?),之后的问题便水到渠成了。

这种让学生通过图片细节判断情境的方法,比直接出示完整的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学生思维更开放,根据一张张不断变化的图片,就延伸和辐射出一个完整的学习情境,是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在后面的课时中学生会设计更多方法来揭晓一个特殊日子,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值得肯定。

二、图可辅写
在这里就可以解释课题中有效用“图”中的“图”为什么要带双引号了,因为本文中的图不但指的是形象生动的彩图,也包含概括性强、条理分明的思维导图。

以人教版《新起点英语》(一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Unit 2 All Around the World为例。

以前讲这一课的时候我觉得很难,很多学生不具备相关知识,因此在這种学科融合课上很难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

于是,在最近一次讲授本课时,我运用了思维导图,如下:
呈现图3时,学生可以分小组讨论,根据导图的信息元素完成下面句子的填写。

在这个过程里,学生就完成了从词到句的转换过程,更是对相关国家的重要信息进行了整合和概括。

接着出示图4,让每个小组任选一个感兴趣的国家,然后完成一段文字说明。

出乎我意料的是,以前推都推不动的课,在用了这张导图之后,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他们对课本中的信息分别归类,然后根据导图迅速完成描述。

以前学生怎么都读不会的长对话本节课轻而易举地完成了,课程推进非常轻松,当下课铃响起的时候,学生都觉得意犹未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