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下的货币理论与政策幻灯片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同时,对英镑需求量的增加就是美元供给量的相应增加, 所以在美元供给曲线的下半部分,随着英镑汇率下跌和美 元汇率上升,美元供给量逐渐增加。到了英镑需求曲线弹 性较小的下半部分,英镑汇率的下跌带动英镑需求增加越 来越慢,就是英国商品出口相对汇率下跌趋缓,对美国商 品需求增加速度相应加快。对英国商品需求减少就是美元
Pb1
R1
Pb0 Pa1
R0
Pa0
• 其中R1为新平价,R0为旧平价,上标0和1分 别表示基期和报告期有关指标,根据这个公式 得出的是相对购买力平价。因为它充分考虑物 价指数变动对汇率的影响,它以购买力平价为 轴心,汇率随物价涨跌而变动,如果其他因素 不变,除货币贬值外,该汇率也将保持不变。 从理论上讲,在物价发生剧烈波动的时期,以 购买力平价为确定汇率的基础,基本上能够反 映两国货币的供求关系和相对购买力变化的实 际。
• 按照同样的原理,我们可以反过来推导A国发 生通货紧缩的效应,以及生产效率提高,商品 需求增加等对汇率的影响。
• 购买力平价理论有两种形式,即绝对购买力平 价理论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前者说明某一 时点汇率的决定,却没有考虑两国物价水平的 相对变动;后者则说明某一时期内汇率的决定, 并且剔除两国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
• 具体地说,假定有一组商品,在英国购买时需 要1英镑,在美国购买则需要2美元,两国购买 力之比为2:1,那么这两种货币的汇率就是1: 2。根据购买力平价说,均衡汇率等于两国物 价水平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 R= Pa / Pb
• 在这个公式中,R表示英美两国间的汇率,Pa 和Pb分别表示它们双方的物价水平,如果美国 的物价水平比英国高一倍,则均衡汇率为1英 镑等于2美元,这个均衡汇率就是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理论假定各国实行自由贸易,当国 际价格(即不同货币的相对购买力)保持稳定 时,国际收支就趋于平衡。卡塞尔根据两国物 价水平求得均衡汇率的理论,就是绝对购买力 平价说。
供给相应减少,所以美元供给曲线进入向后弯曲的区域。
• 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均衡汇率的决定, 如图12.2所表示,在A币与B币之比为1: 12时,用B币表示的A国商品价格偏高, B国人不愿意用B币购买A国商品,但是, 用A币表示的B国商品便宜,A国人愿意 用A币购买B国商品,A币供给增加,需 求减少,此时发生A币支付赤字。在A 币 与B币之比为1:4的时候,情况正好反过 来,A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A币支 付盈余。只有在A币与B币之比为1:8时, A币与B币供求均衡,此时,两种货币的 购买力也实现了均衡。
开放经济下的货币理论与 政策幻灯片PPT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12.1 汇率决定理论
• 汇率决定理论是有关一国货币与别国货币兑换 比率的决定理论,它是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 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早期重商主义者与古典 学派就开始研究汇率决定问题,但是,由于当 时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中都以金银为货币本 位,所以他们的研究始终没有脱离汇率与金银 价格之间关系的讨论。真正具有重要意义的汇 率决定理论的研究应当从20世纪初期瑞典经济 学家卡塞尔(Gustav Cassel )的购买力平价 理论算起。
• 相对购买力平价说则把汇率的升降归于物价或 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内, 汇率的变化要与同一时期内两国物价水平的相 对变动成比例,就是要剔除两国物价水平变动 对汇率的影响。具体地说,假定某年甲国物价 指数由100上升到320,乙国物价指数由100上 升到240,于是新的汇率水平将等于旧汇率乘 上两国物价指数的比率,即变成原来的3/4 (240/320),其计算公式为:
A
B
币 表 12 示 的
8 币 价 格4
O
A币支付赤字
S
D A币支付盈余
5亿
A币数量
购买力平价的均衡汇率决定
• 如果其他因素引起对A国或B国商品需求的相对 变化,A币的供给或需求曲线就会移动,均衡 汇率将相应上升或下降。譬如,A国发生通货 膨胀,而A、B两国的货币汇率还没有发生变化, 那就是B国商品相对便宜。这就导致对B国商品 需求增加和对A国商品需求减少,进而对A国 货币需求减少,D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同时, 对B国商品需求增加,就是有更多的A国货币购 买B国商品,也就是A国货币供给增加,S曲线 向右下方移动。新的交点决定A国通货膨胀导 致A国货币汇率下跌。
12.1.1 传统汇率决定理论
• 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认为,不同货币的 兑换比例主要取决于它们各自的内在价 值,即与商品或资本交换的能力,其中 最有影响的是,着眼于交换商品能力的 购买力平价说和着眼于交换资本能力的 利率平价说。
1.购买力平价理论
•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阐述不同国家商品劳务价格 之间关系的学说,它最早出现在19世纪, 1915年为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所系统提出。卡 塞尔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 它具有对外国商品的购买力,外国人之所以需 要本国货币,也是因为它具有对本国商品的购 买力。以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作为汇率决定的基 础正是卡塞尔理论的主要贡献所在。
以
美
元
表 示
H
的 英镑J
I
价
格 O
英镑需求曲线
以 英 美元供给曲线 镑 表 示 的L 美 元 价 格
A B C 英镑数量
O
K 美元数量ຫໍສະໝຸດ 图12.1 向后弯曲的外汇供给曲线
• 在美元对英镑的条件下,英镑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英镑的美元价格下降,英镑的需求才会增加。美元的供给 曲线向后弯曲,表明美元的英镑价格上升超过一定的限度, 美元的供给反而减少。因为英镑的汇率高,就是美元的汇 率低,所以英镑需求曲线的上半部分,对应美元供给曲线 下半部分,英镑贬值就是美元升值。英镑在弹性较大的需 求曲线的上半区域贬值,对英镑需求的增加幅度大于英镑 汇率下跌的幅度,对英镑需求的增加就是英国商品出口的 增加,也就是对美国商品需求的减少。
Pb1
R1
Pb0 Pa1
R0
Pa0
• 其中R1为新平价,R0为旧平价,上标0和1分 别表示基期和报告期有关指标,根据这个公式 得出的是相对购买力平价。因为它充分考虑物 价指数变动对汇率的影响,它以购买力平价为 轴心,汇率随物价涨跌而变动,如果其他因素 不变,除货币贬值外,该汇率也将保持不变。 从理论上讲,在物价发生剧烈波动的时期,以 购买力平价为确定汇率的基础,基本上能够反 映两国货币的供求关系和相对购买力变化的实 际。
• 按照同样的原理,我们可以反过来推导A国发 生通货紧缩的效应,以及生产效率提高,商品 需求增加等对汇率的影响。
• 购买力平价理论有两种形式,即绝对购买力平 价理论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前者说明某一 时点汇率的决定,却没有考虑两国物价水平的 相对变动;后者则说明某一时期内汇率的决定, 并且剔除两国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
• 具体地说,假定有一组商品,在英国购买时需 要1英镑,在美国购买则需要2美元,两国购买 力之比为2:1,那么这两种货币的汇率就是1: 2。根据购买力平价说,均衡汇率等于两国物 价水平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 R= Pa / Pb
• 在这个公式中,R表示英美两国间的汇率,Pa 和Pb分别表示它们双方的物价水平,如果美国 的物价水平比英国高一倍,则均衡汇率为1英 镑等于2美元,这个均衡汇率就是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理论假定各国实行自由贸易,当国 际价格(即不同货币的相对购买力)保持稳定 时,国际收支就趋于平衡。卡塞尔根据两国物 价水平求得均衡汇率的理论,就是绝对购买力 平价说。
供给相应减少,所以美元供给曲线进入向后弯曲的区域。
• 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均衡汇率的决定, 如图12.2所表示,在A币与B币之比为1: 12时,用B币表示的A国商品价格偏高, B国人不愿意用B币购买A国商品,但是, 用A币表示的B国商品便宜,A国人愿意 用A币购买B国商品,A币供给增加,需 求减少,此时发生A币支付赤字。在A 币 与B币之比为1:4的时候,情况正好反过 来,A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A币支 付盈余。只有在A币与B币之比为1:8时, A币与B币供求均衡,此时,两种货币的 购买力也实现了均衡。
开放经济下的货币理论与 政策幻灯片PPT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12.1 汇率决定理论
• 汇率决定理论是有关一国货币与别国货币兑换 比率的决定理论,它是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 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早期重商主义者与古典 学派就开始研究汇率决定问题,但是,由于当 时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中都以金银为货币本 位,所以他们的研究始终没有脱离汇率与金银 价格之间关系的讨论。真正具有重要意义的汇 率决定理论的研究应当从20世纪初期瑞典经济 学家卡塞尔(Gustav Cassel )的购买力平价 理论算起。
• 相对购买力平价说则把汇率的升降归于物价或 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内, 汇率的变化要与同一时期内两国物价水平的相 对变动成比例,就是要剔除两国物价水平变动 对汇率的影响。具体地说,假定某年甲国物价 指数由100上升到320,乙国物价指数由100上 升到240,于是新的汇率水平将等于旧汇率乘 上两国物价指数的比率,即变成原来的3/4 (240/320),其计算公式为:
A
B
币 表 12 示 的
8 币 价 格4
O
A币支付赤字
S
D A币支付盈余
5亿
A币数量
购买力平价的均衡汇率决定
• 如果其他因素引起对A国或B国商品需求的相对 变化,A币的供给或需求曲线就会移动,均衡 汇率将相应上升或下降。譬如,A国发生通货 膨胀,而A、B两国的货币汇率还没有发生变化, 那就是B国商品相对便宜。这就导致对B国商品 需求增加和对A国商品需求减少,进而对A国 货币需求减少,D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同时, 对B国商品需求增加,就是有更多的A国货币购 买B国商品,也就是A国货币供给增加,S曲线 向右下方移动。新的交点决定A国通货膨胀导 致A国货币汇率下跌。
12.1.1 传统汇率决定理论
• 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认为,不同货币的 兑换比例主要取决于它们各自的内在价 值,即与商品或资本交换的能力,其中 最有影响的是,着眼于交换商品能力的 购买力平价说和着眼于交换资本能力的 利率平价说。
1.购买力平价理论
•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阐述不同国家商品劳务价格 之间关系的学说,它最早出现在19世纪, 1915年为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所系统提出。卡 塞尔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 它具有对外国商品的购买力,外国人之所以需 要本国货币,也是因为它具有对本国商品的购 买力。以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作为汇率决定的基 础正是卡塞尔理论的主要贡献所在。
以
美
元
表 示
H
的 英镑J
I
价
格 O
英镑需求曲线
以 英 美元供给曲线 镑 表 示 的L 美 元 价 格
A B C 英镑数量
O
K 美元数量ຫໍສະໝຸດ 图12.1 向后弯曲的外汇供给曲线
• 在美元对英镑的条件下,英镑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英镑的美元价格下降,英镑的需求才会增加。美元的供给 曲线向后弯曲,表明美元的英镑价格上升超过一定的限度, 美元的供给反而减少。因为英镑的汇率高,就是美元的汇 率低,所以英镑需求曲线的上半部分,对应美元供给曲线 下半部分,英镑贬值就是美元升值。英镑在弹性较大的需 求曲线的上半区域贬值,对英镑需求的增加幅度大于英镑 汇率下跌的幅度,对英镑需求的增加就是英国商品出口的 增加,也就是对美国商品需求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