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的教、学、做: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助人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

”亚⾥⼠多德曾这样说过。

社会⼯作作为新型的交叉学科,实⽤性、跨学科性和职业化为其主要特征。

因此,实践教育教学应该是社会⼯作专业教育教学的特⾊,也应该是社会⼯作专业课程改⾰的趋势。

⽽社会⼯作者培养⽬标最终能否实现,取决于社会⼯作者⾓⾊的培养训练。

社会⼯作者要具备怎样的⾓⾊特征
社会⼯作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是家喻户晓、成熟的专门职业,然⽽,社会⼯作在我国内地的认知还相当有限,还是⼀种新型的、未成熟的社会⾓⾊。

社会⼯作能否得到推⼴和认可,其⾓⾊⾝份是否符合我国⽂化价值是关键。

笔者认为,我国⽂化价值下的社会⼯作者要具备以下的⾓⾊特征:第⼀,积极的职业认同感。

社会⼯作是⾮营利的职业,其核⼼是助⼈和服务。

从最初的施舍、慈善⾏为发展⽽来的社会⼯作,⼀开始就带有鲜明的助⼈特征,成为⼀种充满爱⼼的崇⾼事业。

⾃觉、⾼尚的职业道德精神是从事社会⼯作的⾸要⾓⾊特征和要求,也是衡量⼀个社会⼯作者是否合格的⾸要因素。

第⼆,良好的⼼理素养。

社会⼯作的过程复杂,⼀⽅⾯,社会⼯作的对象是特殊的⼈,他们的困难、问题各式各样,且认知⽔平、情绪情感状态、对⼈对物的态度,以及世界观、⼈⽣观、价值观都各有不同,因此,社会⼯作没有统⼀的程序,也没有固定的⽅法;另⼀⽅⾯,社会⼯作是给⼈提供帮助和服务的⼯作,因此,社会⼯作者就更需要具备良好的⼼理素养、包容宽容的⼼胸、从容不迫的⽓质、积极向上的态度、坚持不懈的意志、真诚温暖及通情达理等⼼理品质。

第三,真诚的合作态度。

当今社会⼯作的发展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救贫济弱的活动范围,服务对象也⽇趋多样。

调适⼈与⾃然、⼈与⼈之间的关系,创造和谐的社区环境,提⾼⼈们的⽣活质量成为当今社会⼯作的⼀个重要活动领域。

社会⼯作者要从根本上关注⼈的⽣存状态,就必须能协调个⼈与环境的关系,⾃觉地发掘案主和环境的资源,尤其是社会资源之间的桥梁纽带作⽤。

第四,⽆条件的尊重。

这是社会⼯作的基础。

社会⼯作者的⾸要责任是对服务对象负责,服务的基本态度就是予以接纳、关注、爱护。

这样可以使案主感到⾃⼰受尊重、被接纳,获得⼀种⾃我的价值感。

此外,要在实际⼯作中真正贯彻这种尊重,社会⼯作者必须在⼯作中完整地接纳⼀个⼈,坚持以礼待⼈,要以真诚为基础,限度保护案主的隐私。

第五,助⼈⾃助的理念。

社会⼯作的助⼈⾃助包括两个⽅⾯:⼀是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是要致⼒于案主⾃信的恢复,促进其⾃我发现、潜能开发,从⽽促进案主的⾃我成长,这是社会⼯作的根本和⽬标。

社会⼯作者要坚持积极的⼈性观,承认服务对象是可以改变的,他们⾝上总会有长处、优点;坚信每个⼈都有潜⼒,存在积极向上的动⼒,如果通过⾃⼰的努⼒、外界的帮助,每个⼈都可以⽐现在更好。

这不仅是⼀种理念,也是⼀种⽅法。

第六,熟练的⼼理⼯作技能。

⼈作为社会的主体始终是社会⼯作的直接对象,因此,对⼈性全⾯、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是做好社会⼯作最基本的前提。

⾓⾊训练模式:做中学、学中做、学中教
合格的社会⼯作者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在⼤学期间的培养训练是关键。

社会⼯作者⾓⾊培养训练的特点和学习的原则,则决定这⼀过程必须是做中学、学中做和学中教。

因此,社会⼯作者⾓⾊的培养要在⾓⾊的扮演和⾓⾊实践中进⾏。

学⽣在过程中学习⾓⾊,⽼师以专业社⼯的⾓⾊在与学⽣的⾓⾊扮演、实践互动中给予指导。

总之,社会⼯作专业培养⽬标的实现,要求学⽣参与其中,达到教、学、做的合⼀。

教、学、做合⼀的理念在社会⼯作者⾓⾊培养训练中,可以采⽤以下⼏种有效的模式:
⽣活化训练模式。

社会⾓⾊源于社会⽣活,社会⼯作者社会⾓⾊的培养,也需要渗透在⽣活的每⼀个⾓落。

⽽社会⼯作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回归⽣活现实,可以在⼀定程度上解决课程知识与学⽣⽣活之间的⽭盾,可以激发学⽣学习的动⼒,让学⽣在扮演社会⾓⾊中学习社会⼯作者的⾓⾊。

实验室训练模式。

社会⼯作者⾓⾊是特殊的社会⾓⾊,作为职业化的社会⼯作在我国还不成熟,社会的认同感普遍较低,专业⾓⾊特征不明显。

作为刚进⼊⼤学的新⽣,他们从中学⽣⾓⾊转向⼤学⽣⾓⾊同样需要⼀个过程,更何况专业⾓⾊的形成。

因此,除了⽣活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外,也需要进⾏⾓⾊扮演的实验室训练。

此外,社会是⼀个⼤舞台,每个⼈都在扮演着具有⾼度创造性的⾓⾊,让学⽣在虚拟的舞台上扮演⾓⾊,能更好地体验⾓⾊、把握⾓⾊,也能更好地锻炼合作的能⼒。

实验室的直观性、复演性、回放性,可以给学⽣⾃⼰审视过去、修正⾃⼰⾓⾊创造的机会。

社会训练模式。

社会⾓⾊的扮演需要⼀系列的前提,经历⼀系列过程,包括⾓⾊确定与⾓⾊意识、⾓⾊表现和⾓⾊的实践。

为了让学⽣成为真正的社会⼯作者,只待在校园⾥、实验室⾥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进⼊⾓⾊扮演的实际过程可能会有两种实际的效果和情况:第⼀种是⾓⾊扮演者完全使⾃⼰融合于⾓⾊中,表现为获得了承担某种⾓⾊的认可、表现出了扮演这⼀⾓⾊所必需的品质和才能,以及本能或积极地在精神上和⾝体上投⼊该⾓⾊。

第⼆种是未能进⼊⾓⾊⽽产⽣⾓⾊差距,导致扮演失败。

主要表现为不能胜任⾓⾊、未能承担合适的⾓⾊以及选择了不适当的⾓⾊等。

社会⼯作是⽤⽣命影响⽣命的助⼈活动,社会⼯作者应该是⽤健康的、坚强的、健全的、专业的⽣命去影响缺陷的、脆弱的、危险的、卑微的⽣命。

社会实践活动是⽣命活动的最终归宿,⼈的成长要落实于真正的⽣活中。

因此,社会⼯作者⾓⾊的培养也是⼀个⽣命影响⽣命的过程,这个过程最终要在社会实践中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