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外治法分型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外治法分型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2-12-08T02:59:03.458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3期作者:周丙晶
[导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呼吸系统症状以及气流受周丙晶
江苏省中医院江北院区(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 210000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呼吸系统症状以及气流受限,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分为两个时期,即稳定期、急性加重期。

我国现阶段该病发生率较高,不但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产生严重影响,也会加重社会及家庭经济压力。

本文分析中医内外治法分型论治COPD稳定期的有关资料,并进行总结,旨将治疗思路提供给临床治疗中。

【关键词】中医治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型论治;稳定期
在对COPD治疗中虽然西药可以挽救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生命,然而在稳定期的治疗中易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且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但是中医药的内外治法在本病治疗中存在很多经验,特别是稳定期,采取外用内服、辨证论治获得显著效果,可使患者症状减轻,提高肺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1 COPD中医病因机制与分型
中医将COPD规划到“咳嗽、喘证、肺胀”范畴,大多数患者患者的原因与肺气亏虚有关联。

稳定期患者发病机制为“本虚”和“本虚标实”,前者表现肺、脾、肾亏虚,证型分为肺气亏虚、肺脾亏虚、肺肾亏虚、肺脾肾俱虚,后者则表现瘀血痰浊,稳定期患者首先表现亏虚,逐渐发展实病,进而对病情的治疗预后效果造成一定影响。

2 中医内外治法分型论治研究
2.1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疗法主要包括推拿、针灸、拔罐、穴位埋线和贴敷以及中药多途径应用等,治疗效果好,临床应用范围广泛。

COPD稳定期患者根据冬病夏治原理,在三伏贴敷治疗后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肺功能。

在针灸应用中,针对选择肺俞、大椎风门等穴位,先针刺再进行穴位拔罐后,临床症状改善较为明显。

临床中在丰隆、定喘、膻中等穴位进行埋线治疗,患者治疗前后未出现不良反应且各项身体指标未见异常,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临床治疗中,在肺功能康复治疗基础上配合足三里、肾俞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和心俞、膈俞、肺俞贴敷治疗后,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2.2中医内治法
2.2.1 补虚
2.2.1.1 补肺益气
肺气亏虚,治节功能下降,导致呼吸不畅,血瘀、水液代谢失常,宣降失调,腠理不固,引致外邪侵袭,导致COPD病情加重。

张慧芳等[1]研究中,针对肺气亏虚型COPD患者采用参蛤补肺汤治疗,该种治疗方法具有止咳平喘、化痰润肺的功效,总治愈率达到95.0%,并且能够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改善肺功能,利于呼吸功能的恢复。

王俊山等[2]研究中,针对肺气亏虚型COPD的86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进行氨茶碱、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进行参芪补肺汤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有效率达到90.7%,且肺功能改善情况更为显著,研究说明参芪补肺汤的治疗有效性较高,值得推广。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正气亏虚,则正气亏虚,邪气侵入。

肺病可致脾肾气虚,痰湿加重,所以进行补益肺气、益肾补肺治疗,能搞改善肺气虚证。

2.2.1.2补脾益肺
五形之中脾属土,肺为金,脾肺属于母子关系,子病及母,肺气亏虚则会累及脾虚,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水湿运化失常而为痰,痰随气逆上扰肺脏,诱发痰嗽咳喘。

林文波等[3]研究中,按照培土生金、健脾益肺的治疗法则给予43例患者服用补脾肺汤方,该方共奏扶正补虚、化痰消除伏邪之效,结果显示肺功能得到改善,并促使活动能力得到提升,生活质量提高。

五行相生理论认为,子病及母,母虚不可生子,子母无法互资,如此循环则亏虚严重。

因此脾肺同补可作为该病的治疗要点。

2.2.1.3补肺益肾
肾阳虚,肾火弱,气化受阻,行水停止,久病成痰,肺失宣降,成喘咳水肿之症。

肾阴亏损,虚火上灼,生成痰瘀。

申屠敏等[4]研究中采用+参七蛤蚧散,治疗4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7%,并提升肺功能和免疫水平,改善中医证候积分。

中医认为从痰瘀、脏虚治疗,可达到标实兼顾、补益肺肾。

2.2.1.4 补益肺脾肾
中医认为标病因肺脾肾三脏亏虚相结成痰瘀,本病则因三脏功能失调,故本病除则标病自去。

谢小娟等[5]研究中采用补肺健脾益肾法治疗的25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0%,并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该方得到患者支持。

久病耗伤津液精血,邪气增加,故扶正则祛邪,可补益肺脾肾以强正气。

2.2.2 祛痰化瘀
肺脾肾三脏亏虚,形成实邪痰瘀,相互搏结,气滞、血瘀相互循环,病情久而不愈。

谢卫红等[6]研究中,选择化浊祛痰消瘀法治疗,方中15g党参、炒白术、地龙、丹参和藿香,12g佩兰、青陈皮、红花,云茯苓、黄芪、枳实、清半夏、生甘草各20g、30g、10g、9g、6g,治疗组60例患者均获取较为显著的效果,并且C反应蛋白指标降低,肺功能改善明显。

稳定期正气与邪气共存,若邪气攻伐弱,则正气恢复快,故扶正治疗中也需行祛除邪气、祛痰化瘀,易于正气复发。

结语
现代医学对于治疗COPD稳定期存在比较显著效果,但是耐药、药物滥用等问题是现阶段临床需要面对的挑战。

中医药对COPD稳定期治疗可将症状有效改善、效果显著,同时存在多样疗法、不良反应少、因人制宜等特点。

发挥中医在临床中的优势,准确辨别证型,选择对症治疗方法,对推动中医学发展的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慧芳,陈代平,彭永岳,等. 参蛤补肺汤治疗肺气亏虚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J]. 西北药学杂志,2018,33(3):389-392.
[2] 王俊山. 参芪补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8,32(5):27-29.
[3] 林文波. 补脾肺汤方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20,27(2):250-252.
[4] 申屠敏,龚月仙,谢洪波,等. 参七蛤蚧散对气虚血瘀型哮喘-慢阻肺重叠稳定期免疫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J]. 浙江中医杂志,2022,57(6):420-421.
[5] 谢小娟,熊珊珊,罗细娥. 补肺健脾益肾法联合西药治疗慢阻肺缓解期25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5):117-119.?
[6]谢卫红,袁菲. 化浊祛痰消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60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2):48-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