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9高考语文复习散文概括内容要点题与体会(概括)情感主旨题(含解析)
高考散文阅读“概括内容要点”题解题指导与练习(附答案解析)
高考散文阅读“概括内容要点”题解题指导与练习(附答案解析)【解题指导】一、段(层)意概括题(1)摘取法需要归纳概括的内容往往是段落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
这些重要词语往往嵌在主要语句中;重要句子又常常出现在文章或段落的首或尾或中间。
尤其要注意其中抒情或议论性(表明作者观点、态度、倾向)的句子。
归纳概括时需把这些词语或句子摘录出来。
(2)合并法把每层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或整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3)舍取法①需要归纳的内容,本身有主次之分,而命题人只要求概括回答其要点。
故需要对次要信息和同类信息进行舍弃。
②文段中所说的内容复杂,而命题人只要求考生答某一方面,故需要对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进行提取。
二.特定内容概括题(1)原因概括①辨明因果关系很多散文,作者总是阐发某种生活感悟,表明某种道理,这些感悟、道理就是命题人命题的“果”。
这个“果”从何而来?就是前后文的叙事、描写、回忆等。
②近远结合原则即就近原则和分散原则相结合。
凡是题干语句出现的地方,往往是答案要点密集出现的地方,所以要“就近”。
其他一两个要点分散在离题干语句较远的上下文,这时就要适当扩大搜索范围。
③显隐结合原则既要注意显性要点,又要注意挖掘隐性要点。
“隐性要点”往往隐含在较含蓄的叙述和描写之中。
(2) 特点概括①直接摘录词句法选摘原文词句来作答的一种方法。
解题时应抓住与答案有关的关键词句,确定题目的答案在文中的具体呈现,其答案一般是文中的原句或从文中摘取重要词语的组合。
②拼接改写法提取文章中的一些词句,通过拼接并改写的方式重新组合来作答的一种方法。
解答这类题目一般根据题干要求,从文中筛选信息要点,但不能直接摘录,其答案一般是文中的词句意思的组合变换。
③综合句(3)(层)意法有些文段(章),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段),就必须对每个独立句的句意或几个相对重要的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提取内在“公因式”,概括出内容要点。
①分析句子关系,梳理出答案要点。
2019年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复习指导(最适用、最详细)
2019年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复习指导命题分析与预测二、命题预测与考情分析散文阅读在现代文阅读中越来越受到高考命题者青睐,2017年的几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约一半考查了散文。
从考点的设置上来看,重点考查了“理解和品味重要词句的含义”“鉴赏散文的语言表达艺术”“概括内容要点”“分析结构”等内容。
备战下一年度的高考,考生必须注重散文阅读训练。
备考建议与要求(一)树立一种意识对散文的阅读,要树立文本意识。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抓住这一点,从总体上先梳理文本的思路,再概括大意,然后逐步深入赏析文章的艺术魅力,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完成阅读任务。
(二)具备两种能力一是审美鉴赏能力。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它通常包含了唯美的意境,通过多种文学手法的运用,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阅读散文需要考生具有审美鉴赏能力,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体会散文中的美,从而形成对美的独特理解,陶冶自己的情操。
审美性阅读需要发挥考生的想象力,调动各个感官,体验作者描述的唯美的意境。
二是文本探究能力。
命题者设计散文探究类题目,为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散文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实现对散文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阅读散文时要具备文本探究能力,对散文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与探索。
第一讲整体阅读——精做高考真题,把握命题规律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有区别。
它要求考生能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把一篇千字左右的散文读两遍,这是考生必须练就的本领。
考生只有平时有意识地进行快速阅读训练,方能在考场上方寸不乱,成竹在胸。
这就需要考生重视整体把握。
【真题示例】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
B.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精华版)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精华版)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复: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题型一:词语或句子的含意这种题型通常考查生动、形象、含蓄的句子,或者运用了修辞手法,或者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解题时,需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文,看看XXX,就可以得出答案。
规范答题的方法包括标明句子出处、找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去掉喻体成分,概括为平实准确的语言即可。
同时,需要抓关键词、分解句子、整合答案,结合主旨。
题型二:人称类这种题型通常提问使用某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者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对于第一人称,它适于心理描写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加强见闻和感受的真实性;对于第二人称,它以对面交流的形式,加强了互动效果,亲切有亲和力,强化了抒情作用,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对于第三人称,作者从旁叙述,增强了客观性,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题型三:分析作品结构这种题型通常要求分析某句(段)话在文中的作用,或者从全文看某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分析作品结构需要掌握专用术语,包括文首、文中和文末的结构作用。
文首可以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设置悬念;文中可以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照应后文;文末可以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收缩全文、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题型四:鉴赏艺术手法类这种题型通常要求分析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或者作者是如何写某个事物,或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或者赏析这段文字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或表达效果。
回答这种题型需要掌握表达方式,包括说明、议论、描写、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同时,需要分析手法、艺术效果和表达感情。
注意叠词,使语言更加生动。
文章写作中,采用不同的手法和技巧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其中,描写手法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描写环境、场景、人物等,为文章营造氛围,创造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也可以烘托人物形象和情感,为下文的议论和抒情作铺垫。
高考散文阅读归纳、概括内容要点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
高考散文阅读归纳、概括内容要点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高考散文阅读归纳、概括内容要点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一、对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都市里的野菊花罗捷媚在桂城居住十多年了,很多地方都去过了,唯独紫荷苑没有去过。
每次经过门口,只是扫一眼,以为那不过是个普通的公园,没什么好看的。
一个深秋的午后,风轻云淡,阳光煦暖。
应好友之约,到紫荷苑赏睡莲。
走进去,里面是一个狭长的湖,湖面满是睡莲,却都没有睡,都在艳艳地绽放着各自的花朵。
淡紫、深紫、全紫,如一大片彩云被碧绿的莲叶映衬着,煞是美丽。
“看,野菊花!”正当我陶醉在这紫花绿叶之中时,好友惊喜地叫道。
顺着她的手指看去,只见一丛野菊花正从矮矮的篱笆后面探出头来,花朵虽小如分币,颜色却很纯正。
在墨绿的花茎上,一圈浅黄的花瓣含着金黄的花蕊,宛若含笑的亭亭少女。
阳光透过高处灌木的缝隙,洒在它们身上,星星点点地晃动着,有一种律动的美。
走近细看,绿叶之中,有的正在怒放,有的微微露出笑意,有的才羞涩地露出一点金黄。
微风轻拂,清香淡淡,令人神清气爽。
真没想到,在繁华的都市里还能遇见我儿时再熟悉不过的野菊花!小时候,一到秋天,漫山遍野都是黄得耀眼的野菊花,它们黄得纯粹,黄得灿烂。
它们从不在意恶劣的环境,不嫌弃贫瘠的土地,小路边、石隙间、山坡上,一株株一丛丛,相依相偎,欢快热烈地沁吐着芬芳。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野菊花,不是因为“此花开后更无花”,而是因为它是一种药材,摘下来晒干能换钱。
那时生活贫困,野菊花给了农家人一个生钱的机会。
每年中秋以后,大人们开始忙着收割晚稻,孩子们就开始采摘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
深秋的清晨,野菊花的花瓣上都染了一层淡淡的霜,太阳出来后,霜渐渐变成露珠挂在金黄的花瓣上,像晶莹的钻石闪闪发光,煞是好看,滴到手上冰凉冰凉的。
山上的野菊花长得很密,每次弯腰采摘,都要跟花朵进行一次亲密接触。
采着采着,衣袖和头发也就粘上许多花瓣,看着同伴的头发和衣服满是缤纷的“落英”,有的连睫毛上都有,便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山野间充满了我们欢快的笑声。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3散文阅读题点3概括分析题_因事见理体情悟志课件
-9-
热点题型1
热点题型2
即学即练
⑥堆金的离开让我明白了人有一天也是会突然空缺的,但是母亲 的离开,却让我理解了空缺带来的痛到骨子里的悲伤。毫无征兆, 我在放学回家的途中被截住了,来接我的人说你母亲出事了,得赶 紧去看看。其实我对“出事”毫无概念,就跟在他身后。跑到山坡 上的时候,一车土豆翻在路上,母亲躺在父亲怀里,软软的,看见我就 流起眼泪。我别过头,想把泪水憋回去,可是无济于事。她被送到 医院前眼睛还是睁着的,送回来就一直闭着眼睛。那个傍晚,在和 亲人们一一告别之后,从此家里的院子里、炕上、饭桌上就空出母 亲的位置。父亲和他的几个孩子守着母亲留下的空缺,度日如年。
在好奇心方面他们扮演的角色最幸运也最蹊跷似乎同时拥有幸运和不幸他们的好奇心包罗万象因为没有实用价值和具体方向而略显模糊凭借一颗模糊的好奇心却要对现实世界做出最锋利的解剖和说明因此这职业有时让我觉得是宿命是挑战更是一个奇迹
在散文阅读中,概括分析包括对内容要点的归纳概括,对主题、标 题含义的概括,对形象特点及作用的分析概括,对特定指向信息的 概括。其中“特定指向信息”是指“原因”“结果”“作 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方面的信息, 对这类信息的概括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考题型。此类信息的概括 最能考查考生的思路梳理能力和细心程度,是阅读能力考查的一种 理想题型。
-8-
热点题型1
热点题型2
即学即练
③我从童年开始,就在经历各种空缺,并记住它们所带来的滋味 和创伤。 ④小时候寡言,我整天闷不吭声,这种情况直到遇到堆金才得以 缓解。他和我相反,一上课就想说话,每一任同桌都受不了他,老师 觉得我不说话,堆金要是坐我身边想说话也没得说,没想到弄巧成 拙,堆金竟然打开了我这把生硬的锁。 ⑤他竟然成了我遇到的第一个突然消失了的人。他将一瓶劣质 白酒灌进自己十二岁的身体后,就再也没有醒来。从此,教室里那 张课桌的一边就空出一个十二岁孩子的位置,我坐在旁边,守着一 个巨大的空洞。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二 散文阅读 3 高考命题点二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课件
[题 1] (2017·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 题目。
根河之恋 根河是鄂温克人[注]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 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这破冰 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洌,水晶一般透明。这 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 的意思。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 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17
阳光将河水映照得流光溢彩。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
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我只能记住这些人和这些让人眷恋
的时光。
(取材于叶梅的同名散文)
【注】 鄂温克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东北大 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
18
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 [规范答题] 第一步:题干需要这样审——审题干,明题型 题目有两问,第一问,题干中的“第二段”“特点”已经 表明本题属于“局部概括”中的“特点概括”,“根河”属于 “物象”,所以第一问属于“物象特点”概括。第二问,“象征 意义”表明属于“物象意义”。 第二步:答题技巧需要这样想——找角度,准判断 回答第一问:要对第二段的四句话逐句进行分析。
14
乌热尔图在回到草原以后的日子里,完成了《呼伦贝尔笔 记》等一系列著作和摄影作品,那是他数十载的文化寻根,是 他作为一个鄂温克的儿子,对母亲的深情眷念与报答。
我们山外的人远道来看山,原本住在山上的人却搬下了山。 人类到了 21 世纪,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平等相处。 生活在根河的大多数鄂温克人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山林,将更多 的空间留给了无边的草木以及驯鹿、黑熊、狼、灰鼠和蝴蝶。 在离城市不远的一个地方,新建了童话般的家园,这座小城就 叫了根河。
2019高考语文全程备考二轮复习散文概括内容要点题与体会概括情感主旨题含解析
散文概括内容要点题与体会(概括)情感主旨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野外理发处丰子恺我的船所泊的岸上,小杂货店旁边的草地上,停着一副剃头担。
我躺在船榻上休息的时候,恰好从船窗中望见这副剃头担的全部。
起初剃头司务独自坐在凳上吸烟,后来把凳让给另一个人坐了,就剃这个人的头。
我凝神纵目,眼前的船窗便化为画框,框中显出一幅现实的画图来。
这图中的人物位置不时在变动,有时会变出极好的构图来,疏密匀称姿势集中,宛如一幅写实派的西洋画。
平日看到剃头,总以为被剃者为主人,剃者为附从。
故被剃者出钱雇用剃头司务,而剃头司务受命做工;被剃者端坐中央,而剃头司务盘旋奔走。
但在绘画的人看来,适得其反:剃头司务为画中主人,而被剃者为附从。
因为在姿势上,剃头司务提起精神做工,好像雕刻家正在制作,又好像屠户正在杀猪。
而被剃者不管是谁,都垂头丧气地坐着,忍气吞声地让他弄,好像病人正在求医,罪人正在受刑。
纯粹用感觉来看,剃头这景象中,似觉只有剃头司务一个人,被剃的人暂时变成了一件东西。
因为他无声无息,呆若木鸡,全身用白布包裹,只留出毛毛草草的一个头,而这头又被操纵在剃头司务之手,全无自主之权。
我很同情于这被剃者:那剃头司务不管耳、目、口、鼻,处处给他抹上水,涂上肥皂,弄得他淋漓满头;拨他的下巴,他只得仰起头来;拉他的耳朵,他只得旋转头去。
我想把船窗中这幅图画移到纸上。
起身取出速写簿,拿了铅笔等候着。
等到妥帖的位置出现,便写了一幅,放在船中的小桌子上,自己批评且修改。
这被剃头者全身蒙着白布,肢体不分,好似一个雪菩萨。
幸而白布下端的左边露出凳子的脚,调剂了这一大块空白的寂寞。
又全靠这凳脚与右边的剃头担子相对照,稳固了全图的基础。
凳脚原来只露一只,为了它在图中具有上述的两大效用,我擅把两脚都画出了。
我又在凳脚的旁边,白布的下端,擅自添上一朵墨,当作被剃头者的黑裤的露出部分。
我以为有了这一朵墨,白布愈加显见其白;剃头司务的鞋子的黑在画的下端不致孤独。
2019高考复习——散文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 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 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 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节选自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解释划横线的词语。
“文明”“伟绩”“武功”三个词都是褒义词,这里 都运用了反语的手法,讽刺了杀人者的罪恶行径,表 达了作者万分悲愤的心情。
① “泻”在这里是“照”的意思,用“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 月光的比喻,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 ②“幽僻”二字,写出小路的幽静和偏僻;“寂寞”一方面路 很安静,基本没有声音;另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当时心境的孤寂。 ③“静静”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有形无声的特点和它的幽静之美, 叠字的运用既加强了语意,又使音节和谐。
①“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表现精神生活的富足,“ 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表现体力的渐 渐衰竭;②表明巴尔扎克在创作中获得富足精神的同时 也失去了健康的身体,突出了文学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 和自我销蚀的过程。
3. 用追问法思考为什么,从上下文(关联语句)找到答案
例3: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 子过活去。 (2017年全国Ⅱ卷《窗子以外》)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 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 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节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
“饱尝”一词有何含义?
“饱尝”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向往和思念 之情,情感真切、热烈。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 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高考散文阅读4·概括内容主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依稀荷塘
李建臣 ①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让我神往多年。 ②当我跨入清华校门时,第一个愿望便是尽快一睹荷塘的风采。 ③记得当时班上有个同学,带了一台海鸥相机来为大家拍照,成了全班焦点。 七嘴八舌之后,几个拍摄点便确定下来。一是工字厅,建于乾隆年间,雕梁画栋如 翚斯飞,门楣高悬咸丰御匾;二是清华学堂,德国古典建筑范式,青砖红瓦廊柱白 墙,清华教育发端之地;三是二校门,三拱牌坊中西合璧,作为清华标识和象征嵌 入国人记忆;四是融会古希腊和拜占庭艺术风格的大礼堂…… ④见此情形,我真没有勇气提议荷塘了。
⑱实际上,月下的绽放,才真正避弃了光环与污垢、浮躁与喧嚣、荣华与苦难、 尘俗与烦恼,致虚极守静笃,走近了恬淡无为的生命本原。恍然间,我想起“问君 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陶靖节,想起了“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的李青莲, 也想起了东坡居士月下赏荷的掌故,便自觉悟出心境、引为知己了。
⑲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选自2018年3月《人民日报》,有删改)
⑫咸丰从这里走向紫禁城,可谓雄姿英发踌躇满志。然而,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继位不久即爆发太平天国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咸丰被迫亡命热河,终以而 立之年客死异乡。京城陷落,圆明园焚毁,东北亦被沙俄割走大片土地。黑云翻墨, 卷地风来,山河破碎,社稷飘摇。
⑬背负巨额赔款的同时,慈禧又提出了重修圆明园的构想。除了鬻爵捐助、加 大税赋,慈禧还萌生了就地取材的创意。于是就近拆掉近春园,运走了可用之材。 然而时局日下,重修计划终成泡影,近春园亦被遗弃,沦为废墟。于今腐草无萤火, 终古垂杨有暮鸦。
题型点拨
对点题型
4.请概括本文主旨。 答案 本文通过对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前世今生变化的生动描述,表达了对荷塘新 生和现在的美丽的欣喜,并从中感悟到:荷花只有在举世混浊中实现月下的绽放,保 持独善其身清净无染,才能为世界增添亮色,从而走近恬淡无为的生命本质。
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3概括主旨或情感(含解析)新人教版
专题13 概括主旨或情感知识点讲解文章的内容要点,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可以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局部的。
概括主旨是要求归纳某一段落的段意或整篇文章的中心意思。
主旨,就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作者对人、事、景、物的认识和态度,以及由此表现出的感情倾向。
在散文阅读题中,对主旨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概括主旨或情感1.解读标题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题,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练的概括,即使有的题目没有点明主题,也往往与中心意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标题是最佳的思考切入点。
2.分析首尾很多文章的首尾往往揭示或暗含中心意思,所以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这样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题。
3.分析议论、抒情语句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这些语句,就抓住了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4.联系背景一般文章主旨有显隐直曲之分。
对于主旨比较隐曲的文章,只有了解它创作的背景,才有可能深切地理解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意图,准确地概括出它的中心思想。
除了对作者和作品的写作年代予以关注外,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在文后出现的注释等说明性文字。
5.依照文体写人叙事类散文要对人物作出评价和赞美,或揭示评价事件的意义,或从人物事件中生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识;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抒发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悟,思想认识程度更深广,更富于理趣;哲理性散文的主旨,往往是作者对人生或生活尖锐的揭示或率直的评价。
典例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粮食学群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吃饭了吗?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样问了。
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
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植物动物,用不同的方式获取阳光,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
2019年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总复习专项四《文章主旨或情感的分析概括》及考题演练卷
2019年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总复习专项四《文章主旨或情感的分析概括》及考题演练卷2019年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总复习专项四《文章主旨或情感的分析概括》及考题演练卷【归纳内容要点】1、常见题型①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②本文的主旨是啥并具体分析文章是怎么样逐层表现主旨的③文章表现了啥感情?请从作品的内容和写法两方面分析作者是怎么表达的?2、解题思路全文内容概括:第一种:概括某些缘故。
非常多散文,作家基本上阐发某种日子感悟,明晰某些道理,而这些感悟、道理(结尾的“果”)从何(“因”)而来?答题时思维视界要笼罩全篇,尽可能把“因”的数量找全。
答案各点组织要尽可能按照原文顺序。
第二种:环绕标题关键词语举行内容概括。
第三种:文中作者的多种情感概括。
多种情感,指的是对别同的人、事、物而表现出的别同的情感,或是对同一人、事、物的前后情感变化。
主旨概括答题要点:①关注文题。
标题能提供阅读的线索。
(隐含了信息-----写作对象、重要内容等,甚至能够借此把握文章的主题。
)②抓住文尾的议论、抒情语句。
这些语句常常是结尾点题,明确主旨。
③在概括段意、整合层次的基础上,再高度概括层意,概括出主旨。
3、答题格式内容概括:一划分本文或段的层次,二提取要点词语,三整合答案。
主旨概况:本文经过记叙(描写)……,表现了……,表达了……,揭示了……主题。
高考真题在线一、【2018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6分)虹关何处降徽墨石红许在冬天,在春天……为了寻觅一截久违的徽墨,我孑然一人蹀躞在在虹关【注】墨染了一样的旧弄堂里,闯进一栋又一栋装满了故事的深宅老院。
我安慰自个儿,哪怕是能遇见寸许徽墨,也心中意脚。
行走在虹关,我一次又一次向墨的深处挺进,去追寻墨的风月身影。
婺源一文友善意地提醒我,虹关徽墨以及制作徽墨的人非常难找了,你如此没有目的地寻觅,别啻于浪费心神徒劳无功。
我别甘心,相信在虹关的后人中一定还有人掌握了徽墨制作技艺,他们会告诉我非常多对于徽墨的经历。
2019年高考语文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技巧试题(15页)
2019年高考语文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技巧试题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資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
两不仅局限于艺水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考其演出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价值。
这类非物质文化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視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件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概括内容要点题与体会(概括)情感主旨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野外理发处丰子恺我的船所泊的岸上,小杂货店旁边的草地上,停着一副剃头担。
我躺在船榻上休息的时候,恰好从船窗中望见这副剃头担的全部。
起初剃头司务独自坐在凳上吸烟,后来把凳让给另一个人坐了,就剃这个人的头。
我凝神纵目,眼前的船窗便化为画框,框中显出一幅现实的画图来。
这图中的人物位置不时在变动,有时会变出极好的构图来,疏密匀称姿势集中,宛如一幅写实派的西洋画。
平日看到剃头,总以为被剃者为主人,剃者为附从。
故被剃者出钱雇用剃头司务,而剃头司务受命做工;被剃者端坐中央,而剃头司务盘旋奔走。
但在绘画的人看来,适得其反:剃头司务为画中主人,而被剃者为附从。
因为在姿势上,剃头司务提起精神做工,好像雕刻家正在制作,又好像屠户正在杀猪。
而被剃者不管是谁,都垂头丧气地坐着,忍气吞声地让他弄,好像病人正在求医,罪人正在受刑。
纯粹用感觉来看,剃头这景象中,似觉只有剃头司务一个人,被剃的人暂时变成了一件东西。
因为他无声无息,呆若木鸡,全身用白布包裹,只留出毛毛草草的一个头,而这头又被操纵在剃头司务之手,全无自主之权。
我很同情于这被剃者:那剃头司务不管耳、目、口、鼻,处处给他抹上水,涂上肥皂,弄得他淋漓满头;拨他的下巴,他只得仰起头来;拉他的耳朵,他只得旋转头去。
我想把船窗中这幅图画移到纸上。
起身取出速写簿,拿了铅笔等候着。
等到妥帖的位置出现,便写了一幅,放在船中的小桌子上,自己批评且修改。
这被剃头者全身蒙着白布,肢体不分,好似一个雪菩萨。
幸而白布下端的左边露出凳子的脚,调剂了这一大块空白的寂寞。
又全靠这凳脚与右边的剃头担子相对照,稳固了全图的基础。
凳脚原来只露一只,为了它在图中具有上述的两大效用,我擅把两脚都画出了。
我又在凳脚的旁边,白布的下端,擅自添上一朵墨,当作被剃头者的黑裤的露出部分。
我以为有了这一朵墨,白布愈加显见其白;剃头司务的鞋子的黑在画的下端不致孤独。
而为全图的主眼的一大块黑色——剃头司务的背心——亦得分布其同类色于画的左下角,可以增进全图的统调。
为求这黑色的统调,我的签字须写得特别粗大些。
船主人下船时,给十个铜板与小杂货店,在他们屋后的地上采了一篮豌豆来,现在已经煮熟,送进一盘来给我吃。
看见我正在热心地弄画,便放了盘子来看。
“啊,画了一副剃头担!”他说,“像在那里挖耳朵呢。
小杂货店后面的街上有许多花样:捉牙虫的、测字的、旋糖的,还有打拳头卖膏药的……我刚才去采豆时从篱笆间望见,花样很多,明天去画!”我未及回答,在我背后的小洞门中探头出来看画的船主妇接着说:“先生,我们明天开到南浔去,那里有许多花园,去描花园景致!”她这话使我想起船舱里挂着一张照片:那照片里所摄取的,是一株盘曲离奇的大树,树下的栏杆上靠着一个姿态娴雅而装束楚楚的女子,好像一位贵妇人;但从相貌上可以辨明她是我们的船主妇。
大概这就是她所爱好的花园景致,所以她把自己盛妆了加入在里头,拍这一张照来挂在船舱里的。
我很同情于她的一片苦心。
这照片仿佛表示:她在物质生活上不幸而做了船娘,但在精神生活上十足地是一位贵妇人。
世间颇有以为凡画必须优美华丽的人,以为只有风、花、雪、月、朱栏、长廊、美人、名士是画的题材的人。
我们这船主妇可说是这种人的代表。
我吃着豌豆和这船家夫妇俩谈了些闲话,他们就回船艄去做夜饭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乘船野游而闲极无聊时看到了一位剃头司务在给别人剃头,于是他写了这篇文章,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有着很强的观察力。
B.作者创作的“野外理发处”漫画体现了他率真洒脱的性格特征,也反映了他善于及时捕捉绘画素材及严肃认真的艺术创作态度。
C.作者描写剃头司务时不拘一格、信手拈来,把“被剃者”描写成正在求医的病人和正在受刑的罪人,涉笔成趣,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剃头司务的活力和剃头时的权威。
D.文末“世间颇有以为凡画必须优美华丽的人”一句体现了作者对绘画的观点,即画中的人物未必都应该是优美华丽的人,也可以是普通人。
解析:选A A项,“闲极无聊”错误,从文中“我躺在船榻上休息的时候,恰好从船窗中望见这副剃头担的全部”可以看出,作者此时比较悠闲,而不是“闲极无聊”。
2.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分)答:解析:赏析散文语句,一方面要从运用的表现手法角度考虑,另一方面要从该句话的具体内容考虑。
本文中画线句从修辞角度来说,较为明显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这段话是描写剃头司务的,因此从内容上可以回答表现剃头司务对工作的认真、细致等,意思对即可。
参考答案: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分)语言雅俗结合,表现了剃头司务对工作的认真、细致。
(3分)★3.[体会概括情感主旨]作者对普通劳动者的情感是怎样的?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6分)答:解析:解答该题,应当把握全文,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概括作答。
如抓住文中的“我想把船窗中这幅图画移到纸上。
起身取出速写簿,拿了铅笔等候着。
等到妥帖的位置出现,便写了一幅”“她在物质生活上不幸而做了船娘,但在精神生活上十足地是一位贵妇人”“我吃着豌豆和这船家夫妇俩谈了些闲话,他们就回船艄去做夜饭了”等内容回答。
参考答案:(1)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和赞美之情。
(2分)(2)①作者创作了一幅剃头司务剃头的画。
作者认为剃头司务剃头是一幅极好的写实派西洋画,并以剃头司务为对象画了一幅画。
(2分)②吃船家煮的豌豆、与船家夫妇谈闲话。
(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5分)屋顶上的梦宁肯如果从空中看,1957年的北京就是一大片四合院,一大片房顶。
屋顶一般是猫和鸽子的世界,偶尔会有小孩爬上来,探头探脑,与猫、鸽子互不相扰。
现在无论什么时候想起自己小时候一个人独自坐在一大片房顶上,就觉得有一个梦始终没做完,总想回到儿时的屋顶,那时的一片青瓦的北京。
我记得刚开始上房时我还太小,十岁左右的样子,总是被小伙伴们托着屁股上,或者踩着大点孩子的肩膀上。
不是哪儿都能上,一般是院与院的分隔墙、连接墙,这种墙都比较矮,墙那边就是另一个院。
一般都是从后院上,我们院说是后院其实不过就是个露天夹道,夹道另一边是别人家的院子,院子的大门已在另一条陌生的街上了。
别小看这种夹道,北京胡同所有院与院的连接全靠它,叫“××夹道”的胡同也特别多。
夹道一般不是正式胡同,宽了才叫胡同。
一般这地界都很幽静,小时不知为何有这种地方,只觉得神秘,静悄悄,而哪个孩子天性不喜欢幽暗、神秘?在这儿玩的东西可多了,捉迷藏、弹球、拍三角、种花、养草鱼、掐蛐蛐,还有就是实在没事了上房。
前院也能上房,但大人见了会骂,只有到了后院——夹道才是我们的天下。
我们后院上房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夹道出口右面的连接墙,一个是里外两处山墙连接的凸出的出水口,雨水顺这儿从两房之间流下。
在这儿跳起来,扒着出水口的瓦,可引体向上,脚翻上一蹬就到了上面。
一般大点的孩子才在这儿上房,我是小学快毕业了才能挂上去。
我在这儿出过事,一次吊上去正艰难地引体向上,结果出水口突然垮了,把我连人带砖瓦一起掉下来,右手砸破一个大口子,鲜血迸流,可我连医院也没上,上了点红药水几天就好了。
那以后,那个出水口彻底废了。
房上是一个陌生世界,别人看不到你,你看得到别人,除非下面有人知道你上房了,但即使如此,这人也在你居高临下的监控之下,你能随时隐蔽。
在这个意义上,高处是一种梦想的权利,也是一种实际的权力。
换句话说,你到了房上意味着你获得了一种超越别人、观察别人的权力,你不仅看见自己院中熟悉的人,还看到了别的院陌生的人。
此外,更重要的是,放眼望去,屋顶世界完全是一个新世界,不再有胡同,不再有院门,不再有道路,世界是平的,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虽然房上没有道路,但你却可以走得很远,甚至感觉可以在屋顶上走遍北京。
当然,这也只是想想,我从来也不会走出太远,一般最远也不过是穿过四五个院子,在一个叫小西南园的胡同拐角处抱着电线杆子下来。
电线杆下半截有水泥方柱,我出溜到水泥方柱处,站稳了,跳,就算完成了房顶旅行。
小西南园是条很窄很短的胡同,北口对着周家大院口,中间横过前青厂胡同,胡同东头连着琉璃厂,对,就是那条著名的文化街,鲁迅经常走的街,我上小学的街。
我从电线杆子下来一溜烟跑回自己的院子,再次上到房上,大口喘息,无比兴奋。
有时是我一个人,有时是我们一大群孩子。
一群孩子通常走得更远,像一次房上的长征,这很危险,因为人多动静大,难免被下面哪个院子的大人发现,那会被骂死,甚至会被打。
也正因为如此,更吸引我们再一次这么干。
孩子世界之所以和成年人世界不同就在于天生的超现实性,房顶世界刚好满足了这点。
房顶通常是压抑的,因此带来了超越性,因为遮挡而带来了想象,它鼓励了孩子一种东西:世界除了是你看到的样子,还有另外的样子;可以做你不能做的,做了是那么的有趣。
此外,屋顶上的世界对于喜欢孤独的孩子还有特别的意义。
屋顶上那种明亮又隐蔽的空间,让像我这样平时家里没大人的孩子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和与安慰。
我与哥哥姐姐年龄隔得太远,别的孩子都有相邻的兄弟姐妹,我没有,别人都有家,我觉得好像没有,非常孤独。
因此我经常一个人跑到房顶上看太阳。
在屋顶上,一切都是平的,没什么高出我,谁也看不见我,一个人面对暴晒的阳光,独自享受着世界的寂静。
四十年后,我读到意大利小说大师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不禁感叹人类看上去多么不同也有共同的东西,《树上的男爵》写了一个孩子一生都生活在树上不愿下来,这不正是我小时的心境吗?卡尔维诺写出了儿时我内心深处的东西。
(选自《收获》,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几段用大段篇幅回忆儿时“上房”的经历,既为下文做铺垫,也表明自己对这一行为印象深刻。
B.文章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如“我”上房扒掉出水口的一段描写,场面生动,画面感强,富有表现力。
C.作者提到琉璃厂这条“著名的文化街”,并说是“鲁迅经常走的街”,是为了使文章更具文化气息。
D.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又有恰当的议论或抒情,作者想象力丰富,感悟深刻。
解析:选C C项,无中生有。
“为了使文章更具文化气息”这一分析夸大其词,作者无此用意。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6分)答:解析: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首先需要查看它在文中的位置。
如果是统领句,理解它就需从其下文去搜索相关信息;如果是总结句,此时就需上溯,从其上文寻找相关信息;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其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内涵。
画线句子在文末,其后的“这不正是我小时的心境吗”提示“共同的东西”所指的内容,所以要往上找“我小时的心境”。
最后一段“屋顶……亲和与安慰”“非常孤独”“独自享受着世界的寂静”,这些文字正是“我”当时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