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实行对外贸易政策
最新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及调整
《国际贸易》专题作业姓名:***学号:5号班级:国贸2班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及调整摘要:从20世纪中叶开始,许多从欧美殖民地中独立出来的发展中国家(地区),为了获取经济上自立,从根本上摆脱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附,一直在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
对于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国内市场非常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无疑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
20世纪70年代,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大力扶持对外贸易的发展实现了工业化及经济振兴,促使一些国家开始将对外贸易的政策、措施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考虑。
本文将在比较分析一些发展中国家曾经实施过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对外贸易战略进行评价,以寻求今后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思路。
关键词:贸易政策;演变过程;一带一路Key words: Trade Policy;Evolution process;B&R一引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和稳定增长。
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206.4亿美元,到2014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已达到43030.4亿美元。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模式引起了举世瞩目。
然而,这一模式在中国成为贸易大国之后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不得不有所调整。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对外贸易政策包括对外贸易总政策、国别对外贸易政策和进出口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总政策是各国从国民经济的总体结构和长远目标出发,在一个长时期实行的基本政策;国别对外贸易政策是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以及不同时期各国或各地区的政治经济关系,对个别国家或地区所实行的贸易政策;进出口贸易的具体政策是各国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和每个时期进出口商品的规模与国际市场状况,对主要进出口商品采取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特征对外贸易政策具有五大基本特征,即宏观性、统一性、协调性、政治性、国际性。
中国外贸政策的发展方向
中国外贸政策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中国的外贸政策经历了许多变动,其中既有迎合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潮流,也有顺应国际经济形势的积极适应。
然而,随着当前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和世界贸易环境的变化,中国的外贸政策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外贸政策的发展方向。
1. 减轻对外贸易压力当前,国际秩序和国际关系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特别是美国的“美国优先”政策下,中国在对外贸易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因此,中国需要采取措施减轻对外贸易的压力,以保证中国外贸稳定发展。
首先,加强外贸政策的多元化,实现全球市场的拓展。
当前,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让全球贸易体系不再完整,中国面临的风险也加大。
因此,中国需要在自身不断完善的同时,进一步将市场拓展到全球,以分散对市场的依存度。
同时,积极寻找适合中国市场的新产品和新业务,为出口进行多元化布局。
其次,提高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较低的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因此,中国应该积极提高制造业的附加值和核心技术能力,以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此外,逐步向服务业扩张,更好满足全球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推动外贸向制造服务两个方向发展。
2. 促进高质量发展当前,全球贸易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变化和挑战。
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中国需要加快从低端产能向高端机遇资产品能的转化和升级,促进外贸向高质量发展。
首先,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
在国际竞争中,技术和创新是占据优势的关键。
中国企业需要积极推动创新,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等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制造业创新能力,推动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其次,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品牌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具有长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中国需要通过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通过国际推广和营销加强海外市场的覆盖和品牌影响力。
我国对外贸易政策(新中国成立至今)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经历了两段截然不同的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06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2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不到1%;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发生巨大变化,2008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5617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上升到近9%,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贸易大国。
对外贸易的发展与贸易政策的制定息息相关。
探析6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迁及其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政策措施,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外贸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政策的巨大变化(一)改革开放初期有管制的开放式贸易保护政策这一时期大致在1978年至1992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思想。
由于经济体制从严格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商品经济体制,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开始变化。
该阶段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标志有两个,一是1982年1月党中央书记处会议为对外经济工作确定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二是1986年“七五”计划的公开发表为对外贸易战略设计了明确的蓝图。
此外,我国在1986年7月正式向关贸总协定(GATT)递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制度备忘录》,提请恢复中国在GATT的创始缔约国地位。
该阶段,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有:(1)采取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和扶持出口型产业,并进口相应技术设备,实施物资分配、税收和利率等优惠,组建出口生产体系;实行外汇留成和复汇率制度;限制外资企业商品的内销;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建立进出口协调服务机制等一系列措施。
(2)实施较严格的传统进口限制措施,通过关税、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进口商品分类经营管理、国营贸易等措施实施进口限制。
(3)鼓励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鼓励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和引进先进技术。
与改革开放前相比,这一时期对外贸易政策是在对外开放前提下,更注重奖出与限入的结合,实行有条件的、动态的贸易保护手段,因此称之为有管制的开放型贸易保护政策。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贸易自由化的深入推进,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直在积极推动自身的对外贸易,同时也在不断完善对外贸易政策。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分别为贸易自由化和多边主义、区域贸易自由化和双边经济合作以及贸易保护主义。
一、贸易自由化和多边主义中国一直秉持着贸易自由化和多边主义的原则,不断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
中国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谈判和制定国际贸易规则,并与多个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
2019年,中国签署了多项自由贸易协定,包括与巴基斯坦、新西兰、毛里求斯的自由贸易协定等,这一举措有利于促进中外贸易、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和多边主义的发展。
此外,中国还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以及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对外贸易关系,促进贸易自由化和多边主义的发展。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基于互利共赢的合作倡议,加强了中外贸易和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系。
二、区域贸易自由化和双边经济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区域贸易自由化和双边经济合作,推动地区内贸易发展。
中国与多个地区组织和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包括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ACFTA)等协议。
这些协议有利于促进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推动地区内贸易发展和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
此外,中国还积极推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
例如,在中美贸易战期间,中国积极推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促进全球贸易平衡和健康发展。
三、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对于全球贸易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中国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对于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中国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对抗。
例如,在中美贸易战中,中国坚决反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反制,包括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维护中国自身的利益,也有助于维护全球贸易秩序和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
我国对外贸易政策(新中国成立至今)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经历了两段截然不同的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不到;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发生巨大变化,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上升到近,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贸易大国。
对外贸易的发展与贸易政策的制定息息相关。
探析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迁及其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政策措施,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外贸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政策的巨大变化(一)改革开放初期有管制的开放式贸易保护政策这一时期大致在年至年。
年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思想。
由于经济体制从严格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商品经济体制,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开始变化。
该阶段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标志有两个,一是年月党中央书记处会议为对外经济工作确定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二是年“七五”计划的公开发表为对外贸易战略设计了明确的蓝图。
此外,我国在年月正式向关贸总协定()递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制度备忘录》,提请恢复中国在的创始缔约国地位。
该阶段,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有:()采取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和扶持出口型产业,并进口相应技术设备,实施物资分配、税收和利率等优惠,组建出口生产体系;实行外汇留成和复汇率制度;限制外资企业商品的内销;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建立进出口协调服务机制等一系列措施。
()实施较严格的传统进口限制措施,通过关税、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进口商品分类经营管理、国营贸易等措施实施进口限制。
()鼓励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鼓励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和引进先进技术。
与改革开放前相比,这一时期对外贸易政策是在对外开放前提下,更注重奖出与限入的结合,实行有条件的、动态的贸易保护手段,因此称之为有管制的开放型贸易保护政策。
(二)改革开放深化时期有自由化倾向的贸易保护政策年小平南巡讲话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深化时期,对外贸易政策开始进行了深入调整,特别是进口限制方面的改革步伐加快。
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对外贸易政策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背景、政策目标、主要措施以及对国家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1978年,中国实行了经济改革政策,引入市场经济机制,逐步打破了对外贸易的限制,对外经济贸易逐渐扩大。
自此以后,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
二、政策目标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旨在实现多方面的目标。
首先,通过对外贸易,中国可以获得大量的外汇储备,促进汇率稳定。
其次,对外贸易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国内就业。
此外,对外贸易还可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国家竞争力。
最后,通过对外贸易,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
三、主要措施为了实现对外贸易政策的目标,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贸易体系,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
其次,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如降低关税、简化贸易手续等,以促进贸易畅通。
此外,中国还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并建设互联互通的贸易通道。
四、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对外贸易经济规模的扩大,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大量外汇储备,支持国家金融稳定,也为中国的国际支付提供了保障。
其次,对外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国内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对外贸易还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民工的就业转移和城市化进程。
综上所述,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贸易体系,并采取更多的措施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信在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引领下,中国将实现更加可持续、平衡和高质量的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是指中国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关于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以下是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一些重点内容:
1. 开放政策: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主动参与全球贸易体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推动建立自由、开放、公平、有序的国际经贸规则。
2. 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积极推动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和实施,如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巴拿马自由贸易协定等。
3. 外贸政策的稳定性:中国致力于维护外贸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外商提供长期稳定的营商环境。
4. 出口导向型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政策重点支持出口,通过积极推动出口,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和调整。
5. 外商投资政策:中国鼓励外商投资,提供投资便利条件和优惠政策,鼓励外资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
6. 贸易促进政策:中国鼓励和支持企业参加国际展览会、派遣商务团访问外国市场、组织境外参观团来华考察,推动贸易往来。
7. 多边贸易体制:中国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多边
贸易谈判和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总体来说,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以开放为基调,鼓励外贸和外资,促进贸易平衡,加强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参与和声誉,并推动贸易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是指中国政府为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所制定的政策措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一直秉持着开放、平等、互利和多样化的原则,致力于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扩大开放格局,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体系。
中国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重要成员,并积极参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自由贸易。
中国秉持着平等对话、协商一致和互利共赢的原则,与各国就贸易争端问题进行磋商和谈判,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大力拓展对外市场。
中国通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和双边投资协定(BIT)等,推动自由贸易,降低贸易壁垒,扩大对外开放。
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APEC)、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拓展对外贸易市场。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注重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加强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确保贸易安全和顺畅。
中国还积极履行国际环境保护协议,加强环境保护合作,推动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为对外贸易提供更高质量和更具竞争力的商品和服务。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鼓励企业国际化发展。
中国政府支持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和合作的方式,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资源整合和产业链合作。
中国政府提供税收、金融和政策支持,促进企业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和开展海外合作项目。
同时,中国政府还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国际市场竞争,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推动贫困地区融入全球价值链。
中国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合作,提供技术援助和投资支持,开展务实合作项目,帮助这些国家融入全球贸易体系。
中国还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构建基于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经济合作大格局,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互利共赢。
总之,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是开放、平等、互利和多样化的,致力于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体系,拓展对外市场,注重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鼓励企业国际化发展,推动贫困地区融入全球价值链。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是指中国政府为了规范和管理对外贸易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这些制度旨在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保护国内市场秩序及经济安全,提高对外经济合作水平和效益。
1. 外商投资准入制度:中国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外商投资项目按照清单进行管理,未列入禁止清单的领域外商投资享受国民待遇。
2. 关税管理制度:中国对进出口商品征收关税,按照不同的商品分类、国别和用途进行税率调整,以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
3. 进出口许可证制度:中国对一些特定的商品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军火、稀有金属等涉及国家安全和资源调控的商品。
4. 贸易保护措施:中国对不公平贸易行为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以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
5. 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制度:中国对跨境电子商务实行特殊管理制度,包括电子商务进出口海关监管、跨境支付、商品质量监管等。
6. 一带一路政策: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通过建设基础设施、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促进等政策,扩大对外开放和合作。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以适应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也要求企业和个人依法遵守贸易规则,加强自律和合规经营。
中国对外贸易的形势和策略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的形势和策略分析第一章:背景介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最大贸易国之一,在对外贸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章将对中国对外贸易的背景进行简要介绍。
第二章: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本章将重点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形势。
首先,揭示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的趋势与特点,包括贸易额的变化、贸易的结构和主要贸易伙伴。
此外,还将分析中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挑战,如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贸易摩擦等。
第三章:中国对外贸易策略分析本章将重点探讨中国对外贸易的策略。
首先,分析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性,并介绍中国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举措和政策。
接着,讨论中国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策略,包括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共建“一带一路”等。
最后,介绍中国加强贸易便利化的策略,包括优化政策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等。
第四章:中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本章将探讨中国对外贸易模式的转型。
首先,分析中国从传统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转型的必要性。
然后,介绍中国积极推动高水平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政策措施。
最后,讨论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
第五章: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本章将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分析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和挑战。
然后,讨论中国的外贸竞争力和国际市场份额的问题。
最后,揭示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机遇和提升中国品牌影响力的可能性。
第六章: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前景展望本章将对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前景进行展望。
首先,分析中国当前对外贸易形势的基础上,展望未来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和变化。
然后,讨论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可能性和方向。
最后,探讨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影响和作用。
第七章:结论本章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同时,明确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重要性,并展望中国未来对外贸易的发展前景。
以上是关于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和策略分析的章节划分,通过对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和策略的深入分析,旨在提供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全面了解和深入认识,并为中国未来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和发展提供参考。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有自由与保护之分,纵观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基本上都经历了由保护到自由再到保护的过程。
中国外贸政策的发展演变过程也始自保护贸易政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存在不同的特点,理论依据也在不断地更新,具体的贸易措施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对外贸易的国别和区域政策开始逐渐得到重视。
一、建国后改革开放之前的国家统制型的封闭式保护贸易政策(1949-1978年)1949年9月通过的政协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是“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并采用保护贸易政策”,明确指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保护倾向。
同时,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和禁运政策,使得自力更生和自给自足成为中国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选择了在资金短缺的经济中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使对外贸易成为调剂余缺的手段,对外贸易政策的目标就是换取进口必要机器设备所必须的外汇,基本上忽略了对外贸易的效率原则。
在这个阶段,中国执行的是国家统制型的封闭式保护贸易政策。
具体而言,在对外贸易体制上建立了传统的“高度集中、独家经营、政企合一”的形式,完全由政府来取代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在政府的对外贸易管理手段上,基本以行政计划为主,主要靠计划和数量限制来直接干预进出口,不参与世界性的贸易组织,很少进行双边经济贸易合作(除了早期与苏东国家之间的经济来往);同时对外贸易的目的主要是创汇,为满足必须的进口对外汇的需求,而采取人民币币值高估以及外汇管制的汇率政策(从中国对外贸易的数据来分析,人民币币值高估实际上鼓励了进口,抑制了出口,导致建国后20年中出现进口赢利,出口亏损的局面)。
在对外贸易战略方面,中国此时基本上采取的是“进口替代”战略。
在1960年之前选择的进口替代行业基本上是重工业,这与中国当时的工业化战略是相辅相成的,随后才开始有计划地引进部分基础工业。
但是,与拉美国家的经历相同,完全的进口替代政策也导致国际收支状况日益恶化,外汇收不抵支;引进的技术和设备消化吸收不良;企业缺乏发展的动力,即使是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一段时间后,又成为落后。
我国对外贸易中应采取的对策
我国对外贸易中应采取的对策1.服务贸易方面(1)国家应建立各部门密切配合、中央和地方互动、政府和企业紧密联系的全国服务贸易协调管理机制。
同时,将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充分发挥中国服务贸易协会的作用,建立境内外及时沟通的服务贸易支持网络。
(2)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采取多种形式,与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欧盟等国际组织,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组织之间建立联系,紧密合作。
(3)积极进行服务产品结构的调整,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
我国应积极参与世界性的服务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国内产业结构,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4)完善服务贸易相关法规,建立服务贸易法律体系。
为保证服务贸易能沿着正常、健康的轨道发展,我们应加强对CATT、GATS、WTO有关条款原则的研究,根据GATS的要求,尽快建立、健全既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目标又不违背国际法律准则的法律、法规。
对服务市场准入原则、服务贸易的税收、投资、优惠条件等要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以增加我国服务贸易的透明度,使服务贸易真正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
同时,正确利用GATS的有关例外条款,制定适度的保护政策,以保护我国服务贸易的正常发展。
2.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1)政府方面。
①建立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保护前置化。
政府有关部门要紧密跟踪重点出口国家和地区情况,保持信息的高度敏感,以便及时了解某贸易壁垒的动向,定期或不定期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关企业及时做好相应准备。
②制定优惠措施,发展循环经济,扶持“绿色”企业发展。
政府应通过优惠政策,扶持一批符合国际标准、管理先进、科技含量高的绿色环保型企业,同时淘汰一批规模小、档次低、管理水平低、环保意识差的企业。
③实施标准化战略,制定与国际标准一致的国家标准和技术法规。
应制订鼓励政策,统一并提高我国的技术标准,使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协调,并按照需要将这些国际标准引入我国,让生产企业在掌握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去安排生产,以使产品符合进口国要求,这对扩大出口贸易,加快对外贸易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帮助。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对外贸易政策
1.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对外贸易政策A.改革开放时期1)初期改革开放初期实行有管制的开放式贸易保护政策,这一时期的贸易政策是在对外开放的前提下,更注重奖出与限入的结合,实行有条件的、动态的贸易保护手段,因此称之为有管制的开放型贸易管制政策。
2)深化期这一时期实行有自由化倾向的贸易保护政策,1992年南巡讲话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化时期,对外贸易政策开始进行了深入的改革,特别是进口限制方面的改革步伐加快,首先是对关税的改革,降低了我国的关税水平,其次是减少、规范非关税措施,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汇率制度,三是根据GA TT/WTO的规则,对涉外法律体系进行完善。
另一方面就是大力促进出口的发展。
奉行顺差就是成绩,顺差就是目的“顺差至上”的重商主义思想。
B. 入世以来从2001年入世以来,我国实行一般自由贸易政策,这一时期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一方面要适应中国市场改革的特点,另一方面又要与世贸规则相一致。
我国外贸政策也从有贸易自由化倾向的贸易保护政策向有协调管理的一般自由贸易政策转变。
C. 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不良影响也蔓延至我国,对我国外贸进出口影响极为突出,扩大内需,稳定外需的政策。
2.关于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国际货物运输的主要运输方式)石油运输以管道运输和远洋货轮运输为主,管道运输主要用于陆路运输,具有量大、安全、便捷、经济等优点,管道安全密闭,基本上不受恶劣天气气候的影响,管道运输占地小,易取最短途径运输,所以是各国油田与油港、炼油中心之间的纽带。
海运是国际石油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运量大,通过能力强,运费低,通过海上运输的石油量占世界石油消耗量的一半以上,我国石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东,非洲和东南亚,所以我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渠道是海上油轮运输。
但两种运输中都存在安全问题,在管道运输中有可能会出现有关爆炸的问题,比如2010年大连油管爆炸事件,在油的作用下火势蔓延极快且不好控制,这也暴露了事故单位管理混乱,操作程序不周密等一系列问题,对工人的安全和环境安全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程与变革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程与变革随着中国的迅猛发展,对外贸易对于中国来说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程和变革几乎可以追溯到中国改革开放初期。
通过分析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程与变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及其影响。
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重点是增加外贸收入,以支持国内经济建设。
在这一阶段,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扩大出口、引进外商投资、扩大对外贸易的政策。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1978年颁布的《对外贸易法》,该法规定了委托贸易、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等贸易模式,并放宽了外国投资者的资本进入条件,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对外贸易政策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加入WTO后,中国开始实行更多的市场经济原则,并逐步开放了更多的领域,如金融、服务、农业等。
此外,加入WTO还让中国能够更好地参与全球贸易体系,提高了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三、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与对外贸易“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自2013年提出的一个大型经济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项目来加强若干经济走廊的贸易和投资联系,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
在“一带一路”倡议支持下,中国可以建立更多贸易伙伴,并在更多的基础设施项目中发挥主导作用。
四、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革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涉及到贸易结构和贸易伙伴。
由于中国经济初步现代化以来对外贸易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府也开始着眼于加强贸易伙伴关系和提高贸易结构。
中国开始致力于建立更多的自由贸易区,以促进与其他经济体的贸易。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关系,在IT、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开展更紧密的合作,进一步扩大了贸易范围。
总结起来,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程充满了变革和进步。
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已经实现了从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转变到跨境贸易,从依赖传统贸易伙伴到拥有更加多样化的贸易伙伴,这一切得益于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合理调整和完善。
浅谈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对外贸易政策精编
浅谈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对外贸易政策精编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不断增加,国家间的联系增强,国际的分工增多,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成为不可抵挡的趋势。
世贸组织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和联系,通过一系列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来创造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商品和服务自由流通的世界贸易环境,加入WTO以后,更加促进了中国的发展,我国根据自身情本国国情,制定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在不断的摸索前进中,总结之前的经验教训,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更加趋于完善,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不断进步。
在近几年来的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的国际贸易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虽然政府做了一些弥补的措施,但这仍然可以看出中国在国际贸易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国家在充分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合适的对外贸易政策,适时的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综合国力;对外贸易;本国国情;对外贸易政策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绪论1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8年)第二阶段(1978-1992年)第三阶段(1992年-2001)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2 中国2010年的对外贸易3 结语和展望致谢参考文献绪论当前中国在不断的前进中,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国际贸易的发展又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就变得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一国经济,同时关系到一国的政治。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外贸易政策,可以知道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对中国的不同影响,结合当前中国的对外贸易现状,有助于以后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使之更适用于中国的国情,更有利于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中国走向世界。
1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发展的四个阶段伴随着中国经济地发展和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在不断地变化,从建国以来的不同阶段实行了不一样的对外贸易政策,促进中国的对外贸易不断发展。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罗鹏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里,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与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一样,经历了十分剧烈的转变。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对外贸易政策自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期间,实行的是高度封闭的保护贸易政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贸经营由国家高度垄断并设置较高的贸易壁垒。
1949-1952年,在没收官僚资本的进出口企业和改造民族资本的进出口企业的基础上,中国建立了国家高度垄断的外贸体制,即全国的对外贸易均由对外贸易部统一实行行政管理,各项进出口业务由国有外贸公司垄断经营,进出口商品的品种和数量严格按照计划进行。
设置了较高的贸易壁垒,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第一,高关税。
根据1951年中国实施的海关规则,进口商品的算术平均税率为52.9%,其中农产品的平均关税率为92.3%,工业品的平均关税率为47.7%。
这一关税水平远远高于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WTO的前身)规定的关税率。
第二,各种行政壁垒。
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需要办理配额、许可证并通过各种部门的审批。
第三,外汇管制。
对于进口所需的外汇必须申请额度并承担汇率高估的损失。
2.脱离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GATT是战后建立的国际贸易框架机构和规则体系,体现了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和政策规范,也反映了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愿望和利益。
但新中国成立后,既没有向GATT申请复关继承创始缔约国地位,也没有参加GATT的任何活动。
1974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又有机会重返GATT,但万分遗憾的是又一次选择了放弃,从而丧失了在战后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优势地位和应有权益。
对于实行这一贸易政策的实践效果,其积极方面是实现了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
从1956年起中国一举扭转长期以来严重的外贸逆差,直到1977年其间,除了在少数年份出现少量逆差,一直保持进出口平衡且略有盈余的局面。
但其消极方面更多:外贸规模增长缓慢;长期过度保护使国内企业普遍效率低下;高度封闭难以获取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从而使中国在战后蓬勃发展的世界经济浪潮中又一次被远远抛在后头,处于边缘化的不利地位。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分析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贸易成为国家间最重要的联系和合作方式之一。
对于中国而言,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中国对外贸易政策。
第一,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目标。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目标可以总结为三点: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促进贸易平衡。
从增加出口的角度来看,中国执行了多项措施,如加强对外贸易的宣传推广,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贸易合作,加强贸易便利化建设,加大财政对外贸易支持力度等。
从减少进口的角度来看,中国在加强出口的同时也加大了保障国内产业的力度,加强技术创新,扶持新兴产业等。
同时,中国还通过改善贸易结构,加强人民币汇率管控等多项政策来促进贸易平衡。
第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历程。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特点性。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制度、政策和经济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出口贸易面临很多困难。
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打破管制和政策障碍,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加强了对外贸易和外资吸引方面的开放和便利,逐步提高了出口贸易水平。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外贸易政策不断地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在促进出口的同时,加大了开展进口贸易,进一步打造开放型经济。
第三,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当前,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正朝着更加开放和便利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中国正在积极推进建设自由贸易区,不断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规则化水平,提高外贸发展的自主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中国将继续加强贸易结构调整,鼓励创新和提高科技含量,发展服务贸易,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和保护力度,推进资本、技术和人才的自由流动,积极开展产能合作等,进一步降低贸易关税、外汇管制等政策和制度成本,努力培育外贸增长的新动能。
总之,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是由多种因素和实际经验相结合得出的。
未来,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将继续保持稳步发展,促进出口和进口、优化贸易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等。
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那么,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到底是如何制定和实施的?本文将从该问题的背景、相关政策法规、实践经验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背景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领导人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
在此期间,中国逐渐实行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包括扩大外贸、吸引外资、引进外技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逐渐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外商投资目的地国之一,对外开放也成为了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政策法规关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其政策法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中国政府发布了多个涉及对外开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国务院关于促进外商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等。
这些文件明确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定位、目标和要求,同时也对各个领域的对外开放进行了具体规定。
其次,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也需要与国际社会的规则相协调。
为此,中国积极参与了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并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双边关系。
在跨国贸易和投资中,中国也遵守了国际上通行的规则和标准,构建了稳定、健康的国际经贸环境。
最后,中国还加强了对外开放领域的监管和管理。
特别是在近年来,中国通过整合管理部门、完善信息公示制度、建立投诉举报机制等,加强了对外经贸的监管和服务,优化了对外开放的环境和条件。
实践经验在对外开放战略实施过程中,中国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成就。
这其中最为显著的是:首先,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大方向不变。
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中国始终坚持开放的态度和政策。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取得的一系列发展成就,正是基于对外开放政策的成功实施。
其次,中国积极探索新的对外开放模式和路径。
如自由贸易区、跨境电商、人民币国际化等都是中国积极探索新的对外开放途径,并取得了不少成绩。
同时,中国还在不断完善开放环境和条件,吸引更多外商投资和人才。
如何实行对外开放
如何实行对外开放1、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回首2020年,全面开放蹄疾步稳,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2020年,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由40条缩减至33条,自贸试验区版由37条缩减至30条。
推动修订、废止与外商投资法不符的行政法规23部。
出台外资企业投诉工作办法,发布《中国外商投资指引》。
针对严峻形势,我国用足用好合规政策工具,推动出台多批次政策措施,同时狠抓政策落地,促进外贸稳主体、拓市场,推进外资促增量、稳存量。
过去一年,我国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增设46个跨境电商综试区、17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
仅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创造的贸易增量就达到近450亿美元。
此外,鼓励开展线上招商,实现招商不停步、引资不断档。
2、持续推进制度创新2020年,我国赋予各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开放自主权,通过大胆探索、勇于突破,为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京、安徽、湖南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贸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出台,共提出422项改革试点任务。
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出台了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文件近百份,有关省份向自贸试验区下放了1300多项省级管理权限,减少了审批事项,优化了审批流程,大幅降低了企业准入门槛和经营成本。
自贸试验区自诞生之日起就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
2020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推出37项经验,从实践效果看,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优化了营商环境。
2020年,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后,政策效应开始显现,海南去年新设市场主体31万余户,增长30.9%。
3、多双边经贸关系更密切2020年,中国同有关国家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不仅多双边经贸关系取得突破,更进一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这一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功签署,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达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离不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是WTO的主要成员国之一当然也不例外。
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贸易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们也不敢想象没有贸易的世界会是怎么样。
那么,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发展而且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一极,针对中国当前的贸易模式以及其存在的问题,中国该在“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争中,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贸易政策呢?
一、自由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也就是说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或少加干预,任凭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
自由贸易政策实施表现为关税的降低和应税商品的减少、非关税壁垒等的减少与取消。
自由贸易政策是西方国家自由竞争时期的产物。
自由贸易政策随资本主义建立而出现,随资本主义发展而演变。
时强时弱,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自由贸易政策。
在国家存在和不平衡规律作用下,自由贸易政策成为主流政策时期短于保护贸易政策时期。
但自由贸易政策有利于资本扩张本性的追求。
二、保护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市场以促进国内生产力
的发展。
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出口。
也就是说,国家对于贸易活动进行干预,限制外国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参与本国市场竞争,国家广泛利用各种措施对进口和经营领域与范围进行限制,保护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待与补贴。
这与早期的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目的很不相同。
重商主义限制进口,鼓励出口,其目的是为了积累金银财富;主张的保护贸易的目的则是为了提高创造财富的生产力。
三、我国当前的贸易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1、出口的快速发展不能有效提高国民经济效益和人民福利水平。
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是加工贸易,大多属于来料加工,大部分的利润被他国占有,我国所分得的是微乎其微的劳动力收入。
2、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为了尽快扩大出口规模,我国一般加工工业的技术装备需要大量进口,装备工业自身也极度依赖进口,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产装备工业的萎缩。
统计数据表明,1994年以来,我国食品加工机械、纺织机械、建筑及采矿用机械、自动数据处理设备以及发电机组及旋转式变流机等一些支柱产业对进口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在资本品上对进口的过度依赖,制约了企业通过
自我研发进行技术创新的愿望,严重制约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潜力和动力,将我国牢牢锁定在国际分工的食物链的底层,限制了我国经济超越发达国家的可能性。
3、造成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被动局面。
首先,过度追求“出口创汇”的贸易政策虽然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但同时也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屡屡陷入被动局面。
在实质上的固定汇率制度下,我国的外贸顺差作为外汇储备储存了起来,其总量呈不断加速的趋势。
截至2009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达到2.3万亿美元。
过高的外汇储备在提高了我国经济安全度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问题:储备资金的机会成本过高,造成资金的浪费;导致我国的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处于捉襟见肘的被动局面;导致外国不断以“操纵汇率”为由,向我国施压。
其次,过高的贸易顺差也导致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反倾销压力日益加大。
近些年,一些贸易逆差严重的发达国家不断针对我国制造贸易摩擦,采取各种手段对我国出口进行限制。
金融危机之后,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在卷入国家、波及行业、传播速度以及使用手段方面都有趋强的态势。
针对当前我国的贸易模式以及它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认为,中国在实行对外贸易政策应在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也就是说既不要单独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也不要单独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应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出口的不同的产业,不同的产品,实施不
同的贸易对策。
例如,针对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极其产品,由于我国在某些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鼓励我国相应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应对相应产业实行保护贸易政策的相关措施。
再如,我国的一些产业存在高污染,能耗高,附加值低等现象,为了我国能够更快地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和转变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针对这些产业,我国应该实行自由贸易的相关措施,利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原则,逐步淘汰相应的产业,使我国经济顺利转型变得更加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