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方法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方法探讨
有色金属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是不可再生资源,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有必要加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探技术研究,提高矿产资源的勘探能力,以保证有色金属的开采能力。
本文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查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探讨,为今后的研究和借鉴提供了参考。
标签:有色金属;资源勘察;方法
1 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
在我国,有色金属资源分布比较广泛,但也存在着区域分布不均衡的特点。
从整体分析来看,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精益相对较多,丰富程度较低,开发难度较大,资源成本也将增加。
有色金属矿床的规模基本上是大量的中小型矿床,同时,这也是有色金属矿床发展过程中的骨干力量。
目前,一些金属矿床的开发模式主要表现为共生型和伴生型矿床相对占优势,单一矿床的开发规模相对较小,矿石成分相对复杂,开采难度也越来越大。
这将直接影响我国有色金属资源的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矿产资源的开发,为开发有效的矿产资源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察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找矿技术局限性大
局限性体现在物探异常存在着较多的干扰因素及多解性因素。
除了矿体能够引起化探异常外,岩性变化及各类蚀变和地球化学都能引起化探异常问题。
遥感技术提取的图像、影像和谱像资料的异常不单单只体现在矿体、线性结构及环形结构及蚀变情况上,很多有色金属成矿还受到地质构造、火山活动等影响,而目前我国勘查技术还未达到全面研究水平,很多数据需要进行预估。
2.2 技术落后
现阶段,发达国家找矿深度达到了4 000~5 000 m的水平,但是我国的有色金属开采深度还没有达到1 000m,国内现有的找矿理论和遥感技术还不能达到深度探测的基本要求。
我国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技术仍然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大研发力度,并积极借鉴外国先进找矿技术。
2.3野外现场快速测定方法的应用状况较差
目前,国内现场快速测定结果的相关指导较为缺乏,这就导致了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企业的找矿效率及找矿结果不理想,甚至在找矿过程中会出现漏矿。
现阶段国内进行了元素分析法以及无形测定等方法的鉴定,可是这些方法的现场应用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国内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查。
因此,如果不能加大勘查技术的推广力度范围,就很难促进国内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工
作的发展。
2.4理论与实践融合度低
目前,由于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机构设置的不合理性,导致了国内勘查技术中理论与实践融合度低,进而阻碍了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
因此,如果不能将多个学科及领域快速融为一体,服务于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那么国内勘查技术的发展将会严重滞后。
3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察方法
3.1地球物理勘查法
地球物理勘查是根据放射性、地层岩矿石、弹性、电性、磁性等物理特征作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察点,通过运用不同的勘查方法和不同的勘探工具对天然或人工形成的地球物理场进行探测,在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并进行分析研究后,最终得到资料集实参考依据,对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及面积进行精确的推断。
(1)航空预测勘探法:通过物探仪器对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进行探测,并和地质理论实用性、地球化学相结合对地下地质构造和矿产统一进行研究,以此作为勘探区域中心靶区的指标。
(2)矿体深部和矿体构造物探法:时间域电磁法有着探测深度大(300-400re)、垂向分辨率高的特点,有利于对地质层下良导矿体的探测。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是主要应用于深部矿体的取样,以在一定范围内发射和接收频率的变化为依据,其探测深度可达几十米到上千米。
3.2 地球化学勘查法
地球化学勘查是通过对水系沉积物、气体、岩石、土壤、地表植被等不同的自然元素的含量和分配变化进行监测来为矿产资源勘查提供精确依据。
地球化学勘查需要分析的范围较广,探测的元素较多,能为勘查提供灵敏度高和活动性强的全面指示,具有成本低,经济实用型强的优势,适用于矿产资源每个阶段的勘查。
3.3 吸附烃、电吸附、吸附相态汞化探法
吸附烃、电吸附、吸附相态汞化探法可捕捉到传统化探法无法捕捉到的盖层厚或矿化信息弱的隐伏矿致异常。
基于后生地球化学作用,有色金属矿体中一部分的成矿元素、伴生元素会转化成易于向上运移的可溶性离子,并富集于上层的岩石土壤中,想要捕捉到这些信息常规的化探方法是无法做到的。
对于这种情况可采用电吸附法提取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化探信息,该方法主要是利用化学试剂和通电的方式对样品的特殊处理。
而吸附烃法原理类似,是通过特殊的热释方法并利用精密的测试技术对矿体中硫化物氧化后导致的吸附烃类气体垂直上移而出现的空间上的矿体烃类异常信息进行提出。
吸附相态汞化探法是基于汞较强的挥发性和活动性,含汞金属硫化物被氧化还原后会释放出单质汞和可溶性汞的氧化物而在迁移中被周围岩石和土壤吸附形成汞异常,再根据它们的热释温度,通过
控温测量实现寻找隐伏矿的目的。
3.4 坑道物探法
坑道物探法与地面电法的区别是后者在坑道中运用电法实现探测,最常用的是坑内激发极化法和瞬变电磁法。
在地面物探中该方法能减少低阻覆盖层造成的不利影响,确保了勘测的深度,而把场源布置在坑道不同部位的做法,地质信息的范围也可以进行不断的延伸,加之该方法可实现对矿体平面分布情况的全面追踪,并在此过程中得到异常体的相关信息,因此在对有色金属资源的详查和勘察过程中会较多采用。
该方法在对矿区周边找矿发挥的作用较为明显,有利于对盲矿的勘测。
3.5 铅同位素找矿法
地球演化中地质体中的铅同位素的初始比值和铀、钍同位素的衰变积累决定了铅同位素的增长和演化,而在地质构造单元中矿床或矿化点往往是成群出现的,这些矿床或矿化点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背景往往是相同或相近,那么它们的铅同位素初始比值,铀、铅比值,钍、铅比值也会是相近的。
由于铅同位素在矿体、异常体、围岩中有着一定的差别,所以矿体、异常体、围岩可根据这些差别进行区分。
有色金属矿床勘查中一组样品中的铅同位素组成数据往往能反映出矿床物质的来源特征、形成条件及矿床的规模。
而在已有一定成矿条件的矿床中对铅同位素靶标值进行确定,待通过变差椭圆处理和R判别模式后再与靶标值进行对比,以此实现指导勘查的作用。
3.6 遥感技术法
有色金属资源的勘查是基于遥感技术法的真实性、可视性特点,在较大的范围内对矿源集中区进行寻找,将探测到的信息以图像形式以色、线、环显示出来,待将信息提取后得到的蚀变信息与矿区的围岩蚀变、成矿岩体、控矿断裂等要素进行结合,实现对新矿源分布地预测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吕伟超,李春旭,王智慧.有色金属资源勘查中野外勘察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4).
[2]梅士勇.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技术方法概述[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01).
[3]严則福.浅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技术[J].世界有色金属,2016(10).
张馥馨,黑龙江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资源勘查专业14级1班,学号201402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