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光学与近代物理模块新信息题检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与近代物理模块新信息题检测试卷
孝感三中三尺方地
该专题在《考试大纲》中和一般是作I级要求,但出题几率很大,这部分出题的规律是将多个知识点融合在一起,组编成选择题让考生选择,它是检测学生掌握课本知识情况和对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情况。
依此,整理出这一套试卷检测学生的复习情况,好根据做试题中出现的问题重先回到课本上来,做到该模块在高考中不失分。
学校:班级:学号:姓名:得分:本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共120分限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对于下列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天烈日照射下公路远望像洒了一层水一样,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B.通过玻璃三棱镜看到的像比物体实际位置要低
C.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制成的
D.手术台上的无影灯消除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的形成的
2、某同学为了研究光的色散,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墙角放置一个盛水
所示,一细束白光斜射向水面,经水折射向平面镜,被平面镜反射经
水面折射后照在墙上,该同学可在墙上看到( )
A.上紫下红的彩色光带B.上红下紫的彩色光
C.外红内紫的环状光带D.一片自光
3、如图所示,a,b,c是三块折射率不同的透明平板玻璃,
彼此平行放置,且有n a<n b<n c一束单色平行光线由空气以入射
角i射到介质a中,当光线由介质c下表面射到空气中时,折射
角为r,则有
A .i>r
B .i<r
C .i=r
D .无法确定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反应中,x 为中子
B .
是衰变方程
C .Th 23290衰变为Pb 208
82经过了6次α衰变和3次β衰变
D .核反应中出现的“质量亏损”是消失的质量转变成了能量
5、MN 是空气与某种液体的分界面。
一束红光由空气射到分界面,一部分光线被反射,一
部分光线进入液体中。
当入射角是45°时,折射角为30°,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90°
B .该液体对红光的全反射临界角为60°
C .在该液体中,红光的传播速度比紫光大
D .当紫光以同样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到分界面,折射角也是30°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经典力学对处理微观高速运动的粒子具有相当高的正确性
B .牛顿运动定律成立的参考系称为惯性参考系
C .相对论时空观认为长度、质量、时间都是绝对不变的
D .爱因斯坦认为光就是以光速C 运动着的光子流
7、.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可能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可能轨道的过程中,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电子运动的轨道半径可以是任意数值
B .电子跃迁过程中要吸收光子
C .电子跃迁过程中电子的动能增加了
D .电子在轨道上绕核运动的向心力是万有引力提供的
8、.据新华社报道,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第一套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造太阳”)已完成了首次工程调试。
下列关于“人造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n He H H 10423121+→+
B .“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
n Kr Ba n U 1092361415610235
923++→+
C .“人造太阳”释放的能量大小的计算公式是2
mc E ∆=∆ D .“人造太阳”释放的能量大小的计算公式是22
1
mc E =
9、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开普勒通过计算否定了第谷的观测结果
B 、哈雷作了著名的“月——地”检验
C 、卡文迪许用实验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是正确的
D 、牛顿被人们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10、在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
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
有一半径为r 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地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
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 ( )
A 、 1r
B 、 2r
C 、 3r
D 、4r
11、目前,在居室装修中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修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
放射性元素,如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等岩石会释放出放射性气体氡,而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出α、β、γ射线,这些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及呼吸道等方面的疾病,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原子核。
B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产生的
C .发生a 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
D .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
12、一群处于基态的某原子受到波长为λ的某种单色光照射时只能发射甲、乙、丙三种单
色可见光,三种光的波长分别为1λ、2λ、3λ,且321λλλ>>。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照射光波长应与甲光的波长相等
B .用三种光分别照射同种金属时,最可能发生光电效应的是丙光
C .用三种光均从空气中射入玻璃时,最容易发生全反射的是丙光
D .用同一干涉装置得到的三种光的干涉条纹,甲光的条纹间距最宽
二、实验题(共两小题18分)将答案填在横线上或连图。
13、(6分)在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时:
(1)甲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b 和cd 时,不慎碰了玻璃砖,使它向ab 方向平移了一些,如图甲所示,其后的操作都正确,但画光路图时,将折射点确定在ab 和cd 上,则测出的n 值将 . (2)乙同学为了避免笔尖接触玻璃面,画出的a'b'和c'd'都比实际侧面向外侧平移了一 些, 如图乙所示,
以后
d
a'
b'
c'
d'
甲
乙
桌面
的操作均正确,画光路图时将入射点和折射点都确定在a'b' 和c'd'上,则测出的n 值将 .
14、(12分)(1).如图所示为用一个游标卡尺测量工件内径的示意图。
由图知该公件内
径
是 cm 。
(2).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问的距离L 1=100mm ,双缝与屏的距离L 2=700mm ,双缝间距d=0.25mm 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
测量头由分划扳、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如图(2)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
①.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条亮纹的。
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3)
所示,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 1= mm 、对准第4条时读数x 2= mm
②.写出计算波长的表达式,λ= (用符号表示),λ= nm 保留三位效数字)
图(1)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54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
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滤光片 单缝 双缝
遮光筒 屏 光源
第1条时读数
第4条时读数
15、(12分)某种液体的折射率为2,在其液面下有一可绕水平轴O匀速转动的平面镜OA,OA的初始位置与液面平行,如图所示.在液面与平面镜间充满自左向右的平行光线.若在平面镜逆时针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光线射入空气中的时间为2s .试问:
⑴平面镜由初始位置转过多大角度时,光线开始进入空气?
⑵平面镜旋转的角速度多大?
O A
16、(13分)9.11恐怖事件发生后,美国为了找到本·拉登的藏身地点,使用了先进了
侦察卫星.据报道:美国将多颗最先进的KH-11、KH-12“锁眼”系列照相侦察卫星调集到中亚地区上空.“锁眼”照相侦察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近地点265km(指卫星与地面的最近距离),远地点650km(指卫星距地面最远距离),重量13.7t—18.2t. 这些照相侦察卫星上装有先进的CCD数字照相机,能够分辨出地面上0.1m大小的目标,并自动地将照片传给地面接收站及指挥中心.
由开普勤定律知识:如果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圆轨道半径跟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相等,那么,卫星沿圆轨道运动的周期跟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的周期相同.
请你由上述数据估算这些“锁眼”系统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 要求一位有效数字.
(地球的半径为R=4600km,取g=10m/s2.)
17、(14分)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有电子、质子、中子、介子、超子等,而不少粒
子都有对应的反粒子,正粒子与反粒子有相同的质量,却带有等量异号电荷。
物理学家推测,既然有反粒子存在,就可能有由反粒子组成的反物质存在。
1998年6月,我
国科学家研制的阿尔法磁谱仪由“发现号”航天飞机搭载升空,寻找宇宙中反物质存在的证据。
磁谱仪的核心部分如图所示。
PQ、MN是块平行板,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匀强磁场区,磁场方向与两板平行。
宇宙射线中的各种粒子从板PQ中央的小孔O垂直PQ板进入匀强磁场区,在磁场中偏转并打在附有感光底片的板MN上,留下痕迹。
(1)已知PQ与MN间的距离为a,磁感应强度为B,宇宙射线中的氢核的质量为m,电量为e,以速度v从小孔O垂直PQ板进入磁谱仪的
磁场区,请画出它进入磁场区后的径迹示意图,并求出
氢核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
(2)求氢核在MN上留下的痕迹与正对O点的O′点的
距离b。
(3)若宇宙射线中的反氢核和反氦核的以相同的速度进
入磁谱仪,它们在MN上留下的痕迹分别与O′点的距离各多大?
18、(15分)离子推进器是新一个代航天动力装置,可用于卫星姿态控制和轨道修正。
推进剂从图中P处注入,在A处电离出正离子,BC之间加有恒定电压,正离子进入B时的速度忽略不计,经加速后形成电流为I的离子束后喷出。
已知推进器获得的推力为F,单位时间内喷出的离子质量为J。
为研究问题方便,假定离子推进
器在太空中飞行时不受其他外力,忽略推进器运动速度。
(1)求加在BC间的电压U;(2)为使离子推进器正常运行,必须在出口D处向正离子
束注入电子,试解释其原因。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ABD 2、B 3、C 4、AB 5、C 6、BD
7、C 8、AC 9、ABD 10、B 11、B 12、BD
二、13、(6分)(1) 不变(3分)(2)偏小(3分) 14、(12分)①.1. 090(3分)
②.2. 190 (3分) 7。
870 (2分)
2
123)(L d
x x -=
λ (2分) 676(2分)
三、
15、(12分)(1)π/8(2) π/8rad/s (每小问6分) 16、(13分)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
km r 5.6857)26400650265(2
1
=⨯++=
2分 而:2
22
4T mr R Mm G π== 4分
物体在地球表面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则:
g m R Mm G
02
= 3分 联立以上3式可得: s g
r
R
r T 31062⨯==
π 4分 17、(14分)(1)氢核径迹如图所示, 1分
因为: r
v m evB 2
= 2分
所以氢核的轨道半径 eB
mv r =…………1分
(2)由图中几何关系可得: 22a r r b --=…………1分
将r 值代入得 22
22
2a B
e v m eB mv b --=……………2分
(3)反氢核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与氢核运动半径相等,在MN 上留下的痕迹在O ′点左侧
距O ′点的距离为 22
22
2a B
e v m eB mv b --='………………2分
反氦核的运动半径设为r ′,根据: r v m Bv e '
=⋅2
42………3分 得 Be
mv r 2='
反氦核在O ′左侧距O ′点的距离 b ″=2222
242a B
e v m eB mv --…………2分 18、(15分)(1)设一个正离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加速后的速度为v ,
根据动能定理,有 qU=1
2 mv 2 (3分)
设离子推进器在Δt 时间内喷出质量为ΔM 的正离子,并以其为研究对象,推进器ΔM 的作用力F',由动量定理,有F'Δt =ΔMv (2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F (2分)
设加速后离子束的横截面积为S ,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为n ,则有I=nqvS J=nmvS (2分)
两式相比可得I J =q m 又I=ΔM Δt 解得U=F 2
2JI (2分)
(2)推进器持续喷出正离子束,会使带有负电荷的电子留在其中,由于库仑力
作用将来严重阻碍正离子的继续喷出,电子积累足够多时,甚至会将喷出的正离子再吸引回来,致使推进器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必须在出口D处发射电子注入到正离子束,以中和正离子,使推进器获得持续推力。
(4分)
点评:本题是现代科技题,关键是识别物理模型——————加速器模型、然后选准物理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