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大班美术活动《小猴变变变》_0590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大班美术活动《小猴变变变》_0590文档
EDUCATION WORD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大班美术活动《小猴变变变》_0590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
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
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活动目标:
1.用线条表现小猴的形体变化,感受形体变化的趣味性。

2.探究画面造型变化与折纸的关系,在自由的氛围中产生对
绘画的浓厚兴趣。

活动准备:
前期经验:对小猴的外形特征有一定了解
勾线笔、粉色纸(未折14张)、黄色纸(已折14张)、小猴
简笔画范例等
过程:
一、观察理解――表现“顶天立地的小猴”造型
1.幼儿理解并绘画“顶天立地的小猴”。

(1)教师:今天,我们来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小猴”。

什么
叫顶天立地?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猴”的造型。

2.幼儿在画纸上表现“顶天立地的小猴”。

教师请幼儿找出小筐内的粉色纸(没有折过的),把观察到的“小猴”画在这张纸上。

3.教师边交代边取走图片,观察幼儿绘画的过程和结果。

4.幼儿再次修改小猴,教师巡回指导。

小结:顶天立地的小猴一定要画得高、画得大。

二、观察讨论――发现“小猴”造型的变化与折纸的关系
1、幼儿第二次在折纸上表现“顶天立地的小猴”。

(1)教师:请你取出另一种颜色的纸(折好的纸),再次把观察到的“小猴”画在这张纸上,而且要增加一个要求:不准打开这张纸。

(2)幼儿在折过的纸上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观察打开折纸后“小猴”的变化。

(1)你画的“小猴”怎么了?
(2)他画的“小猴”为何没有断开,你画的“小猴”为何断开了?
(3)想一想,断开的地方为何不一样?他们断开的地方都是画在哪里的?
小结:画画的大小和位置都是有关系的。

(4)有的是腿分开了,有的是嘴分开了,为什么断开的地方不一样?他们断开的地方都是画在哪里?这个地方叫纸的什么地
方?
小结:原来什么东西画在折线上,什么东西就断开了。

3.幼儿思考并尝试连接断开处的方法。

(1)有没有办法把断开的地方连起来?
(2)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断开的地方连起来。

4.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作品,说说他们分别把“小猴”的哪个部位变长了?
小结:有的是腿分开了,有的是嘴分开了,原来什么东西画在折线上,什么东西就会断开了。

5.幼儿第三次在折纸上绘画。

(1)教师:如果再给你画一次的机会,你会把小猴的什么部位变长?如果要把某个部位变长,必须画在纸的什么地方?
(2)鼓励幼儿再画一次,比一比这次谁画得与众不同,变化最有创意。

三、欣赏作品――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1)再次欣赏同伴的作品。

(2)教师提示:如果把纸换个方向会怎么样?再折一下会有什么变化?如果尝试画别的东西,又会有什么好玩的发现?小筐里最后一张纸是送给你们的,带着这张纸回去试试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