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物质的变化、性质及用途(解析版)-2021年中考化学(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3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考点扫描☆聚焦中考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每年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考查的知识点包括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
总体来看,难度系数低,以选择为主。
也有少量填空题。
结合近年全国各地中考的实例,我们从二个方面进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问题的探讨:
(1)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考点梳理☆温习理解
一、物质的变化
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定义:
(1)物理变化:宏观,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微观,即构成物质的粒子,本身没有变化,改变的是粒子之间的间隔。
例如:扩散、挥发、升华、摩擦生热、通电升温发光、活性炭吸附等都是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宏观,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自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它物质的粒子。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它物质生成,常伴随的现象为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物理变化只是在形状和状态方面变化。
3、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能量变化,如:光能、热能和电能等的释放和吸收。
如木柴燃烧取暖,就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4、联系: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有物理变化。
二、物质的性质
包括: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定义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
举例:可燃性(如H2 )、助燃性(如O2 )、酸碱性、毒性、还原性(如CO、H2 )、氧化性(如Fe2 O3 )。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举例: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硬度、熔点、吸附性、吸水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2、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1)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变化的内因,是物质基本的特征,是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2)性质和变化在描述上是不同的,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会、能”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条可以燃烧”是性质;而“镁条燃烧”则是变化。
考点剖析☆典型例题
2020重庆B】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海水蒸发
B.矿石粉碎
C.路面结冰
D.钢铁锈蚀
【答案】D
【解析】A. 海水蒸发,是水和盐分分离,没有新物质产生,不符合题意;
B. 矿石粉碎,是矿石的形状变化了,没有新物质产生,不符合题意;
C. 路面结冰,水变成固体,没有新物质产生,不符合题意;
D. 钢铁锈蚀,产生了铁锈这种新物质,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对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中新物质来说,关键是个“新”字。
并且,这里的“新”是相对的,而不是指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物质才算是新物质,只要是相对于变化前的物质是新的(即和变化前的物质不是同种物质),就认为是有新物质生成。
2020湖南长沙】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疫期间被广泛使用。
下列有关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具有可燃性 B.易挥发 C.有特殊气味 D.易溶于水
【答案】A
【解析】A、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B、酒精易挥发,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酒精有特殊气味,气味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酒精易溶于水,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基本知识的识记,只需熟记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定义和常见的具体例子即可,具体内容见一。
2019江苏宿迁】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B.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C.铜用于制作导线 D.液氧用作火箭助燃剂
【答案】C
【解答】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是利用铁易生锈,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液氧用作火箭助燃剂是利用液氧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生石灰、铁粉、铜、液氧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考点过关☆专项突破
类型一物质的变化
1·【2020安徽】《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描述的下列制瓷工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烧裂矿石B.粉碎矿石C.淘洗矿粉D.取泥制坯
【答案】A
【解析】A、烧裂矿石,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粉碎矿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淘洗矿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取泥制坯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2020湖南益阳】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钻木取火
B.破釜沉舟
C.聚沙成塔
D.买椟还珠
【答案】A
【解析】A、钻木取火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破釜沉舟,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聚沙成塔,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买椟还珠,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18湖北省黄冈市】下列四个事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①玻璃片上出现水珠②大理石投入到稀盐酸中③自制汽水④品红在水中扩散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①玻璃片上出现水珠,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②大理石投入到稀盐酸中,生成二氧化碳、水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③自制汽水,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④品红在水中扩散,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只有②③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4·【2020湖北咸宁】下列做法或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用流动的水洗手
B.戴一次性防护口罩
C.酒精厂用玉米生产出75%的医用酒精
D.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
【答案】C
【解析】A、用流动的水洗手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戴一次性防护口罩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酒精厂用玉米生产出75%的医用酒精,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2020湖南怀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古诗所述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答案】B
【解析】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只是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熔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存在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花落,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2018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A、电解水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铁钉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品红在水中扩散,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D、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所用物质是红磷,红磷燃烧生成
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2019黑龙江龙东】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制作叶脉书签 B.紫花变红花 C.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D.木条遇浓硫酸变黑
【答案】C
【解析】A、制作叶脉书签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紫花变红花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刻划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D、木条遇浓硫酸变黑生成了新物质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
8·【2019山东德州】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
以下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鞭炮爆炸发声
B.蜡烛燃烧发光
C.煤燃烧火力发电
D.电水壶通电放热
【答案】D
【解析】鞭炮爆炸发声、蜡烛燃烧发光和煤燃烧火力发电都发生化学变化,并且产生能量;电水壶通电放热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9·【2018山东滨州市】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A.节日燃放焰火 B.木炭烤熟食物
C.西瓜榨成西瓜汁 D.檀树皮制成宣纸
【答案】C
【解析】A、节日燃放焰火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木炭烤熟食物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西瓜榨成西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檀树皮制成宣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10·【2020湖南衡阳】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
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西瓜榨汁B菜刀生锈 C.瓷碗破碎 D. 衣晾干
【答案】B
【解析】A、西瓜榨汁只是西瓜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菜刀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发生变化生成了新物质---铁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C、瓷碗破碎只是瓷碗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湿衣晾干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选B。
11·【2020山西阳泉】在寒冷的冬季,当我们把一杯开水酒向天空时,水会迅速变成像烟一样的物质(如图所示),该过程所涉及到的变化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
B.状态变化
C.质量变化
D.熔点变化
【答案】B
【解析】当我们把一杯开水洒向天空时,水会迅速变成像烟一样的物质,水由液体变为固态,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涉及到的变化是状态变化。
故选B
12·【2020甘肃天水】下列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比较金属的活动性
B.电解水
C.过滤泥浆水
D.食物霉变
【答案】C
【解析】A、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过滤只是除去不溶性杂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食物霉变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C。
类型二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2019甘肃兰州】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 B.硬度 C.可燃性 D.熔点
【答案】C
【解答】A、颜色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硬度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熔点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
2·【2020宁夏】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由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共同决定的是()A.炭黑用于制墨 B.氦气用于充气球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D.稀盐酸用于除铁锈
【答案】D
【解析】A、炭黑用于制墨,由颜色是黑色的物理性质,和不易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性质决定的,不符合题意;
B、氦气用于充气球,利用了氦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的物理性质,和不易发生反应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的物理性质,和不可燃不助燃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D、稀盐酸用于除铁锈,利用了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故选D。
3·【2018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A、聚氯乙烯塑料有良好的绝缘性,作电线外面的绝缘层,正确;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正确;C、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正确;D、氮气用于磁悬浮列车,错误。
故选D。
4·【2020福建】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A.石墨质软——用作电池的电极材料
B.不锈钢耐腐蚀——制造医疗器械
C.熟石灰显碱性——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D.干冰易升华——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A
【解析】A、石墨质软,可以制铅笔,石墨做电池的电极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故错误,符合题意;
B、不锈钢用于制造医疗器械是由于不锈钢耐腐蚀,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熟石灰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干冰易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2020新疆】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盐酸具有酸性——除铁锈
B.铁粉可与氧气和水反应——食品保鲜剂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冰箱除臭剂
D.CO具有可燃性——冶炼金属
【答案】D
【解析】A.盐酸有酸性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于除铁锈,对应关系正确;
B.铁粉与水和氧气反应会生锈,能消耗氧气、水,可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对应关系正确;C.活性炭有吸附性,可以吸附冰箱中异味,对应关系正确;
D.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是利用了其还原性,对应关系错误;
故选:D。
6·【2020湖南怀化】下列厨房常见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钠可作调味品
B.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淀粉溶液检验加碘食盐是否含碘
D.水壶中的水垢用白醋浸泡除去
【答案】C
【解析】A、氯化钠有咸味,常用来作调味品,不符合题意;
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可除去餐具上的油污,不符合题意;
C、食盐中的碘是碘酸钾的形式存在,不是单质碘,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因此不能用淀粉溶液检验加碘食盐是否含碘,符合题意;
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钙会与食醋发生反应而溶解,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2019山东青岛】下列对甲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极难溶于水 B.具有可燃性
C.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 D.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答案】B
【解答】A、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B、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C、密度比空气小,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D、无色无味的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故选:B。
8·【2019山东泰安】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①氢气用作燃料;②氧气用于气焊;③干冰用作制冷剂;④一氧化碳用于炼铁工业;⑤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或异味物质;⑥氦气用作保护气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⑥C.③⑤D.①④⑤⑥
【答案】B
【解答】A、①氢气用作燃料②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化学性质;③干冰用作制冷剂⑤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或异味物质,是利用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①氢气用作燃料②氧气用于气焊④一氧化碳用于炼铁工业⑥氦气用作保护气都是利用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③干冰用作制冷剂⑤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或异味物质,是利用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⑤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或异味物质是利用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9·【2020湖北荆门】下列有关物质应用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常用于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B.将熟石灰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可改良土壤、增加肥效
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干电池电极
D.广泛使用塑料代替钢和其他合金制造管道、齿轮和汽车零部件
【答案】B
【解析】A.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所以稀有气体常用于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选项说法正确;B.铵态氮肥与熟石灰反应会产生氨气,造成氮肥的肥效降低,所以熟石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使用,选项说法错误;
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干电池电极,选项说法正确;
D.塑料性质稳定、耐腐蚀,所以可广泛使用塑料代替钢和其他合金制造管道、齿轮和汽车零部件,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0·【2019湖南邵阳】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出物质的性质。
现有四种气体:①O2②CO、③CO2④H2,请选择符合题意的气体进行填空(填序号)。
(1)能用于灭火的气体是______。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
(3)最理想、最清洁的气体燃料是______。
(4)本身有毒,但可以用于冶炼金属的气体是______。
【答案】(1)③;(2)①;(3)④;(4)②。
【解答】(1)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能用来灭火;
(2)O2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
(3)H2具有可燃性,燃烧生成水,是最理想、最清洁的气体燃料;
(4)CO是具有毒性的可燃性气体,且又具有还原性,可以用于冶炼金属;
11·【2019江苏盐城】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并将字母序号填写在橫线上。
A.金刚石 B.蛋白质 C.合成橡胶 D.干冰 E.熟石灰 F.稀有气体
(1)可用于裁切玻璃的是_____;
(2)可用于生产汽车轮胎的是_____;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
(5)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_____;
(6)可用于修补人体受损组织的是_____。
【答案】(1)A;(2)C;(3)D;(4)E;(5)F;(6)B。
【解答】(1)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以用来裁切玻璃;
(2)合成橡胶可以用来生成汽车轮胎;
(3)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4)熟石灰呈碱性,可以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5)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作点光源;
(6)蛋白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12·【2020湖南邵阳】现有下列物质:①干冰②小苏打③氮气④熟石灰,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1)常用于焙制糕点的是:_____。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3)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
(4)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的是_____。
【答案】(1).②;(2).①;(3).④;(4).③
【解析】(1)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常用于焙制糕点;
(2)干冰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3)熟石灰(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4)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