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采用B超检查与临床病理结果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肌瘤采用B超检查与临床病理结果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采用B超检查与临床病理结果。

方法8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其检测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B超检查联合临床病理检查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病理检查后进行对症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准确率(阳性率)、诊断结果、诊断治疗后的治疗效果、B超检查和临床病理检查的临床表现。

结果观察组检测出阳性患者38例,阳性率为95%,对照组检测出阳性患者30例,阳性率为75%,两组患者的检测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误诊率为7.89%,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诊断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均有改善,对照组患者治愈15例(50.00%),有效5例(16.67%),无效10例(33.33%),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治愈20例(52.63%),有效13例(34.21%),无效5例(13.16%),总有效率为86.84%。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B超检查联合临床病理检查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可较好的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子宫肌瘤;B超检查;临床病理
子宫肌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有关研究表明,近几年来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的孕妇越来越多,该病的发病率近几年来达到了40%。

子宫肌瘤生长较慢,临床表现有经期延长、经量逐渐增多、下腹疼痛、腹部有肿物等。

大部分少妇会因为缺乏对子宫肌瘤相关知识的了解,忽略了该病的发病症状,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1]。

早发现、早诊断、早确诊、早治疗对该病患者具有较大的意义。

现就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研究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其检测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40~48岁,平均年龄(4
2.5±1.9)岁,患者均已婚,有22例有孕产史;对照组患者年龄41~49岁,平均年龄(44.5±1.5)岁,患者均已婚,24例有孕产史。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检查方法
1. 2. 1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病理检查后进行对症治疗。

在患者的瘤体中心或者周边进行取材,厚度<0.3 cm,不挤压组织,保持原状和清洁;将组织块固定在10% 的甲醛液中,需完全浸入,利用乙醇脱水机进行自动脱水后进行处理,将石蜡浸入组织块中,修整蜡块,进行切片,厚度5 μm左右,再将切片送入60~65℃的恒温箱内进行烘片,脱去石蜡,常规HE染色,进行封
固,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即可[2,3]。

1. 2. 2 观察组患者采用B超检查联合临床病理检查进行对症治疗,采用西门子PHILIPS-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设置探头频率为3.5 MHz,检查前要使患者保持膀胱适度充盈;取患者仰卧位,将探头放置患者的耻骨进行移动,探查子宫,记录数据即可。

病理检查与对照组相同[4,5]。

1. 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准确率(阳性率)、诊断结果、诊断治疗后的治疗效果、B超检查和临床病理检查的临床表现。

1. 4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产妇产后无任何临床反应,身体开始逐渐恢复;有效:产妇产后临床反应逐渐减少,身体开始逐渐恢复;无效:产妇恢复较差,目前还具有一些临床反应。

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 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检测准确率(阳性率)比较观察组检测出阳性患者38例,阳性率为95%,对照组检测出阳性患者30例,阳性率为75%,两组患者的检测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误诊率为7.89%,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3 两组患者诊断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诊断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均有改善,对照组患者治愈15例(50.00%),有效5例(16.67%),无效10例(3
3.33%),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治愈20例(52.63%),有效13例(3
4.21%),无效5例(13.16%),总有效率为86.84%。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4 B超检查的临床表现在B超检查下,患者的子宫有明显的增大和隆起,肌瘤部位的子宫壁回声逐渐增强,能够清楚的观察到子宫部位团块和周围组织界线,宫腔内有密集的结节状高回声光点,周围出现暗淡光环,病灶较大,钙化较为严重,出现较多的斑片状强回声影;另外,有部分回声影逐渐增强或者减弱,可探及回声的瘤体内团块图像不等,清楚观察到与周围组织界限;子宫壁回声减弱,有混合回声影,肌瘤病灶增大、缺血较为严重,部分组织出现水肿、玻璃样变、脂肪样变、囊性变和钙化等。

2. 5 病理检查的临床表现病理检查镜下会出现大小不一,数目不一致的实质性球形结节和不规则分叶状,较为分散,肌瘤周围的平滑肌受到强烈的挤压,疏松区域出现较多的假包膜,有呈漩涡状和编织样的瘤体切面,大部分呈现灰
白和淡黄,出现交叉排列、形态大小一致的肿瘤,平滑肌细胞呈梭形和核杆状、两端较为钝圆,含有较为丰富的胞浆、肌丝、致密斑和糖原颗粒。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比较最常见的一种肿瘤。

目前临床对其准确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一般临床认为与其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有关。

子宫腺肌瘤一旦发病应及时治疗,若治疗不及时则导致肌瘤与盆腔粘连,可能导致女性不孕、流产等状况的发生,还会出现尿频、尿急、排尿障碍等症状,若严重危害女性健康[6]。

子宫肌瘤根据其发病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和子宫颈肌瘤。

它的临床症状有感染和化脓。

子宫腺肌症若不能及时治疗,则会导致子宫内部感染,炎症引起化脓,导致患者不孕。

而且若处理及时则会导致与子宫壁或肠粘连,进而受到肠道细菌感染,造成子宫化脓性感染。

在妊娠晚期若发生子宫肌瘤不能及时治疗则会导致早产、分娩困难或导致产后大出血。

B超检查具有一定的优点,其检查和诊断子宫肌瘤患者的病变组织主要采用影像学手段,对组织器官内的病灶分辨率较高,成像更加清晰,对血流速度、血流状态和组织回声切面图像呈现清楚,较好的与黑白超声的二维解剖结构信息相结合,较为准确的判定患者组织器官病变、病变的程度及病变性质。

一般情况下,较为典型的子宫肌瘤在镜下检查呈镶嵌状回声,血流丰富[7]。

体积较大的病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成像较为明显,分化程度较高,有较多的未形成假性纤维包膜和不完整假性纤维包膜,在肝动脉和门静脉上双重血供功能,在新生血管缺乏鲜明性。

病理检查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也是检查各项病变组织的重要手段,该方法对患者的取材较为严格,再加上操作步骤过于繁琐,不同部位的组织标本检测出的结果不一致,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但是,该方法联合B超检查,可较好的降低检测结果的误诊率,及时的给予临床医生准确的判断,对症治疗,促进患者尽快的恢复。

综上所述,采用B超检查联合临床病理检查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可较好的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细化诊断结果,为该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较为突出的临床依据,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采用。

参考文献
[1] 赵玫珠.子宫肌瘤B超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医学信息,2013,26(20):571-572.
[2] 刘艳萍.子宫肌瘤B超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对照.医学信息,2013,26(2):358-359.
[3] 柯华玲. B超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探析.医药前沿,2013,24(16):27-28.
[4] 张礼. 55例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大家健康,2013(9):139-140.
[5] 戴继宏,高岩.经腹B超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中国当
代医药,2013,20(32):116-117.
[6] 郭亦青. B型超声波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黑龙江医药,2015,28(5):1102-1103.
[7] 刘杜先,方媛,张杰东,等.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临床病理观察.江苏医药,2014,40(23):2932-29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