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理知识整理教学提纲
人教版地理陆地和海洋知识提纲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1、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特征:三分陆地,七分海洋2、识图练习(一)(1)左图是西半球,右图是东半球:(2)识别大洋:(3)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印度洋;④-北冰洋(3)识别大洲:A-欧洲;B-亚洲;C-大洋洲;D-非洲;E-南极洲;F-北美洲;G-南美洲;;(4)从东西半球看,陆地集中在东半球,海洋集中在西半球。
3、识图练习(二)(1)甲图是南半球,乙图是北半球;(2)识别大洋: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印度洋;(3)识别大洲:A--亚洲;B--欧洲;C--非洲;D-北美洲;E-南美洲;F-大洋洲;(4)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在北半球,但南极周围是一片陆地。
4、读图识别大陆、岛屿、半岛、海峡5、识别七大洲轮廓图A-北美洲;B-非洲;C-亚洲;D-南极洲;E-大洋洲;F-南美洲;G-欧洲6、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1)掌握大洲大洋的位置及名称七大洲:A-亚洲;B-欧洲;C-非洲;D-大洋洲;E-北美洲;F-南美洲;G-南极洲四大洋:1-太平洋;3-印度洋;2-大西洋;4-北冰洋(2)各大洲分界线(图中粗虚线):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M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R 非洲与欧洲: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N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L南美洲和南极洲:德雷克海峡北美洲与欧洲:丹麦海峡(3)在地图上指出符合要求的大洲或大洋赤道穿过的大洲: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北美洲、欧洲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主要在东半球的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赤道穿过的大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全部在东半球的大洋:印度洋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北冰洋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太平洋周围5个大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大西洋周围5个大洲:欧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印度洋周围4个大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非洲北冰洋周围3个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4)七大洲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5)四大洋面积排序:“太大印北”第二节海陆的变迁2、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创始人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他观察世界地图时发现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去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于是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海洋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海洋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海洋地理学适用专业:地理科学课程学时:36课程学分:2课程代码: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海洋地理学》为限定选修课,教学目的与任务主要为介绍海洋地理学体系各学科的知识概况。
通过学习要求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掌握有关海洋的基本状况,海洋水体及流、浪、潮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海洋开发与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二、课程的内容和基本要求1、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1.1海洋地理学体系1.2海洋地理学发展简史1.3中国的海洋地理学第二章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2.1地球的基础知识2,2海与洋2.3海底形态2.4海底构造与大地构造学说第三章海水的理化特性3.1海水的主要热学和力学性质3.2世界大洋的热量与水量平衡3.3世界大洋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和变化第四章海流4.1概述4.2海流运动方程4.3风海流4.4上升流4.5寒暖流4.6大洋环流和中国近海环流4.7海流与海洋生物的关系第五章波浪5.1概述5.2小振幅重力波5.3风浪与涌浪5.4浅水区波浪传播与破碎5.5内波5.6波浪与海洋生物的关系第六章潮汐6.1概述6.2与潮汐有关的天文知识6.3引潮力6.4平衡潮和潮汐动力理论6.5潮流6.6潮汐计算6.7潮汐与海洋生物的关系第七章海洋生物7.1海洋生物的环境分区7.2海洋生物多样性7.3海洋生物生态类群及生物地理学7.4海洋生态系统7.5海洋环境中的若干生物学问题第八章海洋中光和声的传播及其应用8.1海洋光学性质8.2透明度和水色8.3海洋激光雷达及其应用8.4海洋声学现象第九章海洋遥感9.1引言9.2海表遥感9.3海色遥感第十章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10.1海洋开发10.2海洋污染与海洋环境保护2、基本要求(1)牢固掌握各部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了解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3)了解课程的意义和作用。
三、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为36,全为理论课时。
具体分配如下: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课堂讨论(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4)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动手能力(5)以闭卷考试与开卷报告检查学习效果。
高中地理海洋地理学的知识框架构建
高中地理海洋地理学的知识框架构建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海洋地理学是一个重要且富有魅力的领域。
它不仅涵盖了广泛的知识内容,还与我们的生活、经济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紧密相关。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构建高中地理海洋地理学的知识框架。
一、海洋的基本概况首先,我们要了解海洋的地理分布。
地球表面约 71%被海洋覆盖,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它们的面积、深度和地理位置各不相同。
海洋的深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从浅海到深海,深度不断增加,形成了复杂的海底地形。
浅海区域可能有大陆架、大陆坡等,而深海则有海沟、海岭等。
海洋的温度和盐度同样是关键要素。
温度受到纬度、季节、洋流等因素的影响,而盐度则与降水、蒸发、河流注入等有关。
二、海水的运动海浪是我们常见的海水运动形式,它由风的吹拂引起。
海浪的大小和周期取决于风力的强弱和持续时间。
潮汐则是由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产生的。
在一天中,会有涨潮和落潮的现象。
潮汐对于沿海地区的航运、渔业和能源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洋流是大规模的海水流动,按温度可分为暖流和寒流。
暖流带来温暖和湿润的气候,寒流则相反。
例如,北大西洋暖流使欧洲西北部的气候相对温和。
三、海洋资源海洋中的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包括鱼类、贝类、藻类等。
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对海洋生物资源造成了严重威胁,合理开发和保护至关重要。
矿产资源方面,海底有石油、天然气、锰结核等。
这些资源的开采需要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环保措施。
海洋还提供了丰富的能源,如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等。
开发这些可再生能源有助于缓解能源危机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四、海洋与气候海洋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使气温变化相对平缓。
海气相互作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例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就是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异常影响。
五、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浅海生态系统、深海生态系统等。
每个生态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生物群落和生态环境。
海洋地理34单元提纲
《海洋地理》第三~第四单元1.了解海洋灾害的不同类型。
风暴潮、海啸、巨浪、海冰、赤潮2.分析风暴潮、海啸的成因(1)风暴潮是由强风引起的剧烈增水现象,致使海面异常升高。
危害:造成大量海水漫溢,席卷码头、仓库、城镇街道和村庄。
风暴潮可分为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两大类。
以孟加拉湾为例,说明为什么在这里风暴潮在这里比较严重。
①地理位置:②海岸形状:③地形地势:④河流:⑤社会经济:。
(2)海啸是指由、火山爆发、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引起的涌向海湾或海港的破坏性大浪。
分析2004年印度洋海啸危害巨大的原因:①地震震级大,引发的海啸能量巨大,破坏力很强;②东南亚和南亚国家沿海地区城市较多,人口密集;旅游资源丰富,游客多;③没有建立海啸的预警预报系统。
3.阐述风暴潮、海啸等自然灾害应对措施。
①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②营造防护林和等③提高人们和自救能力,加强国际合作④合理规划,使人口、工矿业处于相对安全区域。
4.运用资料,说明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危害。
海洋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以及海洋上的;集中分布在大型港口、工业城市及河口附近。
海洋污染物的类型包括①污染:目前已成为严重的世界性海洋污染;它集中分布在沿海水域和②污染:它导致海水富营养化,诱发赤潮③④__⑤__________。
危害:海洋污染物特别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不仅导致海洋水质恶化,危害海洋生物,也能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损害人类自身。
典例分析:赤潮(1)分布——世界各大陆的近岸海域(尤其封闭、半封闭海湾)。
(2)原因——人为原因: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以及海水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导致海水富营养化。
自然原因:阳光、水温、风力较弱、海水交换受阻、潮流缓慢等。
(3)危害——可使大面积海域缺氧甚至无氧,并产生大量有害气体,释放出大量的藻毒素,使海洋中的其他生物因缺氧或中毒死亡,最终导致海洋环境严重恶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海洋学复习提纲
能量守恒,岸形:折射因子,水深:地形因子
四、波浪破碎、沿岸流与离岸流
溢波,卷波,振波,溃波 离岸流,沿岸流,物质输动,海湾沙丘
五、反射和绕射
驻波 防波堤,波高
内波
在稳定层结海洋中海水内部的波动. 恢复力:弱化重力 波速:具有相同波长的界面波与表面波波速比为 1/20。慢镜头 振幅:界面内波比表面波振幅大30倍。
第二节 小振幅重力波
一、波形传播与水质点的运动 波速:波形传播速度
a sin( kx t )
深水波速: 2、浅水波速: 水质点运动和波形传播 水质点运动速度随深度指数衰减;运动轨迹为圆
c g 2
c
gh
二、波动能量
总能量
E E p Ek
1 8
1、水团的定义:water mass 中国大百科全书: 源地和形成机制相近,具有相对均 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及大体一致的变化趋势, 与周围海水存在明显差异的宏大水体。“内同 性”“外异性”。长期来把温盐特性作为分析水团 的主要指标。温盐图解判定水团的数目。
第八章
波浪( 8 学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小振幅重力波 第三节 有限振幅波 第四节 海洋内波 第五节开尔文波与罗斯贝波 第六节风浪和涌浪 第七节观测、研究及应用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潮汐、潮流、分潮、引潮力、潮汐椭球 潮汐:
物体在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对固体:称固 体潮;对大气的周期性运动称大气潮;对海水,叫海潮,习惯上 将铅直向涨落称潮汐,水平方向的流动称潮流。
潮流
海洋地理(选修) 知识框架
海洋生态破坏 海洋生态破坏的表现 (1)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2)海洋生物多样性遭破坏,使珍惜、濒危物种灭绝。 (3)外来物种入侵。 赤潮: (1)发生的条件:①阳光强,藻类光合作用;②水温高;③氮、磷等营养盐类多,藻类大量繁殖;④海域较封闭,与外海(洋)海水交换慢。 (2)我国赤潮:①沿海易发生的区域:在江、河口海区和沿岸、内湾海区及养殖水体,如渤海、东海的长江口海域、舟山群岛、杭州湾、南海的海口湾等;②易发生的时间段:5—10 月。 (3)赤潮的危害: ①危害水产养殖和捕捞业。赤潮生物分泌粘液附着在鱼类的鳃上,使其窒息死亡;赤潮生物产生的毒素使鱼类中毒死亡;赤潮生物死亡后分解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鱼类缺氧窒息死亡。 ②损害海洋环境。pH 值升高,水体的透明度降低,其它生物减少,水体缺氧等。③危害人体健康。水产品富积赤潮毒素,人们不慎食用对身体健康产生威胁。 ④影响海洋旅游业。破坏旅游区的秀丽风 光,因赤潮有毒,应避免在赤潮发生水域游泳或做水上活动。 (4)预防措施:①控止污染物的排放;②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5)治理措施:①喷洒化学药品直接杀死赤潮生物,或喷洒絮凝剂使生物粘在一起,沉降到海底;②通过机械设备把赤潮海水吸到船上进行过滤,是赤潮生物分离;③用围栏把赤潮发生区围隔起 来,避免扩散污染其它海域。 海 洋 环 海洋环境保护的原则: (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_____(3)____________ ___(4)____________ ____ (1)_______ _____ _______(2)__________ __ _____(3)__________ __ ___(4)____________ ____ 境保护 海洋环境保护的对策 海洋自然保护区可划分为三类功能区: (1)__________________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目的是 。
海洋地理知识梳理PPT教学课件
中日东海权益之争
韩国大陆架线
我 国 领 海 基 线
冲绳海槽
我国200海里线
日本主张“中间
3.海洋主要污染物来源:工业废弃物、农业中使用的 化肥和农药、城市垃圾、海上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引 起的石油泄漏;危害:破坏海洋生态,危害渔业生产, 通过食物链富集损害人类自身,使海岸环境退化;保 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制定相应的海洋环境保 护法律和法规;加强污染源控制;加快沿海城市污水 处理厂建设;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加强环境保护宣 传力度。
6.重要性:对于缓解人海地区人地矛盾,开发海洋资源,拓展人 类生存空间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主要方式:海洋交通与通讯、 围海填海造陆、海底储藏、生产、居住和文化娱乐等。
部分知识点归纳、总结
盐场的区位条件:沿海(盐湖);地形平坦;降水 少;日照丰富,风力强,蒸发旺盛。 渔业资源丰富的条件:浅海大陆架;河流汇入;寒 暖流交汇;盛行离岸风冷海水上泛;温带海区。 潮汐发电的条件:潮差大;蓄水量大,土建施工便 利。
分布:大陆架宽广的区域,易形成岛弧, 例如亚洲东岸。
大陆架狭窄的区域,易形成海岸山脉, 例如南美洲西岸。
第三章 海洋水体
课标要求: 1.运用图表等资料,归纳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2.说明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 作用。
海海海 水水水 温温温 度度度 受受随 洋陆季 流地节 影影变 响响化 。;;
4.海洋生物存在问题:过度捕捞、围海造陆、不合理工程活动及 海洋污染导致海洋生物资源衰减;对策: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 洋污染,加强海洋管理;合理捕捞,捕养结合,可持续利用。 5.潮汐能利用早,分布在海峡、海湾和河口区域。需要条件:潮 差足够大;海岸能储蓄大量的海水,并可以进行土建施工;波浪 能优点:最耗费能源的冬季能量最大;随时利用。集中在南北纬 40°~60°度之间的西风带海区;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 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盐差能等。特点有:总量大,密度小;可 再生;污染小;时空分布不均。海洋能前景非常广阔,目前主要 用于发电,潮汐能和波浪能发电技术进入实用阶段,其他的仍处 于研究与实验阶段。
《海洋地理》复习提纲
《海洋地理》复习提纲
海洋地理复习提纲
一、海洋地理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1.海洋地理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2.海洋地理的基本特征:占地球表面积比例、分布及地域划分
3.海洋地理的重要性与研究意义
二、海洋地貌与地质
1.海底地貌: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大洋隆起及海岸地貌等
2.海洋地质:大洋地壳、海底扩张、洋中脊等
三、海洋水文与化学
1.海洋水文的主要内容:海洋温度、盐度、密度、溶解氧等
2.海洋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海水成分、化学物质的交换与环境效应等
四、海洋生物及生态系统
1.海洋生物的分类: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类等
2.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海洋食物链、海洋生态平衡等
五、海洋资源与经济开发利用
1.海洋资源的种类与分布: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渔业资源等
2.海洋经济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
六、海洋环境与保护
1.海洋污染与防治:油污染、废物排放、工业污染等措施
2.国际海洋法与海洋环境保护:海洋公约、海洋保护区等
七、海洋气候与气象灾害
1.海洋气候的影响因素与类型:海洋温带性气候、季风气候等
2.气象灾害与海洋灾害的关系与防范措施:台风、风暴潮、海啸等
八、中国的海洋地理特点与发展战略
1.中国海岸线的长短与分布:辽宁、山东、广东等沿海省份
2.中国的海洋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政策: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生态保护等发展战略
1.大洋洲与非洲的海洋地理特点:南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
十、海洋地理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1.海洋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深海探测、海洋遥感、海底资源开发等
2.未来海洋地理面临的挑战:海洋污染、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等。
陆地和海洋复习提纲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知识点第一节大洲和大洋1、世界海陆面积比例2、世界海陆分布特点——不均匀(1)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海洋(2)海洋主要集中分布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陆地(3)无论如何划分大小相等的两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七大洲和四大洋(1)基本概念:大陆、岛屿、半岛、大洲、海、洋、海峡(2)面积最大的大陆、最小的大陆、最大的岛屿、最大的半岛依次是什么,大洲、大洋的面积比较(3)大洲和大洋的分布特征:全部在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赤道穿过的大陆、大洲有哪些?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大洲?根据轮廓特征识别大洲。
(4)跨经度最广、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洋,热带范围最广的大洲、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大洲、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5)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6)大洲分界线:南北美洲、亚洲和欧洲、亚洲和非洲、亚洲和北美洲第二节海陆的变迁1、海陆变迁的实例:(P33图2.10、2.11、2.12)2、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者及内容3、板块构造学说内容、六大板块的分布、板块运动的形式——挤压碰撞和张裂(2)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3)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出主要山系: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科迪勒拉山系4、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壳变动现象:红海不断扩张、地中海将会消失、喜马拉雅山脉还在上升、日本多火山、地震、印度洋海啸的原因相关典型题一、选择题1.赤道和极圈都穿过的大洲是( ) A.欧洲 B.北美洲 C.亚洲 D.南美洲2.巴拿马运河沟通的大洋是( )A.太平洋和印度洋B.印度洋和大西洋C.大西洋和太平洋D.北冰洋和太平洋3.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南极洲4.赤道横穿哪些洲的大陆( )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5.被北美洲、亚洲、欧洲围绕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6.被三大洲包围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7.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所环绕的大洲是( ) A.南极洲 B.非洲 C.欧洲 D.南美洲8.面积最小的大洲是( ) A.南极洲 B.欧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9.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陆地是( ) A.亚欧大陆 B.美洲大陆 C.非洲大陆 D.南极大陆10.四大洋中,全部在东半球的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11.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A.亚洲 B.大洋洲 C.北美洲 D.南极洲12.在地球表面,陆地所占面积最大的半球是(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13.七大洲中全部都在北半球的大洲有( ) A.亚洲 B.南美洲 C.欧洲 D.非洲14.下列海峡,既是两大洋又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 )A.台湾海峡B.白令海峡C.马六甲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15.世界各大洲中,四周被大洋所环绕的是( )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16.濒临三大洋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欧洲17.世界最大大洋和最小大洲组合正确的是()A.太平洋、欧洲B.大西洋、大洋洲C.太平洋、大洋洲D.太平洋、亚洲18.世界上海陆比例是() A.各占1/2 B.2/3陆地区 C.1/4海洋 D.三分陆七分海19.下列哪个大洲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20.大陆伸地向海洋的部分是() A.岛屿 B.海洋 C.海峡 D.半岛21.六大板块之中,范围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大西洋板块D.北冰洋板块2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未来地中海面积应该是()A.扩大B.缩小C.不变D.有时扩大,有时缩小23.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原因是()A.海底森林死亡B.地壳下陷,海水淹没C.砍伐的森林丢到海里D.地上树木被水冲到海中24.下列地区中,地壳较稳定,不易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是()A.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B.板块内部C.日本D.中国25.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地震的亚洲国家有( ) A.日本 B.俄罗斯 C.美国 D.加拿大2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A.地球的岩石图由五大板块拼合而成B.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带C.板块内部稳定,不可能再分成小块D.板块都处于静止状态27.下列关于全球构造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陆漂移学说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莫霍提出来的B.大陆漂移学说认为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稳定D.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在不断缩小28.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哪个板块( )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D.南极洲板块29.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主要原因是由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的( )A.碰撞B.张裂C.分裂D.隆起30.地中海北侧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B.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二、填空题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 %,而海洋占%。
教案科普海洋知识点总结
教案科普海洋知识点总结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海洋的定义、概念、特点、地理位置、生物组成等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并分析海洋环境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目标: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保护的责任感和热爱海洋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讲解海洋的基本概念和地理位置,生物组成等。
2.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海洋环境及生物组成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1. 海洋的定义和特点海洋是地球上覆盖面积最大的水体区域,包括海平面以上的海洋,以及包括海岸线、海底地形和海洋地质构造等。
海洋的特点包括面积广阔、水深辽阔、生态环境多样等。
2. 海洋的地理位置地球表面被水覆盖了约70%,其中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近四分之三。
海洋分布于各大洲之间,连接着世界各地的国家,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
3. 海洋的生物组成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有着丰富多样的生物组成,包括各类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海藻等。
海洋中还有各种各样的鱼类、脊椎动物以及无脊椎动物,如螃蟹、章鱼等。
4. 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长期的破坏,海洋油污染、垃圾堆积、过度捕捞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海洋的生态平衡,对海洋生物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5. 海洋的保护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我们应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海洋生物的捕捞量,保护重要的海洋生态环境。
6. 海洋资源的利用海洋资源包括海水、海洋生物、矿产等,可以用于发电、养殖、食品加工等方面。
但是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海洋环境,合理利用海洋资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通过播放海洋生态环境的视频、图片,让学生了解一下海洋的美丽与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激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PPT等多媒体手段,讲解海洋的定义和特点,海洋的地理位置,海洋的生物组成,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以及海洋的保护等知识内容。
《我们的海洋》复习提纲
《我们的海洋》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海南白驹学校地理组吴多仿第一单元海洋现象1、潮汐与人类生活(1)海水有规律的运动现象就是潮汐,人们形象地把潮汐成为“大海的呼吸”。
(2)潮汐的形成原因是:潮汐是由于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吸引作用而产生的。
(3)潮汐的规律:每月初一,太阳和月球在地球的同一侧合力产生最大引力,形成大潮;在每月十五或十六,太阳和月球在地球的两侧,它们的引潮力共同发生作用,同样引起大潮;而在每月初八和廿三,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彼此抵消一部分,就会发生小潮。
正所谓“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廿三见海滩”(4)大潮,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小潮,潮水比较平缓,涨得不是很高,落得也不是很低。
(5)按周期不同,潮汐可分为:半日潮、全日潮和混合潮;(6)按国际规定,计算一个国家的领海时,以大潮——海水落得最低时候的海岸线为准。
(7)潮汐对人类的活动的重要意义有:准确掌握和利用潮汐规律,有利于海洋捕捞;海洋运输事业与潮汐密布可分,潮汐能提升港口的功能;潮汐能助力农田灌溉;利用潮汐发电。
(8)潮汐的危害:危害航行安全;引发洪涝灾害;淤浅航道;(9)潮汐的危害预防:关键是掌握潮汐的运动规律,做好潮汐预报,提前制定对策予以防范。
2、小黄鸭大洋漂流的启示(1)小黄鸭随海流有规律的在海上漂流,这说明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即海流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哥伦布利用有规律运动的海流,两次横渡大西洋)(2)海水运动的方式:海流(洋流)、海浪和潮汐。
(3)海流:全球有许多条,其流动路径相对稳定。
海流把地球上的大洋联系在一起,使大洋得于保持各种水文、化学要素的长期稳定。
(4)根据海流形成的原因可划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各种海流相互影响而形成综合作用。
(5)海流的作用:①海流是气候的“调节器”;②海流是大型鱼场的“创造者”③海流是海洋污染的“清道夫”。
3、海岸地貌及其价值(1)海岸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构造运动力、海水动力(波浪、潮汐)、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
海洋地理考纲知识点整理
海洋地理专题一海洋和海岸带1.海底主要地貌类型。
(P16-17) ->海底地形岛海大陆架:①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水深200米以内。
②宽度从低潮线向海洋延伸至坡度显著增大地方为止,平均75千米。
③油气资源、渔业资源丰富。
大陆坡:①大陆架向外延伸形成的陡坡。
②水深:2()d000米、宽度十几…几百千米。
③ 最绵长最壮观的斜坡。
岛弧:大陆和洋盆之间呈弧形分布的岛屿,太平洋西部海域最为典型。
海沟:岛弧的外围伴生的狭长而深凹的海沟,海洋中最深的地方。
洋盆:大洋底的主体,占海底一半;地形平坦;地壳活动稳定;水深:4000-6000米洋中脊:最长的海底山系;海洋地壳的诞生地一板块的生长边界;分布:太平洋一大洋东部.大西洋…大洋中部、印度洋•…人字型分布大洋中部2.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1)海底扩张学说海底犷张q海反堪形泮住阳I、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一扩张一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
洋中脊是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的。
洋中脊也是洋壳的诞生处。
地幔物质从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洋壳。
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
即洋中脊和洋盆是洋壳形成与扩张的产物。
(2)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板。
英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此外,在板块中还可以分出若干次一级的小板块。
一般说来,在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立,而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则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这里火山、地谡活动以及断裂.挤压褶皱、岩浆上升.地壳俯冲等频繁发生。
3・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1)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一扩张一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
洋中脊是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的。
洋中脊也是洋壳的诞生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地理考点一:海岸与海岸带一、海底地形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岛弧海沟海盆海岭水深200米以内200—4000米海平面以上6000米以上3000—6000米顶部在2000—3000米之间特征坡度平缓坡度较陡,表面崎岖不平地势起伏较大深海洼地底部平坦,微有起伏海底山系,相对高度大分布规律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依次是大陆架、大陆坡、岛弧、海沟、海盆、海岭海底地形用海底扩张学说解释其成因海底扩张学说的内容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扩张—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洋中脊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顶托作用下形成洋壳地幔物质从洋中脊的顶部裂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洋盆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海底地形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板块构造学说的部分内容地球岩石圏由六大板块组成;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在交接处碰撞,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向大陆板块下俯冲至地幔,洋壳在高温作用下熔为岩浆。
海沟板块俯冲带动洋底下倾、陷落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大陆板块受挤压上拱、隆起形成二、海水温度与盐度1.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时空条件分布规律分布简图表层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同一海域,不同季节夏季>冬季同一季节,不同纬度低纬>高纬洋流同一纬度暖流>寒流垂直海水导热率低,太阳辐射集中在表层1000米以内随着深度增加而降低1000米以下变化很小,保持低温影响因素时空分布分布规律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量>蒸发量盐度小从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域向两侧低纬、高纬递减降水量<蒸发量盐度大洋流同纬度暖流>寒流河川径流河口盐度小海陆轮廓封闭受陆地影响大,盐度特别高或特别低开放受陆地影响小融、结冰高纬融冰盐度低盐度高结冰注:盐度最高的海是,原因是。
盐度最低的海是,原因是。
【思维建模】海水温度和盐度分布差异成因分析思路1.海水温度分布差异成因分析思路(1)首先分析纬度因素。
海水温度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2)若纬度相同,要分析洋流因素。
暖流流经的地区,温度较高,寒流流经的海区温度较低。
一般中低纬大洋东岸为寒流,大洋西岸为暖流;中高纬度大洋东岸为暖流,大洋西岸为寒流。
2.盐度分布差异成因分析思路(1)先考虑纬度的差异,不同纬度地区的降水量和蒸发量不同,盐度不同。
(2)同一纬度地区,则首先考虑寒暖流的影响。
受寒流影响的海域,海水蒸发减弱,盐度较低;受暖流影响的海域,蒸发量增大,盐度较高。
其次考虑近海岸地区河流注入水量的大小。
河水注入量较大的海域受河水稀释作用强,盐度较低;河水注入量较小的海域,盐度较高。
(3)高纬度海区结冰量大或融冰量小的海域盐度高,而结冰量小或融冰量大的海域盐度低。
(4)注意不同海域水体交换混合情况,若有高盐度海水流入,则盐度升高;若有低盐度海水流入,则盐度降低。
三、海---气相互作用1.海---气相互作用2.海—气水热交换的因素3.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厄尔尼诺拉尼娜东南信风弱强赤道逆流强弱太平洋水温太平洋东岸增加降低太平洋西岸降低增加沃克环流减弱或消失增强气候太平洋东岸降水增加降水减少太平洋西岸降水减少降水增加对全球气候影响导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并对全球广大范围内的气候产生很大影响关联性拉尼娜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年之后四、海岸与海岸带1.不同类型海岸的比较海岸的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按组成物质可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类型成因地貌景观基岩海岸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又称岩岸地势险峻,坡陡水深,多海蚀地貌,海岸线曲折,有岬湾,多良港,沿岸多岛屿砂质海岸通常为堆积性海岸,主要是由砾石和沙子组成往往形成沙堤、沙坝、沙丘、沙滩等地貌淤泥质海岸由于平原河流流速较缓,只能淤泥质海滩,海岸带宽度大,海岸带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地带,变是既是经济发达、人口聚居之地,也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带。
不同区域的海岸带具有不同的物质组成、地貌特点,因此具有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
它们的开发特点、现状和前景及存在的问题可从开发利用方式、位置或区位、考点二:海洋开发一、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二、潮汐能和波浪能的开发利用考点三: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海洋权益一、海洋自然灾害1.海域的划分(1)内水:沿岸领海基线向陆地一面至海岸线的水域(2)领海:沿海国主权及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3)毗连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宽度12海里(4)大陆架: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通常被认为是陆地的一部分(5)专属经济区: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国家享有部分主权权利及其他管辖权海域。
它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
(6)公海: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
2.我国海洋基本国情的基本特点(1)海域面积绝对量大,相对量大(2)海洋资源问题丰富,人均占有量少(3)海洋经济发展迅速,但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小(4)海洋区位具有优势,但地理形势相对不利3.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1)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2)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利于增加资源保有量(3)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4)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4.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其他相关的条约或协定的缔结,它们规定的原则、规则和制度得以遵守和执行,必将为保护各国的海洋权益,促进海洋事业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1)意义: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周边及外部环境;巩固海防、打击海上恐怖活动、走私和跨国犯罪;营造和平、良好的地区海上安全秩序;维护海上航运通道、石油航线以及重大海外利益的安全。
(2)解决争端的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3)解决争端的原则: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公平分享海洋利益;合作开发和保护海洋;科平利用等(4)我国的做法: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坚持公平分担保护海洋的责任和义务;尊重一切沿海国家的合法权利。
图示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公海位置沿岸领海基线向陆地一面至海岸线的水域沿海国主权及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通常被认为是陆地的一部分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国家享有部分主权权利及其他管辖权海域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范围或宽度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最宽不超过12海里不超过12海里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超过350海里从测量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海洋权益沿海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沿海国享有主权及于其上空和底下沿海国具有防止和惩处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没海国这有享有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以及属于沿海国有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自然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其他国家的行为供所有国家平等地共同使用定居种的生物等自然资源主权权利必须遵守沿岸国的法律和规章漠地区,几乎无陆地淡水的注入③海域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少。
盐度最低的海是波罗的海,原因: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③两岸有众多的河流淡水注入【真题演练】1.(2012,江苏)图18是北太平洋局部海域海底地形简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①处海域属于。
该处海底储量巨大的矿产资源是。
海上航行、海底隧道和港口建设均利用的海洋资源类型是。
(3分)(2)①②④三处比较,表层海水温度最低的是处,原因主要是。
(2分)(3)2011年12月18日,③处附近一座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倾覆,救援船只因舷窗破损进水导致作业中断。
造成这次救援中断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
(2分)a.天气严寒b.台风影响c.海浪和海冰冲击 d.海水污染严重(4)④处海底地形类型为。
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分)2.(2013年江苏)2012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三沙市,管辖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的260多个岛礁及2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
图21是南海海域8月份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与同纬度太平洋相比,南海表层海水盐度偏,主要原因是。
(2分)(2)当前,三沙市可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有、。
(2分)(3)三沙市的海岸类型主要属于生物海岸中的海岸,据此,其适合发展的产业为。
(2分)(4)为解决三沙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淡水资源稀缺问题,拟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2分)(5)设立三沙市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有。
(2分3.(2014年,江苏)帕劳是美丽的西太平洋岛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与菲律宾板块交界处,由一个大堡礁和许多小岛礁构成。
下图是帕劳的地理位置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帕劳群岛地处太平洋岛弧链,东临深海沟,形成这种岛弧一海沟地形的原因是,此处地壳运动相对活跃的表现形式是。
(3分)(2)帕劳的海岸类型主要是.除热带雨林外,岛上还有少量红树林,红树林的生态功能主要有、。
(3分)(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帕劳可重点发展的产业是和。
(2分)(4)为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帕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有。
(2分)4.(2015年江苏)中国在夏威夷东南方海底区域(东北太平洋C—C海区)拥有一块多金属锰结核资源采矿区。
下图为夏威夷群岛部分岛屿岩石年龄及东北太平洋C—C海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成因分类,夏威夷群岛是岛。
(1分)(2)夏威夷群岛位于板块,该群岛所在地区板块运动方向是,判断理由是。
(3分)(3)夏季,与夏威夷群岛所在海域相比,太平洋西岸同纬度海区海水盐度较低,原因是、。
(2分)(4)东北太平洋C-C海区海底地形为,该海底地形特点是。
对我国而言,该海域属于(填写序号)。
(4分)①领海②毗连区③经济专属区④公海5.(2016 江苏)图18 为世界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1)淤海峡成为世界)著名航运通道的有利条件是、。
该海峡南侧海岸类型以为主。
(3 分)(2)①海域和②海域相比,海水盐度更低的是 ,其主要原因是。
(2 分)(3)海域②的海底地形是 ,形成的原因是 ,附近海域可能发生破坏性巨大的海洋自然灾害。
(3 分)(4) 图示海域海- 气相互作用的特点是、。
(2 分)6.(2017 江苏)2017年4月20日,一座巨型冰山搁浅于纽芬兰岛东南部小镇费里兰,小镇突然成了拥挤的旅游景点。
图19为“搁浅冰山照片”,图20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
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会出现大量冰山,这些冰山源自▲,其对附近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3分)(2)冰山分布范围与大洋表层水温状况有关。
北大西洋中高纬地区水温分布特点有,主要影响因素有▲。
(5分)(3)此外,冰山出现的时间、数量还受气温变化影响。
随全球气温转暖,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变化趋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