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山蹇卦注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山蹇卦注解
蹇卦第三十九(下艮山上坎水——水山蹇卦)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1、蹇,谓足不能进,行之难也。
故蹇卦象徵行事艰难之意。
依后天卦位,坤在西南,艮在东北,坤象地,艮象山,故西南象徵平地,东北象徵高山。
当蹇难之时,所行宜避险就夷,故利西南,不利东北。
当蹇难之时,利于出现大人奋起有为,方可济难。
又当谨守正道,可获吉祥。
2、王弼曰:西南,地也;东北,山也。
以难之平,则难解;以难之山,则道穷。
3、孔颖达曰:西南顺位,平易一方,东北险位,阻碍之所。
世道多难,率物以适平易,则蹇难可解;若入于险阻,则弥加拥塞,去就之宜,理须如此。
4、朱熹曰:当蹇之时,必见大人,然后可以济蹇。
又必守正,然后得吉。
而卦之九五,刚健中正,有大人之象。
自二以上五爻,皆得正位,则又贞之意也。
5、李世鉁曰:水行山上则蹇,故不利东北,东北对西南为坤,水行地中则不蹇,故利西南。
九五阳居尊位,为一卦之主,集众力而济大蹇,故天下利见之。
二、五中正有应,故贞。
不以诡诈出险,而以正大成功,吉之道也。
6、黄寿祺曰:卦义济蹇之道有三:(1)应见机行事、进退合宜:所谓「利西南、不利东北」,即在观察时机,可进则进,不可则退。
(2)应有大人领导:所谓「利见大人」,即在说明领袖人物,能聚合四方力量,团结上下意志,济蹇方能有功。
(3)应固守正道:所谓「贞吉」,即济蹇之言行不违正道,始获吉祥。
7、“蹇:利西南,不利东北”,虞翻曰:观上反三也。
坤,西南卦。
五在坤中,坎为月,月生西南,故“利西南”。
往得中,谓“西南得朋”也。
“不利东北”,虞翻曰:谓三也。
艮东北之卦。
月消于艮,丧乙灭癸。
故“不利东北,其道穷也”。
则东北丧朋矣。
“利见大人”,虞翻曰:离为见,大人谓五。
二得位应五。
故“利见大人,往有功也”。
“贞吉”,虞翻曰:谓五当位正邦,故“贞吉”也。
7、序卦传:睽者,乖也,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
8、崔觐曰:二女同居,其志乖而难生,故曰“乖必有难”也。
彖曰: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
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
利见大人,往有功也。
当位贞吉,以正邦也。
蹇之时用大矣哉。
1、彖传曰:蹇卦象徵行事艰难之意,卦象下艮止、上坎险,因坎险在前不可进,故难也,见险难而能止步,其为智者也。
当蹇困之时,利西南,以西南坤位,而外坎体之九五爻,乃乾阳居坤中之正位,得其中道。
不利东北,以东北艮位,艮止难行,路困途穷。
2、孔颖达曰:坎卦在外是险在前也,有险在前所以为难,若冒险而行,或罹其害。
艮卦在内,止而不往,相时而动,非智不能。
3、薛温其曰:诸卦以内为来、外为往。
「蹇,利西南,往得中也。
」则中在外,指九五得中;「解,其来复吉,乃得中也。
」则中在内,指九二得中。
蹇、解二卦互综。
4、蹇困之时,非圣贤智能者,不能济天下之蹇,故利见大人也。
大人当多功之位,则济蹇之事往而有功也。
又蹇卦诸爻,除初六外,皆当正位,故为谨守贞正而获吉也。
而初六阴居阳位而处下,亦阴之正也,均可以正道济蹇而正其邦国。
处蹇困之时,以此济蹇,其功用至为弘大。
5、刘沅曰:蹇有艰难之意,坎险在前不可进,故难也。
见险难而能止为知。
而济险必以能往为功。
坤位西南,致养万物。
乾阳居坤中之正位,乃得中道。
东北则愈入于闭藏消歇之所,其道必穷。
大人者,济蹇之人;贞者,消蹇之道,故吉。
天下之难,非圣知不能平,故曰时用大。
6、胡炳文曰:彖传所谓「往得中」、「往有功」、「以正邦」,即其用之大者也。
7、虞翻曰:离见坎险。
艮为止,观乾为知,故“知矣哉”。
8、荀爽曰:西南谓坤。
乾动往居坤五,故“得中也”。
9、荀爽曰:东北,艮也。
艮在坎下。
见险而止,故“其道穷也”。
10、虞翻曰:大人谓五。
二往应五,五多功,故“往有功也”。
11、荀爽曰:谓五当尊位。
正居是,群阴顺从,故能“正邦国”。
12、虞翻曰:谓坎月生西南而终东北。
震象出庚,兑象见丁,乾象盈甲,巽象退辛,艮象消丙,坤象穷乙,丧灭于癸,终则复始,以生万物,故“用大矣”。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俢德。
1、大象传曰:卦象下艮山、上坎水,故有山上有水之象。
水积山上,则有山险水阻,有行之危难之意,故名蹇卦。
2、孔颖达曰:山是岩险,水是阻难,水积山上,弥益危难,故曰:山上有水,蹇。
陆绩曰:水在山上,失流通之性,故曰蹇。
3、君子观察蹇卦山上有水,行事弥益危难之象,悟知处蹇困之时,当先反求诸己身,自修其德,道成德立,方能济蹇涉难。
4、孟子离娄篇云:「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是也。
程颐曰: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
5、朱子语类:泽无水,困,故止得致命遂志。
若山上有水,蹇,虽曲折多难,然犹可行,故教以反身俢德。
6、马振彪曰:时当睽违或蹇困之时,正如孟子告子篇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之时也。
时不同则所用各异,睽卦大象传用「以同而异」之道以合睽;而蹇卦则以「反身俢德」之功以济蹇,各有其妙用也。
7、崔觐曰:山上至险,加之以水,蹇之象也。
8、虞翻曰:君子谓观。
乾坤为身,观上反三,故“反身”。
阳在三,进德修业,故“以反身修德”。
孔子曰:德之不修,是吾忧也。
初六,往蹇,来誉。
象曰:往蹇来誉,宜待也。
1、初六处蹇之始,阴柔卑下,上无应与,故往外发展将遇坎险,而遭蹇困,若能目睹坎险而退处艮止,以待其时,见机而作,则将获誉为智者。
◎往,指上坎,进入坎险也;来,指下艮,退处艮止也。
2、王弼曰:初六处难之始,居止之初,独见前识,覩险而止,以待其时,知矣哉!故往则遇险,来则得誉。
3、刘沅曰:处难之始,居止之初,上进则入于险,不进则见几而有誉,言其时当待而勿往也。
4、何楷曰:此卦爻辞中言来者,皆就本爻言,谓来而止于本位也。
初六去险最远,其止最先,独见前识,正彖传所谓之智者也。
5、虞翻曰:誉谓二,二多誉也。
失位应阴,往历坎险,故“往蹇”。
变而得位,以阳承二,故来而誉矣。
6、象曰:初六往外发展将遇蹇困,退处艮止则将获誉者,乃说明其宜待时而往,见机而作,非终止不行也。
7、赵汝谋曰:宜待者,乃待时而往,非终止不行。
8、虞翻曰:艮为时,谓变之正以待四也。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象曰:王臣蹇蹇,终无尤也。
1、六二柔顺中正,上应九五阳刚,当蹇困之时,志在济蹇。
犹如一位尽膱的王臣,奋力劬劳而不为己身,志在匡复王室。
◎王臣,指六二,相对于九五君王之称。
◎蹇蹇,谓不计成败得失的奋力济蹇。
2、王弼曰:六二处难之时,履当其位,居不失中,以应于五,不以五在难中,私身远害,乃执心不回,志匡王室者也。
3、苏轼曰:二、五君臣之义深矣,是以不计远近,不虑可否,无往无来,蹇蹇而已。
君子不以为不知者,匪躬之故也。
4、虞翻曰:观乾为王;坤为臣,为躬;坎为蹇也。
之应涉坤,二五俱坎,故“王臣蹇蹇”。
观上之三,折坤之体,臣道得正,故“匪躬之故”。
《象》曰:“终无尤也”。
5、象曰:六二当蹇困之时,不畏己身,不计得失,志在济蹇者,意指其力拯陷于坎中之九五君王,二者有应,力济其蹇,功未必就,然大义无亏,无所怨尤。
6、朱熹曰:本爻不言吉凶者,占者当鞠躬尽力而已,至于成败利钝,则非所论也,事虽不济,亦无怨尤。
7、侯果曰:处艮之二,上应于五。
五在坎中,险而又险。
志在匡弼,匪惜其躬。
故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辅臣以此,终无尤也。
九三,往蹇,来反。
象曰:往蹇来反,内喜之也。
1、九三阳刚得正,处下艮之上,前临坎险,故往则入险而遇蹇,惟其乃遇险而能止者也。
又其下据二阴,故来则得位而归得其所,可先安其内也。
◎反,犹言归也。
2、王弼曰:九三进则入险,来则得位,为下卦之主,是内之所恃。
3、黄寿祺曰:九三阳刚得正,坎险在前,其济蹇之道是先退后进,先安内而后图进,此即彖传所谓「见险而能止,知矣哉」之义。
马其昶曰:济蹇之术亦多矣,九三之来而复反,盖欲先安其内也。
4、虞翻曰:应正历险,故“往蹇”。
反身据二,故“来反”也。
5、象传曰:九三往则入险而遇蹇,来则得位而归得其所者,乃因阴喜阳归,内卦二阴喜九三之来归。
6、孔颖达曰:内卦三爻惟九三一阳,居二阴之上,是内之所恃,故云:内喜之。
7、刘沅曰:内者,内卦之二也。
阴喜从阳,故三反而内喜之。
凡忠良得贤士之内助,皆象此。
8、“往蹇来反,内喜之也”虞翻曰:内,谓二阴也。
六四,往蹇,来连。
象曰:往蹇来连,当位实也。
1、六四柔顺得正,下与初六无应,往则身陷于坎险之中而遭遇蹇困,因位于两刚之间,来则可连接九三与九五,合二刚之力以济蹇。
2、归有光曰:四处近君之位,三、五二阳非四其谁连之,夫连桓公、仲父之交者,鲍子也。
连简公、子产之交者,子皮也。
3、马振彪曰:四居三、五之中,互成离象,明照四方,可以连上下之交。
4、刘沅曰:六四阴柔,往与上应则益柔,来则承五乘三皆刚,为上有贤君信任,下有贤士相助之象。
5、虞翻曰:连,辇。
蹇,难也。
在两坎间,进则无应,故“往蹇”。
退初介三,故“来连”也。
6、象传曰:六四往则身陷于坎险之中,来则可连接九三与
九五两刚合力济蹇者,乃说明其所以能济蹇,乃由于其所当之位柔顺得正,上倚依于贤君之信任,下得力于贤士之相助。
7、刘沅曰:凡言实者,皆谓「倚依于…」「得力于…」之意。
8、荀爽曰:蹇难之世,不安其所。
欲往之三,不得承阳。
故曰“往蹇”也。
来还承五,则与至尊相连,故曰“来连”也。
处正承阳,故曰“当位实也”。
九五,大蹇,朋来。
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1、九五独居坎中,是处难之大者,故曰:大蹇。
惟其以阳刚中正之德,居不失正,履不失中。
除下应六二,其他诸爻亦皆往而相挺,故有友朋纷来,共济蹇难之象。
2、刘沅曰:九五陷阴中,正当险位,为大蹇。
然才德可以济险,阳刚居尊,凡卦中比应诸爻,无不仰而赖之。
匪躬之二,正应而来;来反之三,又挟二以俱来;来连之四,
相比而来,其所连之三,亦承四以俱来;故曰:朋来。
以本爻言之,即彖传所谓当位贞吉,以正邦也;自诸爻言之,即彖传所谓利见大人,往有功也。
不惟王臣蹇蹇,凡来誉、来反、来连、来硕者,皆欲出而图君。
是诸爻以为往者,自五视之则为来;诸爻以为臣者,自五视之则为朋。
3、胡炳文曰:诸爻皆以往为蹇,圣人又虑天下皆不往,蹇无由岀矣。
二、五君臣复不往,谁当往乎?是以于二曰蹇蹇,于五曰大蹇。
4、李光地曰:二、五独无往来之文,盖君臣相与济蹇者。
其责不得辞,于义无所避,犹之遁卦,诸爻皆遁,六二独以应五,而固其不遁之志也。
5、虞翻曰:当位正邦,故“大蹇”。
睽兑为朋,故“朋来”也。
6、象传曰:九五独居坎中,身处大蹇之中,而卦中诸爻皆往而相挺者,乃谓其保有其阳刚中正之志节,以一中节制群才,无过与不及,济蹇可成。
7、马其昶曰:诸爻同欲济蹇,九五能以中节之,使誉、
反、连、硕各当其时与位,皆为济蹇之大人。
8、干宝曰:在险之中,而当王位,故曰:“大蹇”。
此盖以托文王为纣所囚也。
承上据四应二,众阴并至。
此盖以托四臣能以权智相救也。
故曰“以中节也”。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象曰:往蹇来硕,志在内也,利见大人,以从贵也。
1、上六阴居蹇卦之终,蹇极将通,往则无益而徒生蹇难,当来以下应内卦九三阳刚,刚柔相济,同心协力,则蹇难可济,而获吉祥。
故利于有阳刚大人之协助。
◎硕,大也。
阳谓大,此指九三阳刚。
2、刘沅曰:上六阴柔独往则蹇,来应内卦九三阳刚,刚柔相济,则吉。
3、朱熹曰:蹇卦诸爻皆不言吉,盖未离乎蹇中也。
至于上六则曰:往蹇来硕,吉。
却是蹇极而有可济之理。
4、虞翻曰:阴在险上,变失位,故“往蹇”。
硕谓三,艮为
硕,退来之三,故“来硕”。
得位有应,故“吉”也。
离为见,大人谓五,故“利见大人”矣。
5、象传曰:上六阴柔独往则蹇,故来应内卦九三阳刚者,说明其乃志在下应内卦贤士,以共济艰难。
而上六利于有阳刚大人之协助者,乃意指其应附从于尊贵之阳刚君子九五,以从王济蹇。
6、刘沅曰:上六下资贤士,与之从王济蹇,故吉。
贵,指九五。
粱寅曰:上六高世之士,以五在难,亦来助之。
7、马其昶曰:志在内,谓应三而不变也。
从贵,谓比五也。
上六既来,天下无复蹇矣,故独云吉。
上之来,为从五,则诸爻之来,亦可知从五也。
8、侯果曰:处蹇之极,体犹在坎,水无所之,故曰“往蹇”。
来而复位,下应于三,三德硕大,故曰“来硕”。
三为内主,五为大人。
若志在内,心附于五。
则“利见大人”也。
(三互体离,离为明目,五为大人,利见大人之象也。
)
高和安提醒您,知命而后可以顺命祈福,趋吉避凶;如果
您有情感婚姻、学业工作、官运财运、健康福寿、阴阳风水、命理运势等问题,都可以发邮件、手机信息,在线QQ 咨询,服务有偿,闲聊莫找。
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