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全)资料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第二章 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不同的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即使是同一种材料在不同条 件下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能。差异?材料的内部结构不同。
§2-1 金属的晶体结构 凡原子或分子按一定规律周期性排列的物质,称为“晶 体”。 它具有各向异性,有固定熔点。 如:固体金属 1、晶 格: 抽象、用于描述原子在晶体中排列形式的几何空间格架。 2、晶 胞:能够完全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的几何单元。 3、晶格常数:晶胞的棱边长度。 ( 1Å =10-8cm) 4、晶 面:晶体中由一系列原子组成的平面。 晶 向:晶体中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中心的直线,表示空间排 列的一定方向。 同一晶格中不同晶面、晶向上原子排列的疏密程度不同→原子间结 合力不同→∴晶体是有“各向异性”原因。
4、失效:当零件使用时出现了无法正常工作,失去原有的预定 工作效能,如:过量的弹性变形、塑性变形、磨损、断裂等均 称为~ 。 5、内力:金属受载荷作用时,为保持其不变形,在材料的内 部作用着与外力相对抗的力。 6、应力: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拉伸、压缩载荷下,横截面积上的应力计算: б = F / S (单位 Pa或 MPa N / m2或N/m m2)
注:对于无明显屈服现象材料→国标规定用:规定残余伸长 应力б0.2表示. бs 或 б0.2都是衡量材料塑性变形抗力的指标.数值↑,工 件允许工作应力↑,工作时工作应力不允许超过屈服点,否则 会出现塑性变形。它们是评定金属性能的重要指标;是机械零 件设计主要依据. 2)、抗拉强度:бb材料在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бb = Fb / So 注:零件在工作中所受的应力,不允许超过бb,否则会断裂. ∴它也是零件设计\选材的重要依据.
5、金属的晶格类型: 1)、体心立方晶格: 其晶胞为一立方体,a=b=c; 原子位于8个顶角和立方体中心。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最新版)
8、屈氏体:同上是珠光体的一种,更细片状铁素体+更细片状渗碳体叫之为屈氏体, 形成温度 600-550oC。HB330-400(HRC32-38)。
6
生产中防止回火脆性的方法主要有: z 回火后进行快速冷却(油或水冷)为消除重新产生的热应力,则在回火后可再进行
Ms, γ Fe转变为α Fe,碳原子全部被保留在α Fe中,形成一种过饱和的固溶体组织,这就
是马氏体。这种转变也称非扩散形转变。马氏体金相显微组织呈针状,黑色针状物为马氏 体,白色基体称为残余奥氏体。性能十分脆硬。HB可达 600-700(HRC60-65)。淬火即可 获得这种组织。硬度取决于C含量,低C钢淬不硬,含C量高于 0.8%,硬度几乎不再增加了。 马氏体的转变随C含量增高而降低含碳量 0.5%时Mz约 0oC,Ms290oC随着含C增Ms下降,C量 小于 0.8%时Mz也随C ↑ 而下降,0.9 以上时Mz在-100oC附近下降不大。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 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奥氏体不能百分之百转化为马氏体总有较少的奥氏保留下来,称保 留下来的为残氏奥氏体。因奥氏体为γ Fe面心产方晶格,比容(单位重量的体积)较小,约 只有 0.122—0.125,而马氏体为α Fe过饱和固溶体,比容较大,约有 0.127-0.130,可见, 在转变过程中,在马氏体形成的同时还伴随着体积的膨胀,从而会对尚未转变的奥氏体造 成一内压力,合使其不易发生向马氏体的转变而被保留下来。Ms Mz点越低剩余奥氏体量也 就越多。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最全)
典型铁碳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 及组织
A F+A F
L L+A
A+Fe3C
F+Fe3C
L+Fe3C
1.纯铁(﹤0.0218%C) 2.钢(0.0218%~2.11%C)
亚共析钢( 0.0218%~0.77%C) 共析钢(0.77%C) 过共析钢(0.77%C ~2.11%C )
3.5 铁碳相图在工业中的应用
1、在选材方面的应用 : 根据零件的不同性能要求 来合理地选择材料。 2、在铸造生产上的应用: 参照铁碳相图可以确定钢 铁的浇注温度,通常浇注 温度在液相线以上 50- 60℃。纯铁和共晶白口铸 铁的铸造性能最好。 3、在锻压生产上的应用: 锻扎温度控制在单相奥氏 体区。 4、在热处理生产上的应用 :热处理工艺的加热温度 依据铁碳相图确定。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最全)
工程材料的分类
工程材料
黑色金属材料:钢和铸铁
金属材料
有色金属材料
铝及铝合金 铜及铜合金 滑动轴承合金
高分子材料
非金属材料 陶瓷材料 复合材料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材料层出不穷,但到目前为止,在 机械工业中使用最多的材料仍然是金属材料,其主要原因是因为 它具优良的使用性能和加工工艺性能。
F(%)=(6.69-0.77)÷6.69 ×100%=88%
Fe3C(%)=1-88%=12%
主要转变线
GS线-不同含碳量的合金,有奥氏体开始析出铁素 体(冷去时)或铁素体全部溶于奥氏体(加热时 )的转变线,常用A3表示
ES线-碳在奥氏体中的固溶体。常用A cm表示,含 碳量大于0.77%的铁碳合金,自1148°冷至727° 从奥氏体析出渗碳体,称二次渗碳体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完整ppt课件
小角度晶界─相邻晶粒的位向差小于10°的晶 界。基本上由位错构成。
大角度晶界─相邻晶粒的位向差大于10°的晶 界。原子排列比较混乱,结构比较复杂。
精选课件
55
亚晶界: 晶粒内部位向差小于 1° 的亚结构,也称为亚晶
粒,亚晶之间的界面,称为亚晶界。通常由位错构成。
亚晶界
精选课件
56
相界:不同结构的晶粒之间的界面 界面结构类型: 共格界面, 半共格, 非共格
同晶向上的原子排列方式和排列 紧密程度是不一样的。下页的两 个表给出了体心立方晶格和面心 立方晶格中各主要晶面、晶向上 的原子排列方式和紧密程度。
精选课件
41
精选课件
42
精选课件
43
五、晶体的 同素异构转变(多晶型性转变) 金属由一种晶体结构转变为另一种晶体结构的现
象称之为同素异构转变。(温度、压力)
α-Fe单晶体,密排方向 [111] 的弹性模量 E=290,000MN/m2,而非密排方向100的 E=135,000MN/m2。
精选课件
45
七、多晶体的伪各向同性 如Fe,不同方向上E均为210000MN/m2左右。 原因:实际材料为多晶体,各单晶粒分布的方向
不同,各向异性相互抵消,而呈现无向性。 ——伪各向异性。
如 Fe晶体,室温~912℃,体心立方,α- Fe,
912 ℃~1394 ℃,面心立方,γ-Fe, 1394 ℃ ~熔点1538 ℃ ,体心立方,δ-Fe。 Fe, Mn, Ti , Co 等少数金属具有同素异构转变。 性能随之变化。
精选课件
44
六、晶体的各向异性
不同晶面和晶向上原子密度不同, 原子间距离 不同, 结合力不同--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力学、 物理和化学性能有所差异--各向异性。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1.退火 退火是将钢加热到工艺预定的某一温度, 经保温后缓慢冷却下来的热处理方法。 常用的退火方法有完全退火、球化退火 和去应力退火等。
2.正火 正火是将钢加热到工艺规定的某一温度, 使钢的组织完全转变为奥氏体,经保温 一段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到室温的工 艺方法。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稍快, 过冷度稍大。因此,正火后所获得的组 织较细,强度、硬度较高。
10、15、20等钢属于低碳钢,具有良 好的冷冲压性能及可焊性,常用来制造 用力不大、韧性要求较高的机械零件, 如螺钉、螺帽、法兰盘、拉杆及化工机 械中的焊接容器等。经过渗碳淬火处理 后,其表面硬而耐磨,心部保持高的塑 性和韧性,常用于制造承受冲击载荷的 耐磨零件,如凸轮、摩擦片等。
30、45、50等钢属于中碳钢,经调质 处理(即淬火后高温回火)后,有良好的 综合力学性能,是受力较大的机器零件 理想的原材料。主要用来制造截面尺寸 不大的齿轮、连杆及轴类零件。 60以上的钢属于高碳钢,经热处理后, 有高强度和良好的弹性,适于制造弹簧、 钢绳、轧辊等弹性零件及耐磨零件。
易切削钢也是结构钢的一种。其特 点是易于切削加工。这种材料适用于自 动机床上加工。它是向钢中加入一种或 几种易生成脆性夹杂物的元素(硫和磷 等),使钢中形成有利于断屑的夹杂物, 从而改善了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3.碳素工具钢 碳素工具钢的牌号以 “碳”字汉语拼音字首 “T”与其后面 的一组数字组成,数字表示钢中平均碳 的质量分数为千分之几。含锰较高的在 数字后标注“Mn”,高级优质钢在钢号 后标注“A”。如T10A表示平均碳的质 量分数为1.0%的高级优质碳素工具 钢。
(2)合金渗碳钢 常用的渗碳钢有20Cr、20Mn2B、20CrMnTi、 20MnVB。 适于制造易磨损而又承受较大冲击载荷的零件, 如汽车、拖拉机的齿轮、凸轮轴、气门顶杆等。 (3)合金调质钢 常用的合金调质钢有40Cr、40Mn2、 35CrMnSi和40MnB等。 适用于制造性能要求高及截面尺寸较大的重要零 件,如承受交变载荷、中等转速、中等载荷的轴 类、杆类、齿轮等零件。
机械基础复习资料金属材料和热处理含习题答案
第二部分 机械基础第四章 金属材料和热处理本章重点1.掌握: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疲劳强度的含义。
2.了解:工艺性能的含义。
3.了解:热处理的概念及目的。
4.熟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热处理的方法。
5.掌握:碳素钢的概念、分类、牌号的表示方法及性能。
6.掌握:合金钢的牌号及表示方法。
7.熟悉:铸铁分类牌号及用途。
本章内容提要一.金属材料的性能1.物理、化学性能物理性能是指金属材料的密度、熔点、导电性、导热性、热膨胀性、磁性等具有物理特征的一些性能。
化学性能是指金属在化学作用下所表现的性能。
如:耐腐蚀性、抗氧化性和化学稳定性。
2.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就是力学性能。
主要有强度、塑性、硬度、韧性和疲劳强度等。
(1)强度强度是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可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和抗扭强度。
常用的强度是抗拉强度。
工程上常用的强度指标是屈服点和抗拉强度。
(2)塑性塑性是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的能力。
常用塑性指标是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伸长率:是指试样拉断后的伸长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
式中,L 0表示试样原长度(mm ),L 1表示试样拉断时的长度(mm )。
断面收缩率:是指试样拉断后,缩颈处横截面积(A 1)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A 0)的百分比。
(3)硬度硬度是金属材料表面抵抗比它更硬的物体压入时所引起的塑性变形能力;是金属表面局部体积内抵抗塑性变形和破裂的能力。
目前最常用的硬度是布氏硬度(HB )、洛氏硬度(HRC 、HRB 、HRA )和维氏硬度(HV )。
(4)韧性1o o 100%L L L -=⨯δ010A A 100%A -=⨯ψ韧性是脆性的反意,指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
工程技术上常用一次冲击弯曲试验来测定金属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
(5)疲劳强度疲劳强度是指材料在无限多次交变载荷作用下不发生断裂的最大应力。
一般规定,钢铁材料的应力循环次数取108,有色金属取107。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 钢和铁的区别在于含碳量的多少: • 含碳量﹤0.02%为工业纯铁; • 含碳量在 0.02~2.06%为钢(共析 钢0.77%); • 含碳量>2.06%为生铁(铸铁) • 钢加热到高于723 ℃时出现A组织,则塑 性好的抗变形能力强。
1-3 钢的热处理
• • • • • • 一、概述 1.热处理的基本概念: 1)改善钢的性质,通常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 ①调整钢的化学成分; ②对钢进行热处理。 2)钢的热处理是指对钢在固态下加热,保温和冷 却,以改变其内部组织结构,从而改变钢的性能 的一种工艺法; • 3)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材料潜力、节约钢材、提高 产品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临界
• 图中:V1— 相当于缓冷(退火)与“C”相交位置可以判断转变为P; • V2— 相当于空冷(正火)可判断转变为 氏体(细P) • V3— 相当于油冷(油淬)与“C”开始相交故一部分转变为T;另 一部分来不及转变,为过冷A最后转为Ms; • V4— 相当于水冷(水淬)不与“C”线相交,冷却时A来不及发生 分解,象马氏体转变。
例: 共析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 A等温转变曲线
过冷奥氏体 珠光体开始形成 珠光体形成中间 珠光体形成结束
珠光体形 马氏体形 贝氏体形
珠光体10~20 转 变
2 1 1
索氏体25~30
转 变 终 始
3
屈氏体30~40
开
温度/
上贝氏体40~45 了
≈240℃Ms
下贝氏体 50~60
时间/ 图1-21 共析碳钢的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
三、钢的热处理工艺 • 1.退火— 将钢件加热到AC1或AC3以上 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随炉冷却,从 而得到近似平衡组织的热处理方法。 • 目的:降低硬度,细化晶粒,提高强度, 塑性和韧性,消除内应力等 • ① 完全退火(重结晶退火):将钢加热到 AC3以上20~40 ℃使钢组织完全重结晶, 可细化晶粒、均匀组织、降低强度。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基本知识
一、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反映出来的性能。
金属常用的力学性能有:1.弹性金属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变形,外力消除后其变形逐渐消失的性质称为弹性。
①刚性是指材料或构件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②刚度:k=F/y2.塑性金属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显著的变形而不断裂的性能称为塑性。
①伸长率δ②断面收缩率ψ3.强度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
由于各种机器零件或构件因载荷作用形式和作用性质不同,金属材料所表现出的强度大小也不同。
金属材料的强度指标:(1)屈服强度σs 在拉伸试验中,载荷不增加而试样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称为屈服强度。
(2)抗拉强度σb 材料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抗拉强度。
(3)疲劳强度σ-1 材料试样在疲劳试验过程中,在承受无数次(或给定次)对称循环应力作用仍不断裂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
4.硬度金属表面抵抗硬物压入的能力称为硬度。
最常用的硬度指标:(1)布氏硬度HBS(HBW) 布氏硬度是使用一定直径的球体(淬火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以规定的试验力压入试样表面,经规定保持时间后卸除试验力,然后用测量表面压痕直径来计算硬度。
使用淬火钢球作硬度试验得到的硬度用HBS表示;使用硬质合金球作硬度试验得到的硬度用HBW表示。
(2)洛氏硬度HRC 洛氏硬度C标尺试验采用120°金刚石圆锥体加1471N总试验力测量的硬度值。
5.冲击韧性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其大小用冲击韧度αK表示。
二、钢的分类、用途与牌号(一)钢的分类1.按是否特意加入合金元素分类:(1)碳素钢不含有特意加入合金元素的钢,称为碳素钢。
(2)合金钢在碳素钢的基础上,为改善钢的性能,在冶炼时有目的地加入一种或数种合金元素的钢,称为合金钢。
2.按含碳量分类(1)低碳钢C ≤0.25%;(2)中碳钢0.25%<C <0.60%;(3)高碳钢C ≥0.60%;3.按质量分类(1)普通钢S ≤0.050%,P ≤0.045%(2)优质钢S ≤0.035%,P ≤0.035%(3)高级优质钢S ≤0.025%,P ≤0.025%4.按合金元素总量分类(1)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2)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10%(3)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10%5.按用途分类(1)结构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件和工程构件的钢。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全)精选全文
2、常用的细化晶粒的方法:
A、增加过冷度
B、变质处理 C、振动处理。
三、同素异构转变
1、金属在固态下,随温度的改变有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晶格的现象称为 同素异构转变。
2、具有同素异构转变的金属有:铁、钴、钛、锡、锰等。同一金属的同素 异构晶体按其稳定存在的温度,由低温到高温依次用希腊字母α,β,γ, δ等表示。
用HBS(HBW)表示,S表示钢球、W表示硬质合金球 当F、D一定时,布氏硬度与d有关,d越小,布氏硬度值越大,硬度越高。 (2)布氏硬度的表示方法:符号HBS之前的数字为硬度值符号后面按以下顺 序用数字表示条件:1)球体直径;2)试验力;3)试验力保持的时间 (10~15不标注)。
应用范围:主要适于灰铸铁、有色金属、各种软钢等硬度不高的材料。
2、洛氏硬度
(1)测试原理:
采用金刚石圆锥体或淬火钢球压头,压入金属表面后,经规定保持时间后即 除主试验力,以测量的压痕深度来计算洛氏硬度值。
表示符号:HR
(2)标尺及其适用范围:
每一标尺用一个字母在洛氏硬度符号HR后面加以注明。常用的洛氏硬度标 尺是A、B、C三种,其中C标尺应用最为广泛。
见表:P21 2-2
§2-2金属的力学性能
学习目的:★了解疲劳强度的概念。 ★ 掌握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的概念、硬
度测试及表示的方法。 ★掌握冲击韧性的测定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的概念、硬度测
试及表示的方法。
§2-2金属的力学性能 教学过程:
复习:强度、塑性的概念及测定的方法。
2、 非晶体:在物质内部,凡原子呈无序堆积状态的(如普通玻璃、松 香、树脂等)。 非晶体的原子则是无规律、无次序地堆积在一起的。
金属材料及其热处理
㈡ 热处理工艺
工艺
目的
加热温度
组织
退火
1.调整硬度,便于切削加工。 2.细化晶粒,为最终热处理作组织准备。
亚共析钢Ac3+30~50℃ 共析钢 Ac1+30~50℃ 过共析钢Ac1+30~50℃
F+P P P球
正火
1.低中碳钢同退火。 2.过工析钢: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 3.普通件最终热处理
三、组织
㈠ 纯金属的组织 1、结晶:金属由液态转变为晶体的过程 ⑴ 结晶的条件——过冷:在理论结晶温度以下发生结晶的现象。 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 ⑵ 结晶的基本过程——晶核形成与晶核长大 形核——自发形核与非自发形核 长大——均匀长大与树枝状长大
⑶ 结晶晶粒度控制方法:①增加过冷度;②变质处理;③机械振动、搅拌 2、纯金属中的固态转变 同素异构转变:物质在固态下晶体结构随温度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固态转变的特点:①形核部位特殊;②过冷倾向大;③伴随着体积变化。
2、冷却时的转变
⑴ 等温转变曲线及产物
650℃
600℃
550℃
350℃
A1
MS
Mf
时间
P
S
T
B上
B下
M
M+A’
A→P
A→S
A→T
A→B上
A→B下
第三章金属材料和热处理-pdf
第三章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材料是现代机械工业使用最广泛的材料,品类繁多,性能各不相同,合理选用金属材料和正确运用热处理方法,可以充分发挥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提高产品的质量。
金属可以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黑色金属主要是指钢和铸铁,以铁和碳为基本组成元素形成铁碳合金,即碳素钢。
在铁碳合金中加入一定量的合金元素,如铬、锰、镍、钴等成为合金钢。
有色金属是指非铁金属及其合金,如铝、铜、铅、锌等金属及其合金。
一、碳素钢的分类、编号和用途碳素钢简称碳钢,是含碳量小于 2.11%的铁碳合金,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良好的锻压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性能,价格比合金钢低,在机械工业中得到广泛使用。
(一)碳素钢的分类1.按钢的含碳量分类低碳钢——含碳量≤0.25%;中碳钢——含碳量:0.30%-0.55%;高碳钢——含碳量≥0.60%。
2.按钢的质量分类普通碳素钢:硫、磷含量分别≤O.055%和 O.045%优质碳素钢:硫、磷含量均≤0.040%;高级优质碳素钢:S、P含量 0.030%-0.035%。
3.按钢的用途分类碳素结构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工程构件和机器件,这类钢一般属于低碳钢和中碳钢。
碳素工具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刀具、量具、模具,这类钢含碳量较高,一般属于高碳钢。
(二)碳素钢牌号和用途1.普通碳素结构钢甲类钢:这类钢出厂时按保证机械性能供应,除硫、磷外不保征化学成分。
甲类钢的牌号以“甲”或“A”字加上阿拉伯序数表示,共 1-7级,即甲 l、甲 2、…、甲 7(或 A1、A2、…、A7),数字越大,强度越高,塑性越差,主要用来制造钢板、角钢、圆钢和工字钢等。
乙类钢:这类钢出厂时按化学成分供应,不保证机械性能。
乙类钢的牌号用“乙”或“旷加上阿拉伯数字表示,也分为 1-7级,即乙 1、乙 1、…、乙 7(或 Dl、u2、…、B7),数字越大,含碳量越高,主要用于制造不重要的零件,一般须经热处理。
2.优质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既要保证钢的化学成分,还要保证机械性能其机械性能,用于制造比较重要的零什。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最全)
热处理的应用与效果
应用
热处理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材料,如钢铁、有色金属、合金 等。通过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显著提高金属材料的机械 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满足各种工程应用的需求。
效果
热处理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硬度、韧性、强度、耐磨性、耐 腐蚀性等机械性能,提高其抗疲劳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延长 使用寿命。同时,热处理还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加工性能和 焊接性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04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关系
金属材料的性能与热处理的关系
金属材料的性能
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这些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其内部结构和相组成。
热处理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
通过控制加热、保温和冷却等热处理工艺参数,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和相组成,从而显著提 高或改善其各种性能。例如,热处理可以细化金属材料的晶粒,提高其强度和韧性;可以改变金属材
时间,可以改变金属材料内部的相组成。
金属材料的缺陷与热处理的关系
要点一
金属材料的缺陷
要点二
热处理对金属材料缺陷的影响
金属材料的缺陷包括裂纹、气孔、夹杂物和未熔合等,这 些缺陷可能会降低金属材料的性能。
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减少或消除金属材料的缺陷 ,提高其性能。例如,通过退火处理可以软化金属材料, 减少其内应力,从而减少裂纹的产生;通过固溶处理可以 溶解金属材料中的杂质和气体,提高其纯净度。
03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工艺
总结词
退火是热处理工艺中的一种,通过加热和缓慢冷却金属材料,以消除内应力、 提高塑性和韧性,达到改善材料性能的目的。
详细描述
退火工艺通常包括将金属材料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下,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缓 慢冷却至室温。退火可以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 改善金属材料的加工性能和综合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