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竹里馆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四首》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鉴赏四首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的有关知识,理解诗歌主旨。
2.运用所学诗歌鉴赏的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3.背诵四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
运用所学诗歌鉴赏的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语: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四首,感受诗歌的魅力。
一、首先我们一起来明确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请同学们齐读:
1.了解古诗的有关知识,理解诗歌主旨。
2.运用所学诗歌鉴赏的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3.背诵四首古诗。
目标明确,让我们向目标进发!
二、书当快意读易尽。
美诗在前,让我们一睹为快。
要求:请大家自由大声朗读四首诗,读完告诉大家你最喜欢哪一首,并为大家朗读。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生朗诵,师点评。
三、读书不放一字过。
读诗不解其中味,如同嚼蜡,怎样才能理解诗意呢?请结合课旁注解,解读诗句。
读完之后,用句式“我最喜欢
()中的(),因为()。
分享你的收获。
例如:
1.我最喜欢《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散入春风满洛城”,因为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玉笛之声的悠远绵长,体现了诗人思乡之情的深远。
2.我最喜欢《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满”,因为“满”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夜之宁静、笛声之悠扬,反衬诗人闻笛后生发的孤寂之情。
教师点评:诗歌意境含蓄委婉,意境悠远,深入挖掘,常让人惊叹。
如要真正走进诗歌,还需要我们走进作者,与作者深入交流。
四、诗非易作须勤读。
活动一:猜猜他是谁?
1.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2.官至尚书右丞,崇信佛教;
3.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4.字摩诘,被称为“诗佛”。
(王维)
1.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
2.诗题材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出塞以前
曾写了不少山水诗;
3.
4.代表性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与高适并称“高岑”。
(岑参)
1.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
3.他的咏月诗流传甚广;
4.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称为“诗仙”。
( 李白)
请同学们介绍一下韩愈: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活动二:现在老师带领大家通过时光隧道穿越到唐朝,到了唐朝我们见到了伴随我们成长的这四位诗人,你愿意和谁交朋友呢?
生答。
活动三:老师通过微信把他们加成好友,我们发现他们把自己的诗作发到了朋友圈,请你为他们点赞并发评论。
例如:王维,我想对你说:;
岑参,我想对你说:;
韩愈,我想对你说:。
例如:我为我的朋友点赞,我为他写的评论是。
五、读书辄成诵。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四首诗。
活动一:诗词朗诵比赛;
活动二:诗词接龙,小组PK。
六、板书总结:
读解悟诵
诗
结束语: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在感叹着韶光易逝,而面对物转星移,如白驹过隙般的光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
那么,老师就把“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送给在座的每一个人,愿大家在花开四季的舞台上,感恩时光的馈赠,采撷最美的生活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