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结构与功能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卵巢结构与功能
姓名:
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专业:
班级: 班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副教授
2011 年6 月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1
卵巢结构与功能
作者:叶雪萍 指导老师:武枫林
摘要: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它分为内、外侧两面,上、下两端,前、后两缘。
在功能方面,它既能产生卵子又能分泌性激素。
卵的发育、成熟、排卵、及黄体的形成是生殖过程的重要环节,这些过程都是在卵巢完成的。
同时卵巢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及少量的雄激素,在妊娠时还可以分泌一种使趾骨韧带松弛的弛缓素。
关键词:
引言:女性生殖器官在一生中经历着发生、发展和退化的过程。
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及外生殖器组成。
在性成熟的女性中,卵巢、输卵管和子宫在结构和技能活动方面,都要经历与月经周期及妊娠有关的显著变化。
这些变化受复杂的神经和激素机制所调节。
卵巢作为最重要的生殖器官,变化及影响因素将更加重要。
一:卵巢在身体的具体部位
◆ 卵巢位于子宫底的后外侧,与盆腔侧壁相接。
当妊娠时,由于子宫的移动,其位置也有极大的改变。
胎儿娩出后,卵巢一般不再回到其原来位置。
卵巢的移动性较大,其位置多受大肠充盈程度的影响。
一般位于卵巢窝内,外侧与盆腔侧壁的腹膜相接。
胎儿卵巢的位置与男性睾丸的位置相似,位于腰部和肾的附近。
◆ 初生儿卵巢位置较高,略成斜位。
成人的卵巢位置较低,其长轴近于垂直位。
其输卵管端,位于骨盆上口平面的稍下方,髂外静脉附近,恰与骶髂关节相对。
子宫口向下,居盆底腹膜的稍上方,与子宫外侧角相接。
系膜缘位于脐动脉索后方。
游离缘位于输尿管前方。
老年女性的卵巢位置更低。
卵巢的位置可因子宫位置的不同而受影响。
当子宫左倾时,左卵巢稍向下移位,子宫端稍转向内;右倾时,则相反。
卵巢的输卵管端及其后缘上部被输卵管伞和输卵管漏斗覆盖[1]。
二:卵巢的形态
卵巢左右各一,灰红色,质较韧硬,呈扁平的椭圆形,
表面凸隆,幼女者表面平滑,性成熟后,由于卵泡的膨
大和排卵后结瘢,致使其表面往往凹凸不平。
卵巢的大
小和形状,也因年龄不同而异。
在同一人,左右卵巢并
不一致,一般左侧大于右侧。
成人卵巢长度左侧平均为
2.93cm ,右侧平均为2.88cm ;宽度左侧平均为1.48cm ;
右侧平均为1.38cm ;厚度左侧平均为0.82cm ,右侧平均
为0.83cm ,卵巢重为3—4g 。
35—45岁卵巢开始逐渐缩
小,到绝经期以后,卵巢可逐渐缩小到原体积的1/2。
通常成人卵巢的大小,相当于本人拇指指头大小。
由于
卵巢屡次排卵,卵泡破裂萎缩,由结缔组织代替,故其
实质渐次变硬[2]。
三:卵巢的结构
卵巢分为内、外侧两面,上、下两端,前、后两缘。
卵巢内侧面朝向盆腔,多与回肠紧邻,
又名肠面,外侧面与盆腔侧壁相接触。
卵巢上端钝圆,名输卵管端,与输卵管伞端相接,
下端略尖,朝向子宫,称为子宫端。
卵巢前缘有卵巢系膜附着,称为卵巢系膜缘。
此缘较
巴管和神经出入之处。
卵巢后缘游离,称为独立缘,较
为凸隆,朝后内方。
卵巢是位于子宫两侧的一对卵圆形的生殖器官。
它
的外表有一层上皮组织,其下方有薄层的结缔组织。
卵
巢的内部结构可分为皮质和髓质。
皮质位于卵巢的周围
部分,主要由卵泡和结缔组织构成;髓质位于中央,由
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中有许多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四:卵巢的附属器官
卵巢的附属器官是附属于卵巢的胚胎残余器官,包括卵巢冠、囊状附件及卵巢旁体。
◆卵巢冠:又名副卵巢。
卵巢冠位于卵巢系膜内,由10—20条横行的小管和一条卵
巢冠纵管构成。
各条横小管的一端(卵巢端)靠近卵巢;另一端(输卵管端)以直角汇入
卵巢冠纵管。
横小管为上皮小管,具有分泌现象,其管壁的肌层特厚,对卵巢系膜
的紧张度有一定作用。
横小管来源于中肾小管,与男性的睾丸输出小管和附睾迷管
相当。
卵巢冠纵管的构造与横小管相同,其位置较靠近输卵管,并与之平行,是中
肾管萎缩遗留的部分,与男‘陆的附睾管相当。
◆囊状附件:囊状附件有一个或数个不等。
常位于输卵管漏斗附近,是卵巢冠上方下
垂的小豆形有蒂的纤毛上皮小囊,其内含有液体,为中肾管头端的遗迹。
◆卵巢旁体:卵巢旁体居于卵巢系膜内,卵巢冠的内侧,卵巢动脉进入卵巢门处,与
卵巢冠相比,较近于子宫。
它是由数条上皮小管和血管球构成,是胚胎期中肾尾侧
部中肾小管的遗迹,与男性的旁睾相当。
卵巢旁体常见于初生儿,在5岁后很少发
现,但有时可在显微镜下看到。
◆血管:卵巢是由卵巢动脉和子宫动脉的卵巢支供血。
依据二者对卵巢血液供应状
况,将其动脉供应分为四型:Ⅰ型,由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的分支互相吻合共同
营养卵巢。
Ⅱ型,子宫动脉的分支供应卵巢的内侧部,卵巢动脉的分支供应外侧
部。
Ⅲ型,仅由子宫动脉营养卵巢。
Ⅳ型,仅由卵巢动脉营养卵巢。
第Ⅰ型为混
合供应型,通常卵巢血液供应为此型。
第Ⅱ型为卵巢动脉供应优势型。
第Ⅲ型为
子宫动脉供应优势型。
第Ⅳ型为均衡供应型,属于卵巢血液供应的变异。
由于卵
巢的血管分布存在着上述的差异,在输卵管结扎时,为了防止损伤供应卵巢的血
管分支,一般强调结扎部位选择在输卵管的中1/3部。
结扎时应特别注意保存子宫
一卵巢血运的完整性。
一旦影响了输卵管系膜间的血运,即可能导致卵巢功能障
碍,造成术后月经改变。
2
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的卵巢支,从卵巢门进入髓质,形成螺旋状分支,并呈辐射
状伸入皮质,在卵泡膜和黄体内形成毛细血管网,再由毛细血管网集合形成微静
脉,然后在髓质内汇成小静脉,经卵巢门离开。
小静脉在卵巢系膜内构成卵巢静
脉丛,最后汇集成卵巢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
左侧卵巢静脉注入左肾静脉,右
侧卵巢静脉直接注入下腔静脉。
◆淋巴管
卵巢皮质内有丰富的淋巴管互相连接成网。
淋巴毛细管围绕在卵泡的外膜和黄体
的周围,内膜和颗粒层往往缺乏。
在髓质内,淋巴毛细管集合成较大的淋巴管出
卵巢门,注入腰淋巴结。
◆神经:卵巢的神经来自卵巢神经丛和子宫神经丛,与动脉一同由卵巢门进入髓质,在
髓质内形成神经丛,再由该丛发出神经纤维进入皮质内,多分布于血管壁上,在次级卵泡内形成末梢感受器,终止于黄体细胞之间。
在闭锁卵泡的内膜中可见神经纤维,另外,生殖上皮和白体都有极细的神经纤维分布[3].
五:卵巢的机能
(一)卵巢的生卵作用
卵的发育、成熟、排卵及黄体的形成是生殖过程的重要环节,这些过程都是在卵巢形成的。
◆卵泡成熟过程:成年妇女的卵巢有几万个原始卵泡,每个原始卵泡都由一个原
始卵母细胞和它周围的一些颗粒细胞所构成。
青春期后,在脑垂体的卵泡刺激
素的作用下,卵泡开始发育,在卵泡的发育过程中,围绕卵泡的卵巢间质形成
一个特殊的卵泡膜。
近年来用促性腺激素治疗不育症时,发现双胎及三胎的比
例显著增加,甚至出现五胎。
因此推想,认为在正常的条件下,由于脑垂体分
泌的卵泡刺激素数量有限,只能保证一个卵泡成熟。
其它卵泡因得不到足够的
卵泡刺激素而先后退化。
◆排卵:随着卵泡的成熟,卵泡腔逐步增大,卵泡逐渐靠近卵巢的表面,最后,
卵泡和腹腔之间只隔着一层细胞和少量结缔组织。
在排卵前,卵巢壁有一部分
变得特别薄,并显得特别突出。
在排卵时,卵泡就从这里破裂,卵和它周围的
一些细胞(放射冠)一起被排出卵泡,这个过程称为排卵[4]。
◆黄体的形成:排卵后,残存的卵泡壁内陷,卵泡膜血管出血,卵泡壁内积有血
液,卵泡转变为血体。
随后,卵泡残留下来的颗粒细胞变大,脑浆出现黄色颗
粒,血体就变成黄体。
(二) 卵巢的内分泌机能
(1)雌激素
◆对生殖器官的作用:雌激素使青春期女子外生殖器、阴道、输卵管和子宫发
育和生长的重要激素,过少将出现性机能不足,过多则有早熟现象。
此外,
在月经和妊娠期间,雌激素与孕激素相结合,相辅相成,是调节正常月经和
维持正常妊娠的两类重要激素。
◆对副性特征的影响:雌激素刺激乳腺导管和结缔组织增生,产生乳晕,并使
脂肪和毛发分布具有女性特征,音调较高,骨盆宽大,臀部肥厚。
3
◆对代谢的影响:雌激素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钠,同时增加小管对ADH的敏感
性,因此有保钠保水效应,使细胞外液量增加,体重增加;雌激素还有类似
睾丸的作用,促进肌肉蛋白质合成,并加强钙盐沉着,对青春期发育与成长
起促进作用。
(2)孕激素
◆对子宫的作用:孕激素使子宫内膜产生分泌期的变化,这种变化便是在雌激
素使内膜发生增殖的基础上产生的。
孕激素还可能使子宫不易兴奋,保证胚
胎有较“安静”的环境且可能降低母体免疫排斥反应。
◆对乳腺的作用: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孕激素促使乳腺发育,并在怀孕后
为泌乳准备条件。
◆产熟作用:孕激素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身高1℃左右,并在黄体期一直维持
在此水平。
体温升高可能与孕激素的代谢产物,主要是本胆烷醇酮有关。
◆对平滑肌作用:孕激素可使血管和消化道平滑肌松弛,故有人推测,在妊娠
期孕激素浓度过高,可能使孕妇容易发生痔疮和便秘的原因之一。
(3)雄激素
女子体内有雄激素,25%由卵泡内膜细胞产生,25%由肾上腺皮质生成,50%是在肝内由卵巢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前身物质——雄烷二烔、雄烷二醇以及
脱氢异雄烔等转变而来。
女子雄激素过多时可引起男性化与女子多毛症。
适
量雄激素可能刺激阴毛及腋毛生长,维持性感[5]。
(三)卵巢活动的调节
卵巢的活动受丘脑下部和腺垂体的调节,并通过反馈性调节机制对自己的活动实行“自我”调节,从而保证卵巢活动的稳定。
下面分别介绍调节卵巢活动各个环节。
(1)脑垂体对卵巢活动的调节
卵巢的生卵技能和内分泌技能都直接受腺垂体的调节。
切除脑垂体,成年妇女
卵泡不能发育成熟,卵巢的内分泌机能即将抑制。
(2)子宫对卵巢活动的影响
在许多动物中,曾发现子宫内膜产生一种溶黄体素,它可能通过子宫与卵巢之
间的血管联系局部地作用于黄体。
(3)丘脑下部对卵巢活动的影响
丘脑下部通过分泌释放激素来调节垂体前叶FSH和LH的分泌,从而间接地影
响卵巢的活动。
很早就观察到,丘脑下部和卵巢活动有密切联系。
如电刺激丘
脑下部某些部位,可引起黄体生成素的分泌,而切除垂体柄或把垂体移植到肾
囊,都使腺垂体促进腺激素分泌减少,并使其分泌失去周期性变化。
(4)卵巢对腺垂体和丘脑下部的反馈作用
不仅丘脑下部和腺垂体可调节卵巢的活动,而且卵巢通过对丘脑下部或腺垂体
的正、负反馈作用也能实行“自我调节”。
卵巢激素对丘脑下部、腺垂体的反
馈作用取决于给药的剂量、时间及动物等条件。
4
参考文献:
[1]:湖南医学院.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487
[2]:李瑞祥.实用人体解剖彩色图谱[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1-152
[3]: W.布卢姆 D.W.福西特.组织学[M].佳木斯医学院《组织学》翻译小组.
科学出版社.1984: 860-864
[4]: 袁其晓.排卵[Z].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妇产科分册.1980:144-150
[5]:周衍樹张镜如.生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484-486
[6]:王玢左明雪.人体及动物生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陈守良. 动物生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赵凤臣.人体结构与功能[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