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数学生活化 社会化 时代化数学策略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数学生活化社会化时代化的数学策略
摘要:新的数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
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学
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经验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
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处处是教学、时时用数学,从而让学生
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和体会数学的作用,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
用意识,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的时代感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292-01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因此,数学具有较强的时
代性,它就有很强的创新空间和旺盛的生命力。

长期以来,我国的
课堂教学大都是“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
的单一模式,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是传授、灌输知识,教师全盘讲、
学生被动学的局面。

这就形成了学生学会了教学知识,却不会解决
知识与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和知识应用的脱节。

这对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

新的数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
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
经验、社会经验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切实体
验到身边有数学、处处是教学、时时用数学,从而让学生对数学产
生亲切感和体会数学的作用,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的时代感和创新精神。

一、数学的技能训练“生活化、社会化”
技能训练“生活化、社会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而不是学以考试,训练应来源于生活、适用于社会。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请同学们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指出的要求,然后学生动手操作。

把4块月饼平均分给邱娜和邱思思两个同学,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了两个手指头。

接着我提问题:现在只有一个月饼,要平均分给两个同学,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给难住了。

我及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如果你和你的兄妹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做?同学们议论纷纷,都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

当学生回答:每人分到半个月饼。

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又投入了思考。

在教师的问和学生的回答中,不但让学生懂得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而且让学生理解了数学在人与人交往和相处中所体现出的平等待
人的重要性。

一种新的数(分数)的概念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形成。

二、数学的应用训练、思维训练“生活化、社会化”
数学的应用应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联系生活经验去理解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再把数量关系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的问题。

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

如在教学应用题:“把康乃馨送给妈妈,3
枝12元,把菊花送给老师,4枝20元,把百合花送给爸爸,5枝40元”我问到:小红只带了34元钱,想买康乃馨送给妈妈,买菊花送给老师,买百合送给爸爸,你能帮小红设计一个买花的方案吗?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兴趣高涨。

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掌握了生活的技能,懂得了关心长辈的良好品质。

在平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以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的习惯,努力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数学知识“时代化”
数学知识的“时代化”,要求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运用于社会、适用于时代,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必须离不开数学,社会有了数学才能进步”,从而使学生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动用数学的积极性。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今年几岁了?你多高了?身体多重呀?等等,这就需要同学们动手去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都离不开数学。

再如,生活中常用的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都会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也离不开数学。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时候,不但需要用口算、笔算、还可以运用计算器、电脑等。

把课堂教学和家庭、生活、社会联系起来,把
学习数学和时代的高新技术结合起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让数学知识走向生活、服务社会,适用于时代的发展。

要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人才,就应该把数学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把知识和学生的社会经验结合起来,把数学知识运用于社会,为生活、社会服务。

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动都,生活的强者,社会的创造者,时代的开拓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