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古代中国的经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打制—磨制—冶炼、铸造 铁器农具
始于春秋, 战国推广
3
铁制农具
耕作技术
A.刀耕火种 原始社会
B石器锄耕(耜耕) 距今七八千年前
C. 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
动力:人力到畜力 西汉时期的耦犁 东汉
汉朝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牛三人
二牛一人
一牛一人
犁的改进 直犁到曲辕犁




● 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和近代中国落后原 因之一。
积极:自给自足,生活稳定,有较高的积极性
消极:①规模小,分工简单,难以扩大再生产,阻碍 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②承受风险能力差,十分脆弱。
③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造成生存环境的恶化。
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发展历程:春秋战国出现;鸦片战争开始解体;
形成
三大改造获新生 条件 ①生产力: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原因) ②生产关系: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特点: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精耕细作
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影 ●推动精耕细作发展的主要动力; 响 ● 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基础知识回顾
1、默写中国古代朝代的更替 2、回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政治制度 上层建筑 决定 夏商周:王位世袭制、分封制、
宗法制、礼乐制
经济基础 井田制
反作用
秦—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小农经济和
封建土地私
有制
复习建议:
1、农业与商业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农业与当今的“三 农”问题联系,商业与当今的社会的商业大潮联系。因 此要把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原因、表现和特点重点记忆。
• 有利条件: 1 生产力——铁器牛耕推广
• 2 劳动者——拥有一定生产资料,提高生产积极性 • 3 技术——精耕细作技术提高 • 4 政策——统治者的重农政策
• 制约小农经济发展因素(不利条件)
• 1 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抗御天灾人祸能力, 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
• 2 统治者腐朽的统治,沉重剥削
氏族公社所有 土地公有制
土溥地天国之有下制, (莫国非王王所土有)
封建地主土地 所有制
主导
封建农民土地 所有制
封建国有土地 所有制 均田制
土地私有制
2.奴隶社会——井田制
井田制:土地归 国家 所有,一切土地属 于 国王 。诸侯、卿大夫强迫 奴隶和庶民 集体耕种, 并支配所有劳动产品。西周时期,耕地阡陌纵横,形 同 井字 ,称为井田。
实质:国王所有,是一种私有制不发达的产物
特点: 1、土地国有,不得买卖和转让 2、奴隶集体耕作,产品全部归奴隶主 3、与分封制相结合
“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 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
春秋战国时期, 井田制开始瓦 解
3.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制度形成
根本 原因
井田制开 始崩溃
铁农具 牛耕使 用




标志着中国 传统步犁的
基本定型 (完善)
铁犁牛耕发展历程:
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两汉发展,隋唐完善
优点:转 弯方便; 可以调节 深浅,适 应水田和 各种土壤
灌溉工具
宋 曹代 魏高 翻转 车筒

动力:人力—自然力
唐明
朝清






【合作探究】试从农具进步的角度来说明生 产力的进步。
(1)从材质方面看: 石、骨、木器等→青铜、铁等金属农具
3.特点:
朱陈村(白居易诗)
弱点: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陈村。 精耕细作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男耕女织)
封 闭 性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纯。
自给自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一家一户,以家庭为
①牛耕在当时得到了推广
②铸铁业是当时重要的手工
业部门
③东汉绘画技术高超
④东汉精耕细作技术得到提 解析:D,解答本题注意把

握题中图片信息:图中信息
A.①② B.②③④ 反映的是东汉时期的二牛抬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杠式耕作方法。结合所学知
识即可得到正确答案为D项。
【高考真题】2、(2010·天津文综1)图1到图2的变化, 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自典然型经例济题。】(2010·南京高三三模)《吕氏春秋·上农》
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
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
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
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
解析:C,小农经济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非老不
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人们终生劳动,才能勉强维
【高考真题】(2010·浙江文综15)下列是从古诗“二月 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 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解析:B,题干材料中的“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反 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A项正确。“卖新丝”“粜新谷”, 反映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C项正确。“新丝”是手工 业品,“新谷”是农作物,反映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 合,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土地问题,故B项错误。
3、特点:A、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
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农民占少量或没有土地,但是政府
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以家庭为单位个体经营,农民可以支配少量农产品
C、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4、性质:封建土地私有制
“富者田连阡陌,贫 者无立锥之地。
有力者无田可耕,有 5、弊端:土地兼并严重,影响赋税田收者入无;力社可会耕动。荡”。
2、本单元从时期来看,要注意以下几个时期,春秋战 国时期、隋唐时期、两宋时期和明清时期。
3、本专题在新课程下命题不断变换角度,创设新情境, 从考查能力看,尤其注意三个结合:①经济史与政治史 的结合—以古代经济政策和制度为切入点,考查经济对 政治的决定性的作用以及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②中外 经济的结合,以古代经济为切入点考查同时期与世界经 济的异同。③古代经济与当代经济的结合,以古代经济 为切入点考查其为当代经济发展提供了经验教训
封建国
轻 徭 薄 赋

徭田

役赋

兵人
地主
役头 税




制(均田、限田)的






自耕 农
沦 为
佃 农
农民起 激化矛盾 义
新的自耕
思考与讨论
不利于农
业经济发 展的因素
1、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剥削;
有;
4、自然灾害;
5、小农经济规模小,力量弱小;
……
(4) 小农经济
【典型例题】(2010·山东枣庄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杜
甫《石壕吏》:“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 死。……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 晨炊。”这则材料直接反映了( ) A.唐朝均田制遭到破坏 B.唐朝小农的兵役和徭役沉重 C.唐朝的租佃关系发展 D.唐朝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严重 解析:B,此题从题目中提炼有效信息,一家之中三个男 子都要服兵役,老妇人被官员征召服徭役。
图1
图2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解析:B,从“二牛抬杠”到曲辕犁,很明显是犁耕技术
的进步,选B。
3、观察下列图片,从图一到图三的变化主要说明了
图一骨耜 图二石犁
图三铁制农具
A.夏商周时期的主要农具是耒耜
B.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C.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
早西期汉农业耕作耦耧方犁车式犁:壁火耕代一和年田耜一法耕熟
漕渠 白渠 龙首渠
魏特晋点南:北集朝体耕作、粗放经营耕耙耱 翻车
隋唐
曲辕犁
筒车
宋朝
一年两熟 高转筒车
一年三熟
明清
风力水车
【典型例题】1、(2010·山东
胶州高三检测)右图是陕西米
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
从图中我们能读出的正确历
史信息有( )
分 散
单位

保守性
脆弱性
小农经济的弱点对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分散性 落后性 封闭性 保守性
脆弱性
国家分裂
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社会稳定,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但也导致农民目光狭隘,自私自利, 在近代不能领导中国反封反侵略革 命斗争的胜利
不利于技术的更新,导致中国的 农业到明清时期没有突破
政治上容易导致阶级矛盾,农民起 义;经济上难以扩大再生产,阻碍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典型例题】(2010·山东济南高三一模)谢灵运在其
《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
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他的田庄
()
A.主要从事商品生产 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C.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
解析:C,衣、饭、菜,甚至连药都自给自足,显然属于
(5)经济重心的南移
原因:1、南方相对 战国至中唐: 影响:①文化
稳定,北方战乱
关中、中原地区 重心的南移;
2、南方自然条件优 (黄河流域) ②人才的集中
越;
③有利于祖国
3、北民南迁带来劳
的统一
动力、生产技术、劳 动力
④有利于民族 的融合
4、民族融合;
南宋:江南(长江中下游地区)
5、统治者推行有利 于经济发展的措施等。
经济结构: 单 元 导 学
(1)经济结构的概念: 即指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经济制度,也就是
生产关系的总和。 (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以 农业为主, 手工业为、辅商的业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 (3)古代中国经济的特点:
特点—— 发达农业、手工业先进、商业繁盛 发展轨迹—— 从长期领先世界到走向落后
单元导学
古代中国经济 的基本结构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构成自给自足自然经济 是其发展的基础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 慢发展
阻 碍
古代中国的 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海禁、闭关锁国
神农 农神
神农氏又称炎帝, “因天之 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 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
被国际誉为“杂交水稻之 父”;联合国授予“杰出的 发明家”;国家最高科学技 术奖获得者。
二、古代手工业
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技术成熟,多为青瓷
享誉世界丝绸唐之代路:的形成历南史青作北用白:两大系统 的制瓷业 促进宋中代外:经瓷窑济遍文布化各交地流
元代: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
促进明边清疆:地瓷都区—开景发德和镇发;展彩瓷、珐琅彩
对世距界今文五明六千的年进前程:产出生现深蚕茧远和影丝响织品(最早)
思影响考农:业影响农业自经然济因发素展: 的因素有哪些
经济发展
地理、气候条件;
的因素有
人为因素:
哪些?
工具、技术;水利建设;生产力
土地制度、赋役制度;生产关系
社会政局;
政府政策;
劳动者素质……
讨论
(一)生产工具和技术
从农具和耕作技术方面分析中国古代农 业发展状况
生产工具演变
1 石器
骨器 2
工具质材:由石器、木器、骨器 到金属
私田 出现
税制改革
战争频繁,“初税亩” 劳动力减 客观承认土

地私有,加
速井田制瓦

废除了井田制, 法律上确立起 封建土地所有 制
各国变法运动 秦国商鞅变法
封建土地制度
根本原因:铁犁牛耕的使用 1、原因 直接原因: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2、基本类型:地主土地私有制 + 国有土地所有制 + 农
民土地所有制。
商代:出现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
异彩纷呈 战国时期:品种多,产量大,质量高 的丝织业 汉代:丝绸之路
(2)从制造工艺方面看: 打制→磨制→冶炼、铸造
(3)从牵引动力方面看: 人力操作→畜力→自然力牵引
根据表格, 构建知识体系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水利灌溉 作物
原传始统社农会业耕石作器方式耒:耜铁犁牛耕
稻粟
商特周点时:期个体经青营铜,农精具耕细排作水沤肥治虫
五谷
春秋战国 铁农具牛耕 垄作法 都江堰
D.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4、《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
了A、牛耕的出现
B、牛耕的推广
C、铁农具的使用 D、周王室的日益衰微
(四)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社会性质 名称
形式
土地制度性质
实原质始:社生会产 关奴系隶的社调会整
(商周) 井田制
根封本建原社因会: 生产力发展
封建
结果
土地
私有

经济结阅构读:以以下种植材业料为并主结,合家所畜学饲知养识业为概辅述 耕我作国方古式代:农铁业犁经牛耕济的耕基作本技特术点:?精耕细作
经济模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土地黄制梅度戏:《天封仙建配地》主插土曲地《所夫妻有双制双占把主家导还,》并歌发展
词地:位树:上独的立鸟发儿展成,双自对成,体绿系水,青领山先带世笑界颜。从今不再受 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 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 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