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冀人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风的形成》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冀人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风的形成》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解释许愿灯升空等现象的原因。

知道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的条件下产生的,理解风的成因。

2、过程与方法:能从多方面感受风的存在,并能提出的有关风的有价值的问题;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风的成因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模拟、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出风的成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愿意利用所学的热对流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2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经过了两年的科学课程的学习,已初步了解了一些探究方法,对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也有了一些总体的认识。

并且他们这个年龄对于生物与环境关系这部分内容会非常的感兴趣,这些都有利于血红色呢个对本节课的研究,。

我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引领学生运用逐渐积累起来的探究能力,进一步感悟生物对其生活的依赖和适应以及生活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设计理念】学生通过实验活动,获得一些学习活动的经验,体会自然中的风与生活密切相关,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自然只是学习情境。

教学时,应重点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使学生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同事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风的存在,知道学生认识风的成因
【教学准备】课前剪好纸蛇、细线、蜡烛、香、火柴、风洞演示箱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一)、谜语引入,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课件出示谜语:“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生来本无形,走动便有声,夏天无它热,冬天有它冷”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风)注:多媒体课件放风的声音。

(风是空气的流动形成的。

)
2、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许愿灯升空、台风等的图片
让学生说出观察到了什么,并试着解释这一现象。

提出问题:风是千变万化的,那么自然界中的风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与哪些条件有关系呢?想不想知道为何会出现这些现象?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今天的内容。

(出示课题:风的形成)
2【讲授】(二)、实验探究、发现新知
1、实验探究、启迪思维
(1)、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阅读并思考:热气球是怎样升空的? 生:空气受热后会上升,上升的空气使孔明灯和热气球升上了天空。

(2)、小组讨论:根据科学在线解释孔明灯升空的原因?
2、提出问题:风是怎样形成的?
(1)、风是千变万化的,那么自然界中的风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与哪些条件有关系呢?
(2)、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

3、演示实验(深入探索、认识建构)
实验步骤:
小组设计实验方案:课件出示实验装置图,
(1)、用一个大塑料瓶,去底去口,再在一侧壁面用小刀挖一个与小塑料瓶口大小相同的孔,将一个小塑料瓶去底,瓶口卡进侧壁洞口,并用橡皮泥将洞口周围封严。

(2)、在桌子上点燃一支蜡烛,火苗向上没有飘动,说明周围没有形成温差,既没有风。

(3)、将做好的装置罩在燃烧的蜡烛上,使小瓶的口正对着火苗,可清晰看到火苗向一定方向飘动。

(说明什么问题)
(4)、在小瓶底口处点燃蚊香。

(观察蚊香烟流走向)
(5)、转动大瓶。

(观察记录所发现的现象,并进行分析)。

实验现象;
(1).小瓶的口正对着火苗,可清晰看到火苗向一定方向飘动。

(2).小瓶底口处点燃蚊香,也可以看到烟流向大瓶内。

(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点燃瓶内的蜡烛,再把蚊香放在小口处;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熄灭蜡烛。

注:教师提示注意安全。

)
(3). 转动大瓶,火苗也随着改动飘动方向。

实验结论:
空气受热膨胀、变轻、上升,压力变小,别处的冷空气流入补充,这样不断循环流动就形成了风。

4.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探究。

(让学生画出气流示意图后,再出示课件,演示气流运行示意图)
5.汇报交流:
a、没有点燃瓶内的蜡烛时,瓶的内外空气的温度是否相同?烟是怎样飘动的?说明了什么?
b、点燃瓶内的蜡烛后,瓶的内外空气的温度是否相同?哪里比较热?哪里比较冷?烟又是怎样飘动的?说明什么?
6.思考、讨论:
a、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点燃瓶内的蜡烛后会形成风呢?
b、实验说明,风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c、小结:当燃烧的蜡烛放在瓶内,使瓶内内的温升高空气变轻,瓶外温度相对较冷于是冷空气就流入瓶内形成风。

是蜡烛燃烧的热量使空气流动成风的。

(7)、师生小结:实验说明,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的条件下形成的。

热地方的空气轻、会上升,压力小,冷的地方空气重,压力大,当两地冷热温度不同时,空气压力大小也就不同,压力大的冷空气会向压力小的热空气方向流动,从而形成了风。

3【活动】(三)、谈收获,交流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呢?(让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单)
4【讲授】本课小结
谈话总结:通过本节课几个活动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风的形成的原因: (学生一块说)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

5【练习】拓展延伸
1、利用今天所学知识,解释暖气是怎样使室内的空气变热的?能用草图标出室内空气流动的方向。

(小组讨论,部分学生谈一谈)
2、查阅有关资料,认识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尤其是中国的季风是怎样形成的,为初中地理做准.
3、举出更多生活中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实例。

(其实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抽油烟机、空调、排风扇等。

) 6【讲授】结束语
结束语(略)
7【作业】简述风的形成.
简述风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