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阴县高一地理6月尖子生阶段性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平阴县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6月尖子生阶段性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
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A。
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B。
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
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D。
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2。
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B. 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C.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
人均耕地减少
3。
该现象会( )
A。
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 B。
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C。
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 D. 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
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A. 耐旱 B。
耐涝
C。
抗病虫害 D. 占耕地少
5。
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 干旱 B。
洪涝 C。
台风 D。
冻害
6。
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A. 光照强,气温日差较大
B. 气温日差较小,降水多
C. 降水少,地形平坦
D。
绿洲广布,土壤肥沃
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
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见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A. 劳动力价格较低 B。
技术水平较高
C. 消费市场较广
D. 资金较雄厚
8. 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 廉价劳动力
B. 交通运输
C. 研发能力
D. 环境质量
9。
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
A. 乙国的劳动生产率 B。
甲国的环境质量
C. 乙国的就业率 D。
甲国的城镇化水平
下图显示的长江大桥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最大主跨(1088米)、最深桥基、最高桥塔和最长拉索.建造该桥经历的挑战是气象条件差(面临台风等的威胁)、水文条件复杂(江面宽,水深,浪高)、基岩埋藏深(达300米)、航运密度高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大桥位于( )
A。
湖北 B。
江西
C。
安徽 D. 江苏
11。
该桥主跨度大是为了( )
A. 保证通航顺畅 B。
降低施工成本
C. 减轻台风影响
D. 缓和海潮冲击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12。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
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上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1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
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
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
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