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标准化3.19
什么是物流标准化

什么是物流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是指在物流管理中,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化操作和流程,实现物流运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高效化。
物流标准化是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物流标准化可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通过制定统一的物流操作标准和流程,可以避免因为各个环节的混乱和不规范而导致的物流延误和错误,提高了物流运作的效率。
例如,对于货物的装卸操作、仓储管理、运输路线选择等方面的标准化,可以有效地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资源浪费。
其次,物流标准化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通过标准化的物流操作和流程,可以减少因为物流环节不规范而导致的损耗和浪费,降低物流成本。
比如,通过标准化的仓储管理,可以减少货物的损耗和丢失;通过标准化的运输路线选择,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和节约能源资源。
另外,物流标准化可以提升物流服务质量。
通过制定统一的物流服务标准,可以提高物流服务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提升物流服务
质量。
例如,通过标准化的配送时间和配送方式,可以提高客户对
物流服务的满意度,增强客户对物流服务的信任感。
总的来说,物流标准化对于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物流标准化,才能实现
物流运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高效化,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提升企业竞争力。
因此,企业在物流管理中应该重视物流标准化的
建设,不断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八讲物流标准化优秀课件

静 区 起 始 符
12345 数 据 符
静 区 终 止 符
图8- 1 条形码符号的组成
29
《现代物流概论》
对 光 反 射 率 较 低 的 条
对 光 反 射 率 较 高 的 空
规 则 排 列 脉 冲 译 码 器 二 进 制 数 据 计
设 备 识 读 数 字 信 号
十 进 制
算
信 息 通 信 机
图8-2 条形码系统的工作原理
作业程序、作业要求等标准。
8
《现代物流概论》
三、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
• (一)市场导向原则 • (二)一致性与协调性原则 • (三)科学发展原则 • (四)推进企业创新原则
9
《现代物流概论》
四、物流标准化的方法 1、物流标准化的形式 – (一) 简化 – (二) 统一化 – (三) 系列化 – (四) 通用化 – (五) 组合化
起重机 链条及链轮 连续装卸设备 集装箱 工业用货车
澳大利 亚 英国 法国 美国
包装 货物作业标志
法国 加拿大
物流(协调有关标准)
我国各归口单位
全国船舶标委会秘书处 天津中国汽车研究中心 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 原轻工部玻璃研究所 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 原机械部标准化所 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 全国集装箱标委会秘书处 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 中国出口商品包装研究所
国家经贸委综合运输所
22
《现代物流概论》
2、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 我国物流标准化现状
目前,我国在物流标准的制定和标准化的研究等方面已做了很多 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物流标准化及其分类标准

物流标准化及其分类标准物流标准化是指在物流活动中,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实现物流活动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质量,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物流标准化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时间标准化。
时间标准化是指在物流活动中,通过制定统一的时间标准和规范,合理安排物流活动的时间,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
时间标准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订单处理时间,即客户下单后,企业处理订单的时间标准,包括订单接收、确认、处理、发货等环节的时间要求。
2. 运输时间,即货物从发货地到收货地的运输时间标准,包括运输方式、运输路线、运输时间等方面的要求。
3. 仓储时间,即货物在仓储环节停留的时间标准,包括入库、出库、库存周转等方面的要求。
二、成本标准化。
成本标准化是指在物流活动中,通过制定统一的成本标准和规范,控制物流活动的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
成本标准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运输成本,即货物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包括运输费用、燃料费用、人工费用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2. 仓储成本,即货物在仓储环节产生的成本,包括仓储费用、保管费用、库存费用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3. 包装成本,即货物包装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包括包装材料费用、包装人工费用、包装设备费用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三、服务标准化。
服务标准化是指在物流活动中,通过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和规范,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
服务标准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服务态度,即物流人员对客户的服务态度,包括礼貌、耐心、热情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2. 服务速度,即物流服务的响应速度和处理速度,包括投诉处理、异常处理、投诉处理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3. 服务质量,即物流服务的专业水平和技术水平,包括配送准时率、货损率、服务投诉率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四、信息标准化。
信息标准化是指在物流活动中,通过制定统一的信息标准和规范,实现物流信息的集成、共享和应用,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物流标准化管理

技术标准—各分系统标准
运输车船标准 作业车辆标准 传输机标准 仓库技术标准 包装标准 站台技术标准 货架、储罐标准 信息标准
工作、作业标准
工作标准:是对工作内容、方法、程序和质 量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物流作业标准:是指在物流作业过程中,物 流设备运行标准、作业程序、作业要求等标 准。
物流标准化管理
物流标准化的概念及意义 物流标准化的内容
物流标准化的方法
物流标准化的方法
一、确定物流的基础模数尺寸
物流基础模数尺寸:600mm*400mm 物流集装基础模数尺寸:1200mm*1000mm为主,也允许 1200mm*800mm和1200mm*1100mm
二、确定物流模数
物流模数即集装基础模数尺寸,在600mm*400mm的基础上按倍数推算, 也可以在满足基础模数的前提下,从卡车或大型集装箱的分割系列推导 出来。
第三方物流的内容
不利于或者只部门利用自己的资源为用户提供物流 服务 第二方企业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 第三方物流企业是责任人,向第一方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方向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责任 第一方可以寻求多个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其提供服务 第三方物流企业可能向多个第一方提供服务
第三方物流与传统物流委托的比较
物流标准化的内容
物流标准化的方法
物流标准化的内容
物流标准可分为:
技术标准 工作标准 作业标准
技术标准—物流基础标准
基础标准是制定物流标准应遵循的、全国统一的标 准,是制定物流标准必须遵循的技术基础与方法指 南。 包括:
专业计量单位标准 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 集装基础模数尺寸 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 物流专业术语
从行业的角度划分:
(略)
从物流事业运作方式的角度划分:
物流标准化的概念方法与内容

物流标准化的概念方法与内容物流标准化是指在物流管理中,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来规范和统一物流业务的操作流程、工作标准、质量要求和信息交流等方面。
目的是提高物流效率、减少物流成本、提升服务质量、降低运营风险,实现企业物流活动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一、物流标准化的方法:1.制定标准:根据物流业务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符合业界和国际标准的物流标准。
标准可以包括物流流程、物流设施、物流设备、物流管理制度和物流信息等方面。
2.推广培训:通过培训、指导和宣传等方式,让组织内的员工了解和掌握物流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同时,鼓励和推动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也按照物流标准进行操作。
3.审核监督:建立物流标准化管理体系,明确相关的审核和监督程序,对物流活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审核和监督,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和达到预期效果。
4.持续改进:根据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物流标准进行评估和改进,使标准与企业实际业务需求相匹配。
同时,结合技术发展和创新,引入新的物流标准。
二、物流标准化的内容:1.物流流程:包括供应链管理、订单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2.物流设施:包括仓库、配送中心、运输工具等物流设施的规划、设计、布局和管理标准。
3.物流设备:包括货物包装、称重计量、搬运和装卸设备等物流设备的选择、使用和维护标准。
4.物流管理制度:包括物流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绩效评估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5.物流信息:包括物流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和利用等方面的标准,如条码技术、RFID技术等。
三、物流标准化的优势:1.提高运营效率:统一的物流标准可以减少冗余操作、提高流程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物流业务的运营效率。
2.降低运营成本:标准化可以避免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减少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消耗,降低物流成本。
3.提升服务质量:规范的物流流程和操作标准可以提高物流服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增强客户的满意度。
4.降低运营风险:标准化可以加强对物流活动的监督和控制,减少操作的随意性和主观性,降低运营风险。
国际物流标准化

物流设施标准
运输工具:包括卡车、集装 箱、船舶等
仓库设计:包括面积、高度、 布局等
装卸设备:包括叉车、吊车、 传送带等
信息系统:包括ERP、 WMS、TMS等
物流管理标准
物流管理标准包括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管理等方面 运输标准包括运输方式、运输时间、运输成本等方面的规定 仓储标准包括仓储设施、仓储管理、仓储安全等方面的规定 配送标准包括配送方式、配送时间、配送成本等方面的规定 信息管理标准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传输等方面的规定
国际物流标准化是指在国际范围内对物流活动进行统一规范和标准化的过程。 国际物流标准化的目的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物流标准化包括物流设施、设备、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标准化。 国际物流标准化需要各国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目的和意义
降低物流成本:标准化可以 减少物流环节中的成本降低 物流成本。
化进程
加强国际合作与强与国际物 流企业的合作 共同制定和推 广国际物流标
准
举办国际物流 标准化论坛促 进各国之间的
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际物流 标准化培训提 高从业人员的 专业素质和技
能水平
推广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模式
采用先进的物 流技术如物联 网、大数据、
TH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YOUR LOGO
国际物流标准化
,
汇报人:
时间:20XX-XX-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标题
国际物流 标准化的 概念
国际物流 标准化的 内容
国际物流 标准化的 现状
物流标准化PPT课件

监督检查
对物流标准的执行情况 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标
准得到有效执行。
物流标准化实施的保障措施
政策支持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 物流企业实施标准化管理,对符合 标准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
资金支持
加大对物流标准化实施的投入 ,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帮助 企业解决资金困难。
技术支持
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 和设备,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降低物流成本。
规范性。
加强信息共享
加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物流信息的 共享和互通,提高物流运作的透明度和效 率。
推广智能化技术
加强物流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广智 能化技术,提高物流运作的自动化和智能
化水平。
强化人才培养
加强物流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提高 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为物流 标准化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 展,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和行业 标准,提高了物流效率。
存在问题
但是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仍存在一些 问题,如标准不统一、执行力度不够、 信息共享不足等。
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统一标准体系
建立统一的物流标准体系,明确各项标准 的要求和实施方式,确保标准的统一性和
提升物流质量
促进物流技术创新
通过标准化管理,可以规范物流服务流程 ,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
标准化管理可以促进物流技术的创新和应 用,推动物流行业的科技进步。
物流标准化的范围和分类
范围
物流标准化的范围包括运输、仓储、 包装、装卸、配送等各个环节,以及 物流设施、设备、专用工具等方面的 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物流标准化指的是为了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服务质量,采取统一的、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和管理方法,以确保物流流程的顺畅和稳定。
它涵盖了物流的各个环节,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配送等,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系统、管理体系等。
物流标准化的意义和作用不容忽视。
首先,物流标准化可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通过统一的操作程序和流程,可以避免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物流周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其次,物流标准化可以降低成本。
通过统一的管理方法和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可以减少人为错误和损失,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利润率。
再次,物流标准化可以增加服务质量。
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和管理方法可以确保货物的准时到达和完好无损,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市场竞争力。
要实现物流标准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实施。
首先,建立完善的物流管理体系。
物流标准化需要依托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来支撑和保障,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
其次,制定统一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不同环节的工作人员应按照相同的操作流程进行工作,遵守操作规范,确保各项操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再次,加强信息化建设。
通过建立信息系统、应用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准确传递,提高物流运作的可视化和智能化水平。
最后,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
物流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理解和掌握物流标准化的具体要求,才能有效地推进标准化运营。
物流标准化的实施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克服和解决。
首先,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的物流操作差异和管理模式差异,使得标准化实施不够统一和规范。
其次,物流行业处于不断发展和变革之中,标准化要与时俱进,与新技术、新模式相结合,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需求变化。
再次,物流标准化需要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合作,涉及到物流服务提供商、企业、政府等多个主体,需要形成产业联盟、建立标准共识,才能够推动标准化进程。
物流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标准化的一般含义标准化是对产品、工作、工程或服务等普遍的活动规定统一的标准,并且对这个标准进行贯彻实施的整个过程。
标准化是国民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于社会大分化、生产大分工之后,为合理组织生产,促进技术进步,协调社会生活所出现的事物,标准化管理是有权威的有法律效力的管理。
标准化的内容,实际上就是经过优选之后的共同规则,为了推行这种共同规则,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标准化组织,例如英国的标准化协会(bsi),我国的国家技术监督局等。
在日内瓦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负责协调世界范围的标准化问题。
目前,标准化工作开展较普遍的领域是产品标准,这也是标准化的核心,围绕产品标准,工程标准、工作标准、环境标准、服务标准等也出现了发展的势头。
编辑本段物流标准化物流标准化是指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包括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并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
物流标准化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1、和一般标准化系统不同,物流系统的标准化涉及面更为广泛,其对象也不象一般标准化系统那样单一,而是包括了机电、建筑、工具、工作方法等许多种类。
虽然处于一个大系统中,但缺乏共性,从而造成标准种类繁多,标准内容复杂,也给标准的统一性及配合性带来很大困难。
2、物流标准化系统是属于二次系统,这是由于物流及物流管理思想诞生较晚,组成物流大系统的各个分系统,过去在没有归人物流系统之前,早已分别实现了本系统的标准化。
并且经多年的应用,不断发展和巩固,已很难改变。
在推行物流标准化时,必须以此为依据,个别情况固然可将有关旧标准化体系推翻,按物流系统所提出的要求重建新的标准化体系,但通常还是在各个分系统标准化基础上建立物流标准化系统。
这就必然从适应及协调角度建立新的物流标准化系统,而不可能全部创新。
《物流学》第十二章:物流标准化

物流管理 通用标准
物流作业 通用标准
物流信息技 术通用标准
物流服务 通用标准
物流基地规划设计标准 物流中心规划设计标准 配送中心规划设计标准 …… 物流成本管理标准 物流质量管理标准 物流业务管理标准 供应链管理标准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标准 国际物流管理标准 ……
物流作业标准 储存作业标准 装卸搬运作业标准 包装作业标准 流通加工作业标准 配送作业标准 ……
物 流 作 业 标
物 流 信 息 技 准 标 准 术
物 流 服 务 标
物 现 代 物 流 发 准 展 标 准
第三节 物流标准化的原则与方法和体系
(二)物流系统建设标准 物流系统建设标准
物流系统设计与规划标准 物流系统分析标准 物流系统评价体系标准 ……
物 流 基 地 规 划 划 与 与 设 设 计 标 标 准 准 计 规 心 中 流
物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业标准
(四)物流作业标准
运输作 业标准 储存作 业标准
物流作业通用标准
装卸搬运 作业标准
包装作 业标准
流通加工 作业标准
配送作 业标准
运 输 工 作 标 准 标 准 设 施 备 装 输
运 存 工 作 标 准
储 存 装 备 设 施 标 准
储 存 技 术 标 准
储 卸 搬 运 工 作 标 准
装 设 施 标 准
存 存 储 标准 标准 标准 储 标准 标准
运输 标准 用装卸 标准 搬运 标准
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 加工 流通加工 配 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 配送作业流 标准 配送作业 标准 配送 工作标准
装卸搬运工作标准 装卸搬运工作标准 装卸搬运工作标准 装卸搬运工作标准 包装方法标准 包装 工作 标准 包装 装 装 包装 包装 包装
物流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物流标准化的定义: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物流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标准化,可以说没有标准化就没有现代物流。
物流标准化定义:以物流系统为对象,围绕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制定、发布、实施有关技术和工作方面的标准,并按照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的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标准的过程。
物流标准化内容:1、技术标准化2、工作标准化3、作业标准化4、服务标准化物流标准化的意义:1、物流标准化可以实现物流各环节衔接的一致性,规范化管理,加快流通速度的需要,达到准时、快捷、安全、高效的目的。
2、物流标准化是进行物流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3、物流标准化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手段。
4、物流标准化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推动物流技术的发展。
5、物流标准化便于同外界系统的连接。
6、物流标准化加快物流系统建设的捷径。
7、物流标准化可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物流标准化在工作中的应用:物流标准化作为现代物流的突出特征,越来越被物流行业所重视,并成为物流企业岗位定额定员标准化体系的重要内容。
标准化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整体管理水平的一把尺子,是领导者管理水平和能力的一面镜子,是劳动效率和服务水平高低的真实体现,也是员工综合素质的综合反映。
在岗位上要实施物流标准化(即岗位职责标准、工作流程标准、作业管理标准、服务管理标准和激励考核标准),并做到三查:‘自查、互查、督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物流管理标准化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必须结合作业现场的功能作用,确定明确的标准项目。
实践中,要对不同的劳动岗位确立不同的标准项目。
工作标准化:工作标准化是对工作内容、方法、程序和质量要求所指定的标准。
岗位职责标准:主要内容是岗位设置、岗位名称、岗位人数和岗位的基本职责。
1、工作流程标准:对不同的岗位从定员方式、岗位名称、员额管理等方面制定出规范的标准,明确每个岗位的定员和基本职责。
物流组织-物流标准化 (2)

物流标准化涉及从物流基础标准 、物流管理标准、物流信息标准 、物流设施设备标准到物流安全 标准等多个方面。
物流标准化的意义
提高物流效率
通过标准化操作和管理,降低物流 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缩短物
流时间,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促进产业升级
物流标准化有助于推动整个物 流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升产 业整体竞争力。
保障物流安全
通过制定和实施统一的物流安全 标准,降低物流过程中的安全风 险,保障人员和货物安全。
促进国际贸易
物流标准化有助于消除国际贸 易中的障碍,提高国际物流的
效率和便利性。
物流标准化的内容与分类
管理标准
包括物流管理流程、管理规范、 服务质量标准等。
设施设备标准
包括仓库标准、运输工具标准、 装卸设备标准等。
基础标准
包括术语标准、计量标准、代 码标准等。
信息标准
包括数据元标准、信息分类编 码标准、信息技术标准等。
安全标准
包括安全技术标准、安全管理 标准等。
03 物流标准化的实施与应用
物流标准化的实施步骤
制定标准
根据行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制定统一的物流 标准。
推广标准
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提高企业和公众对 物流标准的认知和接受度。
物流信息
统一物流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信息编码等 标准,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
物流标准化的成功案例
1 2
国际物流标准
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托盘、集装箱 等国际标准,促进了全球物流的便利性和效率。
国家物流标准
如中国制定的《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 标准,规范了物流企业的管理和发展。
3
企业物流标准
物流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物流标准化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物流标准化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物流活动的组织模式,管理技术,信息平台和运作方式向规范化,系统化,社会化,标准化发展的趋势。
其核心是对物流资源,物流设施,物流活动进行标准化,使物流系统能够满足社会在生产,流通,消费,管理等领域对物流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
我国企业,尤其是商贸企业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缺乏应有的竞争意识和市场观念,造成物流管理水平普遍低下,管理基础薄弱,物流基础设施,装备和专业人才的严重不足,使得物流标准化工作难以落实。
现代物流标准化必须建立在标准化的物流基础上,为了有效地推动中国物流标准化进程,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培育和加快我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的建立和完善2.加强物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3.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4.认真研究国外先进物流标准化经验,借鉴国际物流标准,促进我国物流标准的国际化。
5.采取切实措施,抓紧抓好物流标准化教育工作,提高我国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第一章前言本章主要阐述了物流概述,物流系统,物流技术装备,现代物流系统与技术,物流的合理化和标准化,物流服务,物流经济与标准化,我国的物流标准化,物流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第一节物流概述本章首先简要介绍了物流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对物流的构成要素进行了介绍,最后说明了物流的分类。
第二节物流系统本章从宏观层面对物流系统进行了介绍,着重讨论了供应链物流、制造物流、销售物流、废弃物物流、回收物流、逆向物流、绿色物流、电子物流等问题。
第三节物流技术装备本章主要从微观层面对物流技术装备进行了介绍,着重讨论了自动识别技术、物流机器人、物流传感器等问题。
第四节现代物流系统与技术本章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现代物流系统与技术进行了介绍,其中还包括了我国目前物流技术的应用状况。
第五节物流的合理化和标准化本章主要对物流合理化和物流标准化进行了探讨,并且对物流合理化和物流标准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物流标准化的内容

物流标准化的内容物流标准化是指在物流行业中对流程、服务和管理等内容进行标准化,以获得更高的效率、灵活性和可控性。
其基本思想是在确保物流行业安全、高效、可控及经济合理的基础上,通过建设一套系统、优化规范和标准,使物流业绩达到预期的目标。
物流标准化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也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物流系统标准化物流系统标准化是指将企业物流活动中的活动、过程和流程规范化,使其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物流系统标准化包括两个层次:系统总体规划标准化和具体活动的规范化。
系统总体规划标准化是指确定物流系统的目标、建设、组织和管理的规范,以及物流资源的使用规范,旨在建立有效的物流系统;具体活动的规范化是指规范企业物流活动中的实际操作,比如货物的接受、运输、装卸、仓储等。
物流系统标准化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体系。
二、物流服务标准化物流服务标准化是指将物流服务进行标准化,包括服务标准的设计、落实和管理工作。
物流服务标准化的主要内容有:客户服务标准,包括客户服务的响应速度、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等;物流服务流程标准,包括物流服务的整体过程及每一步的操作流程;物流服务管理流程标准,包括服务质量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
物流服务标准化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物流资源管理标准化物流资源管理标准化是指将物流资源管理统一规范,使物流资源的利用更有效率。
物流资源管理标准化包括有效规划物流资源、优化物流网络设计、实施资源的有效利用、优化库存结构等内容。
它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物流系统的功能,还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物流资源,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四、物流绩效管理标准化物流绩效管理标准化是指统一设定物流绩效管理的目标、标准和措施,及时把握企业物流绩效,从而及时调整企业物流管理政策,实现物流系统的优化,并有效支撑企业发展。
物流绩效管理标准化主要包括:绩效目标设定,绩效指标的确定,绩效标准的制定,绩效考核测量和评估,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等。
物流标准化的方法

物流标准化的方法一、物流标准化方法从世界范围来看,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各个国家都还处于初始阶段,在这初始阶段,标准化的重点在于通过制定标准规格尺寸来实现全物流系统的贯通,取得提高物流效率的初步成果。
这里介绍标准化的一些方法,主要是初步的规格化的方法及做法。
(一)确定物流的基础模数尺寸物流基础模数尺寸的作用和建筑模数尺寸的作用大体是相同的,其考虑的基点主要是简单化。
基础模数尺寸一旦确定,设备的制造、设施的建设、物流系统中各环节的配合协调、物流系统与其它系统的配合就有所依据。
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1S0)中央秘书处及欧洲各国已基本认定600×400(毫米)为基础模数尺寸,我国应当研究这个问题为以后的发展做好准备。
如何确定基础模数尺寸呢?这大体可说明如下:由于物流标准化系统较之其它标准化系统建立较晚,所以,确定基础模数尺寸主要考虑了目前对物流系统影响最大而又最难改变的事物,即输送设备。
采取"逆推法",由输送设备的尺寸来推算最佳的基础模数。
当然,在确定基础模数尺寸时也考虑到了现在已通行的包装模数和已使用的集装设备,并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了人及社会的影响。
从其与人的关系看,基础模数尺寸是适合人体操作的高限尺寸。
(二)确定物流模数物流模数即集装基础模数尺寸。
前面已提到,物流标准化的基点应建立在集装的基础上,所以,在基础模数尺寸之上,还要确定集装的基础模数尺寸(即最小的集装尺寸)。
集装基础模数尺寸可以从600×400(mm)按倍数系列推导出来,也可以在满足600×400、(mm)的基础模数的前提下,从卡车或大型集装箱的分割系列推导出来。
日本在确定物流模数尺寸时,就是采用后-种方法,以卡车(早已大量生产并实现了标准化)的车厢宽度为确定物流模数的起点,推导出集装基础模数尺寸。
(三)以分割及组合的方法确定系列尺寸物流模数做为物流系统各环节的标准化的核心,是形成系列化的基础。
现代物流标准化

1.1 我国传统物流作业活动中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5.积极开展物流 标准化的研究工作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后,中国 物流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如何实现我国物流系统与国际物流大系统 顺利接轨,关键在于物流标准化。至此,物流标准化工作被提到了前 所未有的高度上,全国不少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都 投入到了这项研究工作当中。
1.3 物流标准化的种类、作用和意义
专业计量单位标准 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
物流建筑模数尺寸 集装模数尺寸
物流专业术语标准 物流核算、统计的标准化
标志、图示和识别标准
1.3 物流标准化的种类、作用和意义
运输车船标准 作业车辆标准 传输机具标准 仓库技术标准
站台技术标准 包装、托盘、集装箱标准
货架、储罐标准
现代物流基础
1.1 我国传统物流作业活动中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1.制定了一系列 物流的或与物流有
关的标准
在包装标准方面,我国已全面制定了包装术语、包装尺寸、包装标志、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包装技术、包装材料、包装材料试验方法、包 装容器、包装容器试验方法、产品包装、运输、贮存与标志等方面的 标准;在物流机械与设施方面,我国制定了起重机械、输送机械、仓 储设备、装卸机械、自动化物流装置以及托盘、集装箱等方面的标准。
1.3 物流标准化的种类、作用和意义
工作标准
包括:各作业单位的作业方式及作业单位之间的协作方式;物流作业程序 及监控、查询方式;车辆运行高度方式;物流信息处理方式;岗位交接工 作程序;运输、配送作业规范;装卸、仓储作业规范等。定的,是对各项工作制定的统一要求和 规范化规定,这在以后的标准化工作中要重点研究。作业规范就是施工程序, 规定工作的先后顺序和工作方法这就是生产作业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