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复习题

合集下载

护理学基础第一章复习题

护理学基础第一章复习题

护理学基础第一章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创办于()A、1854年B、1856年C、1858年D、1860年E、1862年2、现代护理学形成于()A、16世纪中叶B、17世纪中叶C、18世纪中叶D、19世纪中叶E、20世纪中叶3、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创办于()A、1862年B、1887年C、1888年D、1909年E、1920年4、功能制护理的工作中心是围绕()A、疾病的需要B、病人的需要C、健康的需要D、护士的需要E、日常工作任务的需要5、功能制护理的特点()A、护士责任明确B、能发挥各级护士的作用C、护士责任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D、节省人力,易于组织管理E、以护理程序为框架6、护理基本技术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A、专科护理B、护理教育C、护理管理D、基础护理E、预防保健7、要当好一名护士,最重要的是()A、有渊博的知识B、有精湛的技术C、即有知识,又有技术D、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E、热爱护理专业,勤奋好学。

8、护理的目标是在尊重人的需要和权利的基础上提高()A、人的生命质量B、人的尊严C、人的社会地位D、医疗服务质量E、人的自身价值9. 功能制护理的工作中心是()A.疾病的需要B.病人的需要C.健康的需要D.护士的需要E.日常工作任务的需要()10.由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按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全面系统护理的工作方法为( )A.个案护理B.功能制护理C.小组护理D.责任制护理E.综合护理11. 有关护理概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护理实践是以经验为基础的B.护理是实践和艺术的结合C.护理的服务对象是病人D.护理是有目的的被动性活动E.护理工作的中心内容随时间的推移而变E、与社会、自然、人文科学相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12、世界上第一所正式护士学校创建于()A.1854年,意大利,佛罗伦斯B.1860年,英国,伦敦C.1888年,中国,福州D.1920年,德国,开塞维慈E.1921年,法国,巴黎13、护理的对象是()A.所有的人B.健康的人C.患病的人D.有残疾的人E.有心理障碍的人14.南丁格尔创建的世界上第一所正式护士学校是在()A.1858年B.1865年C.1860年D.1836年 E.1856年15.中国护理界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最早名为( )A.中华护士会B.中国护士会C.中华护士学会D.中华护理学会 E.中国护理学会16.南丁格尔就读的护士学校是( )A.圣托马斯医院护士学校B.凯塞威尔斯城护士学校C.克里米亚护士学校D.沙弗诺城护士学校E.佛罗伦萨护士17.中华护理学会属于下列哪一级卫生组织机构( )A.隶属于卫生部的卫生机构B.隶属于行业的卫生机构C.卫生专业机构D.军队卫生机构E.民间或非政府卫生组织18、解放后我国的高等护理教育恢复于()。

大学数学第一章复习题

大学数学第一章复习题

第一章一、单选题1. 已知函数f (x )=x 2+2x ,则f (2)与f(1/2)的积为( )A. 1B. 3C. 10D. 52. 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是单调增加的函数是( )A. x 3sinB. 13+xC. x x +3D. x x -33. 已知函数f (x )=(x-3)2+4x ,则f (2)与f(-1)的和为( )A. 23.25B. 33.25C. 33D. 23 4. 已知:1)(2+=x x f ,则=+)1(x f ( )。

A .1)1(2++x B. 2+x C . 22+x D . 2)2(+x二、计算题1. 写出函数的复合过程)5tan(32+=x y 。

2. 指出y=tan(5x+1)的复合过程。

3. 已知函数⎩⎨⎧〉-≤=0,20,sin )(x x x x x f 求f(5), f[f(2)]. 4. 求定义域1142++-=x x y 。

5. 写出函数的复合过程212x y -=。

6. 求定义域1)2lg(++=x y 。

7. 对函数X e y 3cos=,写出其是哪几个基本初等函数所复合而成的。

8. 指出y=sin 2(2x+1)的复合过程。

9. 求定义域523arcsin3x x y -+-=。

三、判断题1. )0(2>=x x y 是偶函数。

( )2. 函数f (x )=2x+1在定义域内是奇函数。

() 3. 凡是分段表示的函数都不是初等函数.( )4. 复合函数)]([x g f 的定义域即)(x g 的定义域。

( )5. 函数2x y =与x y =相同。

( )6. 已知函数)1(11)(2-<-=x x x f ,则)31(1--f 的值是-2. ( ) 四、填空题1. )2(sin log 2+=x y 是由简单函数 和 复合而成。

2. 函数y=12-x 的定义域为_______。

3. 若)(x f 的定义域是]1,0[,则)1(2+x f 的定义域是 。

有机化学复习资料题(第一章第八章)

有机化学复习资料题(第一章第八章)

有机化学复习题(第一章—第八章)一、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或写出结构式1. 2. 反-1.4- 二异丙基环已烷的优势构象3. 1-氯丙烷的优势构象(纽曼式)4. (R 、S )-三羟基丁醛5. 10. 1,3-二甲基环己烯6.7. 8.CH 3CH 2CHCH 2CHCHCH 3CH 3CH 3CH 2CH 2CH 2CH 3CH 3CH CHCH 2CHCHCCCH 3Cl Cl SO 3HNO 2COOH COOC 4H 99. 10.11. 12. (E)-3-甲基-2-戊烯13. 3-氯环已醇的优势构象 14.15. 16. 3-苯基-2-烯丙醇17. 18. 4-甲基-6-硝基-1-萘酚ClCl CH 3CH 2CH 2CH 3C C CH 2CH 3CH 2CHCH 3ClCH 3CHCH 3NO 2COOH2H 5CH 3HO COOHOH OH H H19.HC(CH 3)3CH 3H 3C HH20、 1,7-二甲基双环[3.2.2]壬烷21. 22. 5-甲基螺[2.4]庚烷23、 24. 5-硝基-1-萘酚二、综合判断题(将结果写在括号内)1.下列物质与AgNO 3/EtOH 反应的快慢次序为( ) Ⅰ. 1-溴-3-甲基丁烷 Ⅱ. 2-溴-2-甲基丁烷 Ⅲ. 3-溴-2-甲基丁烷 Ⅳ. 1-溴-2-甲基丁烷 A. Ⅱ>Ⅲ>Ⅳ>Ⅰ B. Ⅲ>Ⅰ>Ⅳ>Ⅱ C. Ⅳ>Ⅱ>Ⅲ>Ⅰ D. Ⅳ>Ⅰ>Ⅲ>Ⅱ2. 具有对映异构现象的烷烃,其最少碳原子数是( ) A. 6 B. 7 C. 8 D. 93.光照下 是通过哪一种中间体进行的( )A.正碳离子B.游离基C.负碳离子D.协同反应,无中间体Br 2Br C=CMeMen-BuEt CH 3H4. 甲基环戊烷在光照下一元溴化的主产物是( )A. B. C. D.5. 下列碳正离子的稳定性顺序是( )Ⅰ. Ⅱ. Ⅲ. Ⅳ. Ⅱ>Ⅲ>Ⅳ>ⅠA.Ⅱ>Ⅰ>Ⅲ>Ⅳ B. Ⅱ>Ⅳ>Ⅲ>Ⅰ C.Ⅱ>Ⅳ>Ⅰ>Ⅲ D. Ⅰ>Ⅱ>Ⅲ>Ⅳ6.某烯烃经臭氧化和水解后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丙酮和乙醛,则该化合物是( )A. B. C. D.7. CH2=CHCH 2CH 2C ≡CH+Br 2(1mol)→产物是( ). A. CH 2=CHCH 2CBr=CHBr B. CH 2BrCHBrCH 2CH 2C ≡CHC. CH 2=CHCHBrCH2C ≡CHD. BrCH 2CH 2CH 2CH 2CH=CHBr8. 丙炔与H 2O 在HgSO4催化下生成( ) A. CH 3CH 2CHO B. CH 3COCH 3 C. D.9. 下列哪一种化合物能与CuCl(NH 3)作用产物红色沉淀( )CH 2Br Br CH 3CH 3Br CH 3BrCH 2CHCH 2+=CH 2CH C +H CH=CH 2=(CH 3)2CH +CH 2CH 2+(CH 3)2C=C(CH 3)2CH 3CH=CHCH 3(CH 3)2C=CHCH 3(CH 3)2C=C=CH 2CH 3CHCH 2OHOH CH 3CHCHOA.CH 3CH=CHCH 3B.CH3CH2C ≡CHC.ph-CH=CH 2D.CH 3CH=CH-CH=CH 210.下列化合物中不能作为双烯体发生狄尔斯-阿德尔反应的化合物是( ) A. B. C. D.11. 傅-克反应烷基易发生重排,为了得到正烷基苯,最可靠的方法是 ( ) A. 使用AlCl 3作催化剂。

第一章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复习题及答案

1451. 若把电路中的参考点由原来电位较低的点改选为电位较高的点,则电路中各点的电位比原来(A) 升高(B) 降低(C) 升高或降低(D) 不变答:((B) 01456. 下列各图中, 图((B) 10)元件供出15 W功率。

01506. 图(N)所示线性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为图()。

答:((B) 01508. 按照下列各图中标出的U、I、R,可以应用公式IUR=的为图()?答:((B) 01514. 碳膜电阻有 2 W 、1 W 、12W 、14W 、18W各种规格,在阻值相同时,瓦数越大的,价格越高。

现需要用 4.7 kΩ电阻( 电流为10 mA ) ,选用哪种规格的电阻较适宜?º(A) 任选一种都可(B) 2 W (C) 12W(D)18W答:((C) 01569. 在下列各图中,与图( N ) 所示伏安特性相对应的电路是二端网络N的伏安关系如图 2 所示,则N可等效为答:((C) 01664. 图示为某电路中的一个回路,其KCL 方程为(A)R1I1-R2I2+R3I3-R4I4 = U S1+U S2-U S3-U S4(B)R1I1-R2I2-R3I3+R4I4 = U S1-U S2-U S3+U S4(C)-R1I1+R2I2+R3I3-R4I4 = U S1+U S2-U S3-U S4(D)R1I1-R2I2-R3I3+R4I4 = U S1+U S2-U S3-U S4答:((D) 5. 图示为电路的一部分,已知U ab = 30 V,则受控源发出的功率为(A) 40 W (B) 60 W (C) -40 W (D) -60 W答:()01494. 两个有源二端网络用导线如图连接。

如果电压表及电流表(1) 均作正向偏转;(2) 均作反向偏转,试问哪个网络发出功率?网 络 网 络12(1) 网络1供出功率 5(2) 网络1供出功率 501532. 在图示两种情况下,求P点的电位及电阻R的电流I 。

《传播学教程》-第一章大众传播-复习题

《传播学教程》-第一章大众传播-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复习题一、填空题1.库利和皮尔士对传播的描述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一个是(社会学)的传统,一个是(符号学)的传统。

2.信息科学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两者之统一的信息。

3.所谓系统,指的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4.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当我们将传播理解为(过程)时,我们着眼于传播的动态和运动机制;当我们把传播理解为(行为)时,我们把社会传播看做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当我们把传播看作是(系统 )时,我们是在更加综合的层面上考虑问题,这就是把社会传播看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的集合体”。

5.从传播所运用的符号看传播可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6.从行为主体的角度分,传播可分为(个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7.以传播层次划分,传播可分为(自我传播)、两人传播、小群体传播、公众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8.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传播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传播学以(人类一切传播行为)为研究对象;狭义的传播学则主要以(大众传播)为研究对象。

9.传播学的四大先驱指的是(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卢因)、(霍夫兰)。

10.一些学者认为,(施拉姆)“使传播科学从梦想变成了现实”,他应该是传播学的“第五位奠基人”,这主要是指施拉姆在传播学(学科建设)方面做出的贡献。

11.香农的贡献并不仅仅是为传播学提供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信息概念)。

在1949年发表的《传播的数学理论》中,他与韦弗还提出了一个(传播过程)基本模式.12.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认为,为了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系统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对(系统)进行控制,而实现这种控制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信息反馈)。

13.传播学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学者们的方法论和学术立场不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流派,主要的两个流派是(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

第一章物质的聚集状态复习题

第一章物质的聚集状态复习题

第一章物质的聚集状态复习题第一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一、选择题1. 某温度下1mol · L -1糖水的饱和蒸气压为 p 1,1 mol · L -1的盐水的饱和蒸气压为p 2,则()A p 2 > p 1B p 2 < p 1C p 2 = p 1D 无法判断2. 有一半透膜,将水和某溶质水溶液隔开,其结果是()A 水向溶液渗透,并建立渗透平衡B 溶液向水渗透,建立渗透平衡C 水向溶液渗透,不能建立渗透平衡D (A )、(C)都有可能,决定于溶液的浓度、盛水的量及使用的装置的大小3. 质量分数为5.8%NaCl 溶液产生的渗透压接近:(M (葡萄糖):180g·mol -1,M (蔗糖):342 g·mol -1,M (NaCl ):58.5 g·mol -1)()A 5.8%(g/g)蔗糖溶液B 5.8%(g/g)葡萄糖溶液C 2.0mol·L -1的蔗糖溶液D 1.0mol·L -1葡萄糖溶液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液体与其蒸气处于平衡时,蒸气的压力称为液体的饱和蒸气压B 液体混合物的蒸气压等于各纯组分液体的蒸气压之和C 非电解质稀溶液中某一液体组分的蒸气压等于它的相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与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之积D 蒸气压的大小与容器体积的大小有关5. 将0.45g 非电解质溶于30g 水中,使水的凝固点降低0.15℃,已知H 2O 的K f = 1.86 K · Kg · mol -1,则该非电解质的摩尔质量(g · mol -1)是()A 100B 83.2C 186D 2046. 饮水中残余Cl 2可以允许的浓度是2×10-6 g·mL -1,与此相当的质量摩尔浓度为(M(Cl 2):71 g·mol -1)()A 3×10-6 mol·kg -1B 3×10-5 mol·kg -1C 3×10-3 mol·kg -1D 3 mol·kg -17. 若氨水的质量摩尔浓度为m mol·kg -1,则其中NH 3的摩尔分数为(M(NH 3):71 g·mol -1)()A 18/1000m B m m m +-]18/)171000[( C mm +)18/1000( D 不确定8. 某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为100.400℃,则其凝固点为(已知H 2O 的K f = 1.86 K · Kg · mol -1,K b = 0.52 K · Kg · mol -1)()A -0.110℃B -0.400℃C -0.746℃D -1.45℃9. 60℃时,180 g 水中溶有180 g 葡萄糖,已知60℃时水的蒸气压为19.9 kPa ,C 6H 12O 6的分子量为180,则此水溶液的蒸气压应为()A 1.81 kPaB 9.95 kPaC 15.9 kPaD 18.1 kPa10. 室温时,下列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 0.01 mol·kg -1 Na 2SO 4B 0.02 mol·kg -1 NaAcC 0.02 mol·kg -1 HAcD 0.03 mol·kg -1CO(NH 2)211. 20℃时水的蒸气压为2.34 kPa ,若将62.0 g 乙二醇[M(C 2H 4(OH)2)=62 g·mol -1]溶于72.0 g 水中,则此时水溶液的蒸气压为()A 1.87 kPaB 2.34 kPaC 2.93 kPaD 9.36 kPa12. 当1mol 难挥发非电解质溶于4mol 溶剂中,溶液的蒸气压与纯溶剂的蒸气压之比为()A 1 : 5B 1 : 4C 4 : 5D 5 : 413. 1L 含甘油(分子量92.0)46.0 g 的水溶液,在27℃时的渗透压为:()A 112 kPaB 1.13 × 103 kPaC 1.25 × 103 kPaD 2.49 × 103 kPa14. 将0.900 g 某物质溶于60.0 g 水中,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了0.150℃,这物质的分子量是(水的K f = 1.86 K·Kg·mol -1)()A 204B 186C 83.2D 51.215. 将10.4 g 难挥发非电解质溶于250 g 水中,该溶液的沸点为100.78℃,已知水的K b = 0.512 K·kg·mol -1,则该溶质的分子量约为()A 27B 35C 41D 5516. 单位质量摩尔浓度的溶液是指1mol 溶质溶于()A 1 L 溶液B 1000 g 溶液C 1 L 溶剂D 1000 g 溶剂17. 同温同浓度的下列水溶液中,使溶液沸点升高最多的溶质是()A CuSO 4B K 2SO 4C Al 2(SO 4)3D KAl(SO 4)218. 稀溶液依数性中起决定性的性质是()A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B 溶液的沸点升高C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D 溶液具有渗透压19. 2.5 g 某聚合物溶于100 mL 水中,20℃时的渗透压为100 Pa ,则该聚合物的分子量为()A 6.1 × 102B 4.1 × 104C 6.1 × 105D 2.2 × 10620. 5.0 g 某聚合物溶于400 mL 水中,20℃时的渗透压为100 Pa ,则该聚合物的分子量为()A 4.0 × 106B 3.0 × 105C 2.1 × 104D 3.0 × 10221. 将7.8 g 非电解质固体溶于100 g 水中,溶液的凝固点为-2.5℃,已知水的K f = 1.86 K · Kg · mol -1,则该固体的摩尔质量应为()A100.05.286.18.7?? g·mol -1 B 86.18.7100.05.2?? g·mol -1 C 0.105.286.18.7?? g·mol -1 D 5.2100.086.18.7?? g·mol -1 22.有关道尔顿分压定律表示错误的是(P i 和V i 分别表示分压和分体积)()A P 总=∑P iB P i V i =n i RTC P i V 总=n i RTD P i / P 总=n i / n 总23.下列溶质质量相同,体积相同的溶液,凝固点降低最多的是()A C 6H 12O 6BC 12H 22O 11 C CO(NH 2)2D C 2H 5OH2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胶体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B 乳状液是粗分散体系C 高分子溶液是真溶液D 固体分散在气体中不能形成溶胶25. 下列哪种试剂对As 2S 3溶胶有最大的聚沉值()A NaClB CaCl 2C AlCl 3D CsCl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高分子溶液对溶胶既可起到保护也可起到敏化作用。

第一章 练习题

第一章   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1903 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奠定了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并支配西方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长达 50 年之久。

这本书的作者是 ( )。

A.华生B.斯金纳C. 桑代克D.杜威2.1868 年出版的《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因此该书作者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该作者是俄国教育家( )。

A.乌申斯基B.卡普列杰夫C.巴甫洛夫D.维果斯基3. 主张把教育心理学当作一门独立学科的分支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的学者是 ( ) 。

A.乌申斯基B.卡普列杰夫C.巴甫洛夫D.维果斯基4.1924 年出版了第一本由我国学者编著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作者是 ( )。

A.廖世承B.陆志韦C.潘寂、D.陈选善5.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是在 1908 年翻译的日本小原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该书的翻译者是 ( )。

A.陆志韦B.陈选善C.房东岳D.潘寂6.1963 年,我国心理学家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讨论稿)出版,与此同时,全国各师范院校开设了《教育心理学》课程,我国教育心理学出现了初步繁荣的局面。

此书的主编是 ( )。

A.廖世承B.陆志韦C.房东岳D.潘寂7.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是 ( )。

A.学习心理学B.人格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动机心理学8.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前苏联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上十分注重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开展了许多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验研究。

其中最为著名的“教学与发展”的实验研究者是 ( ) 。

A.赞可夫B.卡普列杰夫C.巴甫洛夫D.维果斯基9.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面的观点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 )。

A.布鲁纳B.奥苏伯尔C.加涅D.班杜拉10.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 ( ) 。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概述复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概述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习题集一、选择题1.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域广域网的互连是通过____________ 实现的。

A. 通信子网B. 路由器C. 城域网D. 电话交换网2.网络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独立的_________ 的集合。

A. 局域网系统B. 多协议路由器C. 操作系统D. 自治计算机3.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__________ 技术的产物;A.通信技术B.电子技术C.工业技术4. 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节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它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__________ 。

A. 结构关系B. 主从关系C. 接口关系D. 层次关系5.建设宽带网络的两个关键技术是骨干网技术和__________ 。

A. Internet 技术B. 接入网技术C. 局域网技术D. 分组交换技术1.B2.D3.A4.A5.B二、选择1.在OSI 参考模型中,在网络层之上的是________ 。

A. 物理层B. 应用层C. 数据链路层D. 传输层2.在OSI 参考模型,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服务单元是_________ 。

A. 帧B. 报文C. 分组D. 比特序列3.在TCP/IP参考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__________A. 主机- 网络层B. 互联网络层C. 传输层D. 应用层4.在TCP/IP 协议中,UDP 协议是一种 ________ 协议。

A. 主机- 网络层B. 互联网络层C. 传输层D. 应用层1.1 答: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口• 计算机网络凡是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自主的计算机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 ,通过 软硬件设备互连 ,以实现交互通信 ,资源共享 ,信息交换 ,协同工作以及在线处理等功能的 系统.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是不同的,因此它们的结构、工作方式与功能也是不同的。

第一章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复习题答案

复习题第一章一、单选题1、当两个异性带电物体互相靠近时,它们之间就会()。

A、互相吸引B、互相排斥C、无作用力D、不能确定2、通过电磁感应现象可以知道,当导体的切割速度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一定时,导线的切割长度越短,则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 )。

A、越小B、不变C、越大D、不确定3、在电路中,电阻的联接方法主要有( )。

A、串联和并联B、并联和混联C、串联和混联D、串联、并联和混联4、一般规定参考点的电位为( )V。

A、-1B、0C、1D、25、已知一部分电路的端电压为10V,电阻为5ΩW,则电流的电流为()A。

A、1B、2C、5D、106、磁感应强度B与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面积S的乘积,称为通过该面积的()。

A、电磁力FB、电场强度EC、磁通量FD、磁场强度H7、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的()。

A、容抗值大于零B、感抗值大于零C、感抗值等于零D、感抗值小于零8、()是衡量电源将其他能量转换为电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A、电流B、电压C、电动势D、电功率9、在感性负载交流电路中,采用()的方法可提高电路功率因数。

A、串联电阻B、并联电阻C、串联电容D、并联电容10、在纯电容交流电路中,电路的()。

A、有功功率小于零B、有功功率大于零C、有功功率等于零D、无功功率等于零11、判定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通常采用( )进行判定。

A、左手螺旋定则B、安培环路定理C、右手螺旋定则D、楞次定律12、规定在磁体外部,磁力线的方向是()。

A、由S极到达N极B、由N极到达S极C、由N极出发到无穷远处D、由S极出发到无穷远处13、已知一段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10W,该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为5V,则该段电路的电阻为()W。

A、10B、2C、5D、2.514、三相对称交流电源的特点是()。

A、三相电动势的幅值和频率相等,初相位互差120°B、三相电动势的幅值和频率相等,初相位互差90°C、三相电动势的幅值和频率不相等,初相位互差120°D、三相电动势的幅值和频率不相等,初相位互差90°15、电功率的常用单位符号是()。

幼儿卫生学第一章试题

幼儿卫生学第一章试题

<<幼儿卫生学>>第一章复习题一、单选题1.新生儿期是指从出生到( )A.生后12天B.生后28天C.生后3月D.生后100天2.新生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为( )A.40次左右B.100次左右C.120次左右D.140次左右3.新生儿硬肿症多发生在( )季。

A.冬B.秋C.夏D.春4.长骨骼需要的原料或条件是( )A.钙、磷、维生素D、营养和阳光B.钙、铁、维生素D、营养和阳光C.钙、铁、维生素C、营养和阳光D.钙、磷、维生素C、营养和阳光5.鼻是保护( )的第一道防线,鼻腔对空气起着清洁、湿润和加温作用。

A.咽B.喉C.肺D.气管6.婴幼儿心跳( )A.比成人慢 B.比成人快 C.与成人相同 D.因人而异7.婴幼儿皮肤的特点为( )A.保护功能差,调节体温的功能差,渗透作用强B.保护功能差,调节体温的功能强,渗透作用强C.保护功能强,调节体温的功能差,渗透作用强D.保护功能强,调节体温的功能强,渗透作用弱8.下列不属于婴幼儿耳的特点的是( )A.耳廓易生冻疮B.易患中耳炎C.外耳道易生疖D.对噪声迟钝9.( )时期是一生中身长和体重增长最快的阶段。

A.婴儿B.幼儿C.青春期D.胎儿10.人从出生到发育成熟,增长倍数最多的是( )A.头B.上肢C.躯干D.下肢11.儿童在6岁时,脑重相当于成人脑重的( )A.25%B.50%C.90%D.99%12.幼儿应养成( )排便的习惯。

A.早上B.早饭后C.午饭后D.晚饭后13.以下关于婴幼儿眼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晶状体有较好的弹性 B.5岁以前可以有生理性近视C.3岁以下小儿的视力可用观察的方法粗略地测知D.幼儿即使把画书放在离眼睛很近的地方看,也不觉得眼睛累14.耳可分为( )A.耳廓、外耳、中耳、内耳B.耳廓、中耳、内耳C.外耳、中耳、内耳 D.外耳道、耳廓、中耳、内耳15.用综合评价法,( )则为严重慢性营养不良。

第一章复习题

第一章复习题

八年级数学(上)第一章复习题班级 姓名 学号Ⅰ.题组练习一(知识问题化)1、分别以下列四组数为一个三角形的边长:(1)5,12,23;(2)0.6,0.8,1;(3)8,15,17;(4)1,54,53,其中是能够成直角 三角形的勾股数有( )A 、4组B 、3组C 、2组D 、1组 2、适合下列条件的△ABC 中,是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 ①5,4,3===c b a ② 45,6,6=∠==A b a ③ 58,32=∠=∠B A ④25,24,7===c b a ⑤4,3,2===c b aA 、2个B 、3个C 、4个D 、5个 3、木工做一个长方形的桌面,量得桌面的长为60cm ,宽为32cm ,对角线长为68cm ,则这个桌面_______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 4、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8和15,则第三边长为_________.5、已知:一轮船以16海里/小时的速度从港口A 出发向西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12海里/小时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 出发向西南方向航行,离开港口1.5小时后,则两船相距( ) A 、25海里 B 、30海里C 、35海里D 、40海里 Ⅱ. 知识梳理1、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2、 勾股定理的不同证法;3、 会根据勾股定理计算直角三角形的边长4、 能根据所给条件判别直角三角形;5、 会综合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进行运算.Ⅲ.题组练习二(知识网络化)6、如图,在直角三角形中,∠C=90°,AC=3, 将其绕点B 顺时针旋转一周,则分别以BA 、BC 为半径的圆形成一环,该圆环的面积为( ) A 、π B 、3πC 、9πD 、6π7、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6,8,10,则它最长边上的高是( )A 、6B 、4.8C 、2.4D 、88、如图,正方形网格中,若小方格的边长为1,则△ABC 是( )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无法确定9、已知Rt △ABC 中,∠C=90°,若=+b a 17cm ,=c 13cm ,则Rt △ABC 的面积为( )cm 2A 、30B 、156C 、48D 、60 10、如图,圆柱的底面周长6cm ,AC 是底面圆的直径,高BC=6cm ,点P 是BC 上的一点,且PC=32BC,一只蚂蚁从A 点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P 的最短距离是( ) A 、)64(π+cmB 、5cmC 、10cmD 、7cm11、一根长为8cm 的木棒要放到如图所示的盒子里,已知该盒子的长、宽、高分别为6cm 、3cm 、2cm ,则露在盒子外面的部分最短是______.12、如图,正方形ABCD 的顶点C 在直线l 上,且点B 、D 到直线l 的距离分别是3、4,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l13、如图,是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图形,∠A 和∠B 为直角,且A 、B 、E 在同一直线上,请用这个图形证明勾股定理.A C BA CACPB 6cm 3cm2cm A B C D M N14、有如图所示的一块地,已知AD=4米,CD=3米,∠ADC=90°,AB=13米,BC=12米,求这块地的面积.Ⅳ题组练习三(中考链接)15、已知三角形的三边为a 、b 、c ,且满足442222b a c b c a -=-,则这个三角形是( )A 、等腰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16、在一次“探究性学习”课中,数学老师给出如下表所示的数据:(1)请你认真观察线段a 、b 、c 的长与n 之间的关系,用含n (n 为自然数,且n >1)的代数式表示: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_.(2)猜想:以线段a 、b 、c 为边的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并说明你的结论.n 2 3 4 5 …… a 22-1 32-1 42-1 52-1 …… b 4 6 8 10 …… c22+132+142+152+1……AB C D。

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必修三第一章复习题一、选择题1.人体代谢终产物中,水的排出途径是( )①皮肤 ② 直肠 ③ 肺 ④肾脏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2.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A、B、D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B.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B中C.与A相比,B和D的蛋白质浓度较高D.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3.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 生长激素、血浆蛋白、H+B.纤维素、抗体、H2OC. CO2、Ca2+、载体D.血红蛋白、葡萄糖、氨基酸4.下列激素中,能使血糖升高的是A.胰岛素B. 胰高血糖素C.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5.下列生理过程不能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葡萄糖不完全氧化分解产生乳酸 B.兴奋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C.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D.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6.下列各项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C.肾小球肾炎导致蛋白尿 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7.以下表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关系,正确的是A. B.C. D.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血糖的来源( )A.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而来 B.肝糖原分解C.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 D.肌糖原的分解9.下列液体属于内环境的一组是①胆汁 ②唾液 ③血浆 ④淋巴 ⑤尿液 ⑥组织液 A.③⑤⑥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③④⑥10.下列能够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A.血浆蛋白的合成 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C.H1N1病毒的增殖 D.抗原和抗体的结合1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B.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C.淀粉、Ca2+、血浆蛋白 D.葡萄糖、尿素和胰岛素12.下图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甲图中Ⅱ、Ⅲ、Ⅳ与乙图有对应关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Ⅰ为高等动物的内环境,并且有Ⅱ→Ⅲ→Ⅳ的关系,则Ⅱ是血浆,Ⅳ是组织液B.若Ⅰ代表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Ⅲ为第一阶段,此阶段在真核细胞中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若Ⅰ为可遗传变异,Ⅳ能产生新的基因,则Ⅳ是基因突变D.若Ⅰ为光反应产物,Ⅱ是O2,Ⅲ是ATP,则Ⅳ是NADPH13.下图为人体体液中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B.①中蛋白质减少可能导致组织水肿C.在①②③④中,④的蛋白质含量最高D.抗体与抗原结合发生在③中14.下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a、b、c、d、e分别表示物质运输的途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③中产生的热量是维持体温的热量的主要来源之一B.若①中胰岛素含量上升,则通过a途径的葡萄糖大于通过b途径的C.当①中Na+含量上升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D.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15.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质都可以在组织液与淋巴之间双向交换B.抗体、生长激素、葡萄糖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大小有关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二、非选择题16.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第一章 练习题

第一章 练习题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一、基础知识题(一)单项选择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A)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两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A)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实在基础,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C.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D.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辩证法道理是(C)A.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B.事物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4、中国古代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D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C)A.承认事物的客观性B.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C.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D.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6、规律是指(A)A.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B.事物外部表现的偶然联系C.人们按需要制定的规则D.人们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二)多项选择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有利于(ACE)A.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B.坚持物质的可知性C.坚持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批判孤立静止的错误观点E.克服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2、下列论述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BCE)A.人的自由选择意志高于一切B.天命主宰人间一切C.自然规律是绝对观念的表象D.存在就是被感知E.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3、辩证的否定是(ABCD )A.事物的自我否定B.事物发展的环节;C.事物联系的环节D.扬弃二、材料分析题(一)单项选择1、有一幅对联,上联“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高一数学第一章 复习试题1

高一数学第一章 复习试题1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数学单元复习试题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mooncake”中的字母构成一个集合,该集合的元素个数是()A.5B.6C.7D.82.已知集合M={x∈R|x≥0},N⊆M,则在下列集合中符合条件的集合N 可能是()A.{0,1} B.{x|x2=1}C.{x|x2>0} D.R3.(2021·新高考Ⅱ卷)若全集U={1,2,3,4,5,6},集合A={1,3,6},B={2,3,4},则A∩∁U B=()A.{3}B.{1,6}C.{5,6}D.{1,3}4. (2020·全国Ⅲ卷)已知集合A={(x,y)|x,y∈N*,y≥x},B={(x,y)|x+y =8},则A∩B中元素的个数为()A.2B.3C.4D.65.设全集U为实数集R,M={x|x>2,或x<-2},N={x|x≥3,或x<1}都是全集U的子集,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A.{x|-2≤x<1} B.{x|-2≤x≤2}C.{x|1<x≤2} D.{x|x<2}6.已知集合A={1,a},B={1,2,3},则“a=3”是“A⊆B”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命题p :(a +b )(a -b )=0,q :a =b ,则p 是q 的( )A .充分条件B .必要条件C .既是充分条件也是必要条件D .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8.使“x ∈⎩⎪⎨⎪⎧⎭⎪⎬⎪⎫x ⎪⎪⎪ x ≥3,或x ≤-12”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 .x ≥0B .x <0或x >2C .x ∈{-1,3,5}D .x ≤-12或x ≥3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全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对的得2分,若有选错的得0分)9.下列各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A .拥有手机的人B .2021年高考数学难题C .所有有理数D .小于π的正整数10.方程组⎩⎨⎧ x +y =3,x -y =1的解集可表示为( ) A .⎩⎪⎨⎪⎧ (x ,y )⎪⎪⎪ ⎩⎨⎧⎭⎬⎫x +y =3,x -y =1 B .⎩⎪⎨⎪⎧ (x ,y )⎪⎪⎪ ⎩⎨⎧⎭⎬⎫x =2,y =1C .(2,1)D .{(2,1)} 11.满足{1}∪B ={1,2}的集合B 可能等于( )A .{2}B .{1}C .{1,2}D .{1,2,3}12.集合A 有且只有2个元素构成,且满足“a ∈A 且4-a ∈A ,a ∈N *且4-a ∈N *”,则实数a 的值可以是( )A .1B .2C .3D .4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3.命题“∀x ∈R ,|x |+x 2≥0”的否定是________.14. 已知命题p :存在x ∈R ,x 2+2x +a =0.(1)命题p 的否定为:________;(2)若命题p 是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只填序号)①“x>5”是“x>4”的充分条件;②“xy=0”是“x=0且y=0”的充分条件;③“-2<x<2”是“x<2”的充分条件.16. 能够说明“存在两个不相等的正数a,b,使得a-b=ab”是真命题的一组有序数对(a,b)为________.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0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集合A含有两个元素a和a2,若1∈A,求实数a的值.18.已知集合A={x|(x-1)(x-2)=0},B={x|(x-3)(x-a)=0}.(1)用列举法表示集合B;(2)求A∪B,A∩B.19. 已知全集U={x|x≤4},集合A={x|-2<x<3},B={x|-3≤x≤2},求A∩B,(∁U A)∪B,A∩(∁U B),∁U(A∪B).20.已知集合A={x|3≤x≤6},B={x|a≤x≤8}.(1)在①a=7,②a=5,③a=4这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条件,使得A∩B≠∅,并求A∩B;(2)已知A∪B={x|3≤x≤8},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1.求关于x的方程ax2+x+1=0至少有一个负实根的充要条件.22.求证:关于x的方程ax2+bx+c=0有一个根是1的充要条件是a+b +c=0.。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复习题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复习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H=1的溶液一定是酸 B pH越小,则酸性越弱 C 碱性溶液中加水pH将增大 D 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5、10克10%的盐酸与1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 混合,混合后溶液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 ) A、CuSO4溶液 B、CO2 C、CuO D、 H2SO4
碳酸钠
___色__体
硫酸铜
晶体__色 蓝 粉末__色


食盐
_____ 纯碱或苏打

___或___ 胆矾 蓝矾
蒸馒头和洗涤剂 _____
配制农药波 _____ 尔多液
常见的盐还有亚硝酸钠、碳酸氢钠(小苏打)、碳酸钙
等。
挥发性
吸水性
脱水性
易潮解
易风化
腐蚀性
浓盐酸 稀
浓硫酸
Ca(OH) 2 NaOH固体
生成物有 沉淀、气 体或水
盐的溶解性 (1)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溶; (2)盐酸盐:(AgCl难溶)其余可溶; (3)硫酸盐:(BaSO4难溶)CaSO4、 Ag2SO4 微溶,其余可溶; (4)碳酸盐: (大多难溶)K2CO3 、 Na2CO3、(NH4)2CO3 可溶; (5)磷酸盐: (大多难溶)。
3、现有H、N、O、Ca四种元素 ,请写出它们 可能组成的酸、碱、盐的化学式: 酸________碱__________盐________
溶液酸碱性及酸碱中和反应
1.少年儿童按如图时间就餐,口腔残留食物的pH在一 天中的变化如下:
已知口腔若经常保持酸性,容易发生蛀牙,如果只从 这一点考虑,你认为三次刷牙时间最好安排在( ) A.三次吃点心后 B.早、午、晚餐前 C.早餐、午餐、晚睡前 D.早、午、晚餐后

第一章复习及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复习及复习题答案

c.分液时应打开上口塞子
d.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① n=N/NA NA的单位是mol-1,即NA=N/n ② n=m/M M的单位是g/mol,即M=m/n ③ n=V/Vm Vm的单位是L/mol,即Vm=V/n c 的单位是 mol/L, 即 c=n/V ④ n=c ·V ⑤ c(浓溶液)· V(浓溶液)=c(稀溶液)· V(稀溶液)
请默写如下五个公式: 1.物质的量(n)与粒子数(N)的关系: 2.物质的量(n)与质量(m)的关系: 3.物质的量(n)与气体体积(V)的关系: 4.物质的量(n)与物质的量浓度(c)的关系: 5.稀释公式:技巧:可由单位来联想公式。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量间的关系 四个公式: ① n=N/NA ② n=m/M ③ n=V/Vm ④ n=c· V
3.蒸馏
沸点不同 的液态混合物。 (1)适用范围:分离___________ (2)装置及注意事项
注意: 1.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先通水,后加热。 3.全程严格控制温度。
温度计水银球 对准支管口处
蒸馏烧瓶
冷却水流向: 与气流方向相 反(下入上出)
冷凝管 加沸石,防暴沸 接液管
液体不超 过烧瓶容 积的2/3
nB (3)误差分析: CB= V
1.C
2.B
3.CD
4.淘米时,用倾倒法将洗米水与大米分离;做豆腐 时用纱布袋将豆腐花与水分离;当水中混有较多油 而分层时,用吸管可逐渐吸出上层的油等。
5.可用汽油、酒精、洗涤剂等除去,它们能将油污
从汤液中萃取出来 。 6.实验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Ca(OH)2+CO2=CaCO3↓+H2O 说明:纯碱成分Na2CO3,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3, 陶瓷、玻璃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第一章 电源系统章节复习题

第一章   电源系统章节复习题

第一章电源系统章节复习题一、填空题1.汽车电气设备的共同特点是(两个电源)、(低压直流)、(并联单线)、(负极搭铁)。

2.汽车采用单线制后,电源或用电设备的一端与金属机体相连,这样的连接称为(负极搭铁)。

3.蓄电池是一种(储存电能)的装置,当它与用电负载连接时,便进行(放电)过程,把所储存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当它与充电设备连接时,又可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4.蓄电池主要由(极板)、(隔板)、(电解液)、(外壳)、(接线柱)(链条)和池盖及加液孔盖等部分组成。

5.蓄电池的极板分为正极板和负极板,其中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为(二氧化铅),呈(棕)色;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为(海绵状纯铅),呈(深灰)色。

6.蓄电池将极板做成极板组的目的是(提高蓄电池容量)。

7.在进行电化学反应时(正)极板的电化学反应剧烈,为防止极板拱曲和活性物质脱落,在一个单格电池中,(负)极板的片数总比(正)极板的片数多一片,从而使所有(正)极板都处在(负)极板中间,延长使用寿命。

8.加液孔盖上设有通气孔,正常工作时小孔应保持(畅通),以方便(气体)逸出,防止蓄电池损坏。

9.蓄电池常规的充电方法有(定流充电)和(定压充电)两种。

10.蓄电池在使用中,如果起动机(无力),灯光(暗淡),冬季放电超过(50%),夏季放电超过(25%),都应该进行补充充电。

11.汽车用交流发电机总体上是由一台(交流发电机)和一套(整流器)组成。

12.转子总成的作用是(产生磁场)。

13.交流发电机定子的作用是(产生交流电)。

其三相绕组有两种连接方式,即(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

现代汽车发电机多为(星形连接)连接。

14.整流器的作用是将定子绕组产生的(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由6只(整流二极管)组成(三相桥式整流)电路。

15.交流发电机的接地形式有(内搭铁式)和(外搭铁式)之分。

16.硅整流器主要由6只硅二极管组成,它们与定子的三相绕组连接成(三相全波整流)电路。

2022年【课件】第一章复习题(含答案)

2022年【课件】第一章复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复习题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综合题两局部,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读我国建国以来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示意图,完成1~3题。

1.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A.原始型B.传统型C.过渡型D.现代型答案D解析目前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都较低,为现代型。

2.图中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迅速的主要原因是A.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B.社会经济的迅速开展C.科技文化教育的开展D.人口的有力实施答案D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1970年后出生率急剧下降是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而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是我国实行方案生育。

3.以下国家中,与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最接近的是A.韩国B.埃及C.印度D.南非答案A解析埃及、印度、南非等国家的人口出生率还较高,人口增长模式不是现代型。

2021年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死亡率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比上年下降个千分点。

以下图为“某高一学生绘制的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4~7题。

4.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A.% B.1%C.4% D.3%答案A解析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可用图中人口出生率数值减去人口死亡率数值。

5.影响①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①经济开展水平较高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①国目前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呈现负增长,应为兴旺国家,其经济开展水平高,生育率低,人口受教育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都较高。

6.缓解③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A.开发劳务市场B.实行方案生育C.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D.加大教育投入答案B解析③国目前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因此,自然增长率偏高,人口增长迅速,应实施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

7.假设上图表示某一国家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四个时期,其先后顺序应为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②③①D.①③④②答案B解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为早期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死亡率逐步下降的“上下高〞模式转变,而后出生率下降,出现“低低低〞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如下图,表示甲、乙两山坡的情况, _____坡更陡.(填“甲”“乙”)
α
β 12 13 3
4


2、在Rt △ABC 中,∠C =90°,若AC =3,AB =5,则cosB 的值为__________.
3、在Rt △ABC 中,∠C=90°.若sinA=
2
2
,则sinB= . 4、计算:tan 2
45°-1= .
5、在△ABC 中,AB=AC=10,BC=16,则tanB=_____.
6、△ABC 中,∠C=90°,斜边上的中线CD=6,sinA=
3
1
,则S △ABC=______. 7、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23和6,则菱形较小的内角为______度.
8、如图2是固定电线杆的示意图.已知:CD ⊥AB ,CD 33=m ,∠CAD=∠CBD=60°,则拉线AC 的长是__________m.
9、升国旗时,某同学站在离旗杆底部24米处行注目礼,当国旗升至旗杆顶端时,该同学视线的仰角恰为30°,若双眼离地面1.5米,则旗杆的高度为__________________米.(用含根号的式子表示)
10、如图3,我校为了筹备校园艺术节,要在通往舞台的台阶上铺上红色地毯.如果地毯的宽度恰好与台阶的宽
度一致,台阶的侧面如图所示,台阶的坡角为30 ,90BCA ∠=
,台阶的高BC 为2米,那么请你帮忙算一算需要
米长的地毯恰好能铺好台阶.(结果精确到0.1m
1.414=
1.732=)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1、在ABC ∆中,︒=∠90C ,AB=15,sinA=
1
3,则BC 等于( ) A 、45 B 、5 C 、15 D 、1
45
12、李红同学遇到了这样一道题:3tan(α+20°)=1,你猜想锐角α的度数应是( )
A.40°
B.30°
C.20°
D.10° 13、在△ABC 中,若tanA=1,sinB=
2
2
,你认为最确切的判断是( ) A.△ABC 是等腰三角形; B.△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ABC 是直角三角形;
D.△ABC 是一般锐角三角形
14、如图5,某地夏季中午,当太阳移至房顶上方偏南时,光线与地面成80°角,房屋朝南的窗子高AB=1.8 m ,要在窗子外面上方安装水平挡光板AC ,使午间光线不能直接射入室内,那么挡光板的宽度AC 为( )
A.1.8tan80°m;
B.1.8cos80°m ;
C.︒80sin 8.1 m;
D.︒
80tan 8
.1 m
15、如图6,四边形ABCD 中,∠A=135°,∠B=∠
D=90°,BC=23,AD=2,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

A.42
B.43
C.4
D.6
三、解答题:(共60分)
16、(6分)计算:(1)3cos30°+2sin45°; (2)6tan 2
30°-3sin 60°-2sin 45°
17、(8分)如图7,在Rt △ABC 中,∠C=90°,AC=8,∠A 的平分线AD=
3
3
16. 求∠B 的度数及边BC 、AB 的长.
图3
D C B A
图2 C
B
18、(10分)某民航飞机在大连海域失事,为调查失事原因,决定派海军潜水员打捞飞机上的黑匣子,如图所示,一
潜水员在A处以每小时8海里的速度向正东方向划行,在A处测得黑匣子B在北偏东60°的方向,划行半小时后
到达C处,测得黑匣子B在北偏东30 °的方向,在潜水员继续向东划行多少小时,距离黑匣子B最近,并求最近距
离.
19、(10分)为缓解“停车难”的问题,某单位拟建造地下停车库,建筑设计师提供了该地下停车库的设计示意
图,按规定,地下停车库坡道口上方要张贴限高标志,以便告知停车人车辆能否安全驶入,为标明限高,请你
根据该图计算CE.(精确到0.1m)
20.小强从自己家的阳台上(A处),看一栋楼顶部(B处)的仰角α为30°,看这栋楼底部(C处)的俯角β为60°,
小强家与这栋楼的水平距离AD为42 m,这栋楼有多高?
21. 如图1-ZT-6,某天上午9时,向阳号轮船位于A处,观测到某港口城市P位于轮船的北偏西67.5°,
轮船以21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行驶,下午2时该轮船到达B处,这时观测到城市P位于该船的南偏西36.9°
方向上,求此时轮船所处位置B与城市P的距离.(参考数据:sin36.9°≈
3
5,tan36.9°≈
3
4,sin67.5°≈
12
13,tan67.5°

12
5)
22. 如图1-ZT-9,小丽准备测一根旗杆AB的高度,已知小丽的眼睛离地面1.5米,第一次测量点C和第
二次测量点D之间的距离CD=10米,∠AEG=30°,∠AFG=60°,请你帮小丽计算出这根旗杆的高度.(结
果保留根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