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功率半导体器件发展历程、优势和发展前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iC肖特基二极管同Si超快恢复二极管的比较
二极管
高阻断电压 高开关速度
高温时稳定性好
3) 单极场效应晶体管
这里指的是MESFET(金属 半导体接触场效应晶体管) 及JFET(结型效应晶体管),它 们的结构见右图。 采用SIC特别适合制作这二 种高压大电流器件。同样, 飘移区在决定它们的优良 特性方面起决定作用。不 过这二种器件通常是常导 通型,不适合直接用于开关。 但是它们可以同低压功率 MOSFET结合构成一种常截 止型器件,因而发展这二种 高压大电流器件有重要的 意义。
右图示出4H-SIC及SI的平 面功率同 MOSFET的比导通 电阻的比较。可以看出,对 容易实现的电子迁移率 µINV=10CM2/V.S, 在1000V击 穿电压时,4H-SIC器件的比 导通电阻为SI器件的几十分 之一。而当µINV=100CM2/V.S 时,4H-SIC器件的比导通电 阻比SI器件的小100倍以上。
单相HERIC-Inverter效率
当MOSFET高温时,采 用MOSFET和JFETs 的 效率相等 测量结果包括辅助 源的损耗
效率与温度的关系(HERIC®-逆变器)
最高效率和温度无关 更小的散热装置 损耗减半 散热装置温度可以更高
效率与电压关系(HERIC®-逆变器)
SiC晶体管最高效 率与直流电压关系 不大
采用槽深1µM栅条0.6µM的4H- SIC 3KV MESFET ,其比导通电阻为 1.83MΩ-CM2,在栅压为-4V时电流为1.7X104A/CM2,截止偏压为-24V.
采用结深1µM栅条0.6µM的4H- SIC 3KV JFET,其比导通电阻为 3.93MΩ-CM2。 这些特性大大优于同类SI器件的特性。
示例1
三相光伏逆变器
B6-Bridge
750 V D C
7 kW 开关频率:16.6 kHz 功率半导体器件
IGBT 2 (BSM15GD120DN2), IGBT 3 (FS25R12YT3), IGBT 4 (FS25R12W1T4)
SiC-MOSFET (CNM 1009)
三相光伏逆变器效率
3. SIC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前 景
由于SIC功率半导体器件在电力电子应用领域具有 节电节能及减小体积方面的巨大优势和应用前景, 由此各国大力投入,竞相研究,并且在器件研究及 应用方面不断地取得领人振奋的成绩。
在发展工业用的SIC功率半导体器件中,首先推出 的是SIC肖特基二极管,2001年INFINEON公司推出 300V-600V(16A)的产品,接着CREE公司于2002年推 出600V-1200V(20A)的产品,它们主要用在开关电源 控制及马达控制中,IGBT中的续流二极管也是它们 的重要用途。2004年CREE公司销售该系列产品达 300万美元,此后销售额逐年上升
3) 巴利格复合结构
巴利格复合结构将一只低压功率 MOSFET同一只常导通的SIC MESFET结 合起来,构成一个常截止的高压功 率开关。MOSFET的漏DM同SIC MESFET 的源等电位,DB电压上升, DM的电 压也上升。当DM的电压上升到SIC MESFET的截止电压时, SIC MESFET便 截止,因此当MOSFET的VGB(复合结 构的输入电压)为零时,由于 MOSFET的漏电压钳位在SIC MESFET的 截止电压上, SIC MESFET截止,复 合结构的高工作电压主要降在耐高 压的SIC MESFET上。当VGB大于 MOSFET的阈值电压时, MOSFET导通, 复合结构也导通,于是高工作电压 的复合结构开关,由低压功率 MOSFET来控制。
5) 槽栅功率MOSFET
槽栅功率MOSFET增大了 器件的沟道密度,同时消 除了寄生JFET的串联电阻, 因而改善了功率MOSFET的 特性。下图示出4H-SIC槽 栅功率MOSFET同平面功率 MOSFET比导通电阻的比较, 可以看出,在1000V击穿电 压下,槽栅器件的比导通 电阻约改善了10倍。
20年内IGBT将会和目 前的SiC元件具有同样 的性能
一台利用SiC晶体管7kW光伏逆变器的经济效益
佛莱堡 (德国)
阿尔梅亚 (西班牙) 马赛
(法国)
能量增益 (每年)
140KWh
275KWh
250KWh
最大再生能 源发电补助 /KWA
0.45EUR
效率提高代 来的增益 (每年)
63EUR
效率提高带 来的增益 (10年)
2) SIC的击穿场强高(是SI的10倍, GAAS的7倍), SIC功率半导体器件 的最高工作电压比SI的同类器件高得多; 由于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导 通电阻同材料击穿电场的立方成反比,因此SIC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导 通电阻比SI的同类器件的导通电阻低得多,结果SIC功率半导体器件 的开关损耗便小得多。
在军用方面,美国CREE公司受军方资助,已开发出 10KV/50A的SIC PIN整流器件和10KV的SIC MOSFET。下一 步他们将要按比例缩小这些器件的尺寸,以得到 10KV/110A的器件模块,并将它们用于航母的电气升级管 理中去。
在欧洲,德国、法国及西班牙将SIC MOSFET用于太阳能 逆变器,获得98.5%的效率,它的普遍推广,将带来极可 观的节能和经济效益。
下面就一些SIC典型器件对其优势进行分析:
1) P-I-N二极管
P-I-N二极管是广泛采用的电力电子高压整流元件。SI 的P-I-N二极管主 要靠厚的本征I飘移区维持反向高压,厚的本征I区增加了正向导通压降。 对于SIC的情形,在相同反向耐压时,飘移区的掺杂浓度可以高很多,其厚 度比SI 器件的薄很多(见下表),由此可以得到低的正向导通损耗。
右图给出巴利格复合结构的输出特性。 这个器件在栅压10V时达到了很大的饱 和电流(>2X104A/CM2),线性区的电流密 度达到570A/CM2,具有低到1.9MΩ-CM2比 导通电阻,其特性非常优良。
4) 平面功率MOSFET
平面功率MOSFET如右图所示。 对于SIMOSFET,当击穿电压超过 200V时, 导通电阻增加。在高电 压时其比导通电阻大于10-2 ΩCM2,它导致导通电流密度为 100A/CM2时导通压降大于1V。 尽管改进的结构可以使其工作 在600V以上,但是比导通电阻 仍然很大,从而限制了它在高 频下应用。SIC功率MOSFET可以 克服平面功率MOSFET的缺点, 而安全工作区又比SI 的IGBT好。
第三代-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 它是一种包括MOSFET以及双极晶体管的复合功率半 导体器件,兼有功率MOSFET和双极晶体管的优点。自 1982年由美国GE公司提出以来,发展十分迅速。 商用的高压大电流IGBT器件仍在发展中,尽关德国 的EUPEC生产的6500V/600A高压大功率IGBT器件已 经获得实际应用,但其电压和电流容量还不能完全满 足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高压领 域的许多应用中,要求器件的电压达到10KV以上,目 前只能通过IGBT串联等技术来实现。
630EUR
0.44EUR 121EUR 1210EUR 0.55EUR 137EUR 1370EUR
示例2
单相HERIC®-逆变器
H4-桥 + HERIC-开关管
350V D C 5 kW
开关频率:16 kHz 功率半导体器件
IGBT: FGL40N120AND
SiC Transistors: MOSFET (CNM 1009), JFET (SJEP120R063) SiC Diodes: C2D20120D
示例
最小导通电阻
当今水平(T-MAX):
导
Si-MOST: 50 mΩ (6 mΩ)
电 阻
Ωcm²
理论极限(T-MAX):
Si-MOSFET: ≈ 400 mΩ SiC-FET: ≈ 1 mΩ
击穿电压/V
3) SIC的热导率高(是SI的2.5倍, GAAS的8 倍),饱和电子漂移速度高(是SI 及GAAS的2 倍),适合于高温高频工作。
了器件的最高工作温度(~200ºC)及最大功率。为了 满足不断发展的电力电子工业的需求,以及更好地适 应节能节电的大政方针,显然需要发展新半导体材料 的功率器件。
2. SIC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优势
SIC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第一、二代半导体 材料SI和GAAS相比,SIC材料及器件具有以下优势: 1) SIC的禁带宽度大(是SI的3倍,GAAS的2倍), 本征温度高,由此SIC 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工作温度可以高达600°C。
可以用于宽范 围的输入电压
逆变器最高效率提升图
未来SI的IGBT有望用SIC功率MOSFET代替,而SI的PIN整流二 极管将会被SIC肖特基二极管取代。另外,由于SIC PN结二极 管可以用低寿命的飘移区实现快恢复,在应用时, SIC功率 MOSFET的内部体二极管可以取代并联的肖特基二极管,它将 有利于简化电路结构。 SIC功率将会带来更好的效益。
如上所述, 尽管SI功率半导体器件经过半个世纪的 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SI材料存在难 以克服的缺点,它们使SI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受到
极大的限制。首先, SI的较低的临界击穿场强EC,限制
了器件的最高工作电压以及导通电阻,受限制的导通 电阻使SI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开关损耗难以达到理想
状态。SI较小的禁带宽度EG及较低的热导率Λ,限制
第二代-功率MOSFET。 MOSFET具有极高的输入阻抗,因此器件的栅控电流极小 (更I高G~的10频0N率A数下量(级10)0K。HZM以O上SFE)T是实多现子开器关件工,作因,而同可时以在 MOSFET具有比双极器件宽得多的安全工作区。正是因为 这些优点,使功率MSOFET从80年代初期开始得到迅速发 展,已形成大量产品,并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器是件,以功更率快M的O速SF率ET的随导击通穿电电阻压R增ON加以而至变于坏跨,这导使GM它比们双在极高 压工作范围处于劣势。
2)肖特基二极管
肖特基二极管是单极器件(见 右图) ,具有快的正到反向的恢 复时间,是电力电子中重要的高 频整流元件。对于SI 器件,在较 高击穿电压时飘移区电阻迅速增 加,由此产生显著功率损耗。一 般SI肖特基二极管工作电压约为 200V,改进的结构也不超过600V。 SIC肖特基二极管可以用低得多 的飘移区获得很高的击穿电压。
碳化硅和硅性质比较的图示
硅--面心立方晶体 碳化硅--立方晶体(一种)和六方晶系 (4H,6H等多种)
击穿范围(MV/cm) 导热性(W/cmK) 电子迁移率(*10³cm²/Vs) 饱和速(* 1 0 7 cm/s) 带隙(eV)
SIC同SI一样,可以直接采用热氧化工艺在SIC表面生长热SIO2,由此可以同 SI一样, 采用平面工艺制作各种SIC MOS相关的器件,包括各种功率SIC MOSFET及IGBT。与同属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ZNO、GAN等相比,SIC已经 实现了大尺寸高质量的商用衬底,以及低缺陷密度的SIC同质或异质结 构材料,它们为SIC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SIC功率半导体器件发展历程、 优势和发展前景
报告内容
1. SI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历程及限制 2. SIC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优势 3. SIC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前景
1. SI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历程及 限制
SI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经历了如下三代: 第一代-SI双极晶体管(BJT )、晶闸管(SCR)及其派生器件。 功率晶闸管用来实现大容量的电流控制,在低频相位控制领 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这类器件的工作频率受到 DV/DT、DI/DT的限制,目前主要用在对栅关断速度要求较低 的场合(在KHZ范围)。 在较高的工作频率,一般采用功率双极结晶体管,但是对以 大功率为应用目标的BJT,即使采用达林顿结构,在正向导通 和强迫性栅关断过程中,电流增益Β值一般也只能做到<10, 结果器件需要相当大的基极驱动电流。此外,BJT的工作电流 密度也相对较低(~50 A/CM2),器件的并联使用困难,同 时其安全工作区(SOA)受到负阻引起的二次击穿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