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酸盐敷料粉剂联合金因肽治疗乳腺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优拓敷料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优拓敷料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1 0 0年 1 2月 第 2 4卷 第 l 2期 ( 第 30期 ) 总 0
优拓敷料治疗急性放射性皮 炎 的临床效果 观察
王妙 儿①
关键 词 优 拓 敷 料 ;放 射 治疗 ;放 射 性 皮 炎
【 图分 类 号 】R 4 【 中 16 文献 标 识 码 ]A 【 章 编 号 ]10 - 6 X2 1)2 0 8 - 2 文 0 15 8 ( 01 -0 敷 创 面 ,实 验 组 用 优 拓敷 料 ,对 照 组 用 凡 士林 油 纱 布 ,2组 最 后 都 用 两 张 无 菌 纱 布 包 扎 固定 , 每天
1 或隔 日 1 换药。 次 次 1 . 观 察 指 标 。 ( ) 面 愈 合 。 记 录 患 者 糜 烂 面 干 燥 、愈 合 5 1创
① 舟山市人民医院 浙江 舟山 360 10 0
21 两 组 愈 合 时 间 、住 院 天 数 比较 。 放 射 性 皮 炎 平 均 愈 合 . 时 间 、平 均 增 加 的 住 院 天数 实验 组 较 对 照 组 缩 短 ,差 异 有 显 著 性 意 义 ( < .1 ,其 中 实 验 组 有 2例 曾 行 全 身 抗 炎 治 P 00 ) 疗 ,有 2例 为 疤 痕 愈合 。对 照组 有 l 0例 进 行 全 身抗 炎 治疗 , 5例 疤 痕 愈 合 ,有 l例 Ⅲ度 放 射 性 皮 炎 伴 感 染 , 不 能 愈 合 ,
服 用 镇 痛 药 , 睡 眠 受 到 干 扰 轻 ;Ⅲ 级 疼 痛 剧 烈 ,不 能 忍 受 , 睡 眠受 到 干扰 ,需 用 镇 痛 药 。 1 . 敷 贴 材 料 。优 拓 标 准 型敷 料是 法 国 优 格 医 疗 公 司 生 产 , 3
为 无 菌不 粘 伤 口非 闭合 性 脂 质 类 水 溶 性 敷 料 ;无 菌 凡 士林 油

金因肽治疗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金因肽治疗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金因肽治疗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焦玉红;路平华;江瑞霞
【期刊名称】《护理与康复》
【年(卷),期】2006(005)001
【摘要】放射性皮肤损伤是肿瘤放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常表现为湿性皮炎。

为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放疗,必须采取措施控制皮肤感染发展。

2002年4月至2004年10月,本院放疗五科对50例鼻咽癌放疗所致湿性皮炎患者采用金因肽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77)
【作者】焦玉红;路平华;江瑞霞
【作者单位】山东省肿瘤医院,山东济南,250117;山东省肿瘤医院,山东济
南,250117;山东省肿瘤医院,山东济南,2501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R75
【相关文献】
1.藻酸盐敷料粉剂联合金因肽治疗乳腺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J], 王盛菊;李涵;谢桂群
2.金因肽联合双料喉风散治疗Ⅲ度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J], 李惠年;汤秋虹;詹晓莲;宋金梦
3.金因肽联合复方磺胺粉治疗鼻咽癌III度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J], 张婷婷;王文静;涂莹;孙丽
4.金因肽治疗乳腺癌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J], 郭永红;丁景弦
5.金因肽治疗Ⅲ度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J], 邓卓霞; 周富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黏性软聚硅酮薄膜敷料预防乳腺癌术后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研究

自黏性软聚硅酮薄膜敷料预防乳腺癌术后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研究

自黏性软聚硅酮薄膜敷料预防乳腺癌术后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研究郑良建;张红艳;袁梦珍;荣丽雯;孙昌进【摘要】目的探讨自黏性软聚硅酮薄膜敷料(美菲)对乳腺癌患者急性放射性皮炎的防护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试验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放疗皮肤护理,试验组在放疗前予美菲膜贴于照射野皮肤表面.分别使用RTOG及RISRAS评分表评估放疗期间及放疗后2周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严重程度.结果 RTOG评分显示,试验组Ⅰ、Ⅱ、Ⅲ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分别为78.6%、16.7%、4.7%,对照组Ⅰ、Ⅱ、Ⅲ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分别为16.7%、59.5%、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Ⅰ、Ⅱ、Ⅲ级放射性皮炎发生时间更长,当发生相同等级放射性皮炎时,试验组累积放疗剂量更大(P<0.05).RISRAS评分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总治疗时间较试验组延长(P<0.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在放疗前及全过程中使用美菲,可以显著降低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8(016)006【总页数】3页(P11-13)【关键词】乳腺癌;放射治疗;放射性皮炎;美菲【作者】郑良建;张红艳;袁梦珍;荣丽雯;孙昌进【作者单位】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31;四川省人民医院城东病区,四川成都610101;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31;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31;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放疗在乳腺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术后辅助放疗不仅能明显降低局部和区域复发率,还能提高总生存率。

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

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

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
调查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的皮肤在接受放疗后容易受到损害。

为了缓解放疗后皮肤损害,许多研究人员已经着手研究如何规范化的进行皮肤护理。

本文旨在探讨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

放疗后皮肤损害是指放疗治疗后出现的不适、疼痛、发红、肿胀以及过敏等一系列皮肤反应。

这些反应可能会迫使患者停止放疗,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然而,一些研究已经证明了进行标准化皮肤护理可以帮助缓解放疗后皮肤损害。

具体来说,标准化皮肤护理包括了清洁、保湿、涂抹皮肤保护剂和避免使用有害的化学品等方面。

研究人员通过给予患者标准化的皮肤护理指导,帮助患者维持皮肤健康,减轻放疗后皮肤反应的严重程度。

一项研究表明,标准化皮肤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放疗后的皮肤反应,例如瘙痒、灼热和红肿等。

在这项研究中,患者在接受放疗前和放疗后两周、四周和六周时被评估他们的皮肤反应程度。

结果表明,进行标准化皮肤护理的患者,在放疗后两周、四周和六周的皮肤反应程度显著低于未进行标准化皮肤护理的患者。

类似地,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给予标准化皮肤护理的患者比未进行标准化皮肤护理的患者需要较少的药物来治疗皮肤反应。

在这项研究中,患者在标准化皮肤护理和常规护理之间随机分组。

结果表明,进行标准化皮肤护理的患者需要较少的药物来治疗他们的皮肤反应,而且他们的治疗效果好于另一组。

《金因肽放疗科应用》课件

《金因肽放疗科应用》课件

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技术改进和优化,提高金因 肽放疗科的治疗效果,减轻副作
用。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金因肽 放疗科应用的研究和应用。
05
总结与展望
对金因肽放疗科应用的总结
金因肽放疗科应用的优势
金因肽在放疗科应用中表现出显著的优势,包括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副作用、增强患者耐受性等。
金因肽在放疗科的具体应用
《金因肽放疗科应用》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
• 金因肽放疗科应用概述 • 金因肽放疗科应用原理 • 金因肽放疗科应用的实践与案例 • 金因肽放疗科应用的挑战与前景 • 总结与展望
01
金因肽放疗科应用概述
金因肽放疗科应用背景
01
放疗科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科室, 但放疗过程中常伴随一些副作用 ,如皮肤损伤、黏膜炎等。
金因肽放疗科应用的发展历程
初步探索阶段
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金因肽对肿 瘤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
的探讨。
临床试验阶段
随着研究的深入,金因肽在放疗科 的临床试验逐渐展开,验证其在减 轻副作用和提高疗效方面的效果。
广泛应用阶段
经过临床试验验证,金因肽在放疗 科的应用逐渐得到推广,成为肿瘤 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02
金因肽放疗科应用原理
金因肽放疗科应用的基本原理
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消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金因肽作为放疗辅助药物,通 过调节机体生理功能,降低放疗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金因肽通过调节免疫系统、促进细胞修复和再生等机制,增强机体对放疗的耐受性 和治疗效果。
金因肽在放疗科应用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 佳的治疗效果。
金因肽的给药方式一般为静脉 注射,给药剂量和频率需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放疗皮肤反应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放疗皮肤反应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放疗皮肤反应中的应用柯淑梅;黄锦玲;林淑敏【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乳腺癌手术后放疗皮肤反应中的护理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手术后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肤损伤程度轻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断放疗人数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在乳腺癌手术后实施放射治疗患者中可以减轻患者皮损程度,减少中断治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34)011【总页数】2页(P872-873)【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乳腺癌;放疗;皮肤反应【作者】柯淑梅;黄锦玲;林淑敏【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福建,厦门,361000;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福建,厦门,361000;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福建,厦门,3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3乳腺癌属于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居于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首位,近年来随着女性生活压力的增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其发病率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1]。

目前临床上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为实施根治性手术,配合辅助放疗能够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放射治疗属于物理性治疗方法,可以减少乳腺癌的复发,但是同时会对放疗的部位带来皮肤损伤等不良反应[2]。

我院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乳腺癌放疗治疗过程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基础资料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

急性放射性皮炎,怎样处理效果好?这个病例告诉你!

急性放射性皮炎,怎样处理效果好?这个病例告诉你!

急性放射性皮炎,怎样处理效果好?这个病例告诉你!放疗会引起多种辐射后不良反应,其中多达 95% 的患者可发生放射性皮肤损伤。

其中急性放射性皮炎可发生在照射后的几天或几个月内,严重时可导致放疗方案被迫暂停。

先来看一例鼻咽癌并发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处理案例。

案例分享简要病史:患者,男性,52 岁。

因「左耳耳鸣 6 月,确诊鼻咽癌4 月余」入院。

患者于 2021 年 08.23、9.14、10.5 行 GP 方案诱导化疗 3 周期,于 2021-11-10 行鼻咽癌根治性放疗,12-29 放疗结束。

入院诊断:鼻咽癌 T3N2MII 期发生过程:12-15 开始出现双侧颈部放疗区皮肤发红伴干性脱皮,局部皮肤瘙痒,右侧颈部有一处溃疡,伴有咽部痛、纳差、乏力、感染性发热等情况。

12-20 暂停一次放疗,并予吗啡等药物止痛、营养支持、抗感染等治疗。

12-21 开始,右颈部破溃处皮肤予银离子抑菌剂喷洒,一日 4~5 次,直至破溃处皮肤愈合。

银离子抑菌剂的具体操作方法:1. 用生理盐水棉球轻轻按压溃疡处及周围发红处皮肤,主要目的是清洗局部污垢,保持皮肤清洁;注意勿用力擦拭,勿与其他消毒剂混用,如含碘消毒剂。

2. 待自然干燥后,用银离子抑菌剂离溃疡处约10 cm 均匀喷洒3-4 下即可,喷洒后局部皮肤出现气泡属于正常现象。

3. 每日喷雾4 次,分别是8:30、12:00、16:00、20:00,直至皮肤愈合。

后续追踪:下图分别是 2021-12-24 与 12-27 右颈部局部皮肤情况:下图分别是 2022-01-02 与 01-07 右颈部皮肤情况。

(以上病例图片由作者提供)案例小结文献报道,95% 以上的鼻咽癌患者在放疗期间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和损伤,轻者出现灼热、红斑、干性脱皮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水肿、湿性脱皮、溃疡等。

目前对放射性皮炎预防及治疗护理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仍无一致推荐的放射性皮炎的防治措施。

银离子抑菌剂是一种无色无异味的透明液体,它的主要成分是银离子,对组织及微生物渗透性强,通过多种途径杀灭伤口的微生物。

放射性皮炎的预防措施和治疗

放射性皮炎的预防措施和治疗

专题讨论105现代养生 2020年8月第20卷第14、16期放射性皮炎的预防措施和治疗蒲远学摘要 放射治疗属于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根据相关肿瘤治疗中心统计,约60%~75%的癌症患者都要进行放射治疗,放射性皮炎属于肿瘤疾病治疗时常见的并发症疾病,病发率显示为93.8%,需要对疾病加以预防和及时治疗。

关键词 放射性皮炎;预防措施;治疗中图分类号 R758.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0)14-105-03放射性皮炎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会引起患者疼痛感,患者容易出现局部感染的情况,并最终形成瘢痕,使其放疗中断或延长治疗时间,造成肿瘤的控制率和治愈率都降低,且患者的生活质量也降低。

放射性皮炎疾病的发生,预防重于治疗,临床探索放射性皮炎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均得到较大进展,有效防治放射性皮炎是保证放疗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1]。

1 放射性皮炎疾病及发生机制皮肤放射性毒性反应包含着5级,其中0级为基本无变化;I 级则是患者出现水疱和淡红斑及出汗减少等现象;II 级为皮肤触痛及明显红斑、片状湿性脱皮等;III 级除了皮肤皱褶处外,融合性湿性脱皮及重度水肿;1V 级则是溃疡出血和坏死。

这属于放射性皮肤反应临床参考的重要标准。

1.1 细胞生物学机制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细胞生物学机制是人体的皮肤上皮发生层细胞和皮下血管出现变化,射线产生的自由基和活性氧对基底层细胞造成损伤,避免基底层细胞分裂增殖,防止其向表层迁移和角化造成放射性皮肤损伤[2]。

1.2 分子生物学机制放射性皮炎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当前并不清楚,通常电离辐射可产生自由基和活性氧,使放射野细胞DNA 双螺旋结构复制方面出现紊乱的现象,造成细胞凋亡。

1.3 生长因子改变放射性损伤部位所具有的多种生长因子如表皮生长因(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都存在着含量不足的问题,放射溃疡发生之后,人体的皮肤组织细胞合成分泌VEGF 的功能也相对比单纯伤口组而言更低,能够得出受照射后皮肤局部的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合成和分泌VEGF 的功能会出现较大程度上减弱的发展趋势,使得患者伤作者单位: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工作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警医学,2018,29(12):1181-1183.[2] 尹泽钢,张玲,王丽香,等.埃博拉治疗中心卫生防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探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8):612-614.[3] 张波.分析基层卫生防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健康大视野,2018,13(23):251-252 .[4] 甘景连.浅谈基层卫生防疫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青年时代,2019,16(10):151-152.[5] 郭艳香.卫生防疫检验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改革对策分析[J].健康必读,2018,27(26):287-288.[6] 徐宇.基层防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9,31(8):280-281.[7] 王广威,智聪,王文清,等.基层防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J].兽医导刊,2018,17(21):35-37.[8] 邢丽平,郭磊,任锡艳.基层医院卫生防疫工作中的问题与应对措施探讨[J].健康大视野,2020,21(12):289-290.[9] 张洪云,李万深.基层医院卫生防疫工作中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4):2697-2698.[10] 方艳凤.基层卫生防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3,18(3):66-67.[2020-07-24收稿]专题讨论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August 2020 Vol.20 No.14,16106口愈合比较缓慢。

乳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护理知识科普

乳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护理知识科普

乳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护理知识科普近几年,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和年轻化趋势。

乳腺癌病人主要采取手术配合放疗治疗方式。

放射治疗借助放射线的应用,将残余癌细胞杀死,避免扩散到其他组织器官,实现局部控制和根治目标。

然而,放疗会产生不良反应,其中最常见的是放射性皮肤损伤。

乳腺癌放疗中,发生皮肤脱皮、溃疡和红斑等患者占据87%。

由此看来,乳腺癌病人做好术后放疗皮肤护理至关重要,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详细介绍乳腺癌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护理知识。

一、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定义与类型(一)放射性皮肤损伤定义放疗时,乳腺癌患者必须接受电离辐射照射,这会导致急性放射性皮肤粘膜损伤,与此同时,薄而细的皮肤不容易暴露且不透气、出汗多,局部很难快速供应血液并回流到淋巴,造成乳腺癌术后经放射线照射后具有较高皮肤损伤概率,严重时会影响实行整体治疗方案。

电离辐射直接作用于皮肤导致的疾病被称作放射性皮肤损伤或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皮肤烧伤。

人体中最早认识辐射效应的器官就是皮肤,皮肤放射性损伤具有潜伏期,潜伏期长短受到皮肤局部接受剂量和辐射质量的决定性影响,越大辐射剂量导致具有越短潜伏期。

放射性皮肤损伤主要损伤上皮生发层细胞、真皮与皮下组织血管丛。

有学者认为,闭塞细微血管、纤维化广泛组织与损伤直接细胞是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病机理,其中对组织后续病理过程产生影响的第一要素是有内膜炎出现在小血管、较大血管内和闭塞坏死的血管。

(二)放射性皮肤损伤类型以不同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为依据,将其划分为4度:Ⅰ度指毛囊性丘疹和脱毛:单次不同辐射剂量可导致暂时性脱毛或永久性脱毛;Ⅱ度指红斑反应,又被称为干性脱皮;一般出现在单次照射5-10Gy或分次照射30Gy时;Ⅲ度指水泡,又名湿性皮炎;一般出现在单次照射剂量10-20Gy或累计照射20-40Gy时;Ⅳ度指坏死性溃疡,一般出现在单次照射剂量大于20GY或累计照射总量在40-120Gy 时。

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效果观察

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效果观察

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效果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效果。

通过对乳腺癌放疗对皮肤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的内容,设计研究方法并进行结果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伤的程度。

进一步讨论指出,该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具有显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乳腺癌,放疗,皮肤损害,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研究方法,结果分析,讨论,效果观察,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造成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多样,其中放疗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乳腺癌放疗在杀灭恶性细胞的也会对患者的皮肤造成损害。

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主要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干燥、脱皮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破溃和感染。

这些皮肤损害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治疗成本,甚至影响治疗效果。

为了减轻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标准化的皮肤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科学合理的皮肤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皮肤损害的发生,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的效果。

本研究旨在观察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护理方案,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评估乳腺癌放疗对皮肤的影响,包括放射性皮炎、红肿、瘙痒、疼痛等症状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

2. 分析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的内容,包括护理措施、护理器材、护理频率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3. 通过对乳腺癌放疗后患者进行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观察其对皮肤损害的效果。

4. 探讨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在减轻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对乳腺癌放疗中后期皮肤护理的体会

对乳腺癌放疗中后期皮肤护理的体会

对乳腺癌放疗中后期皮肤护理的体会
张俊萍
【期刊名称】《疾病监测与控制》
【年(卷),期】2014(0)11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在放射治疗中后期皮肤反应的护理。

方法收集我科2009年1月~2013年12月38例乳腺癌患者实行保乳术后进行三维立体放射治疗时皮肤反应的观察与护理研究。

结果科学的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放疗中后期皮肤反应有预防和控制的作用,可以有效的维持放疗工作顺利进行。

【总页数】2页(PF0003-F0003)
【关键词】乳腺癌;放疗中后期;皮肤护理
【作者】张俊萍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蒙古包钢医院肿瘤放疗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3
【相关文献】
1.综合护理措施在乳腺癌术后放疗皮肤反应中的应用体会及效果分析 [J], 周杨;唐宁;肖婷
2.乳腺癌放疗皮肤反应的护理体会 [J], 吕锦燕
3.乳腺癌术后放疗致Ⅱ度皮肤反应20例护理体会 [J], 邓琼娟
4.乳腺癌放疗患者皮肤损伤的护理体会 [J], 徐学芳
5.60例乳腺癌放疗病人的皮肤护理体会 [J], 袁锦军;朱霞;陈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藻酸盐敷料联合银离子抗菌凝胶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藻酸盐敷料联合银离子抗菌凝胶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用; 同时还具有 止血功能 ; 柔软, 可填充 伤 口腔隙 , 促进 穿刺 点伤
[ 3 ]童瑾 , 冯 丽娟 , 韩 学惠 , 等. 超 声 引 导 下 改 良塞 丁格 技 术 P I C C置管 穿刺 点渗 液 原 因分析 及护 理 [ J ] . 护 理 学杂 志 , 2 0 1 3 , 2 8 ( 2 1 ) : 4 6 — 4 .
[ 4 ]乔爱珍 , 苏迅. 外 周 中心静脉 导 管技 术 与 管理 [ M] . 北京:
口的愈合 ; 去 除时无痛 , 不会 导致创面 的再次损伤 。
R o b i n s 等 研究 表明液体 创可贴具 有 良 好 抗 菌性 能 , 可以
介绍 如下。
1 . 2 方法
两组均常规清洗 、 消毒 , 将局部脓性 分泌 物 、 坏 死组
织彻底清 除干净后 , 用0 . 5 %碘伏溶液对伤 口及周 围皮 肤进行常 规 消毒两 次 , 再用生理盐水清洗 干净。治疗 组 : 用藻酸盐敷 料联
合银 离子抗 菌凝胶 进行 覆 盖 , 最后 盖上 纱 布或 泡沫 敷料 ; 对 照 组: 单组藻酸盐敷 料 覆盖创 面 , 有 瘘道 形成 者 以藻 酸盐 敷料 填
1 资料与方 法 1 . 1 资料 选取本院 2 0 1 4年 4月一 2 0 1 5年 1 2月 收治 的 4 3例 压疮 患者为研究 对象 , 压 疮分 期 均为 Ⅲ~ Ⅳ期 , 属于 院外 带人 。 其 中男 2 3例 , 女2 0例 , 年龄 6 5 ~ 9 1岁 。压 疮部 位 : 8处 在外 踝 工作单位 : 4 2 1 0 0 2 衡阳 解 放 军第 1 6 9医院 暨湖 南 师范大 学
意义 ( P>0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放射区皮肤温度与放射性皮炎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放射区皮肤温度与放射性皮炎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放射区皮肤温度与放射性皮炎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耿文慧,周严红,卢霄蒙,张媛媛,李姗姗(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探讨乳腺癌术后放疗后放射区皮肤温度与放射性皮炎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采用横断面研究,连续收集2021年12月—2022年3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接受放疗的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106例。

采用三维适型放疗(直线加速器放疗6MV -X 线),照射范围为胸壁/乳房±淋巴引流区,放疗第25次时用医用红外体温计测量放射区(患侧)放射性皮炎程度最重区域(根据RTOG 标准评估)的皮肤温度及健侧相应对照区域的皮肤温度,比较两侧皮肤温度的差异及放射区皮肤温度与放射性皮炎程度之间相关性。

106例患者中放射性皮炎0级8例(7.5%),1级76例(71.7%),2级20例(18.9%),3级2例(1.9%)。

患侧不同级别放射性皮炎之间的皮温:0级(37.1±0.8)℃,1级(37.6±0.7)℃,2级及以上(38.0±0.6)℃,患侧皮温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2级及以上者皮温均明显高于0级、1级者(P 均<0.05),0级和1级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不同级别放射性皮炎患者健侧皮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与相对应患侧皮温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以患侧2级及以上皮炎作为暴露结局,分别将1级及2级放射性皮炎皮温均数作为分界值纳入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患侧皮温每增加1℃,2级以上皮炎的发生风险将增加1.71倍。

当皮温≥37.6℃时,21.93倍;当皮温≥38.0℃时,2级及以上皮炎的发生风险将增加3.64倍。

乳腺癌术后放疗后放射区皮肤温度较健侧区域高,且与放射性皮炎程度呈正相关趋势,随着放射区皮肤温度升高,2级及以上放射性皮炎的发生风险增加。

藻酸盐敷料用于外阴部Paget's病术后创面的效果观察

藻酸盐敷料用于外阴部Paget's病术后创面的效果观察

藻酸盐敷料用于外阴部Paget's病术后创面的效果观察蔡玮;史铁英
【期刊名称】《医疗卫生装备》
【年(卷),期】2013(034)004
【摘要】目的:探讨藻酸盐敷料对会阴部Paget's病术后创面的观察.方法:将24例会阴部Paget's病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观察组采用藻酸盐敷料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率、治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藻酸盐敷料治疗术后愈合不良伤口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干性疗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藻酸盐敷料在外阴部Paget's病术后创面愈合中具有治愈率高,伤口愈合快及患者舒适度高等优点.
【总页数】2页(P79-80)
【作者】蔡玮;史铁英
【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辽宁大连116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18;R197.39
【相关文献】
1.改良式藻酸盐敷料用于拔甲术后创面换药的效果观察 [J], 郑亚萍;张剑美
2.藻酸盐敷料用于拔甲术后创面换药的临床观察 [J], 张金梅;刘静;李恒;卢珊红;舒

3.美洲大蠊提取液联合藻酸盐敷料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效果观察 [J], 周雯婷;杨敏;曾娟妮
4.藻酸盐银离子敷料在会阴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术后创面处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马辉;班翠珍;廖存;李丽;韦瑞丽
5.藻酸盐银离子敷料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观察 [J], 韦瑞丽;余芳;叶志华;班翠珍;张小龙;肖鹏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康复新液治疗乳腺癌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康复新液治疗乳腺癌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康复新液治疗乳腺癌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3-01-24T09:52:07.4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马瑞兰徐晓颖[导读] 康复新液湿敷方法简单,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马瑞兰徐晓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放疗科辽宁大连 116023)【摘要】目的评价康复新液在治疗乳腺癌放射性皮炎中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接受直线加速器放疗后发生放射性皮炎的乳腺癌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出现放射性皮炎后用康复新液湿敷治疗,对照组涂湿润烧伤膏治疗。

观察两组皮炎治疗有效率及愈合的时间。

结果实验组放射性湿性皮炎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放射性皮炎患者使用康复新液湿敷治疗,总有效率高,愈合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放射性皮炎放射治疗康复新液【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8-0199-02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放射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放射治疗在杀伤肿瘤的同时会对周围正常组织不可避免地产生损伤。

由于乳腺癌术后放疗的靶区位置表浅,皮肤吸收剂量高,因此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较高。

本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康复新液治疗乳腺癌Ⅱ-Ⅲ级放射性皮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于我科行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出现Ⅱ-Ⅲ级放射性皮炎的患者140例。

所有患者均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照射患侧胸壁、锁骨上区,2Gy/次,1次/天,5次/周,总剂量为50-55Gy。

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放射剂量、皮损面积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1.2.1 放射性皮炎分级标准根据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将放射性皮炎分为5级:0级:无变化;Ⅰ级:滤泡样暗色红斑或脱发或干性脱皮或出汗减少;Ⅱ级:触痛或鲜色红斑,片状湿性脱皮或中度水肿;Ⅲ级:皮肤皱褶以外部位的融合的湿性脱皮,凹陷性水肿;Ⅳ级:溃疡,出血,坏死。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护理进展PPT课件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护理进展PPT课件

完整编辑ppt
15
症状体征——急性放射性皮炎
❖ 往往由于一次或多次大剂量放射线照射引起,但敏感者即使剂量不很 大也可以发病。潜伏期因放射线的剂量和个人的耐受性不同而长短不 定,约8~20d。可分成三度:
❖ 第一度:初为鲜红,以后呈暗红色斑,或有轻度水肿。自觉灼热与瘙 痒。3~6周后出现脱屑及色素沉着。
完整编辑ppt
16
完整编辑ppt
17
症状体征——急性放射性皮炎
❖ 第二度:显著急性炎症水肿性红斑,表面紧张有光泽,有 水疱形成,疱破后成糜烂面。自觉灼热或疼痛。经1~3月 痊愈,留有色素沉着、色素脱失、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萎 缩等。
完整编辑ppt
18
完整编辑ppt
19
症状体征——急性放射性皮炎
完整编辑ppt
9
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病机理
❖ 各种类型的电离辐射均可使皮肤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它们对生物组织 损伤的基本病变是一致的,即细胞核的DNA吸收了辐射能,导致可逆或 不可逆的DNA合成和细胞分化两方面的影响,由此引起细胞基因信息的 变更。
完整编辑ppt
10
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病机理
❖ 由于这些基本病变而引起一系列皮肤反应和损伤,表现为可逆性的毛发 脱落、皮炎、色素沉着及不可逆的皮肤萎缩,皮脂腺、汗腺的毁灭和永 久性的毛发缺失,以致放射性坏死,继之形成溃疡。小剂量辐射对皮肤 的影响是隐匿和蓄积的。损害发生的迟早及轻重与放射性的性质、剂量 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
完整编辑ppt
11
放射性皮炎的危害
❖ 放射性皮炎是恶性肿瘤的外照射治疗中几乎不可避免的并 发症,一旦发生可造成患者皮肤抗感染和抗摩擦能力明显 下降,易发生感染和擦伤。既影响放疗的持续性与效果, 又会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皮 炎的恶性发展,以确保患者外照射放疗计划的顺利完成。

康复新液对治疗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康复新液对治疗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康复新液对治疗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修穆群;熊彬;熊娟
【期刊名称】《江西医药》
【年(卷),期】2009(44)10
【摘要】@@ 放射性皮炎是放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以往治疗用金因肽喷雾剂外喷皮肤,疗程长,见效慢,特别是对Ⅲ度和Ⅳ度放射性皮炎效果不理想.我院对放射性皮炎患者应用康复新液药液湿敷,取得较好疗效,得到患者认可,现报导如下.
【总页数】2页(P1045-1046)
【作者】修穆群;熊彬;熊娟
【作者单位】330029,南昌,江西省肿瘤医院放二科;330029,南昌,江西省肿瘤医院放二科;330029,南昌,江西省肿瘤医院放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13
【相关文献】
1.康复新液外用联合创面氧疗治疗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J], 朱凤华;刘丽萍
2.康复新液对治疗放射性皮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J], 冯媛
3.康复新液治疗头颈部肿瘤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J], 刘志野;李娜
4.康复新液联合免疫三氧治疗会阴放射性皮炎疗效观察 [J], 曹丽花;李华;汪兰
5.康复新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Ⅱ~Ⅲ级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J], 余艳梅;韦妹爱;刘丽琼;蒙以良;李月明;许群英;王周永;陆燕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康复新液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老年乳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康复新液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老年乳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康复新液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老年乳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的临床观察马国旗;刘彭坤;王磊【期刊名称】《老年医学与保健》【年(卷),期】2022(28)4【摘要】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老年乳腺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疗效,为治疗该病提供方法。

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21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收治的老年乳腺癌放射性皮炎患者81例,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bFGF+康复新液治疗,n=37)和对照组(bFGF治疗,n=44)。

比较2组治疗放射性皮炎的疗效及治疗前后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放射性皮肤损伤评估量表(radiation induced skin reaction assessment scale,RISRAS)评分和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血清表皮细胞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水平。

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89.19%vs 70.45%,P<0.05)],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18.81±2.59)d vs(25.34±2.43) d,P<0.05];观察组治疗后3 d和治疗后7 d时VAS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和TNF-α水平比对照组更低,EGF水平比对照组更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RISRAS评分更低,KPS评分更高(P<0.05)。

结论 bFGF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老年乳腺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疗效确切,能加速创面愈合,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磷酸锆钠银藻酸盐敷料作用

磷酸锆钠银藻酸盐敷料作用

磷酸锆钠银藻酸盐敷料作用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磷酸锆钠银藻酸盐(AgZnNaPO4,简称AZN)一直是人类治疗外伤及缓解局部不适的重要敷料,它除了应用于治疗普通外伤之外,还能治疗骨折,局部骨质疏松,以及溃烂性伤口等。

磷酸锆钠银藻酸盐的应用在未来也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磷酸锆钠银藻酸盐敷料在治疗普通外伤时,可以帮助抗菌、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炎症,止血,促进细胞再生,减轻痛苦,并能提高营养供给,是传统治疗外伤敷料的替代产品。

磷酸锆钠银藻酸盐敷料具有抗炎、抗肿瘤、细菌抑制、刺激骨组织再生等作用。

首先,磷酸锆钠银藻酸盐敷料能够对外伤损伤的细胞产生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减缓伤口愈合过程中的炎症反应。

其次,磷酸锆钠银藻酸盐敷料能够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有效防止伤口/痊愈区域感染,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此外,磷酸锆钠银藻酸盐的病理活性物质能够刺激细胞的分化,促进骨组织的再生,减少骨质疏松留下的损伤。

磷酸锆钠银藻酸盐敷料的研究还在不断的探索当中,研究发现磷酸锆钠银藻酸盐敷料还具有抗癌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这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发现。

此外,磷酸锆钠银藻酸盐敷料对伤口的应用也在不断地得到改善,已经把传统的敷料材料换成了更为结实的AZN材料,以增加伤口的抗破坏力,同时还可以更快地建立所需要的保护层,以抵抗外界伤害。

从以上内容来看,磷酸锆钠银藻酸盐敷料在外伤治疗和修复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癌,以及抗破坏等作用。

磷酸锆钠银藻酸盐敷料相比传统敷料具有更多的优势,能够有效防止伤口感染,促进细胞再生,抑制炎症反应,迅速愈合伤口。

在未来,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进步,磷酸锆钠银藻酸盐敷料的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有助于治疗外伤及缓解局部不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健康的快乐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 or f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 Ke y wo r d s:A l g i n a t e d r e s s i n g p o wd e r ; Rh EG F; Ra d i o t h e r a p y or f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 R a d i o d e r ma t i t i s
王盛菊 : 女, 大专 , 主管护 师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1 0 - 1 7
当代护士 2 0 1 5年 1 0月下旬 刊
标 准 进 行 分 级 共 有 5级 :0级 :基 本 无 变 化 ; I级 :水 泡 . 淡 红

9l ・
面 愈 合情 况 和 放 射 性 皮 炎 分 级 情 况 均 采 用 秩 和 检 验 . 检 验 水 准
0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1 . 2 操作方 法 根据 医嘱观察 组用 软棉签 蘸生 理盐水 将 伤 口
乳腺癌放射治疗过 程中最常见并发症 。轻者局部皮肤表现 为红 斑、 色素沉着 、 脱屑, 有 烧灼 、 刺 痒感 ; 重 者 出现局部 皮肤 出血 、 水肿 、 溃疡 、 糜烂、 有 渗 出液 、 感染 等 l 2 I 。放 射性皮 炎 不仅 给 患
证 实 了 将 藻 酸 盐 敷 料 粉 剂 联 合 金 因 肽 治 疗 放 射 性 皮 炎 比单 纯 使
rL rL rL rL rL
3 . 1 在放疗 过程中 , 射线 不仅 直接 损伤 照射 野处 上皮 细胞 , 而
且 使皮肤毛细血管发生 反应性改变 , 首先使微血管扩 张 、 充血形
比较 , 见表 1 。 例
1 . 4 数据处理
应用 S P S S 1 3 . 0统计 软件进 行 统计 学分 析 . 创
表 1 治 疗 两 周 后 两 组创 面 愈 合 情 况 和 放 射 性 皮 炎 的分 级 情 况 比较
3 讨论
联合使用 , 相辅相成 , 起到不 同的治疗作用 。从表中数据分析也
者 带 来 了极 大 的痛 苦 , 而 且 影 响放 射 治 疗 的顺 利 进 行 . 导致 放 疗 中断 或 疗 程 延 长 , 影 响 患 者 治 疗 效 果 。 因此 , 如 何 最 大 限度 地 减
轻放射性皮肤 损伤 , 增进肿瘤放疗效果 , 目前 已成为放射肿瘤 学 所关注 的重大课题 。本 科室用藻酸盐敷料粉剂联合金 因肽 治疗 乳腺癌 患者放 射性皮炎取得较好疗效 .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组 。结论
活质量 . .
藻酸盐敷料粉剂联合 金因肽 治疗肿瘤患者放射性皮 炎比单 纯使 用金 因肽 效果显著 , 能缩短创 面愈 合时 间, 提 高患者的 生
关键词 : 藻酸盐敷料粉 剂 : 金 因肽 ; 乳腺 癌放 射 性 治 疗 : 放 射 性 皮 炎 中 图分 类 号 : R 4 7 3 . 7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6 4 1 l ( 2 0 1 5 ) 1 0 — 0 0 9 0 - 0 2
采 用 目的 抽 样 法 , 将6 0例 因放 疗 出现 放
探 讨 藻 酸 盐敷 料 粉 剂 联 合 金 因肽 治 疗乳 腺 癌 患 者放 射 性 皮 炎的 疗 效 。方 法
射 性 皮 炎 的乳 腺 癌 患 者 分 为 观 察 组 和 对 照 组 . 每组 3 O例 , 观 察 组 采 用 藻 酸 盐 敷 料 粉 剂 联 合 金 因肽 外敷 创 面 , 对 照 组 只 采 用金 因 肽 喷 洒创 面, 观 察两 组 药 物 对 放 射 性 皮 炎 的 治 疗 效 果 及 创 面愈 合 时 间 。 结 果 观察 组 肉芽组织 生长较快 , 创 面 愈 合 情 况 明 显 优 于 对 照
乳 腺 癌 是 妇 女 最 常 见 的 恶 性 肿 瘤 之 一 .在 我 国 乳 腺 癌 的 患
放 射 性 皮 肤 反 应 的分 级 标 准 l 3 ] , 两组放射性皮炎均在 2 级以j 二 、 皮 损 创 面 大 于 5厘 米 , 其 中观 察 组 有 明 显 红 斑 l 5例 , 片 状 湿 性
d r e s s i ng a n d r h EGF we r e mo r e e f f e c t i v e t ha n o nl y r hEGF f o r t r e a t i ng r a d i o de r ma t i t i s .Th e y c o u l d s h o r t e n t he wo u nd he a l i n g t i me a n d i mp r o v e
S i c h u a n A c a d e m y o f M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 C h e n g d u 6 1 0 0 7 2 , C h i n a
W A N G S h e n g _ 皿, L I H a n , X I E G u i — q u n
工作单位 : 6 1 0 0 7 2 成 都 四 川省 人 民 医 院
定为显效 : 3 ~5 d , 有 明显 的 肉芽 生 长 , 无 分 泌物 , 创 面 开 始 愈
合: 有效 : 5 ~ 1 0 d , 有 肉芽生长 , 创面 干燥分 泌物减 少 , 皮 损范 围 并 明显缩 小 ; 无效 : 1 0 1 5 d , 未见 肉芽生长 , 创面无明显缩小 , 仍 有大量分泌物 。( 2 ) 放射性皮 炎根据 R T O G急性放 射损 伤分级
Ef fe c t i v e n e s s o b s e r v a i t o n o f a l g i n a t e d r e s s i n g a n d r h EGF o n r a d i o d e r ma t i t i s o f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p a i t e n t s

பைடு நூலகம்
9 0・
T ODA Y N URS E,Oc t o b e r , 2 01 5, No . 1 0
※ 肿 瘤 科 护 理
藻 酸 盐 敷 料 粉 剂 联 合 金 因 肽 治 疗 乳 腺 癌 患 者 放 射 性 皮 炎 的 疗 效 观 察
王 盛 菊 李 涵
摘 要 目 的
谢 桂 群
0 【 =0. 0 5。
斑, 毛发脱落 , 干性脱皮 , 出汗 减少 ; Ⅱ级 :皮肤 触疼 , 明显红 斑 和片状湿性脱皮 , 中度水肿 ; Ⅲ级 : 除皮肤皱褶 处之外 的融合性
湿性脱皮 , 重 度 水 肿 ;1 V级 :溃 疡 , 出血 , 坏死 。
2 结 果
2 . 1 治疗两周后两组 创面 愈合情 况和 放射性 皮炎 的分级 情况
病率 占全 身恶 性 肿瘤 的 7 % 1 0 %.并 有 逐 渐上 升 的趋 势 ¨ ] 。
放射治疗是乳腺 癌术后的重要 治疗 手段之 ~ , 而放 射 性 皮 炎 是
脱皮 9例 , 片状湿性脱 皮合并 水肿 4例 , 溃 疡 出血 者 2例 , 年 龄 在4 0 ~ 6 6岁 : 对 照组 有明显红斑 l 4例 , 片状湿 性脱皮 l 0例 , 片 状湿性脱皮合并水肿 5例 , 溃疡出血者 1 例, 年龄在 3 8 ~ 6 7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 、 皮肤损伤 、 创 面大小 上差 异无统计 学意 义( P >
1 资 料 与 方 法
清洗干净待干 , 然后用金因肽喷于伤 口创面 . 再用 藻酸盐 敷料粉 剂尽量均匀地撒在创面上 , 最后用纱布敷盖保护创面 ; 对照组 同
样 用 生 理 盐 水 冲洗 伤 口待 干 , 然 后 将 金 因肽 喷 于 伤 口 , 同 样 用 无
菌纱布覆盖保 护创 面 , 两组均每天换药 1 次, 7 d为一 个疗 程 , 连 采用 目的抽样 法 . 选取本 院 2 0 1 2年 1 月~ 2 0 1 3
v i d e d i n t o o b s e r v a t i o n ro g u p a n d c o n t r o l ro g u p a t r a n d o m.T h e o b s e va r t i o n g r o u p w e r e t r e a t e d w i t h b o t h lg a i n  ̄e d r e s s i n g a n d r h E GF,a n d t h e c o n t r o l ro g u p w e r e g i v e n w i t h o n l y r h E GF. T h e c u r a t i v e e f e c t a n d t h e wo u n d h e li a n g t i me i n t w o g r o u p s w e r e o b s e r v e d . Re s u l t s C o mp  ̄e d t o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g ra n u l a t i o n t i s s u e re g w f a s t e r a n d t h e w o u n d h e a l e d mo r e b e a u t i f u l l y 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ro g u p . Co n c l u s i o n Bo t h a l g i n a t e
A b s t r a c t 0b j e c t i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c u r a t i v e e f e c t o f a l g i n a t e d r e — s s i n g p o w d e r a n d r e c o mb i n a n t h u m a n e p i d e r m a l g r o w t h f a c t o r( r h E G F ) o n r a d i o d e r m a t i t i s o f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 Me t h o d s U s i n g o b j e c t i v e s a m p l i n g m e t h o d s , 6 0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r a d i o d e r m a t i t i s w e r e d i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