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语文全国高考2卷双向细目表

合集下载

2019年全国I卷高考语文双向细目表

2019年全国I卷高考语文双向细目表
四、关联考点
1.新闻调查类文本阅读侧重于对信息的筛选整合、分析评价。
2.传记类文本侧重于对人物性格、事件、中心思想的概括,对人物思想境界、精神追求、科学品质的分析综合,对表达艺术的鉴赏,对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评价,对人生价值、时代精神、某问题的探究。
五、命题趋势
1.命题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层次,主要考查《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理解、分析综合和探究三种能力,能够让考生有方向可寻、有线索可找、有根据可査、有话可说。
2.命题上,不仅考查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概括、分析评价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给文言语段断句的能力,以及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3.设题“内”“外”兼顾,以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为主。选文是课本外的,但答案却能在课本内找到。
三、考频赋分
1.题型稳中有变。2015-2017年为四道四选一的选择题+一道文言文翻译题,分值为22分。2018-2019年选择题改为3道,文言文翻译没变化,分值为19分。
二、题型赋分
1.题型为填空题形式,考查分值一般为6分。
2.试题结构在2010-2014年为填上下句,其中2010-2013年为四选三直接性默写,2014年为六道小题;2015-2019年为理解型默写。
三、命题特点
1.常见的考查形式有两种。一是理解型默写,即给出相关的情景,要求考生根据情景填写相关的名篇名句;二是识记型考查,即给出文句的上句或下句,要求填写空出的内容。就新课标全国卷来看,近
注意抓三个方面:
1.要有文体特征意识(散文和小说,新闻和传记的文体特征概述见后);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

考试双向细目表-说课ppt

考试双向细目表-说课ppt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谢谢聆听•
4 力点,将最大限度地考查本年级学生在本
学期语文学习的状况。
明双年工向作计细划 目表命制的原则和特点
“学生得分预测”中尝试分成三个层级进
行预测。因为每个学生的水平不同,不能
单纯根据教师的判定就将试题的程度分为
难、中、易。《学科能力标准与教学指南:
5
语文》中就通过表格的形式将学生的能力 层级分为三个等级,以适应不同学生在考
语文核心素养
初中 语言能力 思维能力 审美情趣 文化修养
高中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工作背完成景情分况 析
1 认真学习校本培训中的相关材料,
明确本次说课的目的和任务。
工作背完成景情分况 析
2 研读并探究高中课程标准中提到的核心素养“语
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 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我认为其将初中学段 的核心素养进行了细化、明确,且更符合社会人 自身语文素养的生成和建构、发展。
工作背完成景情分况 析
依据七年级第二学期学段学业质量
6 水平要求,梳理七年级第二学期语
文书中涉及的核心素养。
2 核心知识
明年核工心作计知划 识
(一)基础·运用 字音、字形、书法、词语运用、语法、修辞、标点、文学名著常识 (二)阅读 1.现代文阅读 (1)整体感知内容,把握中心。 (2)理清文章思路。(3)理解重要词句的意义和作用。(4) 能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情感体验。 (5)提出问题并探究。 (6)表达方式的作用。(7)品味感人的形象和有表现力的语言。 (8)提取信息,得出结论。 (9)区分观点和材料,辨析关系,作出判断。 2.古诗文阅读 (1)背诵默写(2)理解欣赏(3)理解文言字词含义,理解文言文基本内容。 3.名著阅读 (1)了解主体内容,了解人物性格和精神品质,了解作品思想价值。(2)对作品的主题、人物、 语言有自己的感受,获得有益启示。 (三)写作 1.有真情实感2.中心明确3.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顺序。4.记叙性文章内容具体;说明 性文章明白清楚;议论性文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实际需要写实用类短文4.根据需要进行 扩写、缩写、改写

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双向细目表

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双向细目表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双向细目表
规律总结:“基础知识”考点比较固定,训练有规律可遵循,可操作性强。

“课内阅读”注重体裁的多样性,新授课时注重文体知识点和解决此知识点的能力培养。

“课外文言文”考点固定,以课内养课外,足以应对该考题。

“课外现代文阅读”选材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散文,考点也比较容易把握,可采用“文科理科化”的思路加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考点也在教师的可操纵范围之内。

中考样题与真题相似度对比分析。

2019年全国卷Ⅱ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考试院图文对照版(精校版)

2019年全国卷Ⅱ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考试院图文对照版(精校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小说双向细目表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小说双向细目表

高三语文二轮小说复习双向细目表
注:文学类文本阅读
近年来高考语文卷选文命题的价值走向,是有关美好人生、人性、人情、人格的探索,美好社会风尚、优良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的赞颂,反对战争,崇尚和平,对人类美好未来的畅想,人与自然的和谐的追求等等,这些构成了所选文本的主旋律。

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目特点:
1.选文趋向红色文化;
2.在理解鉴赏基础上继续考查辩证思考能力;
3.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把握和理解;
4.以生考熟,设题考察点创新(资源和手段)(研究性学习在语文试题中的体现)
5.文本体裁的多样化呈现(现代诗、戏剧的考查有可能成为常态)
6.因文设题,理解分析能力、审逻辑推理能力、美鉴赏能力等的综合考察。

高考题例:
1.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2018全国1卷《赵一曼女士》)
2.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的“科学”与“科幻”的关系。

(6分)(2018全国3卷《微纪元》)
3.《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6分)(2019全国卷1《理水》)
各地市模拟题:
4.有人说“《异秉》中处处体现温情,又隐藏着太多的无情”,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某市卷《异秉》汪曾祺)
5.从小说中可以看到,孙少平的经历可谓不平凡,那么如何理解小说的标题“平凡的世界”?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

(6分)(济南卷《平凡的世界》)
6.综观全文,如何理解“高贵的清贫”?(4分)(潍坊卷《高贵的清贫》)。

2019年全国卷2高考文数双向细目表

2019年全国卷2高考文数双向细目表

8
4
4
6
2
选 22
10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方 程的互化,轨迹方程的
6
4
做 23
10
含有绝对值不等式的 解法和恒成立问题求
6
4
合计 150
高考命题双向细目表
数学思想
函数与 分类讨 转化与
方程

化归
数形结 合



































设计难度
档次 易 易 易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难 难 易 易 中 难 易 中 中 难 难 中 中
题型结构
题型
题 号
分 值
知识目标
核心考点
2019年全国课标数学卷(Ⅱ)文科高考命题双向细目表
能力目标
运算求 数据处 空间想 抽象概 推理论 应用意 创新意
解能力 理能力 象能力 括能力 证能力 识

1 5 集合的交集运算
3
2
复数的乘法和共轭 2 5 复数
3
2
3
5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 算,模长的求解
3
2
4 5 古典概型求解概率
1
1
题 15 5 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3
2
16
5
以文化为背景的多面 体的计算
1
1
2
1
17
12

2019全国高考语文二卷细校详析

2019全国高考语文二卷细校详析

2019全国二卷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

(2019高考)2019年全国卷Ⅱ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考试院图文对照版)

(2019高考)2019年全国卷Ⅱ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考试院图文对照版)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2019高考语文考题与备考双向细目表

2019高考语文考题与备考双向细目表

括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词下、下定义)、仿写、变换句式(长短句、整散句、语体变化、重组句子)
运用逻辑
③语言表达准确、连贯、得体
④图文转换:流程图、徽标、图片、漫
及论述的道理等进行分析和推理判断。

4.文言翻译要有得分点意识,注重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的扎实掌握。

容的考察。

3.内容概括和分析题要求考生必须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词义、句意,梳理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辨清主次信
诗歌情感诗句含意诗句含意情感表达
语言风格
易错、易混成语,并加强训练巩固。

2.语病梳理明确六种语病类型,总结整理标志词,在阅读和训练中提升语感。

3.语用主观题在备考过程中,要引导学。

2019年全国卷Ⅱ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考试院图文对照版【精品】

2019年全国卷Ⅱ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考试院图文对照版【精品】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2019年全国卷Ⅱ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考试院图文对照版-真题

2019年全国卷Ⅱ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考试院图文对照版-真题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2019全国高中高考语文2卷.docx

2019全国高中高考语文2卷.docx

精品文档绝密★启用前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 )语文本试卷共 22 题,共 150 分,共 10 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 ,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2019年【高考真题】全国卷Ⅱ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考试院图文对照版)

2019年【高考真题】全国卷Ⅱ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考试院图文对照版)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

徐老师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

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

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

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括分析
文言文阅读 概括分析古代 Nhomakorabea诗文
阅读
翻译
古代诗歌 赏析诗歌
阅读 鉴赏诗歌语言
名句默写 赋、文
补写
语言 文字 应用
引号
语言文字 应用
病句
补写
压缩
理解内容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
实词的用法和句子的调整
赏析诗歌的情感 鉴赏诗歌语的意象 高中阶段二、初中阶段一 语意连贯,逻辑理解能力 引号的不同用法 修改病句 语意连贯,逻辑理解能力 整合原文概括并分析
现代 文阅

实用类文 本阅读
概括和分析
概括原文
理解文中概念 理解原文并根据原文分析 整合原文概括并分析
4 单选 3 5 单选 3 6 简答 6
梳理文章
文学类文 本阅读
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情节
理解文意 分析概念 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分析
7 单选 3 8 简答 5 9 简答 6
断句
在理解句子大意的基础上断句 10 单选 3
佛坪中学高考试题研究
2019年全国高考2卷试题分析双向细目表
科 目
语文
内容标准
模块 章节
考查内容
教师姓名
涉及知识点
题号 题型 分值
对照原文内容
论述类文 本阅读
论证分析原文
理解文中概念和重要句子的深 层含义
1
单选
3
梳理文章结构,分析作者的态 度和观点
2
单选
3
根据原文分析
学会整合信息
3 单选 3
理解和分析
11 单选 3
12 单选 3
13 翻译 10
14 选择 3 15 简答 6 16 填空 6 17 单选 3 18 单选 3 19 单选 3
20 改错 5 21 简答 6
写作
佛坪中学高考试题研究
对事件和现象有自己的见解 22
60
佛坪中学高考试题研究
佛坪中学高考试题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