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作业3
统计学第三章作业及答案
第三章统计学作业作业一、判断题1.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
(×)2.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3.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
()4.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5.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称为次数分布。
()6.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
()7.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1.统计整理的关键在()。
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D.编制统计表2.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4.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A.60---70分这一组B.70---80分这一组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5.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分析分组D.结构分组6.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A.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C.组数的多少不同D.组距的大小不同7.有20 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 2,5,4,4,3,4,3,4,4,2,2,4,3,4,6,3,4,5,2,4。
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A.单项式分组B.等距分组C.不等距分组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8.在分组时, 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统计学原理作业三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三答案一、判断题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3、在总体方差一定的条件下,样本单位数越多,则抽样平均误差越大(×)4、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6、抽样极限误差总是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7、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唯一方法(×)8、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则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9、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10、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与估计值yc 的平均误差程度(√)二、单项选择题1、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程度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程度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程度2、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C )A、抽样误差系数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3、抽样平均误差是(D )A、全及总体的标准差B、样本的标准差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4、当成数等于( C )时,成数的方差最大A、1B、0 c、0.5 D、-15、对某行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概率为95.45%时,该行业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所占比重是(C )A、等于78%B、大于84% c、在此76%与84%之间 D、小于76%6、对甲乙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相同,但甲厂工人总数比乙厂工人总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B )A、甲厂比乙厂大B、乙厂比甲厂大c、两个工厂一样大 D、无法确定7、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B)。
统计学原理作业3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3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2、×3、×4、√5、√6、√7、×8、×9、× 10、×二、单项选择题1、C2、A3、C4、C5、B6、C7、C8、A9、B 10、C 11、A 12、C三、多项选择题1、ABC2、ABE3、BE4、BD5、AD6、AD7、BD8、ABDE9、ABE 10、ABE四、填空题1、抽样调查、总体相应数量2、重复、不重复3、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4、样本单位数、抽样方法5、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6、Δx=2μxμx= Ơ²/n(1-n/N)7、单、复8、正、正9、线性、密切程度10、程度、方向五、计算题1、解:已知n=100 Χ=4500小时Ơ=300小时t=1.65(1)µx= Ơ/√n=300/√100=30ΔΧ=tµx=1.65*30=49.5该批灯泡平均使用寿命时间:上限:Χ+ΔΧ=4500+49.5=4549.5(小时)下限:Χ+ΔΧ=4500-449.5=4450.5(小时)平均寿命区间为4450.5-----4549.5小时(2)t=1.96n=t²σ²/Δx²=1.96²300²/(49.5/2)²=564(只)2、解:P=95% f(t)=0.95 t=1.96n=t²P(1-P)/ΔP=1.96²*0.95*(1-0.95)/0.01²=1825(件)3、解:四十名职工考试成绩分布按考试成绩分组职工人数(人)比重%60分以下 3 7.560—70 6 1570—80 15 37.580—90 12 3090--100 4 10合计40 100(2)Χ=∑xf/∑F=3080/40=77Ơ=√4440/40=10.54μx=10.54/√40=1.67Δx=tμx=2*1.67=3.34考试成绩区间范围是:77-3.34≦x≦77+3.34(3)n=t²Ợ²/Δx²=2²*10.54²/(3.34/2)²=159(人)。
15春东财《统计学》在线作业三答案
15春东财《统计学》在线作业三答案XXX《统计学》在线作业三一、单选题(共17道试题,共68分。
)1.下列总体中,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A.全国的人口数B.水塘养的鱼C.城市中的流动人口数D.工业中连续大量生产的产品产量正确答案:D2.抽样极限误差通常需要用()做为标准单位来衡量。
A.抽样平均误差B.总体标准差C.样本总量D.抽样误差概率度正确答案:A3.对于连续性变量()。
A.必须采用组距式分组B.必须采用单项式分组C.可以采用组距式或单项式分组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4.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A.广泛运用数学的方法B.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C.修正普查的资料D.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总体指标正确答案:D5.从某城市抽取500户居民家庭得到的人均月收入、人均生活费支出属于()。
A.总体指标B.样本个数C.样本指标D.样本单位正确答案:C6.对于经常性的人口总量及构成情况进行的调查,适宜采用()。
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正确答案:C7.某省2000年预算内工业企业亏损面达46.3%,这是()。
A.总量指标B.时点指标C.期间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E.平均指标正确答案:D8.如果总体单位能够合计在一同,此总体称为()。
A.不可加总体B.可加总体C.有限总体D.无限总体正确答案:B9.使用组中值代表该组数列的假设前提条件是()。
A.组中值是平均数B.组中值是中间值C.组内数值匀称变化D.组中值最有代表性正确答案:C10.下面哪一个是品质标志()。
A.所有制B.收入水平C.考试分数D.年龄正确答案:A11.作为一种通用的( ),统计学已经成为一种工具。
A.数学符号B.权衡方法C.支付手段D.数据处置惩罚方法正确答案:D12.体例统计指数的首要目的是()。
A.阐发社会经济征象变动的历久趋势B.进行因素阐发C.反映有关指数之间的经济联系D.综合反映多种不同事物在数量上的总变动正确答案:D13.( )是历史上进行国民收入估算的第一人。
统计学概论平时作业3
《统计法规概论》平时作业(三)一、单项选择题1、虚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和( C )的规定,高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
A、统计标准B、统计方法C、统计制度D、法规性文件2、虚报统计资料的基本特征是( B )。
A、以少报多B、以多报少C、凭空捏造D、故意多报3、( A )属于统计行政处罚范围。
A、责令改正B、记过C、责令停产停业D、没收违法所得4、实施统计执法检查的主体是( A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局法规检查机构B、各级纪检监察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5、统计管理相对人要求举行听证的案件,应当在统计行政机关告知后( A )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
A、3B、7C、10D、156、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统计部门对给予( D )处罚的案件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组织听证。
A、警告B、通报批评C、罚款D、较大数额罚款7、统计管理相对人在法定期限内未申请复议也未起诉而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统计行政机关可以( C )。
A、依法强制执行B、起诉C、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D、与统计管理相对人协商解决8、统计行政诉讼是( B )对统计行政案件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A、统计部门B、人民法院C、法制部门D、监察部门9、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统计管理相对人在知道针对其行为作出的处罚决定之日起( D )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A、10日B、15日C、30日D、60日10、石家庄市统计局与石家庄市工商局联合执法引起的行政复议案件,由( D )管辖。
A、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法制局B、河北省统计局C、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D、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A B C D E)的行为属于统计违法行为的范畴。
A、虚报统计资料B、瞒报统计资料C、打击报复统计人员D、拒报统计资料E、伪造统计资料2、(A B C D E )等统计调查对象有虚报、瞒报统计资料等统计违法行为之一的,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北语20秋《统计学》作业3【标准答案】
(单选题)1: 当()时,均值只受变量值大小的影响,而与次数无关。
A: 变量值较大而次数较小
B: 变量值较大且次数较大
C: 各变量值出现的次数相同
D: 变量值较小且次数较小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2: 当数据分布不规则时,其均值()。
A: 趋于变量值大的一方
B: 趋于变量值小的一方
C: 趋于权数大的变量值
D: 趋于哪方很难断定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3: 某地区农民家庭的年平均收入1995年为1500元,1996年增长了8%,那么1996年与1995年相比之下,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增加的收入额为()。
A: 7元
B: 8元
C: 15元
D: 40元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4: 当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则不能计算()。
A: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B: 众数或中位数
C: 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
D: 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5: X~b(n,p),大样本情况下,H0:p=p0,这时H0的拒绝域为()。
A: |Z|≥Zα
B: Z≤Zα/2
C: Z≥Zα/2
D: |Z|≥Zα/2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6: 若H0:μ≤μ0,抽出一个样本,其均值<μ0,则()。
A: 肯定拒绝原假设
B: 有可能拒绝原假设
C: 肯定接受原假设
D: 有可能接受原假设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7: 在组距数列中,如果每组的组中值都增加10个单位,而各组次数不变,则均值。
统计学(3)(含答案)
模拟题B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每题2分,共50分)1、某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一年级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为此,他观察了200名新生教科书上的花费,发现他们每个学期平均在教科书上的花费是250元。
该研究人员所感兴趣的总体是( C )。
A、该大学的所有学生B、所有的大学生C、该大学所有的一年级新生D、样本中的200名新生2、1990年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为了估计佛罗里达州有多少居民愿意支付更多的税金以保护海滩环境不受破坏,共有2500户居民接受了调查。
该项调查中,最有可能采用的数据收集方法是( C )。
A、设计的试验B、公开发表的资料C、随机抽样D、实际观察3、199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讨论了男性和女性MBA毕业生起薪的差别。
文章称,从前20名商学院毕业的女性MBA的平均起薪是54749美元,中位数是47543美元,标准差是10250美元。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判断,女性MBA起薪的分布形状是( B )。
A、尖峰、对称B、右偏C、左偏D、均匀4、要了解成都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D )。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5、某股票在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的年收益率分别为4.5%,2.1%,25.5%,1.9%,则该股票在这四年的平均收益率为( A )。
A、8.079%B、7.821%C、8.5%D、7.5%6、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至少有( D )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A、68%B、99%C、95%D、89%7、评价统计量标准之一是随着样本统计量的数学期望等于总体参数,该标准称为( A )。
A.、无偏性B、有效性C、一致性D、准确性8、如果峰态系数小于于0,则表明这组数据( A )。
A 、扁平分布B 、尖峰分布C 、左偏分布D 、右偏分布 9、在概率度(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 B )。
A 、允许误差较大,应抽取的单位越多B 、允许误差较小,应抽取的单位越多C 、允许误差较小,应抽取的单位越少D 、无法确定允许误差和应抽取单位数的变化10、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抽样平均数的抽样标准差减少到原来数1/3,则抽样单位就须( A )A 、增大到原来的9倍B 、增大到原来的3倍C 、比原来增加9倍D 、比原来减少8倍11、在下列两两组合的平均指标中,那一组的两个平均数完全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D )A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B 、几何平均数和众数C 、调和平均数和众数D 、众数和中位数12、若甲单位的平均数比乙单位的平均数小,但甲单位的标准差比乙单位的标准差大,则( B )A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大B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小C 、两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一样大D 、无法判断13、设样本1X ,2X ,……,n X 取自正态总体N (u ,2σ),其中u 、2σ为未知参数。
统计学习题三
第三章综合指标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计划,产量同上年比较必须增长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了10%,产量实际增长率为:A、40%B、60%C、20%D、17%2、受极端值影响最大的平均指标是: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Me3、成数方差的取值范围为:A、0 ~ 1B、0 ~ 0.5C、0 ~ 0.25D、任意正数4、当总体分布对称时:A、sk等于0B、 k等于0C、s等于0D、var等于05、下列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A、现金回笼率B、货币流通速度C、货币流通量D、存款平均余额6、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是:A、货币流通量B、存款余额C、商品库存量D、货币投放总额7、某银行办事处9月份的存款余额为8月份的105%,这个指标是:A、比较相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计划完成相对指标8、计划规定,产量应比上年增长2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试确定同上年比较,产量实际增长率为:A、10%B、30%C、8%D、12%9、所有变量值都扩大1倍后再加上2,则方差:A、不变B、扩大2倍C、缩小至1/2D、扩大4倍10、市场上苹果价格早晚不同,早晚各买一斤的平均价格和早晚各买一元的平均价格:A、两者相等B、前者高于后者C、前者低于后者D、无法判断11、某企业工人平均月工资为1440元,月收入少于1 280元的占一半,估计多数人的工资为()元。
A、960B、1200C、1360D、160012、某企业工资总额比去年减少2%,而平均工资上升5%,则人数减少:A、3%B、10%C、75%D、6.7%二、多项选择题1、某变量取值2、3、2、5、2、8、6,则下列数值中是该变量的平均指标的是:A、3B、5C、2D、6E、42、某社区有人口20万人,商场50个,该社区的商场密度是:A 、0.4个/万人 B、2.5个/万人 C、0.4万人/个D、2万人/个E、1.5个/万人3、已知某变量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中的两个是42、50,根据pearson规则,另外一个指标的数值可能是:A、44.67B、66C、54D、38E、264、某种商品的年末库存量是:A、时期指标B、价值指标C、实物指标D、时点指标E、离散指标5、时点数列的指标值:A、由连续调查而得B、由一次性调查而得C、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成正比D、直接相加没有意义E、反应现象在某时刻上的总量6、实物指标的计量单位有:A、自然单位B、度量衡单位C、货币单位D、复合单位E、标准单位7、平均指标包括: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E、中位数8、下列指标中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有:A、大专院校招生录取比率B、农、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C、人均国民收入D、本期平均工资与上期平均工资的对比的百分数E、专业技术人员在总人数中所占比重9、下列属于平均指标的有:A、人均粮食产量B、人均口粮C、人均国民收入D、粮食亩产量E、人均住房面积10、下列指标中,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有:A、计划完成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比例相对数D、动态相对数E、结构相对数11、指出下列指标中的强度相对指标:A、按人口分摊的国民收入B、按人口分摊的粮食产量C、产值增长率D、职工平均工资E、人口出生率三、判断题1、根据组距数列计算的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
奥鹏北语14秋《统计学》作业3满分答案
14秋《统计学》作业3
一,单选题
1. 设有4组容量相同的样本,即n=8相关系数分别为:r1=0.65,r2=0.74,r3=0.89,r4=0.92,若取显著性水平α=0.05进行检验,哪一个相关系数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
A. r1
B. r2
C. r3
D. r4
正确答案:A
2. 计算标准差时,如果从每个变量值中减去任意数,计算结果与原标准差相比较()。
A. 变大
B. 不变
C. 可能变小
D. 少了一个A值
正确答案:B
3. 设产品产量与产品单位成本之间的简单相知系数为-0.86,这说明二者之间存在()。
A. 高度相关
B. 中度相关
C. 低度相关
D. 极弱相关
正确答案:A
4. 说明回归直线拟合程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A. 相关系数
B. 回归系数
C. 判定系数
D. 估计标准误差
正确答案:C
5. 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若Q=20,Q2=10,r=4,n=20,则F值为()。
A. 2
B. 6.33
C. 2.375
D. 5.33
正确答案:D
6. 在双因素方差分析中,计算FA统计量,其分子与分母的自由度各为()。
A. r-1,s-1
B. r-1,(r-1)(s-1)
C. s-1,(r-1)(s-1)。
练习3统计学
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整理的主要对象是()。
A.次级资料 B.原始资料 C.分析资料 D.技术参数资料2.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按照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志()。
A.将总体分成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B.将总体分成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C.将总体划分成数量相同的若干部分 D.将总体划分成数量不同的若干部分3.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确定组中值 B.确定组距C.确定组数 D.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4.变量数列是()。
A.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C.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D.按数量指标分组的数列5、某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为80分,应将其计入()。
A.成绩为80分以下人数中 B.成绩为70~80分的人数中C.成绩为80~90分的人数中 D.根据具体情况来具体确定6.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当资料中存在少数特大和特小的变量值时,宜采用()形式处理。
A.开口组 B .等距 C.闭口组 D.不等距7.组距、组限和组中值之间的关系是()。
A.组距=(上限-下限)÷2 B.组中值=(上限+下限)÷2C.组中值=(上限-下限)÷2 D.组限=组中值÷28.某连续变量,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其末组的组中值为()。
A.490 B.500 C.510 D.5209.次数分布中的次数是指()。
A.划分各组的数量标志 B.分组的组数C.分布在各组的单位数 D.标志变异个数10.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是组距数列的两种形式,其中等距数列是指()。
A.各组次数相等的数列 B.各组次数不相等的数列C.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 D.各组组距不相等的数列11.对总体进行分组时,采用等距数列还是异距数列,决定于()。
A.次数的多少 B.变量的大小 C.组数的多少 D.现象的性质和研究的目的12.某村企业职工最高工资为426元,最低工资为270元,椐此分为六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
统计学作业 (3)
产经营管理工作做得好,并简述作出这一结论的理由。
10. 市场上卖某种蔬菜,早市每元买2千克,午市每元买
2.5千克,晚市每元买5千克。
若早、中、晚的购买量相同,平均每元买了多少千克蔬菜?若早、中、晚的购买额相同,平均每元买了多少千克蔬菜?
11.某工厂生产某种零件,要经过三道工序,各道工序的合格率分别为95.74%、92.22%、96.3%。
试求该零件的平均合格率。
要求:(1)计算中位数、第一和第三四分位数、众数; (2)计算全距、平均差;
(3)计算算术平均数、标准差;
(4)比较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大小,说明本资料分布的偏斜特征。
试分析:(1)哪个单位工人的生产水平高?
(2)哪个单位工人的生产水平整齐?
14. 某地区有一半家庭的月人均收入低于600元,一半高于600元,众数为700元,试估计算术平均数的近似值并说明分布态势。
(2)若年利率按单利计算,即利息不转为本金,则该笔投资的平均年利率为多少?。
统计学习题3
习题3一、单项选择题1.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单位B.标志值C.品质标志D.总体单位=56+8x,这意味着2.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c()。
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D.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3. 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4.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5. 统计指数按指数化指标反映的对象范围可分为()。
A.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6.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
A.一包谷物的重量B.一个轴承的直径C.在过去一个月中平均每个销售代表接触的期望客户数D.一个地区接受失业补助的人数7. 某商品价格发生变化,现在的100元只值原来的90元,则价格指数为()。
A.10%B.90%C.110%D.111%二、多项选择题1. 已知某单位有1345人,则这个数字是()A.指标B.标志C.总量指标D.数量指标2. 以下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有()。
A.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多B.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C.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D.总生产费用随产品产量的增加而增加3. 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有()A.性别B.所有制形式C.收入D.工龄4.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工资总额B.单位产品成本C.人口密度D.合格品率5. 制定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
A.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C.调查项目和调查表D.调查的时间和时限三、判断题1. 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为-0.9,乙产品的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因此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统计学作业3
16。
某企业生产的某种电池寿命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且均值为200小时,标准差为30小时。
若规定寿命低于150小时为不合格品。
试求:(1)该企业生产的电池的合格率是多少?(2)电池寿命在200小时左右多大的范围内的概率不小于0。
9?解:(1)150200(150)()( 1.6667)0.047793010.04779=0.9522195.221%P X P Z P Z -<=<=<-=-合格率为 或 (2)设所求值为K,满足电池寿命在200±K 小时范围内的概率不小于0.9,即有:()(400.8)1 3.0910.9990.001P X φφ≤==-=-=200(200)0.930300.9301.6448530X k P X K p z k Z k ⎧-⎫-<==<≥⎨⎬⎩⎭⎧⎫<≥⎨⎬⎩⎭≥≥即:P ,故K 49.3456 17.某公司决定对职员增发“销售代表”奖,计划根据过去一段时期内的销售状况对月销售额最高的5%的职员发放该奖金.已知这段时期每个人每个月的平均销售额(单位:元)服从均值为40000元,方差为360000元的正态分布,那么公司应该把“销售代表”奖的最低发放标准定为多少元?解:令X 为每个销售额X>2(40000,600)N ,只发给最高那5%的员工,令A 为最低标准,题指P (X>A)=0。
05,标准化后变成P((X-40000)/600 > (A-40000)/600)=P(Z 〉(A-40000)/600)=0.05查正态分布表知道 P(z>1.645)=0.05即(A-40000)/600=1.645—〉A=40987低标为4098718. 一个具有n=64个观察值的随机样本抽自于均值等于20、标准差等于16的总体.⑴给出x 的抽样分布(重复抽样)的均值和标准差⑵描述x 的抽样分布的形状。
你的回答依赖于样本容量吗?⑶计算标准正态z 统计量对应于X=15。
统计学阶段性作业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统计学 课程作业3(共4次作业)学习层次:本科 涉及章节:第7章——第11章1、一家大型超市连锁店上个月接到许多消费者投诉某种品牌炸土豆片中60克一袋的那种土豆片的重量不符。
店方猜想引起这些投诉的原因是运输过程中沉积在食品袋底部的土豆片碎屑,但为了使顾客们对花钱买到的土豆片感到物有所值,店方仍然决定对来自于一家最大的供应商的下一批袋装炸土豆片的平均重量(克)μ进行检验,假设陈述如下:如果有证据可以拒绝原假设,店方就拒收这批炸土豆片并向供应商提出投诉。
(1)与这一假设检验问题相关联的第一类错误是什么? (2)与这一假设检验问题相关联的第二类错误是什么?(3)你认为连锁店的顾客们会将哪类错误看得较为严重?而供应商会将哪类错误看得较为严重?2、某种纤维原有的平均强度不超过6克,现希望通过改进工艺来提高其平均强度。
研究人员测得了100个关于新纤维的强度数据,发现其均值为6.35。
假定纤维强度的标准差仍保持为1.19不变,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该问题进行假设检验。
(1) 选择检验统计量并说明其抽样分布是什么样的? (2) 检验的拒绝规则是什么?(3) 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你的结论是什么? 3、一项调查显示,每天每个家庭看电视的平均时间为7.25个小时,假定该调查中包括了200个家庭,且样本标准差为平均每天2.5个小时。
据报道,10年前每天每个家庭看电视的平均时间是6.70个小时,取显著性水平α=0.01,这个调查是否提供了证据支持你认为“如今每个家庭每天收看电视的平均时间增加了”?4、一个著名的医生声称有75%的女性所穿鞋子过小。
一个研究组织对356名女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有313名妇女所穿鞋子的号码至少小一号。
取α=0.01,检验如下的假设:75.0:0=πH 75.0:1≠πH 对这个医生的论断你有什么看法?5、从三个总体中各抽取容量不同的样本数据,得到如下资料。
中国地质大学 统计学(高起专)阶段性作业3答案
统计学(高起专)阶段性作业3答案一、单选题1.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每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_____(4分)(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参考答案:A2.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每一个样本量为n的样本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抽出的样本称为_____(4分)(A)简单随机抽样(B)简单随机样本(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参考答案:B3.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放回到总体中再抽取第二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_____(4分)(A)重复抽样(B)不重复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参考答案:A4.一个元素被抽中后不再放回总体,而是从所剩元素中抽取第二个元素,直到抽取n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_____(4分)(A)重复抽样(B)不重复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参考答案:B5.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元素划分为若干类,然后从各个类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元素组成一个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_____(4分)(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参考答案:B6.先将总体中的各元素按某种顺序排列,并按某种规则确定一个随机起点;然后,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形成一个样本。
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_____(4分)(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参考答案:C7.先将总体划分成若干群,然后以群作为抽样单位从中抽取部分群,随后再对抽中的各个群中所包含的所有元素进行观察,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_____(4分)(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参考答案:D8.抽样分布是指_____(4分)(A)一个样本各观测值的分布(B)总体中各观测值的分布(C)样本统计量的分布(D)样本数量的分布参考答案:C9.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当样本容量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其分布的均值为_____(4分)(A)(B)(C)(D)参考答案:A10.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当样本容量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其分布的方差为_____(4分)(A)(B)(C)(D)参考答案:C二、多选题11 在假设检验中,当我们做出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的结论时,表示_____。
电子科技大学14秋《统计学》在线作业3答案
统计学 14秋《统计学》在线作业3一,单选题1. 若要证明两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是高的,则计算出的相关系数应接近于()。
A. 0B. 1C. -1D. 0.5?正确答案:B2. 某厂生产的电子元件,根据以前的资料,其平均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
现从一批采用新工艺生产的该种电子元件中随机抽出25件,测得其样本平均使用寿命为1050小时。
已知总体的标准差为100小时,试在显著性水平a =0.05下,这批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是否有显著性提高()。
A. 有B. 没有C. 无法判断D. 不知道?正确答案:A3. 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
A. 平均数代表性的指标B. 相关关系的指标C. 回归直线的代表性指标D. 序时平均数代表性指标?正确答案:C4. 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80%的五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A. 普查B. 典型调查C. 抽样调查D. 重点调查?正确答案:D5. 已知5个超市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 5个超市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A. 简单算术平均法B. 加权算术平均法C. 加权调和平均法D. 几何平均法?正确答案:C6. 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A. 每个省的人B. 每一户C. 全国总人D. 每个人?正确答案:D7. 假设 A 、B 为两个互斥的随机事件,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P(A+B) = P(A)+ P(B)B. P(A) = 1 - P(B)C. P(AB) = 0D. P(A/B) = 0?正确答案:B8. Excel的方差分析表不包括的项目是()?A. 方差的来源B. 自由度多少C. 判断结论D. P-值大小?正确答案:C9. 按地理区域划分所进行的区域抽样,属于()。
A. 简单随机抽样B. 类型抽样C. 等距抽样D. 整群抽样?正确答案:D10. 设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是E(X)=μ,方差是D(X)=σ2,则由切比雪夫不等式有P{|X-μ|≥3σ}≤()。
《统计学》练习题(3)答案
《统计学》练习题(3)答案《统计学》练习题(3)第9章1.下面的陈述错误的是(D )。
A.相关系数是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统计量B.相关系数是一个随机变量C.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不会大于1 D.相关系数不会取负值2.根据你的判断,下面的相关系数取值错误的是(C )。
A.-0.86 B.0.78 C.1.25 D.0 3.下面关于相关系数的陈述中错误的是(A )。
A.数值越大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就越强B.仅仅是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一个度量,不能用于描述非线性关系C.只是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一个度量,不一定意味着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D.绝对值不会大于14.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C )。
A.相关程度很低B.不存在任何关系C.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5.在回归模型y=β0+β1x+ε中,ε反映的是(C )。
A.由于x 的变化引起的y的线性变化部分B.由于y的变化引起的x的线性变化部分C.除x和y的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的影响D.由于x和y的线性关系对y的影响6.在回归分析中,F检验主要是用来检验(C )。
A.相关系数的显著性B.回归系数的显著性C.线性关系的显著性D.估计标准误差的显著性7.说明回归方程拟合优度的统计量主要是(C )。
A.相关系数B.回归系数C.判定系数D.估计标准误差8.回归平方和占总平方和的比例称为( C )。
A.相关系数B.回归系数C.判定系数D.估计标准误差9.下面关于判定系数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B )。
A.回归平方和占总平方和的比例B.取值范围是[-1,1]C.取值范围是[0,1]D.评价回归方程拟合优度的一个统计量10.下面关于估计标准误差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D )。
1A.均方残差(MSE)的平方根B.对误差项ε的标准差σ的估计C.排除了x对y的线性影响后,y随机波动大小的一个估计量D.度量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11.残差平方和SSE反映了y的总变差中(B )。
统计学作业3
统计学作业统计学作业4.6(2) 解:解:按利润额分组(万元)(万元) 组中值组中值 频数频数Mifi3()Mi x fi -4()Mi x fi - 200200~~300 250 19 -104771227 185******** 300300~~400 350 30 -13520652.3 1036628412 400400~~500 450 42 533326.9216 12442517.08 500500~~600 550 18 33765928.74 4164351992 600以上以上 65011 122527587.6 27364086139 合计合计—12038534964.4451087441648由上表可得:由上表可得: 偏态系数:偏态系数:5331133()(426.67)0.2031980943120116.48ki i Mi x fiMi fi SK ns ==--===´åå峰态系数:峰态系数:4144()51087441648330.0872565442120116.48ki Mi x fi K ns =-=-=-=-´å4.9 解:因为,由题意得:解:因为,由题意得:115110115A Z -== 4254000.550B Z -== 10.5> 所以,与平均数相比,该应试者B 项测试更为理想。
项测试更为理想。
4.11 解:(1)应采用离散系数,因为成年人和幼儿的身高处于不同的水平,采用标准差比较不合适。
离散系数消除了不同组数据水平高低的影响,采用离散系数就较为合理。
合适。
离散系数消除了不同组数据水平高低的影响,采用离散系数就较为合理。
(2)利用Excel 进行计算,得成年组身高的平均数为172.1,标准差为4.202,从而得:成年组身高的离散系数:024.01.1722.4==sv ;又得幼儿组身高的平均数为71.3,标准差为2.497,从而得:,从而得:幼儿组身高的离散系数: 2.4970.03571.3s v ==; 由于幼儿组身高的离散系数大于成年组身高的离散系数,说明幼儿组身高的离散程度相对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某企业生产的某种电池寿命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且均值为200小时,标准差为30小时。
若规定寿命低于150小时为不合格品。
试求:
(1)该企业生产的电池的合格率是多少?
(2)电池寿命在200小时左右多大的范围内的概率不小于0.9?
解:(1)
150200(150)()( 1.6667)0.0477930
10.04779=0.9522195.221%P X P Z P Z -<=<
=<-=-合格率为 或 (2)设所求值为K ,满足电池寿命在200±K 小时范围内的概率不小于0.9,即有:
()(400.8)1 3.0910.9990.001
P X φφ≤==-=-=
200(200)0.930300.9301.6448530X k P X K p z k Z k ⎧-⎫-<==<≥⎨⎬⎩
⎭⎧⎫<≥⎨⎬⎩
⎭≥≥即:P ,故K 49.3456 17.某公司决定对职员增发“销售代表”奖,计划根据过去一段时期内的销售状况对月销售额最高的5%的职员发放该奖金。
已知这段时期每个人每个月的平均销售额(单位:元)服从均值为40000元,方差为360000元的正态分布,那么公司应该把“销售代表”奖的最低发放标准定为多少元?
解:令X 为每个销售额X>2(40000,600
)N ,只发给最高那5%的员工,令A 为最低标准,题指P(X>A)=0.05,
标准化后变成
P((X-40000)/600 > (A-40000)/600)=P(Z>(A-40000)/600)=0.05
查正态分布表知道 P(z>1.645)=0.05
即(A-40000)/600=1.645->A=40987
低标为40987
18. 一个具有n=64个观察值的随机样本抽自于均值等于20、标准差等于16的总体。
⑴给出x 的抽样分布(重复抽样)的均值和标准差
⑵描述x 的抽样分布的形状。
你的回答依赖于样本容量吗?
⑶计算标准正态z 统计量对应于X=15.5的值。
⑷计算标准正态z 统计量对应于X=23的值。
解:(1)抽样分布的均值就是总体均值20;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
正态分布. (2)P(x<16)=P[z=
16202
-]=P(z=-2)=1-P(z=2)=0.0228. (3)P(x>23)=1-P[z=23202-]=0.0668.
(4)P(16<x<22)=P(z=1)-P(z=-2)=P(z=1)-1+P(z=2)=0.8185.
24.技术人员对奶粉装袋过程进行了质量检验。
每袋的平均重量标准为μ=406克、标准差为σ=10.1克。
监控这一过程的技术人者每天随机地抽取36袋,并对每袋重量进行测量。
现考虑这36袋奶粉所组成样本的平均重量x 。
(1)描述x 的抽样分布,并给出x μ和x
σ的值,以及概率分布的形状。
(2)400.8)P x ≤求(。
(3)假设某一天技术人员观察到x =400.8,,这是否意味着装袋过程出现问题了呢,为什么?
解:(1)
22
2
2
()406
()10.110.1()406,,,,,() 2.83361.68
x E X D X E X D X n μσσμσ=========∴== (2)有中心极限定理知X 近似服从于正态分布N (406,2.83)
()(400.8)1 3.0910.9990.001
P X φφ≤==-=-= 提示:(网上找的答案)
(3)由(2)知,如果生产过程正常,样本均值
X =400.8的概率非常小几乎不可能发生,所以如果X =400.8,我们有理由怀疑生产过程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