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声赋第八段赏析【清代】毛奇龄骈体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因松与柏于耐寒长青、坚韧挺拔等方面具有诸多相似特点,有“苍松翠柏”之目,所以古人多以松柏并列。宋人王安石《字说》云, “松为百木之长,犹公也。故字从公”;“柏犹伯也,故字从白”。松为“公”,柏为“伯”,于公侯伯子男五爵中,松居首,柏居 三,皆有位焉。古人拆“松”字为十八公,元代冯子振曾撰《十八公赋》;清人陈扶摇所撰《花镜》云:“松为百木之长,……多节 永年,皮粗如龙麟,叶细如马鬃,遇霜雪而不凋,历千年而不殒”。松树确有受封者。泰山有“五大夫松”,为秦始皇所封。据《史 记?秦始皇本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炫耀文治武功,震慑六国臣民,决定大举东巡。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到达山东。 “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 夫。”另据西汉应劭《汉官仪》,小天门有秦时五大夫松。按:秦代定爵位二十级,五大夫为第九,为大夫之尊。此树位于云步桥北 侧五松亭旁。盘路至此,有石坊赫然而立,额题“五大夫松”。诚为木之尊者也。
• 《论语子罕》,孔子曾赞松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孔圣将松柏并列,或有示德之不孤。《礼记礼器》载,松柏之有心也, 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先秦时代诸圣贤高士人多有赞颂松柏之语。《庄子让王》有云:“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 也。”《庄子德充符》有“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之语,将松柏与尧舜并 称;《荀子大略》则有“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景熙《云梅舍记》载,“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元杂剧《渔樵闲话》云:“那 松柏翠竹皆比岁寒君子,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后人借以比喻在逆境艰困中而能保持节操的人们。
• 毛奇龄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与毛先舒、毛际可齐名, 时称“浙中三毛,文中三豪”。“扬州八怪”中的金农及陈撰均为 其徒弟。
THANK YOU!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毛奇龄(1623-1716年),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 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浙江绍兴府萧山县(今杭 州市萧山区)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清初经学家、 文学家。
• 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 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 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 余卷。
• 松成长缓慢,破土之初,难免于雪压风欺,给人以才子不遇、英雄落难的联想。唐人杜荀鹤《小松》云: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 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作品赏析
• 松树坚韧、顽强,往往象征着忠贞的友谊与爱情。南朝乐府民歌《冬歌》唱道: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 柏,君情复何似。果树结金兰,但看松柏林,经霜不坠地,岁寒无异心。宋代文豪苏东坡一生爱松,据《东坡杂记》, “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当结发妻子王弗病逝后,东坡在其坟茔四周亲手植松苗万株。经寒历 暑,沐雨栉风,万株幼苗长成了常青之树,岁岁年年,生生世世,伴随在爱妻身旁。展转十年之后,他又为王弗写下 了那首摧心扼腕、痛断肝肠的《江城子?记梦》,真情挚感溢于笔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 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生时十年相伴,死后十年相思,王氏何幸,得如此真才华、真性情的高士“不 思量,自难忘”,“年年肠断”!而东坡更是可敬,生离死别十年之后,尚能有如此激情写下这传诵千载的爱情绝唱, 尤其是“明月夜,短松冈”之句,每每读之,不禁怆然。松枝舒展,彬彬桓桓,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恭 迎四方宾客。而最著名的是黄山迎客松,已成为国人向世界敞开心扉开放,友朋遍天下的形象标志。
薛御囀喉于鄴下,孫登長嘯于山陲。又况噫氣蓬蓯,摶 颸梢槭。驟聽嘌呯,再聆嗃呷。
……………………………………………………… ………………………………………………………
松屹立山颠,栉风沐雨,更显苍劲,古人常将松与风联系在一起。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 黄庭坚与友人同游鄂城樊山,途经松间一阁,夜听松涛而成七言诗一首,题名为《松风阁》。而 《松风阁诗帖》,是庭坚晚年以行书所录《松风阁诗》墨迹,在其传世作品中最负盛名。其风神 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堪 称行书精品。此帖经宋、元、明、清辗转流传,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有 一组风格独特的建筑群,主殿名曰“万壑松风”。在参天古松的掩映下,壑虚风渡,松涛阵阵, 犹如杭州西湖万松岭,形成一个寂静安谧的小环境,是清帝批阅奏章、诵读古书之佳境。
• 隆冬季节,万木凋敝,惟松柏仍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尤其是雪花纷飞之时,劲松身着白袍,临风傲立,象征着坚忍 不拔、不改其志的大雅君子。汉?刘桢《赠从弟》云: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 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唐代大诗人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云: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 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不改 心,然后知君子。冰凌霜欺,松不改其姿,象征着不屈不挠。唐人自居易《和松树》云: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阳, 森耸上参天,柯条百尺长。岁暮满山雪,松色郁青苍,彼如君子心,秉操贯冰霜。至宋代,画家已将松与竹、梅同入 画,称三友。有宋人楼钥《题徐圣可知县所藏杨补之画》为证。诗曰:“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百卉千 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国学 骈体文
松声赋
第八段
清代 毛奇龄
作品赏析
• 松树属于常绿乔木,也有少数灌木,是地球上最长寿的树种之一,叶针状,耐严寒,适应性强,自寒带至赤道地区皆有分布。在我国 森林植被树种中,松占首席。按叶数划分,大致有三种类型:二针一束者有马尾松、湿地松、黑松;三针一束者有火炬松、白皮松; 五针一束者有红松、大别山五针松等。它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恩赐,求人甚少,予人至多。松木可作铁路枕木、矿井顶板;松脂可提炼 成松节油和松香;松子可食或榨油,花粉则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补充营养,调理、缓解疾病以及美容养颜等综合功能,可谓周身 皆宝。
• 《论语子罕》,孔子曾赞松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孔圣将松柏并列,或有示德之不孤。《礼记礼器》载,松柏之有心也, 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先秦时代诸圣贤高士人多有赞颂松柏之语。《庄子让王》有云:“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 也。”《庄子德充符》有“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之语,将松柏与尧舜并 称;《荀子大略》则有“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景熙《云梅舍记》载,“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元杂剧《渔樵闲话》云:“那 松柏翠竹皆比岁寒君子,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后人借以比喻在逆境艰困中而能保持节操的人们。
• 毛奇龄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与毛先舒、毛际可齐名, 时称“浙中三毛,文中三豪”。“扬州八怪”中的金农及陈撰均为 其徒弟。
THANK YOU!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毛奇龄(1623-1716年),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 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浙江绍兴府萧山县(今杭 州市萧山区)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清初经学家、 文学家。
• 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 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 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 余卷。
• 松成长缓慢,破土之初,难免于雪压风欺,给人以才子不遇、英雄落难的联想。唐人杜荀鹤《小松》云: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 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作品赏析
• 松树坚韧、顽强,往往象征着忠贞的友谊与爱情。南朝乐府民歌《冬歌》唱道: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 柏,君情复何似。果树结金兰,但看松柏林,经霜不坠地,岁寒无异心。宋代文豪苏东坡一生爱松,据《东坡杂记》, “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当结发妻子王弗病逝后,东坡在其坟茔四周亲手植松苗万株。经寒历 暑,沐雨栉风,万株幼苗长成了常青之树,岁岁年年,生生世世,伴随在爱妻身旁。展转十年之后,他又为王弗写下 了那首摧心扼腕、痛断肝肠的《江城子?记梦》,真情挚感溢于笔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 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生时十年相伴,死后十年相思,王氏何幸,得如此真才华、真性情的高士“不 思量,自难忘”,“年年肠断”!而东坡更是可敬,生离死别十年之后,尚能有如此激情写下这传诵千载的爱情绝唱, 尤其是“明月夜,短松冈”之句,每每读之,不禁怆然。松枝舒展,彬彬桓桓,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恭 迎四方宾客。而最著名的是黄山迎客松,已成为国人向世界敞开心扉开放,友朋遍天下的形象标志。
薛御囀喉于鄴下,孫登長嘯于山陲。又况噫氣蓬蓯,摶 颸梢槭。驟聽嘌呯,再聆嗃呷。
……………………………………………………… ………………………………………………………
松屹立山颠,栉风沐雨,更显苍劲,古人常将松与风联系在一起。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 黄庭坚与友人同游鄂城樊山,途经松间一阁,夜听松涛而成七言诗一首,题名为《松风阁》。而 《松风阁诗帖》,是庭坚晚年以行书所录《松风阁诗》墨迹,在其传世作品中最负盛名。其风神 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堪 称行书精品。此帖经宋、元、明、清辗转流传,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有 一组风格独特的建筑群,主殿名曰“万壑松风”。在参天古松的掩映下,壑虚风渡,松涛阵阵, 犹如杭州西湖万松岭,形成一个寂静安谧的小环境,是清帝批阅奏章、诵读古书之佳境。
• 隆冬季节,万木凋敝,惟松柏仍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尤其是雪花纷飞之时,劲松身着白袍,临风傲立,象征着坚忍 不拔、不改其志的大雅君子。汉?刘桢《赠从弟》云: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 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唐代大诗人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云: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 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不改 心,然后知君子。冰凌霜欺,松不改其姿,象征着不屈不挠。唐人自居易《和松树》云: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阳, 森耸上参天,柯条百尺长。岁暮满山雪,松色郁青苍,彼如君子心,秉操贯冰霜。至宋代,画家已将松与竹、梅同入 画,称三友。有宋人楼钥《题徐圣可知县所藏杨补之画》为证。诗曰:“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百卉千 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国学 骈体文
松声赋
第八段
清代 毛奇龄
作品赏析
• 松树属于常绿乔木,也有少数灌木,是地球上最长寿的树种之一,叶针状,耐严寒,适应性强,自寒带至赤道地区皆有分布。在我国 森林植被树种中,松占首席。按叶数划分,大致有三种类型:二针一束者有马尾松、湿地松、黑松;三针一束者有火炬松、白皮松; 五针一束者有红松、大别山五针松等。它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恩赐,求人甚少,予人至多。松木可作铁路枕木、矿井顶板;松脂可提炼 成松节油和松香;松子可食或榨油,花粉则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补充营养,调理、缓解疾病以及美容养颜等综合功能,可谓周身 皆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