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管理规定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规定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fea27b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9.png)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和个人利益,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一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第二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应当遵循针对性、灵活性和全面性的原则,根据不同网络信息的特点和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第三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技术手段、管理措施和法律法规等综合手段,预防和控制网络信息安全风险。
第四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应当遵循安全优先的原则,将网络信息安全放在管理和发展的首要位置,为网络信息的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
第三章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第一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网络信息管理主体应当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责任制,明确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
第二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网络信息管理主体应当设立专门机构或配备专业人员,负责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权限、安全措施和安全控制措施,规范网络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和处理等行为。
第四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网络信息管理主体应当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能力。
第四章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第一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网络信息管理主体应当采用安全可靠的技术措施,保护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
第二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网络信息管理主体应当根据网络信息的特点和风险级别,采取相应的技术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加密等技术手段。
第三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网络信息管理主体应当建立网络信息系统的弱点与漏洞定期检查和修复机制,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四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网络信息管理主体应当建立网络流量监控和数据备份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安全事件,并保障网络信息的可追溯来源。
信息安全管理规定
![信息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ce3db0c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3.png)
信息安全管理规定信息安全管理规定是组织机构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旨在保护机构的信息资产和敏感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或泄露。
这些规定确保了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以及促进业务连续性和风险管理。
本文将详细讨论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的内容,并给出相关实例和补充说明。
一、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的基本要素信息安全管理规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 安全政策和目标:一份明确的安全政策是任何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的核心。
安全政策应规定组织对信息安全的承诺和期望,以及明确的安全目标和指导原则。
2. 风险评估和管理:针对组织的信息资产,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定潜在的威胁和弱点,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风险预防、缓解和转移。
3. 组织结构和职责:明确划分信息安全管理的责任和权限,并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确保信息安全管理的有效执行和持续改进。
4. 安全意识培训和教育: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意识培训和教育,使他们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具备相应的安全技能和知识。
5. 变更管理和监控:确保及时识别和响应变更,包括系统配置、访问权限和数据流动等方面的变更,并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发现异常行为并采取相应措施。
6. 事件响应和恢复:制定适当的事件响应和恢复计划,以应对信息安全事件和事故的发生,并确保业务连续性和快速恢复。
7. 审计和合规性:进行定期的内部和外部审计,确保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并及时修订和改进其中的不足之处。
二、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的实例和补充说明下面以某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规定为例进行详细讨论。
1. 安全政策和目标:安全政策:本企业的安全政策是确保所有信息资源得到保护并高效利用的基石。
目标是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信息资产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2. 风险评估和管理:风险评估:定期进行信息资产的风险评估,确定潜在的威胁和漏洞,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
风险管理:采取技术、物理和人员方面的措施,包括加密、防火墙、访问控制、备份和灾难恢复等,以防范和减少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条例全文
![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条例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38d8739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f.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信息安全保密管理,保障公司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维护公司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信息系统、网络、设备、数据以及涉及公司秘密的文档、资料等。
第三条公司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信息安全保密的法律法规,确保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合法性、合规性。
(二)安全可控:确保信息系统、网络、设备等安全可控,防止信息泄露、篡改、破坏等安全事件发生。
(三)责任明确: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信息安全保密工作中的职责,确保信息安全保密工作落到实处。
(四)持续改进:不断优化信息安全保密管理体系,提高信息安全保密水平。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公司成立信息安全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公司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信息安全保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信息安全保密办公室,负责日常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六条各部门、各岗位应按照本制度要求,履行信息安全保密工作职责,确保信息安全保密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章信息安全保密措施第七条信息系统安全:(一)信息系统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二)信息系统应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三)信息系统应设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外部攻击。
(四)信息系统应设置用户权限管理,限制用户访问权限。
第八条网络安全:(一)网络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二)网络应设置访问控制策略,限制非法访问。
(三)网络应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四)网络应采取数据加密、安全传输等措施,确保数据传输安全。
第九条设备安全:(一)公司应采购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安全设备。
(二)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三)设备应设置访问控制策略,限制非法访问。
第十条数据安全:(一)数据应进行分类分级,确保敏感数据得到有效保护。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定最新范文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定最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f84763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6.png)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定最新范文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公司的信息资产安全,加强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维护公司的业务正常运行,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的所有人员,包括公司职工、外部合作人员等。
第三条信息安全的管理原则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第四条信息安全的管理目标是防止信息资产被非法获取、篡改或破坏,确保信息资产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第五条信息安全的管理要求是制订信息安全政策,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实施信息安全保护措施,进行信息安全管理和监控。
第六条公司设立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公司的信息安全管理政策、规定和标准。
第七条本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人员管理、物理安全、技术安全、网络安全、应急处理等方面。
第八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属于公司的信息安全管理部门。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九条公司设立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公司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条信息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一)制定信息安全管理政策、规定和标准;(二)组织信息安全培训和教育;(三)制定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和技术标准;(四)进行信息安全事件的监控和处理;(五)制定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和处置程序;(六)对信息安全管理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十一条公司各部门应配合信息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履行好信息安全管理的各项责任。
第十二条公司的员工应积极参加信息安全培训和教育,掌握信息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第十三条公司应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公司领导和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公司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人员管理第十四条公司应对所有人员进行信息安全背景调查,并保证其所从事的工作与信息安全无冲突。
第十五条公司应为所有人员提供智能卡并实施智能卡管理制度,对人员的进出公司区域进行严格的控制。
第十六条公司应规范员工的信息安全行为,明确信息安全责任。
第十七条公司应对员工进行全面的信息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
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信息安全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b53e928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4.png)
信息安全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完善信息安全体系,保护信息资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信息安全管理包含数据安全管理、程序安全管理、密码权限管理、设备管理、网络安全管理及代码监督。
第三条数据安全管理的要求及规定1、所有系统的数据由数据安全员设置数据库系统统一存储,各部门不得在本地存储或公司设计的系统之外存储。
2、数据库由数据安全员分级设置权限密码,原则上不允许一个人掌握所有权限密码(密码权限员、董事长除外)。
3、数据库系统实行分库存储机制,原则上一个数据库表不得存储所有的信息。
4、数据库分为生产库、测试库及开发库,开发库由该库所属项目经理根据项目开发规范进行管理,测试库只能由程序测试员进行操作和管理,生产库只能由数据安全员操作和管理。
5、开发人员原则上根据项目模块分配表的操作权限实行分权限开发模式。
例如:用户模块开发人员,只能拥有用户相关表的操作权限。
6、数据库系统必须建立备份机制。
定期备份:每天进行一次完整备份;临时备份:在特殊情况(如软件升级、设备更换、感染病毒等)下,临时对数据进行备份;按需备份:应用系统需要调整部分数据时,仅备份应用系统需要的部分数据。
7、公司提供的信息终端设备在外借或报废时,由设备管理员对系统和数据做相应处理,防止泄密。
存储设备报废前需进行重要数据的备份,备份后对报废设备中存储的信息进行彻底清除处理。
8、开发及过程文档使用git服务器统一存储及管理,新文档必须及时上传到服务器。
9、禁止将数据库结构、代码及相关文档私自拷贝或通过网络对外传输。
第四条代码安全管理的要求及规定1、禁止使用已公布的、有漏洞的第三方程序依赖包。
2、禁止在程序中植入木马病毒。
3、每月要进行一次依赖包漏洞检测,在特殊情况(如感染病毒)下,必须立即对依赖包进行漏洞检测。
已公布的高危漏洞,必须在依赖包提供更新版本后3天内升级到新版本。
4、代码使用git服务器统一存储及管理,开发人员要每日提交代码。
信息安全中心管理规定
![信息安全中心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4acbd9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1.png)
信息安全中心管理规定1. 目的为了加强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以及企业、个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从事信息安全相关的企业、机构、组织和个人。
3. 信息安全责任3.1 信息系统的所有者应对信息系统安全负总责。
3.2 信息系统运营者应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信息系统安全。
3.3 信息系统使用者和管理者应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履行信息系统安全保护义务。
4. 信息安全保护措施4.1 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应符合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
4.2 信息系统运营者应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应急等。
4.3 信息系统运营者应对信息系统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及时整改安全隐患。
4.4 信息系统运营者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非法侵入、非法访问、非法篡改等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
4.5 信息系统运营者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重要信息系统进行安全保护。
5. 信息安全违规处理5.1 对违反本规定的,由相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5.2 对违反本规定,导致信息系统安全事故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5.3 对违反本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 附则6.1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6.2 本规定的解释权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6.3 本规定如有未尽事宜,由国家相关部门补充规定。
---本规定旨在加强我国信息安全保护,推动信息安全产业健康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以及企业、个人的合法权益。
希望所有从事信息安全相关的企业、机构、组织和个人严格遵守本规定,共同维护我国信息安全。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五篇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9c7ff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7.png)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五篇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五篇_公司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信息安全是指通过各种策略保证公司计算机设备、信息网络平台(内部网络系统及erp、crm、wms、网站、企业邮箱等)、电子数据等的安全、稳定、正常,旨在规范与保护信息在传输、交换和存储、备份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供你参考,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11.计算机设备安全管理1.1员工须使用公司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特殊情况的,经批准许可的方能使用自已的计算机),不得私自调换或拆卸并保持清洁、安全、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工作环境,禁止在计算机使用环境中放置易燃、易爆、强腐蚀、强磁性等有害计算机设备安全的物品。
1.2严格遵守计算机设备使用、开机、关机等安全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任何人不允许私自拆卸计算机组件,当计算机出现硬件故障时应及时向信息技术部报告,不允许私自处理和维修。
1.3员工对所使用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安全负责,如暂时离开座位时须锁定系统,移动介质自行安全保管。
未经许可,不得私自使用他人计算机或相关设备,不得私自将计算机等设备带离公司。
1.4因工作需要借用公司公共笔记本的,实行“谁借用、谁管理”的原则,切实做到为工作所用,使用结束后应及时还回公司。
2.电子资料文件安全管理。
2.1文件存储重要的文件和工作资料不允许保存在c盘(含桌面),同时定期做好相应备份,以防丢失;不进行与工作无关的下载、游戏等行为,定期查杀病毒与清理垃圾文件;拷贝至公共计算机上使用的相关资料,使用完毕须注意删除;各部门自行负责对存放在公司文件服务器p盘的资料进行审核与安全管理;若因个人原因造成数据资料泄密、丢失的,将由其本人承担相关后果。
2.2文件加密涉及公司机密或重要的信息文件,所有人员需进行必要加密并妥善保管;若因保管不善,导致公司信息资料的外泄及其他损失,将由其本人承担一切责任。
2.3文件移动严禁任何人员以个人介质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外接设备将公司的文件资料带离公司。
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和保密制度范本(五篇)
![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和保密制度范本(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44901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8.png)
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和保密制度范本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第一条河源市教育信息网是利用先进实用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实现全市学校联网,为保证我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根据《____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工作暂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联入的所有教育单位和个人用户以及拥有____信箱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执行本办法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并对所提供信息负责。
严禁利用国际联网进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____、损害____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活动及其它一些违法犯罪活动。
第三条建立河源市教育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工作管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市教育系统计算机国际联网的安全保密管理工作,其主要任务是:____贯彻落实上级有关计算机信息及互联网的保密法律、规章、____宣传教育、制订保密制度及防范措施、依法进行保密检查,查处有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____问题。
第四条下列内容不得进行国际联网传输或存储。
党和国家以及地方党委、政府的____文件、资料,中央和地方____领导人未公开发表的讲话,各种内部的文件、资料及相关的信息;国家委托的攻关科研____信息;获省、部级以上奖的科学技术____信息;特殊渠道掌握的科技资料及相关信息;与境外合作中经____、批准合法向对方提供的____信息或内部信息,双方共同约定不对第三方公开的信息;不宜公开或可能损害学校____利益的信息;非本单位产生的____及其他不宜公开的内部信息。
第五条本局资源进行国际联网的保密____实行分口把关,各单位对上网的信息应事先根据业务归口进行保密____(私人邮件除外),经同意后方可上网。
第六条涉及国家____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进入国际联网,并采取与国际联网完全隔离的保密技术措施。
本局内部使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要从管好科技____、工作____、维护教育局的利益出发,采取保密防范措施。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定最新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定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d2929a7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7b.png)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定最新一、总则为规范和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保障信息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我公司制定本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此制度是在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制定,适用于公司内外部信息系统的管理和运营活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外部所有信息系统的管理和运营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网络、数据库、服务器、软件系统等。
三、信息安全管理责任1. 公司高层领导层负有最终的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向公司全体员工负责并监督执行。
2. 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公司的信息安全策略和制度,监督并检查各部门信息安全工作。
3. 各部门负责人应当积极履行信息安全管理责任,确保部门内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4. 全体员工对公司信息安全工作都有责任和义务,要遵守公司的相关规定。
四、信息资产管理1. 公司对所有信息资产进行分类,进行合理的保护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设备、服务器、数据库、文件等。
2. 对于重要的信息资产,应当进行备份和加密,以保证信息资产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3. 定期对信息资产进行安全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
五、网络安全管理1. 公司所有网络设备应当进行及时的更新维护,确保网络的稳定和安全。
2. 对于重要的网络流量,应当进行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事件。
3. 公司对外部网络进行访问时,应当采取合理的网络防护措施,避免遭受网络攻击。
六、数据安全管理1. 对于公司的重要数据应当进行分类存储,根据不同的级别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2. 数据的使用和访问应当严格控制,避免未经授权的操作。
3. 对于数据的传输和共享,应当采取合理的加密方式,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
七、信息安全事件处理1. 对于发现的信息安全事件,应当及时上报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2. 对于严重的信息安全事件,应当迅速启动公司的应急预案,进行相应的应对和处理。
3. 各部门应当对信息安全事件进行彻底的调查和分析,防止再次发生。
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和保密制度范例(5篇)
![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和保密制度范例(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d4ae3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1.png)
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和保密制度范例一、引言信息安全是指确保信息系统及其中所储存、传输、处理的信息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利用、披露、干扰、破坏的状态和措施。
为了保障公司的重要信息安全和防止机密信息外泄,制定本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和保密制度。
二、信息安全管理规范1.信息安全责任1.1 公司将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信息安全相关工作的决策和监督。
1.2 公司将指定信息安全管理负责人,负责协调和推动信息安全工作。
1.3 公司全体员工要遵守信息安全管理规定,保护公司的信息资产安全。
1.4 公司将定期组织信息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
1.5 公司将建立信息安全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应对和处置信息安全事件。
2.信息资产保护2.1 公司将对重要信息资产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级别。
2.2 公司将对信息资产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安全审计,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问题。
2.3 公司将使用合法、正版的软件和硬件设备,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4 公司将建立信息备份和恢复制度,保障关键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3.网络安全保护3.1 公司将建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包括网络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等安全设备的部署和维护。
3.2 公司将加强对内网和外网的访问控制管理,设置严格的权限控制和身份认证机制。
3.3 公司将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和安全测试,及时修复和升级系统漏洞。
3.4 公司将对互联网上的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和传输安全保护,防止信息泄露和篡改。
4.应用系统安全4.1 公司将建立应用系统开发和运维的安全标准和流程,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
4.2 公司将对应用系统进行安全审计,确保系统没有存在潜在的安全漏洞。
4.3 公司将建立合理的访问控制策略,限制用户的操作权限和数据访问权限。
4.4 公司将加强对程序代码的安全审查,防止恶意代码的注入和攻击。
5.员工行为管理5.1 公司将制定员工信息安全管理章程,明确各级员工的信息安全责任和义务。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范文(四篇)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范文(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6a569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f.png)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为了保护公司的信息资产,防止信息泄露、损毁、篡改等安全风险,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该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的信息系统、网络和数据。
三、信息安全管理责任1.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明确组织结构和职责。
2. 指定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负责人,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3. 全员参与,每个员工都有责任维护信息安全。
四、信息资产分类和保护1. 对所有的信息资产进行分类,根据其重要性设定相应的安全级别和保护措施。
2. 确保所有信息资产都有相应的备份和恢复机制。
3. 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和使用信息资产。
五、网络安全1. 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公司的内部网络和对外连接的网络安全。
2. 确保所有网络设备都有安全配置,并严格限制外部访问。
3. 建立网络监控系统,定期检测和排查网络安全隐患。
六、访问控制1. 各系统和应用程序必须设立访问控制机制,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
2. 管理员必须定期审查用户权限,并及时取消不需要的权限。
3. 确保所有用户都有唯一的身份认证信息,严禁共享密码。
七、安全审计和监督1. 建立安全审计机制,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期审计。
2. 对安全事件进行及时记录、报告和处理。
3. 建立安全事故处理机制,及时应对和处置安全事故。
八、员工管理1. 为员工提供必要的信息安全培训,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2. 严禁员工擅自泄露、篡改、销毁信息资产。
3. 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行为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当行为。
九、安全检测和评估1. 定期进行系统和网络的安全检测和评估。
2. 及时修复系统和网络的安全漏洞。
十、制度的修订和推广1. 对该制度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并及时告知相关人员。
2. 推广制度,确保所有员工都遵守制度。
本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将于XX年XX月XX日起执行,各部门必须按照制度要求落实相关安全措施,确保公司的信息安全。
违反该制度的行为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必要时将移交给相关部门处理。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定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7b16efd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b.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维护公司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合作伙伴以及访问公司信息系统的外部人员。
第三条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合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二)安全至上:将信息安全放在首位,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三)全员参与:加强员工信息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全员信息安全防范能力;(四)持续改进:不断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提高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公司设立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公司信息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信息安全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一)制定和修订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二)组织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员工信息安全意识;(三)监督、检查信息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四)处理信息安全事件,组织应急响应;(五)对外沟通协调,维护公司信息安全形象。
第六条各部门应明确信息安全责任人,负责本部门信息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三章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第七条用户账号与权限管理(一)建立严格的用户账号管理制度,确保用户账号的唯一性和安全性;(二)定期审核用户权限,确保权限分配合理、权限最小化;(三)用户离职或调离岗位时,及时收回相关权限。
第八条网络安全防护(一)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防止网络攻击;(二)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及时修复安全漏洞;(三)对网络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第九条数据安全与保密(一)建立数据分类分级制度,明确数据安全等级;(二)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安全;(三)制定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确保数据完整性。
第十条系统安全运维(一)定期进行系统安全检查,发现并及时处理安全隐患;(二)对系统进行安全加固,提高系统抗风险能力;(三)对系统日志进行审计,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信息安全及管理规定最新(3篇)
![信息安全及管理规定最新(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e5c5b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9.png)
第1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国家、企业和个人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我国政府、行业和企业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信息安全及管理规定,旨在加强信息安全防护,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与稳定。
本文将梳理信息安全及管理规定的最新动态,并对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一、国家层面政策法规1. 《网络安全法》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明确了网络运营者的安全责任,强化了网络信息保护,规范了网络行为,为我国网络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
2. 《个人信息保护法》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是我国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明确了个人信息处理的原则、方式、主体权利义务等内容,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行业监管政策1.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明确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概念、保护范围、保护措施等内容,旨在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
2.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2020年4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明确了网络安全审查的范围、程序、要求等内容,旨在加强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的网络安全审查。
三、企业内部管理规定1.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GB/T 22080-201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我国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标准,为企业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指导。
2. 《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安全管理办法》GB/T 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安全管理办法》为企业数据安全管理提供了规范,明确了数据安全保护的责任、措施和要求。
四、信息安全新技术与应用1. 云计算安全随着云计算的普及,云计算安全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议题。
我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开展云计算安全技术研究,推动云计算安全标准的制定。
2. 人工智能安全人工智能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
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大全
![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dcac2b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2.png)
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大全本文档旨在为组织内部的信息安全管理提供详细的规定和指导。
全体员工都应遵守这些规定,以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以下是各个方面的信息安全管理规定:1. 访问控制- 所有员工必须使用个人账户和密码进行登录,并确保密码的机密性。
- 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获得对特定信息资源的访问权限,使用角色基础的访问控制策略。
- 严禁共享账户和密码,不允许让他人代替自己的身份进行操作。
- 所有员工必须在离开工作区时锁定计算机屏幕或注销账户。
2. 数据保护- 所有敏感和机密的数据必须加密进行传输和存储。
- 禁止在非安全网络或存储介质上传输或存储敏感数据。
- 定期备份数据,并保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 严格控制文件和文件夹的访问权限,只授权给需要知道相关信息的人员。
3. 网络安全- 所有网络设备和系统必须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性评估。
- 网络设备必须配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并进行及时更新。
- 网络连接必须加密,使用合适的加密协议和算法。
- 限制对外部网络的访问,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4. 物理安全- 确保所有重要设备和敏感数据存储介质都妥善安置在安全区域内。
- 限制进入安全区域的人员,并监控他们的活动。
- 定期检查和维护物理安全设施,如门禁系统、监控摄像头等。
5. 事件管理- 所有员工都必须了解如何报告安全事件和异常情况,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报告。
- 安全事件必须得到及时响应和处理,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 所有安全事件和处理措施都必须记录和审计,并进行定期复查。
请所有员工仔细阅读并遵守这些信息安全管理规定。
如有任何疑问或违规行为,请及时报告给信息安全部门。
谢谢合作!。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规定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7ca1380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78.png)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规定信息网络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信息网络安全责任第二条信息网络安全责任主体应当对信息网络安全工作负责,并明确安全管理职责。
第三条信息网络安全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管理岗位、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职责。
第三章网络设备和系统安全第四条信息网络安全责任主体应当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保障网络设备和系统的安全。
第五条信息网络安全责任主体应当加强对网络设备和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及时更新补丁,防止安全漏洞被攻击。
第六条信息网络安全责任主体应当建立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加强对网络的监测和防御。
第四章信息采集与保护第七条信息网络安全责任主体在采集用户个人信息时,应当经过用户同意,并明确告知信息的用途和范围。
第八条信息网络安全责任主体应当采取合理的技术手段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防止泄露、篡改等风险。
第九条信息网络安全责任主体应当制定个人信息保护管理制度,明确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和责任。
第五章网络攻击防范第十条信息网络安全责任主体应当建立网络攻击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应对网络攻击行为。
第十一条信息网络安全责任主体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防范各类网络攻击,如DDoS攻击、SQL注入等。
第十二条信息网络安全责任主体应当建立紧急漏洞修复和恢复机制,应对网络攻击造成的影响。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三条信息网络安全责任主体违反本规定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十四条信息网络安全责任主体在网络安全事件中未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导致严重后果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附件:3、入侵检测系统配置指南法律名词及注释:1、个人信息:指能够对自然人进行唯一识别或者涉及自然人个人隐私的信息。
2、安全漏洞:指系统或软件存在的未被发现和利用的未经授权的入口或权限缺陷,可能导致系统或软件被攻击或非法访问。
3、DDoS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是指攻击者通过控制多个计算机发动攻击,在短时间内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大量请求,使其瘫痪无法正常提供服务。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317a96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c.png)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推荐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范本(通用12篇)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上的或从事某一项工作的人员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范本,欢迎大家分享。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篇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包括涉密信息系统和非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确保国家秘密及商业秘密的安全,根据国家有关保密法规标准和中核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涉密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配套设备、设施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定存储、处理、传输涉密信息的系统或网络,包括机房、网络设备、软件、网络线路、用户终端等内容。
第三条涉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要本着“预防为主、分级负责、科学管理、保障安全”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和“控制源头、归口管理、加强检查、落实制度”的原则,确保涉密信息系统和国家秘密信息安全。
第四条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防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保密标准、规定和集团公司文件要求进行设计、实施、测评审查与审批和验收;未通过国家审批的涉密信息系统,不得投入使用。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工作。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六条公司法人代表是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第一责任人,确保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措施的落实,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保障,督促检查领导责任制落实。
第七条公司保密委员会是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一)建立健全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并监督检查落实情况;(二)协调处理有关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的重大问题,对重大失泄密事件进行查处。
第八条成立公司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领导小组,保密办、科技信息部(信息化)、党政办公室(密码)、财会部、人力资源部、武装保卫部和相关业务部门、单位为成员单位,在公司党政和保密委员会领导下,组织协调公司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工作。
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和保密制度(5篇)
![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和保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18e68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9.png)
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和保密制度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第一条为处理网站信息资源发布过程中涉及的办公____信息和业务____信息,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网站应建立规范的信息采集、审核和发布机制,实行网站编辑制度。
第三条各部门要设立网站信息员负责向网站编辑报送本部门需要公开发布的信息。
第四条策划部网络信息组负责指导全公司各部门网站信息员的保密技术培训,落实技术防范措施。
第五条凡需要发布上网的信息资源必须遵循“谁发布,谁负责;谁主管,谁管理”的原则。
第六条各部门要有一名领导主管此项工作。
要指定专人负责上网信息的保密检查,落实好保密防范措施,定期对本部门网站信息员进行保密教育和管理。
第七条拟对外公开的信息,必须经本部门分管负责人____同意并对上传的内容进行登记建档后方可发布上网,重要信息还需经公司____管理小组审核确认。
第八条对互动性栏目要加强监管,确保信息的健康和安全。
以下有害信息不得在网上发布1、____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____、____、破坏国家统一的;3、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____的;5、破坏国家____政策,宣扬____和封建迷信的;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7、散布____秽、____、____、____、凶杀、____或教唆犯罪的;8、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的;9、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第九条网站必须设置不良信息过滤程序对信息进行甄别、筛选、把关,防止虚假、反动、____秽信息发布到网上。
第2页共2页第十条公司____信息一律不得在与国际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处理和传输。
第十一条网站应当设置网站后台管理及上传的登录口令。
口令的位数不应少于____位,且不应与管理者个人信息、单位信息、设备(系统)信息等相关联。
严禁将各个人登录帐号和____泄露给他人使用。
第十二条网站应当设置合理的管理权限。
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定
![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8d6c62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10.png)
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和企业机密,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信息安全管理规定。
本文将介绍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定。
首先,信息安全的保护责任由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
企业应制定信息安全政策,明确安全目标和责任分工。
同时,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
其次,信息安全管理需要遵循的原则包括保护原则、风险评估原则和合规原则。
保护原则是指保护信息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修改和破坏。
风险评估原则是指对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风险。
合规原则是指企业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信息安全管理的合规性。
信息安全管理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信息的安全。
其中,最基本的措施是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
企业应通过身份认证来确认用户的身份,只有经过认证的用户才能获得访问权限。
此外,企业还应采取加密技术来保护信息的传输和存储安全。
加密技术可以有效防止信息被非法获取和篡改。
另外,企业应定期备份重要的信息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造成的损失。
信息安全管理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
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在信息安全事件发生时的处理流程和责任人。
同时,企业还应定期进行演练和测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此外,信息安全管理还需要加强对第三方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管理。
企业应对合作伙伴的信息安全能力进行评估,并签订保密协议。
对于关键供应商,企业还应定期进行安全审计,确保其信息安全管理达到要求。
总之,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定包括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信息安全保护责任、遵循保护原则、风险评估原则和合规原则,采取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加密技术等措施,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对第三方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管理。
只有全面落实这些规定,才能有效保护信息安全,确保网络空间的稳定和可靠。
软件公司的信息安全管理规定
![软件公司的信息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ec8fc41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1.png)
软件公司的信息安全管理规定1. 目的和范围为了保护公司及客户的信息资产,确保业务连续性和合规性,特制定本信息安全管理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员工,以及所有与公司信息资产有关的活动。
2. 责任和义务2.1 信息安全委员会信息安全委员会负责制定、更新和监督执行信息安全政策。
委员会由公司高层和技术专家组成,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
2.2 管理层各级管理层应确保其部门的信息安全政策得到执行,并对信息安全事件的响应负责。
2.3 员工所有员工都有责任保护公司信息资产,遵守信息安全政策和程序。
员工应接受定期的信息安全培训,并确保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3. 信息资产保护3.1 数据分类根据数据的敏感性和重要性,将数据分为不同的类别,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2 访问控制根据员工的角色和职责,授予适当的访问权限。
访问控制应包括用户身份验证、授权和审计。
3.3 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
3.4 安全事件管理建立安全事件报告和响应流程,及时处理和记录安全事件。
对安全事件进行调查,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4. 物理安全确保公司场所的物理安全,包括访问控制、监控和应急措施。
对离职员工立即取消其访问权限。
5. 合规性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认证,确保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的有效性。
6. 培训和宣传定期组织信息安全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7. 记录和报告记录所有信息安全相关的活动,包括培训、安全事件和合规性审计。
定期向管理层和信息安全委员会报告信息安全状况。
8. 附则本规定未尽事宜,将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补充。
本规定的修改和废除,需经信息安全委员会批准。
9. 实施日期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规定,我们旨在建立一个全面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以保护公司及客户的信息资产,确保业务连续性和合规性。
希望所有员工都能认真遵守本规定,共同维护公司的信息安全。
软件公司的信息安全管理规定
![软件公司的信息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28ea269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a.png)
软件公司的信息安全管理规定1. 引言本规定旨在确保软件公司的信息安全,保护公司的机密信息和客户数据,防止信息泄露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所有公司员工都必须遵守本规定,并积极参与信息安全管理。
2. 信息分类和保护级别为了更好地管理信息安全,我们将信息分为以下几个级别,并对每个级别的信息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机密信息:包括公司的商业计划、财务报表、客户数据等,只能被授权人员访问和使用。
- 内部信息:包括公司的内部文件、员工信息等,只能在公司内部共享,严禁外部传播。
- 公开信息:包括公司的公开报告、新闻稿等,可以在公司指定的渠道进行公开发布。
3. 员工责任所有员工都有责任保护公司的信息安全,遵守以下规定:- 不得将任何机密信息透露给未经授权的人员或机构。
- 不得将公司的内部信息用于个人利益或未经授权的目的。
- 不得擅自复制、删除、篡改或传播公司的机密信息。
- 不得使用他人的账号进行操作,必须保护个人账号的安全。
- 在处理信息时,应遵守公司制定的安全措施和操作流程。
4. 信息安全措施为了保护信息安全,公司将采取以下措施:- 确立访问控制机制,只有经过授权的员工才能访问机密信息。
- 定期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 建立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信息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和修复安全漏洞。
- 对违反信息安全规定的员工进行纪律处分,包括警告、停职、甚至解雇。
5. 信息安全事件的处理如果发生信息安全事件,员工应立即向信息安全部门报告,并按照公司的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
公司将及时调查事件的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6. 审查和改进公司将定期审查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改进。
员工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以改善公司的信息安全管理。
7. 结论本规定是公司保护信息安全的基础,所有员工都应遵守规定,并积极参与信息安全管理。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确保公司和客户的信息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安全管理规定
1目的
在遵循集团《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原则基础上,为确保公司网络平台、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数据安全,防止泄密,针对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规定。
2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3术语定义
3.1 计算机信息:是指存储在计算机相关设备上的应用系统(软件)、数据、文档、图纸等含有一定意义的计算机信息资料。
3.2 内部网络:是指园区网络及通过专线与园区互联的其他园区、驻外机构网络(以下简称内网)。
3.3 外部网络:是指互联网或除互联网和公司内网之外的第三方专网(以下简称外网)。
3.4 VPN: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简称VPN),是指在公共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的技术,属于远程访问技术,就是利用公网链路架设的虚拟私有网络。
4职责
4.1信息化管理部门:公司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计算机信息安全日常工作,事业部接入级网络交换设备的管理工作,及时向总部信息化管理部门、督察部门报告重大计算机信息安全隐患和计算机信息安全事件。
4.2 计算机用户:负责本人领用的办公计算机的日常保养、正常操作及安全管理,负责所接触计算机信息的保密性、可用性和完整性;及时向信息化管理部门报告计算机信息安全隐患和计算机信息安全事件。
涉密信息的起草人必须按公司《保密制度》相关规定提出信息密级的定级申请。
5内容与要求
5.1 账号和密码安全管理
5.1.1 信息系统用户账号须严格按照业务信息系统要求进行设置,原则上不得设置成共用账号,以确保使用人与账号的唯一性。
5.1.2 员工申请信息系统账号权限时,所在部门的负责人应严格审核,控制授予满足其工作需要的最小权限;员工岗位或工作内容发生变化后应及时提出申请权限变更,应用系统管理员应及时变更异动员工的权限,冻结离职员工的账号。
5.1.3计算机用户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系统账号密码或身份认证设备,如发现遗失或被盗,应立即向信息化管理部门报告,信息化管理部门应及时处理,确保账号使用的合法性。
5.2 IT设备安全管理
5.2.1计算机用户使用办公计算机处理公司涉密信息时,应对涉密文件进行加密处理,如设置访问密码、控制阅读权限等。
5.2.2涉密岗位用户使用笔记本电脑,须经分管领导或总经理批准,在安装相应的安全管理系统和安全防范措施后,才能使用。
5.2.3移动存储类设备中不得保留涉密信息,临时使用应由使用人妥善保管,用后立刻删除。
5.2.4涉密岗位办公计算机连接的打印设备应由所在部门指定专人管理,并按照事业部《保密工作实施细则》相关规定严格控制涉密文件的打印。
5.3 网络安全管理
5.3.1信息化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负责管理的网络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重大事件应及时向总部信息化管理部门报告。
5.3.2严格控制笔记本电脑上内网,特殊需求须经过分管领导或总经理审批。
5.3.3所有外网用户登陆内网信息系统必须通过VPN访问。
5.4信息系统运营安全管理
5.4.1信息系统应用管理员的确定和变更应按照事业部《保密工作实施细则》涉密岗位的规定进行政审,经总经理批准后,报信息化管理部门备案。
5.4.2信息系统的业务配置变更和二次开发需经过评估和严格测试后,才能传入正式环境使用。
5.5 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
5.5.1 内部信息拷出或向对外单位发送信息需在OA系统中发起《计算机信息提取(外发)申请流程》申请。
信息化管理部门定期根据内部信息提取(外发)日志对内部信息提取(外发)部门进行审计,如发现违规情况,将根据《保密工作实施细则》、《员工奖惩制度》等进行处理。
5.5.2按照集团计算机信息数据集中备份管理要求,公司信息化管理部门定期向总部信息化部提交申请,将由公司负责管理的计算机信息备份到集团数据备份中心,并及时跟进公司计算机信息备份工作的完成情况,以免造成计算机信息的丢失。
5.5.3信息备份应保证及时、完整、真实、准确地转储到不可更改的脱机介质上,备份介质须异地存放,并确保在信息系统发生异常时能及时通知集团数据备份中心,进行信息系统恢复。
5.6 信息安全审计
5.6.1 信息化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对信息系统的系统管理员登录日志、操作日志、变更记录等关键信息的审计工作,根据信息系统实际情况形成审计记录,及时处理违纪操作。
5.6.2业务部门应定期对本部门员工对外发送涉密信息的合规性进行检查,形成月度审计记录反馈给
信息化管理部门,及时处理违规操作。
5.6.3信息化管理部门应定期针对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安全(包括组织、人员、账号、角色、权限等)盘点,出具盘点报告,提交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