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质量和密度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质量和密度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含解析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
1.用一块金和一块银做成一个合金首饰,测得首饰的密度是14.8g/cm 3。
已知金的密度是19.3g/cm 3,银的密度是10.5g/cm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块的体积比银块的体积稍大一点 B .金块的体积比银块的体积大得多 C .银块的体积比金块的体积稍大一点 D .银块的体积比金块的体积大得多
【答案】C 【解析】 【详解】
若两种金属的体积均为V ,则合金密度为:
33319.3g /cm 10.5g /cm 14.9g /cm 22
V V m V V ρρρ++====银金总总,
而合金首饰的密度实际为14.8g/cm 3,可知密度较小的银的体积稍大于密度较大的金的体积。
故C 符合题意。
2.题目文件丢失! 3.题目文件丢失! 4.题目文件丢失! 5.题目文件丢失! 6.题目文件丢失! 7.题目文件丢失! 8.题目文件丢失! 9.题目文件丢失! 10.题目文件丢失! 11.题目文件丢失! 12.题目文件丢失!
13.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600g ,杯的底面积为100cm 2,将一个质量为600g 、体积为300cm 3的长方体实心物体A 用细线吊着,然后将其一半浸入烧杯的水中(烧杯的厚度忽略不计,杯内水没有溢出,g =10N/kg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物体A 的密度是2g/cm 3
B .当物体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细线对物体A 的拉力为4.5N
C .当物体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增大了200Pa
D .当物体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此时烧杯对台秤的压强为750Pa 【答案】C 【解析】
A. 物体A 的密度是:
33600g
=2g/cm 300cm
A A A m V ρ=
=,故A 正确; B. 物体A 的重为:0.6kg 10N/kg=6N A A G m g ==⨯; 当物体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
33631
1.010kg/m 10N/kg 30010m 1.5N 2
F gV ρ-==⨯⨯⨯⨯⨯=浮水排,
细线对物体A 的拉力为:6N-1.5N=4.5N ,故B 正确;
C. 当物体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1.5N ,由于力的作用相互,会产生向下的1.5N 的压力,所以水对烧杯底部增大的压强为:
42
1.5N 150Pa 10010m
F p S -∆===⨯浮,故C 错误; D. 当物体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此时烧杯对台秤的压强为:
42
0.6kg 10N/kg+1.5N 750Pa 10010m A m g F F p S S -+⨯=
===⨯浮,故D 正确; 故C 错误,符合题意. 点睛:关键是理解,当物体的一半浸入水中时,产生的浮力与物体对水的向下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二者相等,据此进行判断.
14.题目文件丢失!
15.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铁块、铅块[ρ铜=8.9g/cm 3;ρ铁=7.9g/cm 3;ρ铅=11.3g/cm 3]分别放入三个杯子的水中,则杯中水面升高较多的是( ) A .放铁块的 B .放铅块的
C .放铜块的
D .三者都一样
【答案】A
【解析】
实心铜块、铁块、铅块的质量相等,ρρρ<<铜铁铅,根据m
V ρ
=
,密度越小时,体积越
大,即:V V V 铜铁铅>>,且三种材料的密度都大于水的密度,所以三个物体在水中都是下沉的,故体积越大,排开的水的体积越大,水面升高越多,故A 符合题意. 选A .
16.一个质量为0.2kg 的容器,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2kg ;装满某液体后总质量为2kg ,下表中有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供你参考,你经过分析可知该液体为( )
A .硫酸
B .酒精
C .水银
D .缺少条件,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 【详解】 水的质量为
m 水=1.2kg ﹣0.2kg =1kg ,
根据ρ=
m
V
可得,水的体积为: 33
33
1kg =
=
110m 110kg/m m V ρ-=⨯⨯水
水水
,
此时V 水=V 瓶=V 液。
液体的质量:
m 液=2kg ﹣0.2kg =1.8kg ,
液体的密度:
33
33
1.8kg =
= 1.810kg/m 110m m V ρ-=⨯⨯液液液, 查表可知,该液体为硫酸。
故选A 。
17.有A 、B 、C 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 、400g 、60g ,体积
分别为316cm 、350cm 、312cm 。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C 球一定为空心
B .A 球和B 球一定为实心
C .A 球和B 球不可能是实心的
D .三个金属球都是实心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 金属球A 的密度是
3
A A 3
A 128g 8g/cm
16cm m V ρ=
== 同理金属球B 的密度是
3
B B 3
B 400g 8g/cm 50cm m V ρ=
== 金属球C 的密度是
3
C C 3
C 60g 5g/cm 12cm m V ρ=
== 因为C A B ρρρ<=,并且三个金属球由同种材料制成,所以球C 一定是空心的;而A 、B 两球可能是实心的,也可能是空心的。
故选A 。
18.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 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 下列关于测量及测量工具的使用,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1)让我们体会到估计不是很可靠,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可以避免误差,使数据更精确
B .图(2)在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杯底或杯壁,读数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C .图(3)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让零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视线与尺面垂直
D .图(4)在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用手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在测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A 错;
B .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在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杯底或杯壁,在读数时人的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B 正确;
C .图(3)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可以从任意一条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视线与尺面垂直,故C 错误;
D .图(4)在用天平测量质量时,若天平横梁不平衡,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平衡,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D 错误. 胡选B .
19.同学们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所得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1.29kg/m 3) A .2.5kg B .25kg
C .250kg
D .2500kg
【答案】C 【解析】 【详解】
教室的长、宽、高大约分别为a =10m ,b =6m ,h =3.5m 所以教室的容积为V=abh =10m×6m×3.5m=210m 3 ,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m=ρV =1.29kg/m 3 ×210m 3 =270.9kg ,故选C .
20.a 、b 两个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物质的密度比b 的大
B .b 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 3
C .b 物质的密度是a 的2倍
D .a 、b 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图象可知,当V a =V b =2×10−3m 3时,m a =1kg ,m b =4kg ,则a 、b 的密度分别为:
ρa =a a m V =331kg 210m
-⨯=0.5×103kg/m 3, ρb =
b b m V =334kg 210m
-⨯=2×103kg/m 3; 所以ρa <ρb ,即a 物质的密度最小,且b 物质的密度是a 物质密度的4倍,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所以a 、b 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无关。
故选B 。
21.物理兴趣小组用天平和量杯分别测出某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 及该液体的体积V ,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 图像。
由图可知
A.该液体密度为1g/cm3
B.该液体密度为2g/cm3
C.体积为20cm3的该液体的质量为40g
D.该液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不成正比
【答案】A
【解析】
【详解】
AB.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m总1=m1+m杯=40g;
可得:
ρ×20cm3+m杯=40g,−−−①
当液体体积为V2=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m总2=m2+m杯=100g
可得:
ρ×80cm3+m杯=100g,−−−②
①−②得,液体的密度ρ=1g/cm3,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当液体的体积V3=20cm3,液体质量:
m3=ρ×V3=1g/cm3×20cm3=20g,
故C不符合题意;
D.该液体密度一定,因此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D不符合题意。
22.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体的m-V图象如图,分析图象可知()
A.a物质的密度最小B.b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
C.a物质的密度是c的三倍D.b物质的密度是1.2×103kg/m3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图象可以看出,当体积为2cm3时,a的质量为3.5g,b的质量为2g,c的质量是1g,由
m
V
ρ=
得,三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 3a a 3
a 3.5g ==1.75g /cm 2cm
m V ρ= , 3b b 3b 2g =1g /cm 2cm
m V ρ==
, 3
c c 3
c 1g =0.5g /cm 2cm m V ρ=
= 。
A .c 物质的密度最小,故不符合题意; B .b 物质的密度是c 的两倍,故符合题意; C .a 物质的密度是c 的3.5倍,故不符合题意;
D .b 物质的密度是31g /cm 即1×103kg/m 3,故不符合题意。
23.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水,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
现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依次放入甲、乙、丙中(均浸没),水均未溢出且水面恰好相平。
则原来装水最多的杯子是(密度关系ρ铜>ρ铁>ρ铝)( ) A .甲杯 B .乙杯
C .丙杯
D .原来装水一样多
【答案】A 【解析】 【详解】
已知:m 铜=m 铁=m 铝,且ρ铜>ρ铁>ρ铝,由V =
m
ρ
得:V 铜<V 铁<V 铝;设甲、乙、丙三个杯子原先的装水量分别为:V 甲、V 乙、V 丙,由于三个实心金属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中时,“水面恰好相平”,即三个杯子中的总体积相同,可得:
V 总=V 甲+V 铜=V 乙+V 铁=V 丙+V 铝,
而V 铜<V 铁<V 铝,则V 甲>V 乙>V 丙;即原先装水最多的是甲杯。
故选A 。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 .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时,它的密度不变
C .把一个铁块由地球运到月球上,铁块的密度变小
D .用力挤压一个充气的气球,气球内空气的密度会变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不同的物质密可能相同,故A 错误;
B .物质的物态发生改变时,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所以物质的体积会发生改变,所以
密度也会变化,故B 错误;
C .铁块由地球运到月球上,其质量和密度都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密度不会改变,故C 错误;
D .用力挤压一个充气的气球,气球内空气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小,由m
V
ρ=可知,气球内空气的密度会变大,故D 正确。
故选D 。
25.如图甲所示,质量相同的a 、b 、c 三种液体分别装在三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如图乙是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则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
A .bca
B .acb
C .abc
D .bac
【答案】A 【解析】 【详解】
如图乙,取相同体积的三种液体V ,可得质量关系a b c m m m >>,由m V
ρ=
可知a b c ρρρ>>,
;
在图乙中,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而a b c ρρρ>>,由m
V ρ
=
可知a b c V V V <<,所以左边
烧杯液体为b ,中间为c ,右边为a ,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b 、c 、a 。
故选A 。
26.为了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
②用细线系住金属块,轻轻放入空量筒中 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④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水的体积
⑤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④⑥B.②③④①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③⑥【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密度的测量原理=m V
ρ知道,我们要测出金属块的密度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是:金属块的
质量;金属块的体积。
根据题意知道,可以用排水法进行测量金属块的体积的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可以直接用天平进行测量;
A、在④这两个步骤中,金属块拿出是会带走一部分水,产生较大的误差,故A不合理;
B、该方案没有测的金属块质量,故B不合理;
C、①步骤测出了金属块的质量,③⑤利用排除法测出了金属块的体积,且该方案都没有明显的误差,故C合理;
D、由于②③两个步骤无法测出金属块的体积,故D不合理。
27.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水三种液体倒入容器中。
已知ρ酒精<ρ水<ρ硫酸,则A、B、C三个容器中盛装液体分别是()
A.硫酸、水、酒精B.水、酒精、硫酸
C.硫酸、酒精、水D.酒精、硫酸、水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
m
V
ρ=可知,物体的质量相同,密度越大,体积越小。
已知三种液体的密度为
ρρρ
<<
水
酒精硫酸
则三种液体的体积为
V V V
>>
水
酒精硫酸
所以A为硫酸、B为酒精、C为水。
故选C。
28.医护人员要用体温计给病人测量体温时,体温计中的水银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A.体积B.密度C.温度D.质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
体温计示数升高时,关于体温计内的水银温度随之升高,体积变大,质量不变,由公式ρ=
m
V
得密度变小。
故ABC 错误,D 正确。
29.三只完全相同的瓶子,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硫酸、水和酒精,用塞子将三只瓶子封好,如图所示,则可判定(ρ硫酸=1.8×103kg/m 3,ρ酒精=0.8×103kg/m 3,ρ水=1.0×103kg/m 3)( )
A .甲是酒精,乙是水,丙是硫酸
B .甲是酒精,乙是硫酸,丙是水
C .甲是水,乙是酒精,丙是硫酸
D .甲是硫酸,乙是水,丙是硫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由题知,ρρρ>>水硫酸酒精,因为三者质量相等,根据公式m
V
ρ=
可知,体积最大的是酒精,体积最小的是硫酸,所以甲是酒精,乙是水,丙是硫酸;故选A 。
30.在下图所示的甲图中,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摩擦力,则可算出该石料的密度为( )
A .2.8×103kg/m 3
B .2.3×103kg/m 3
C .0.6×103kg/m 3
D .3.2×103kg/m 3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图知道,石料的重力G=1400N,石料完全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 F浮=G-F拉=1400N-900N=500N,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
gV所以石料的密度
故答案为A.
【考点定位】浮力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