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谈农村美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谈农村美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颍州区三十里铺镇路口小学
2014年5月
提纲
一、了解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创设愉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利用乡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利用实地写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五、利用美术作品展览,激发学生美术的兴趣
六、利用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论谈农村美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内容摘要:中国教育薄弱环节在农村教育,农村教育薄弱环节在艺术教育。
由于主管部门、家长认识的浅陋以及社会等因素,在农村还存在很严重的“主科”“副科”之一,重考试科目,轻非考试学科。
应试教学的理念使美术成为可上可下的课程,致使美术课堂效率不高,农村学生获奖甚少,更为严重的是使学生失去了一个培养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
为了使“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不再只展现在标语上,小学美术教育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农村基础教育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轻松愉快、大胆创新、
论谈农村美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学校的重视。
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美术教育相对于城市说是滞后的,这不仅需要社会、学校的努力,来发展农村的美术教育。
一些客观因素我们无法改变,我们能改变的就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从只身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郭沫若“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
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原动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
因此,在美术教学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有如下体会:
一、了解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得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方向,承认现实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现实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从而培养其学习兴趣。
如:在六年级一课中,我要求学生临摹一幅书中的作品,有的学生就特别要求画竹子,有的要求画荷花,我没有犹豫很爽快地就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因为我知道如果这时候我很强硬的拒绝他们,硬要他们统
一作业,虽然他们会按我的要求完成作业,但他们可能就因此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丧失了一些对美术的兴趣,自然也不会体验到美术学习过程中的愉悦。
还有部分同学握着毛笔手就发抖,不敢动笔,于是我鼓励他大胆运笔,从最简单的开始,重在体验笔墨的情趣,不在于画的好坏。
一节课下来,全班同学都很愉快地交了作业,尽管这样的质量不一,但我很高兴,因为我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体验了画画的情趣。
学生的基础与接受能力有高低,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自己的起跑线上前进,相信自己学习画画的能力,体会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在许可的范围内向学生“妥协”一下,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二、创设愉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学生学习时仅有老师一个人说教,学生听,这样的课堂最不受学生的欢迎。
美术课一直深受学生欢迎是因为美术课“轻松”、有趣。
作为一线美术教师要为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更喜欢上美术课,乐于学习美术知识,接受美的熏陶。
如:在上制作装饰画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平常的东西制作装饰画,我没有讲述装饰画的原理、色彩搭配等,而是将闲暇时从网上收集的一些精美的装饰画,一一展示给学生,那生动的造型、漂亮的色彩、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那独具匠心的创意更是让他们不由自主滴发出赞叹。
受此感染,学生也跃跃欲试,我因势利导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构思、讨论制作的内容,需要的材料
然后分头行动。
一次手工制作热潮在校园里掀起……。
通过这
课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一个良好的范例,对学生不仅具有启发、展示的作用,更是一种新型动力的催化剂。
三、利用乡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众所周知,上美术课,要准备很多材料,如:橡皮泥、积木等等,要购买这些材料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如果没有这些材料,美术课便难以开展。
为了改变现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的兴趣,我提倡学生将乡村随处可见的材料引入课堂,没有橡皮泥制作泥塑,可以使用随处可得的黏土,马铃薯、红薯同样可用;没有积木,地上的茅草杆、竹子同样可用作造型;漫山遍野的树皮、稻草,还有鸡蛋壳、毛线、碎布、都可以用来制作手工艺品。
于是美术课堂便成了学生的手工作坊,别具一格的装饰画也应运而生,用茅草的花穗做成猫头鹰,用茅草杆编成的飞车,用竹管做成的乐器,用碎布做成的仕女图,用邹纹纸做成的白雪公主,最精彩的是利用我们生活中各种废弃的玻璃、陶瓷、硬塑料瓶,做的沙瓶画,由于细沙质地粗糙,沙瓶画显示出了丰富的肌肤效果,美妙极了……
让学生把美术创作与手工劳作相结合,全面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它不但要运用到美术的语言,如观察、分析事物的色彩、形状、线条、明暗、肌理等并进行艺术抽象,同时要考虑到如何感受和了解材料的形、色、质量、如何选择适宜的工具、如何运用适当的方法加工制作等。
学生可以完全自由地表达个性和我的想法,从而体验创造的独特兴趣。
四、利用实地写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学习美术有很多课要走出教室,实地写生,这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
很多东西仅凭教师说教,该怎么选景,该怎么构图,哪些画面需要,哪些画面不需要,然后让学生去完成作业,这样闭门造车,学生是表现不出来什么的。
要想表现得真切,学生必须有实地的体验,认真的观察才行,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
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去听、去看、去触摸、去感受,尝试直接用色彩去表达,去预发。
如四年级在上画向日葵一课时,我要求学生选择适合而简洁的画面,运用颜色和画具,画一幅色彩风景画。
当我把学生带到校外,他们欢呼雀跃,高兴的选择一处风景开始创作,那专注的神情,认真的态度,让我惊讶,再观察他们的作品,比平时在教室里画的要仔细得多,形象得多,我想这就是源于他们走出了教室,细致观察的结果。
因此要多带学生出去走走,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去感受生活,这样一来,学生的感悟能力增强了,绘画能力就提高了,自然学习兴趣更浓了。
五、利用美术作品展览,激发学生美术的兴趣
由于身处穷乡僻壤,没有大型的美术馆、博物馆可以参观,也没有专业的美术院校可供学习,只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美术作品展览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如:在五年级开办卡通画展览,特色手工剪纸展览,在六年级开办画画展览,装饰画展览,看到同学的作品,自己的作品都在展览之列,每个学生都美滋滋的。
在现实展出作品的同时,也将教师的作品一并展出。
通过此举,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更让校园增添了一些艺术的氛围。
六、利用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多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的实践中搭起过度的桥梁。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它不仅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唤起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最大限度地作用与人。
学校配置了多功能教室,可以在网上直接看各种美术教育信息,如:中国刺绣历史,唐三彩、中华陶俑、中国画笔墨情趣等,以更直观、更形象的画面出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便于他们认识、理解、接受、领悟,使美术教学更为生动活泼,这种有别于平时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更受学生欢迎。
同时,利用计算机软件中只带的画图软件,教学生用电脑作画,让他们在电脑上随意涂涂抹抹,自由自在地去表达,去抒发、去体验美术的乐趣,感受美术带来的愉悦。
以上是我在美术教学中一点浅薄的认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要我们一线的美术教师继续为之努力。
我们期待我们的教学环境越来越好,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农村的孩子们接受更多的美术知识,受到更多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