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模拟题及答案(八)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作物育种学的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方法。
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物育种学的任务:(1)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2)搜索、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3)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
3、简述作物品种的概念和作用4、基本概念:自然进化、人工进化自然进化:由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演变发展的进化过程。
人工进化:是指由于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其中也包括有意识的利用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三大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相互关系: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基本方向。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1、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作物遗传方式的种类:一类是有性繁殖,凡是由雌配子(卵子)和雄配子(精子)相互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称为有性繁殖。
第二种是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主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1)自花授粉是指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代表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
(完整word版)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A. 遗传B. 变异C. 选择D。
漂变2。
作物育种的实质:( )A. 遗传B. 作物的进化C. 选择D. 作物的人工进化3。
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A. 遗传学B。
生物学C. 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4。
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A. 不起作用B.起一定作用C.起主要作用D.起有利作用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B。
地理型C。
地域型D. 生态型6。
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A.系统育种B.抗病育种C.矮化育种D.杂种优势利用E。
辐射育种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D.区域性E.时间性8。
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D.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
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
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
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2。
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 )7。
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作物育种学试卷和答案

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作物育种学总论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品种:2、自交不亲和性:3、杂交种:4、育种目标:5、品种资源:6、选择育种:7、无性繁殖系:8、派生系统法:9、系统育种:10、自交系: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生物进化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和。
与是进化的内因与基础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2、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包括、、三个方面。
3、依作物授粉方式不同可将其分为作物、作物和作物。
4、一般将自然异交率的为自花授粉作物,如等作物;自然异交率的为常异花授粉作物,如等作物;自然异交率的为异花授粉作物,如等作物。
5、自然异交率测定时,选用遗传简单的由控制的性状作为标志性状。
通过选用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品种间异交情况进行测定。
一般作法为:选具性状的品种作母本,用具纯合性状的另一品种作父本。
按父、母本成间行或围绕式种植,任其自由授粉从植株上收获种子,统计F1 群体中显性性状个体百分率即为自然异交率。
6、同一朵花中的花粉传到同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同一株花粉传到同株花的雌蕊柱头上都叫,由此引起的受精称,这样的植物称。
7、雌蕊柱头接受异株的花粉受粉称,由此而产生的受精称,这样的植物称。
8、同时依靠自花授粉与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植物称,这种植物通常以授粉为主,授粉为辅。
9、具有完全花并能产生正常雌、雄蕊及正常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但自花授粉不能结实的特性称。
10、植物的花粉败育,不能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称为。
11、农作物的品种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即、和,简称。
12、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子,要有“三系”配套做基础,这里的“三系”是指、和。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B. 生物学C. 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2、棉花的繁殖方式是(),它是()作物,鄂杂棉10号是()品种。
A. 无性繁殖、常异花授粉、自交系品种B. 有性繁殖、常异花授粉、自交系品种C. 无性繁殖、异花授粉、自交系品种D. 有性繁殖、常异花授粉、杂交种品种3、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创始人是( )。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 分,共10 分)1.DUS:农作物的品种的三个基本要求(0.5分),既特异性(0.5分)、一致性(0.5分和稳定性(0.5分)。
2.选择育种:直接利用自然变异,即不需要人工创造新变异而从中进行选择并通过比较试验的育种途径称为选择育种。
(2分)3.聚合杂交:通过一系列杂交将几个亲本的优良基因聚合于一起。
(2分)4.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指杂交种品种(即F1)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对其亲本品种(系)的优越性。
(2分)5.体细胞杂交:又称原生质体融合,两种原生质体间的杂交。
(2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主要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强;2.根据作物品种的繁殖方式、商品种子生产方法、遗传基础、育种特点和利用形式等可将作物品种区分为下列类型?自交系品种或纯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和?无性系品种;3.种质资源工作的内容包括收集、保存、?研究?创新?利用;4.轮回选择的方法包括群体间改良和?群体内改良;5.配合力是自交系的一种内在属性,受多种基因效应支配,农艺性状好的自交系不一定就是配合力高,只有配合力高的自交系才能产生强优势的杂交种。
试用格子方试验计算SCA和GCA填表(表格在最后)。
? 0.45 ⑴ 0.33 ⑵ -0.09 ⑶ 0.31⑷0.71 ⑸0.27 、三、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11分)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1 );衰退?增强?不变?难以确定2.由胚珠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而形成胚,和由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成的胚乳而形成种子,这种生殖方式称为(3 )。
无孢子生殖?二倍体孢子生殖?不定胚生殖?单性生殖3. 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1 )一些。
大?小?不好确定4.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1 )有效?无效?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难以确定5.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1 )好?不好?易行(成本越低)?难以育出好品种6.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 2 )显性假说?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超显性假说?纯系学说7.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3 )植株或植株的局部?花粉?种子?都可以8.普通小麦×硬粒小麦杂交,是(1 )种间杂交?属间杂交?种内不同类型杂交?)亚种间杂交9. 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 2 )优势小种?次要小种?生理小种?)毒性小种10.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3 )。
作物育种学各论试题库答案版

作物育种学各论(水稻)试题库答案版(共6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作物育种学各论水稻育种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垩白质:是松散的淀粉,易碎,外观差2、糊化温度:即在米饭蒸煮时,稻米淀粉粒加热吸水膨胀至不可逆时的温度。
此时淀粉粒在偏光显微镜下失去双折射现象,所以也称双折射终点温度。
3、糙米率:稻谷去除果皮后的%4、精米率:糙米去除种皮、胚后的%5、整精米率:去除碎米后的整米%14、短日高温生育性15、雄性不育系16、雄性不育保持系17、雄性不育恢复系18、孢子体不育19、配子体不育20、光敏核不育性二、填空题1、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面积和总产仅次于小麦。
全世界种植水稻的国家和地区有112个之多,但栽培面积集中在亚洲,占世界水稻总栽培面积的90 %以上。
2、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总面积、总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粮食作物首位。
3、我国是水稻原产地之一,亚洲栽培稻的祖先种普通野生稻分布极广:南起海南三亚,北至江西东乡,西起云南盈江,东至台湾桃园。
4、我国水稻分布跨越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五个气候带,世界上种稻最北点在我国黑龙江省漠河,53°27’N 。
5、我国水稻育种史上水稻矮化育种和杂交水稻两大事件被誉为水稻的绿色革命。
6、50年代标志着我国水稻矮化育种新纪元的3个里程碑式的矮杆品种是矮脚南特、广场矮、台中在来1号。
7、我国水稻区划分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等6个稻作区。
8、江苏属于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按照本省的水稻区划又可分太湖稻作区、镇宁扬丘陵稻作区、沿江稻作区、里下河稻作区、沿海稻作区、徐淮稻作区等6个稻作区。
9、根据江苏的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适合本省种植的粳稻品种为、、、等4个熟期类型。
10、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主要有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
作物育种学各论试题库答案版

作物育种学各论玉米育种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玉米自交系:单株玉米经过多代连续自交和选择,最后育成的基因型相对纯合、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群体。
2、一环系:从异质杂合的群体品种或综合品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
3、二环系:从自交系间杂交种后代中选育出的自交系。
4、顶交种:选用一个品种和一个自交系或单交种杂交而成。
5、三交种:选用一个自交系与一个单交种杂交而成。
6、双交种:先选用四个自交系分别配成两个单交种,再用两个单交种杂交而成双交种。
7、 S 型雄性不育系:育性不稳定、配子体不育、恢复基因Rf3 表现显性、抗玉米小斑病8、 T 型雄性不育系:育性稳定、孢子体不育、恢复基因Rf1 和 Rf2 表现显性互补、高感玉米小斑病9、C 型雄性不育系:育性稳定、孢子体不育、恢复基因Rf4 和 Rf5 表现重叠作用、抗玉米小斑病10、孢子体雄性不育系:指不育系的花粉的育性受孢子体的基因型所控制,而与花粉本身所含基因无关。
11、配子体雄性不育系:指不育系的花粉育性直接受雄配子体本身的基因所决定。
12、测验种:在测定配合力时,用来与被测系杂交的品种、杂交种、自交系、不育系、恢复系等称为测验种。
13、测交种:测交所产生的杂种。
14、轮回选择:轮回选择是反复鉴定、选择、重组的过程,每完成一次鉴定、选择、重组过程便称为一个周期或一个轮回。
15、糯玉米:又称粘玉米,其胚乳淀粉几乎全由支链淀粉组成。
16、普通甜玉米:以su1 为基础。
在乳熟期,纯合su 的还原糖和蔗糖含量增加,尤其是水溶性多糖( water soluble polysaccharide )增多,使支链淀粉变为水溶多糖。
17、超甜玉米:以 sh2 和以 bt1 ,bt2 为基础, sh2 突变体子粒的含糖量是普通玉米的10 倍,其作用是在胚乳发育过程中阻止蔗糖向合成淀粉底物的转化,故使胚乳中蔗糖含量增加,淀粉减小。
能较长期地保持高糖分水平。
18、杂种优势群:是指遗传基础广泛、遗传变异丰富、具有较多有利基因、较高一般配合力、种性优良的育种群体。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作物育种学网上作业题答案一、名词解释作物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栽培植物群体,该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而与同一栽培植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都符合生产发展需要。
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
人工进化:是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
二、填空题1.作物进化的三个基本因素包括(遗传)、(变异)和(选择)。
*2. 1927年美国出版的Hayes和Garber所著的(«作物育种»)是世界上第一部较系统的论述有关育种知识的专著。
3. 20世纪60年代小麦、水稻等作物通过(矮化育种)掀起“绿色革命”。
20世纪80年代兴起(生物技术),使现代作物育种发展成为包容多学科发展的现代科学。
**三、简答1.作物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提高抗逆性,增强适应性和稳产性、有利于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复种指数、扩大作物种植面积、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管理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四、论述1. 遗传、变异和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何?生物进化有三个基本因素即遗传、变异和选择,自然选择理论是其核心,而选择的基础是生物的变异和遗传,变异、遗传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
一切生物都能发生变异,在众多变异中有的变异能遗传,有的变异不能遗传,只有广泛存在的可遗传的变异才是选择的对象。
在生存斗争中,对生存有利的变异会得到保存,对生存有害的变异会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
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在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不多地进行。
第一章育种目标一、名词解释1.育种目标:是指在一定的生态、生产条件下,对所育成品种应具备一系列优良性状的要求指标。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A. 遗传B.变异C.选择D.漂变2. 作物育种的实质:()A.遗传B.作物的进化C.选择D.作物的人工进化3. 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A.遗传学B.生物学C.植物学D.生物进化论4. 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A.不起作用B •起一定作用C •起主要作用D •起有利作用5. 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地区型B.地理型C.地域型D.生态型6. 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A •系统育种B •抗病育种C •矮化育种D •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7. 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A •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 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 D •区域性E.时间性8. 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A.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 B .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 D •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 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1. 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2. 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 •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4 •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5 •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7. 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农学作物育种学考试题库

农学作物育种学考试题库一、选择题1. 作物育种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作物产量B. 改善作物品质C. 增强作物抗性D. 所有以上选项2.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遗传改良的方法?A. 选择育种B. 杂交育种C. 基因工程D. 物理育种3. 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的原则是什么?A. 亲本性状完全相同B. 亲本性状差异大C. 亲本性状相似D. 亲本性状随机选择4. 以下哪个是作物育种中的分子标记技术?A. 基因枪B.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C. 基因编辑D. 基因测序5. 作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主要通过哪种方式?A. 种子库B. 基因库C. 植物标本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6. 作物育种的基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作物育种中的“三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 作物杂交育种中,常用的人工授粉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9. 作物抗性育种中,常用的抗性筛选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0. 作物育种中的“双亲本”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11. 简述作物育种中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12. 描述作物杂交育种中,如何进行亲本的选配和后代的筛选。
13. 解释分子标记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和优势。
14. 阐述作物遗传资源的重要性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15. 说明作物育种中,如何通过基因工程实现作物改良。
四、论述题16. 论述现代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7. 讨论作物育种中,如何平衡产量、品质和抗性之间的关系。
18. 分析作物育种中,环境因素对育种效果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19. 阐述作物育种中,如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精准育种。
20. 论述作物育种中,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以确保新品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120]《作物育种学》习题答案
![[1120]《作物育种学》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466c12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f.png)
[1120]《作物育种学》习题答案西南⼤学⽹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1120 学年学季:20191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作物育种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作物品种学是⼀门关于作物遗传改良的科学 .作物品种学是⼀门⼈⼯进化的科学. 作物品种学是以进化论、遗传学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科学 .作物品种学有坚实的科学基础,没有任何⼀点艺术的成分2、杂交育种的遗传原理是.染⾊体畸变 .染⾊体数量变异.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互补)和基因的累加、互作3、下列作物中哪种起源于中国?⼩麦 .⼤麦. ⽟⽶ .⼤⾖4、杂交制种所⽤的⾃交系⼀般是指.⾃花授粉作物的单株后代. ⽆性繁殖作物的单株后代.异花授粉作物经过连续⼈⼯⾃交的单株后代.常异花授粉作物的单株后代5、⽔稻引种⽣育期的⼀般变化规律是().南种北引⽣育期缩短.南种北引⽣育期延长.南种北引⽣育期不变.不能预测6、⼩麦品种由北向南引种,⽣育期表现为.延长.缩短.保持不变.不可预测7、诱变后M1代表现出⽣理损伤,M2代植株出现分离,⽽且分离范围⼤,M3代仍然出现分离,最好是在哪个世代选择单株(). M1代. M2代. M3代. M4代8、选择的基础是().进化遗传变异.环境.测交9、⾃花授粉作物地⽅品种的遗传类型是().同质纯合基因型.同质杂合基因型.异质杂合基因型.异质纯合基因型10、下⾯有关杂种优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F1和F2代.亲本⾃⾝基因型的杂合程度越⾼,杂种优势就越⼤.杂交种可⽤F1和F2代11、⽟⽶的品种间杂交种、顶交种、单交种、三交种和双交种,增产幅度最⼤、性状表现最整齐的是().品种间杂交种.顶交种.单交种.三交种12、诱变后M1代表现出⽣理损伤,M2代植株出现分离,⽽且分离范围⼤,M3代仍然出现分离,最好是在哪个世代选择单株(). M1代. M2代. M3代. M4代13、定向选择的实质是().积累有利基因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体变异14、⼩麦品种由北向南引种,⽣育期表现为.延长.缩短.保持不变.不可预测15、⽆性系的有性繁殖种⼦不宜在⽣产上直接利⽤的根本原因是.种⼦⽣产成本⾼.品质变劣.基因重组,性状分离多项选择题16、回交育种的不⾜之处有().不利于打破不良连锁.改良性状的预见性差.只能改变品种的个别性状.只对遗传⼒⾼的性状改良有效.杂交⼯作量⼤17、选择育种的变异来源有().天然杂交.⾃然突变⼈⼯诱变.⼈⼯有性杂交.剩余变异18、异花授粉作物的特点有().天然异交率低.天然异交率⾼.遗传基础复杂.遗传基础简单.⽆⼈为⼲预情况下都是杂合体19、优良品种在农业⽣产上的作⽤有().提⾼单位⾯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改进产品品质.扩⼤作物种植⾯积.有利于耕作制度的改⾰、复种指数的提⾼、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劳动⽣产率的提⾼20、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式有.种植保存.贮藏保存.离体保存.基因⽂库保存21、下列有关作物早熟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早熟或熟期适当是我国许多地区⾼产、稳产的⾸要条件"."品种早熟性的程度应以能充分利⽤当地的光、热资源,获得全年⾼产为原则"."复种指数较⾼的地区更需要早熟品种""早熟和丰产没有⽭盾"."早熟品种可避免或减轻某些⾃然灾害的危害"22、根据⽡维洛夫作物起源中⼼学说,作物起源中⼼的两个主要特征是().有较多的优良性状.栽培⾯积⼤.有较多的显性性状.有较多的隐性性状.遗传类型多样性23、作物杂种优势表现的特点有().普遍性.复杂性.亲本基因型的杂合程度越⾼,杂种优势越强.亲本间亲缘关系较远,杂种优势强.杂种优势⼤⼩与环境条件有关24、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办法有().注意亲本的选择与组配.染⾊体预先加倍法.桥梁(媒介)法.采⽤特殊的授粉⽅法.补施植物激素法25、优良品种在农业⽣产上的作⽤有().提⾼单位⾯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扩⼤作物种植⾯积.有利于耕作制度的改⾰、复种指数的提⾼、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劳动⽣产率的提⾼主观题26、T-DNA参考答案:即转移DNA(Transfer DNA),指Ti质粒上的⼀段DNA序列,能够从农杆菌细胞中转移到植物细胞,并插⼊到植物的基因组中。
作物育种学刷题

作物育种学刷题当涉及到作物育种学的刷题时,以下是一些题目类型和相关的答案和解释供参考:1.问题:什么是作物育种?答案:作物育种是利用遗传原理和技术,组合和选择优良的遗传特性,通过繁殖和选育,创造出更适应特定环境和具有更好农艺性状的植物品种的过程。
2.问题:请解释一下作物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
答案:作物遗传多样性是指不同种植物品种之间的遗传变异。
它对作物的耐逆性、适应性和抗病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有助于作物种植面对不同的环境压力和病虫害的挑战。
3.问题:请解释一下杂交育种的优点。
答案:杂交育种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亲本品种进行杂交,利用亲本间的互补优势,创造出具有更好性状的后代品种。
其优点包括:增加产量和质量、增强抗病虫性、提高适应性和耐逆性等。
4.问题:请解释一下选择育种的原理。
答案:选择育种是通过挑选和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或群体的方式来改良植物品种。
它基于遗传材料的变异性,选择具有所需性状的个体,进行交配和后代选择,逐代改良目标性状。
5.问题:请解释一下基因编辑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答案:基因编辑是一种现代生物技术工具,可以直接修改植物基因组中的特定基因,以实现对某些性状的改良。
它可以用于改良植物的抗病性、耐逆性、产量和质量等方面。
6.问题:什么是自交纯系?答案:自交纯系是指通过自交繁殖世代间连续固定某一植物个体的基因型和表型的植物群体。
自交纯系是育种过程中的重要材料,常用于基础研究、品种鉴定和孟买过程中。
7.问题:请解释一下正向选择和负向选择的区别。
答案:正向选择是基于选择优秀性状的个体进行交配繁殖,目的是增加有利性状在下一代中的频率并推动进化。
(例如,选择高产的作物个体进行交配来提高产量)负向选择是选择不良性状的个体进行交配繁殖,目的是减少和降低有害性状在下一代中的频率,改善品种的性状。
(例如,选择不感染病害的作物个体进行交配来提高抗病性)8.问题:请解释一下杂种优势。
答案:杂种优势是指由不同亲本之间的杂交所引起的杂种后代相对于纯系后代具有更好的表现。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过程被用于制作育种材料?A. 不亲和交配B. 变异C. 自花授粉D. 伴性遗传2. 下列哪个因素是制约作物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A. 土壤肥力B. 气候条件C. 物种多样性D. 种子质量3.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作物育种时,常用的DNA转化载体是:A. 质粒B. 核糖体C. DNA聚合酶D. 启动子4. 以下哪项不是作物育种的目标之一?A. 提高产量B. 改善食味C. 增加抗性D. 减少种类多样性5. 作物育种中,通过选择杂交后代中最优秀基因型的方法为:A. 胜育B. 花药培养C. 果实沉淀D. 重组选育6. 通过选择矮化的小麦品种进一步培育矮杆型高产小麦是一个典型的:A. 自交系选育B. 杂交选育C. 胚胎培养D. 特异反应选择7.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育种的传统方法?A. 杂交育种B. 重组育种C. 突变育种D. 混合育种8. 作物育种中,通过加速作物进化过程,将慢速突变的有用基因转移至其他物种的方法是:A. 基因编辑B. 遗传突变C. 遗传工程D. 杂交育种9. 以下哪个技术可以实现农作物的保种?A. 冷冻保存B. 基因编辑C. 利用杂交优势D. 遗传转化10. 下列哪个方法是作物自交系选育的关键步骤?A. 选择父本B. 鉴别杂交C. 分离杂种D. 子代选择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杂交育种主要是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亲本之间的遗传优势和互补作用,提高后代的产量和其他经济性状。
【√】2. 小麦、水稻等自交物种经过多代自交后,遗传稳定,产生纯系,适合用于作物杂交育种。
【×】3. 健康的种子是作物产量的重要基础,种子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后代的萌发和生长发育能力。
【√】4. 株型是作物育种中的一个重要性状,通过改变株型可以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产量。
【√】5. 基因编辑技术是目前作物育种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可以精确修饰作物基因组中的特定基因。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 分,共10 分):农作物的品种的三个基本要求(分),既特异性(分)、一致性(分和稳定性(分)。
2.选择育种:直接利用自然变异,即不需要人工创造新变异而从中进行选择并通过比较试验的育种途径称为选择育种。
(2分)3.聚合杂交:通过一系列杂交将几个亲本的优良基因聚合于一起。
(2分)4.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指杂交种品种(即F1)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对其亲本品种(系)的优越性。
(2分)5.体细胞杂交:又称原生质体融合,两种原生质体间的杂交。
(2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主要有高产、⑴稳产⑵优质、适应性强;2.根据作物品种的繁殖方式、商品种子生产方法、遗传基础、育种特点和利用形式等可将作物品种区分为下列类型⑶自交系品种或纯系品种⑷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和⑸无性系品种;3.种质资源工作的内容包括收集、保存、⑹研究⑺创新⑻利用;4.轮回选择的方法包括群体间改良和⑼群体内改良;5.配合力是自交系的一种内在属性,受多种基因效应支配,农艺性状好的自交系不一定就是配合力高,只有配合力高的自交系才能产生强优势的杂交种。
试用格子方试验计算SCA和GCA填表(表格在最后)。
⑽⑾⑿⒀⒁⒂、三、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11分)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1 );⑴衰退⑵增强⑶不变⑷难以确定2.由胚珠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而形成胚,和由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成的胚乳而形成种子,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3 )。
⑴无孢子生殖⑵二倍体孢子生殖⑶不定胚生殖⑷单性生殖3. 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1 )一些。
⑴大⑵小⑶不好确定4.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1 )⑴有效⑵无效⑶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⑷难以确定5.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1 )⑴好⑵不好⑶易行(成本越低)⑷难以育出好品种6.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 2 )⑴显性假说⑵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⑶超显性假说⑷纯系学说7.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3 )⑴植株或植株的局部⑵花粉⑶种子⑷都可以8.普通小麦×硬粒小麦杂交,是(1 )⑴种间杂交⑵属间杂交⑶种内不同类型杂交⑷)亚种间杂交9. 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 2 )⑴优势小种⑵次要小种⑶生理小种⑷)毒性小种10.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3 )。
作物育种学历年考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历年考题及答案四川农业高校202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讨论生入学考试试题382作物育种学看到此处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2分)0378考过名词解释1.品种:是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按照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经济性状上的相对全都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分,在相应的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进展的需要,是人工进化和人工挑选的结果,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2.杂交种:利用不同基因型的品种或类型杂交,以制造变异,获得新类型,并通过哺育和挑选而育成的品种。
杂交种品种是在严格挑选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他们的基因型是高度杂合的,群体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同质性,表现出很高的生产力。
杂交种品种通常只种植F1,即利用XXX优势。
杂交种不能稳定遗传,F2将发生基因型分别,杂合度降低,导致产量下降。
自交系品种又称纯系品种,是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延续多代的自交加挑选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它实际上包含了自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的纯系品种和异花授粉作物的自交系品种。
3.测交种:用不育系作母本,用恢复系作父本举行杂交获得的品种。
测验自交系协作力所举行的杂交叫测交,测交所得的后代成为测交种。
用不育系作为母本,恢复系作为父本,测验自交系协作力举行的测交,所获得的后代称为测交种。
4.XXX:不同基因型的品种或类型杂交后获得的基因型混杂的未经挑选的种群。
5.制种:根据良种繁殖技术规范举行大规模种子繁殖称为制种。
6.系统育种:按照育种目标,从现有品种的自然变异类型中,选出具有优良变异的个体,分离种植,每一个体形成一个系统,经延续比较鉴定,选优去劣而育成新品种的办法。
7.系谱法:自交种第一次分别世代开头选株,分离种植成株行,即系统,以后各世代均在优良系统中继续举行单株挑选,直至选出性状优良全都的系统升级举行产量试验。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作物育种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作物种植技术B. 作物遗传改良C. 作物病虫害防治D. 作物土壤营养管理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育种的基本原则?A. 遗传多样性B. 选择压力C. 环境适应性D. 单一性状优化答案:D3. 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的依据是什么?A. 亲本的产量B. 亲本的抗病性C. 亲本的遗传背景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分子标记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A. 基因定位B. 遗传多样性分析C. 基因克隆D. 亲缘关系研究答案:C5. 基因编辑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高作物产量B. 改善作物品质C. 快速改良目标基因D. 增加作物种类答案:C二、简答题6. 简述作物育种中的“杂种优势”现象。
答:杂种优势,又称杂种活力,是指异源杂交后代在生长速度、生物量、抗病性等方面表现出比亲本更强的生物学特性。
这种现象通常归因于基因间的互补作用,即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在杂交后代中得到重组和表达,从而提高了后代的整体适应性和生产性能。
7. 描述作物育种中的“回交”方法及其目的。
答:回交是一种育种方法,其中将一个品种或品系与另一个具有所需特性的品种进行杂交,然后将得到的F1代与原始品种再次杂交。
这个过程可以重复多次,目的是将目标特性稳定地整合到原始品种中,同时尽可能保留原始品种的其他优良特性。
三、论述题8. 论述现代分子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相比的优势和局限性。
答: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如基因编辑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具有精确性和效率的优势。
它们允许育种者直接针对特定的基因或遗传标记进行选择,从而加速育种进程并提高选择的准确性。
然而,这些技术也有局限性,包括高昂的成本、技术复杂性以及可能的伦理和监管问题。
相比之下,传统育种方法虽然速度较慢,但成本较低,技术要求不高,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更适合特定作物或环境条件。
9. 讨论气候变化对作物育种的影响及育种策略的调整。
作物育种学答案

作物育种学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5题)1. 无性繁殖2. 自交作物3. 异交作物4. 常异交作物5. 营养体繁殖6. 无融合生殖7. 纯系品种8. 杂交种品种9. 外植体10. 次生作物11. 耐病12. 雄性不育恢复系13. 正向选择14. 本地主栽品种15. 避病16. 染色体基数17. 种子生产18. 混合选择法19. 品种区域化20. 杂交方式21. 水平抗性22. 多点式品种推广23. 染色体组24. 单倍体25. 一环系二、简答题(每题1分,共25题)1. 有性繁殖中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植株的特点及表现?2. 营养体繁殖的利用部位及代表作物?3. 原生起源中心和次生起源中心的特点?4. 如何收集种质资源?5. 气候相似论的基本要点6. 试述重要生态因子、品种特性与引种的关系?7. 试述纯系学说的内容及意义?8. 回交育种对轮回亲本和非轮回亲本的要求?9. 杂种优势利用中杂交种的类别及特点?10. 诱变处理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1. 优良“三系”的标准?12. 体细胞杂交即原生质体融合的具体环节?13. 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有哪些?14. 在申请品种审定时,品种应具备哪些条件?15. 轮回选择的作用?16. 远缘杂种后代处理特点?17. 杂种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18. 基因对基因学说内容?19. 选育自交系的基本材料有哪些,有何特点?20. 化学诱变剂的类别21. 简要说明原生质体分离的方法?22. 根据下列杂交组合,分析各亲本在杂种遗传组成中所占比重并判断各亲本重要程度。
23. 远缘杂种不育的原因及其克服方法?24. 植物多倍体的育种意义?25. 在申请品种审定时,申请书应填写哪些内容?三、论述题(每题5分,共5题)1. 植物品种几种类型的特点及育种策略?2. 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表现?3. 植物抗病性鉴定的方法有哪些?4. 简述作物育种种质资源的类别及特点(利用价值)?5. 试述群体间改良的轮回选择法?作物育种学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5题)1. 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而繁殖后代的方式。
作物遗传育种综合练习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作物遗传育种综合练习题及答案(学习资料)作物遗传育种综合练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遗传:指生物亲代与子代的相似性。
2、变异:指生物亲代与子代的相异性。
3、同源染色体:指体细胞内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4、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不同的染色体。
5、核型分析:对生物核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征进行的分析。
6、授粉:雄蕊中成熟的花粉传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7、胚乳直感(花粉直感):在3N的胚乳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8、果实直感:种皮或果皮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称为果实直感。
9、相对性状:单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
10、基因型:个体基因的组合。
11、表现型:植株表现出来的性状。
12、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对等位置上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13、完全显性:用二个相对性状不同个体杂交,F1完全表现一个亲本性状。
14、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共同控制某一性状的表现,这种基因的多因一效性叫多因一效。
15、交换值:在连锁遗传情况下,由杂种产生的重组型配子占总配子数的百分比叫交换值。
16、性染色体: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一个或一对染色体。
17、伴性遗传:指连锁在性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的遗传,常伴随性别的不同而不同的遗传现象。
18、数量性状:表现为连续变异的性状叫数量性状。
杂种后代中难以求出不同类型比例。
19、超亲遗传:指在杂种子女中出现超出父母双亲性状的现象。
20、遗传率:指遗传方差在总方差中所占的比例。
21、近亲繁殖:指亲缘关系相近的二个个体间的交配。
22、自交:指同一朵花或同一植株所产生的雌雄配子相结合的交配体式格局。
23、回交:指杂种后代与双亲之一的再次交配。
24、杂种优势:指二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于其亲本的现象。
25、芽变:植物的分生组织由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变异。
26、镶嵌现象:指同一个体的一部分组织表现一种性状,另一部分表现另一种性状的现象。
《作物育种学》模拟题及答案(八)

《作物育种学》模拟题(八)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农作物品种一般具有二个基本特性(DUS),即特异性、和。
2.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包括作物品种的自然变异现象和学说。
3.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包括高产、、稳产、生育期适宜、适应机械化需要。
4.引种的基本原理是指相似性原理,生态条件和相似性原理。
5.杂交育种按其指导思想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育种,另一种是育种6.按照雄性不育花粉败育发生的过程,雄性部育可分为不育和不育两种类型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作物育种学的含义是( )A) 研究遗传和变异的科学B) 一门人工进化的科学C) 研究选育和繁育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D) —门综合性强的应用科学2.选择自种中选择的基本方法有( )A) 系谱法和混合法B)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C) 一粒传和混合选择D)定向选择和分裂选择3.稳定不分离的株系称为( )A) 品种B) 株行C) 品系D) 株系群4、与91—1—2—5—4—3亲缘关系最近的系统是( )A) 91—2—3—5—4—3 B) 91—1—2—5—3—3C) 91一l一3—5—4—3 D) 91—1—2—5—4—55、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品种的不育系和保持系互为( )A) 同核异质体B) 同质异核体C) 同质纯合体D) 同质杂合体6、当病原菌侵入寄主前或侵入后,寄生可以凭借固有的或诱发的组织结构障碍,阻止病原菌的侵入和侵入后建立寄生关系,称为( )A) 抗侵入B)抗扩展C) 抗生性D)耐病7、二环系是从( )中选育出来的。
A) 地方品种群体B) 综合品种群体C) 品种间杂种品种D) 自交系间杂种品种8.在我国高温短日照作物引种时,( )A) 由北向南引种表现晚熟B) 由北向南引种表现早熟C) 由南向北引种表现早熟D) 南北之间可以长距离引种9.迄今为止自花授粉作物中利用杂种优势最为成功的作物是( )A)小麦B) 玉米C) 水稻D)马铃薯10.在(AXB)XC的组合中,复交F1代中三个亲本的遗传物质分别为( )A)1/3、1/3、1/3 B)1/4、1/4、1/2C)1/2、1/4、1/4 D)1/4、1/2、1/4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品种:2.一环系3.垂直抗性:4.种质资源5.配合力6.杂种优势四、判断(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作物育种学网上作业题答案一、名词解释作物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栽培植物群体,该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而与同一栽培植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都符合生产发展需要。
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
人工进化:是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
二、填空题1.作物进化的三个基本因素包括(遗传)、(变异)和(选择)。
*2. 1927年美国出版的Hayes和Garber所著的(«作物育种»)是世界上第一部较系统的论述有关育种知识的专著。
3. 20世纪60年代小麦、水稻等作物通过(矮化育种)掀起“绿色革命”。
20世纪80年代兴起(生物技术),使现代作物育种发展成为包容多学科发展的现代科学。
**三、简答1.作物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提高抗逆性,增强适应性和稳产性、有利于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复种指数、扩大作物种植面积、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管理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四、论述1. 遗传、变异和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何?生物进化有三个基本因素即遗传、变异和选择,自然选择理论是其核心,而选择的基础是生物的变异和遗传,变异、遗传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
一切生物都能发生变异,在众多变异中有的变异能遗传,有的变异不能遗传,只有广泛存在的可遗传的变异才是选择的对象。
在生存斗争中,对生存有利的变异会得到保存,对生存有害的变异会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
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在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不多地进行。
第一章育种目标一、名词解释1.育种目标:是指在一定的生态、生产条件下,对所育成品种应具备一系列优良性状的要求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育种学》模拟题(八)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农作物品种一般具有二个基本特性(DUS),即特异性、和。
2.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包括作物品种的自然变异现象和学说。
3.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包括高产、、稳产、生育期适宜、适应机械化需要。
4.引种的基本原理是指相似性原理,生态条件和相似性原理。
5.杂交育种按其指导思想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育种,另一种是育种6.按照雄性不育花粉败育发生的过程,雄性部育可分为不育和不育两种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作物育种学的含义是( )
A) 研究遗传和变异的科学B) 一门人工进化的科学
C) 研究选育和繁育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D) —门综合性强的应用科学
2.选择自种中选择的基本方法有( )
A) 系谱法和混合法B)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
C) 一粒传和混合选择D)定向选择和分裂选择
3.稳定不分离的株系称为( )
A) 品种B) 株行
C) 品系D) 株系群
4、与91—1—2—5—4—3亲缘关系最近的系统是( )
A) 91—2—3—5—4—3 B) 91—1—2—5—3—3
C) 91一l一3—5—4—3 D) 91—1—2—5—4—5
5、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品种的不育系和保持系互为( )
A) 同核异质体B) 同质异核体
C) 同质纯合体D) 同质杂合体
6、当病原菌侵入寄主前或侵入后,寄生可以凭借固有的或诱发的组织结构障碍,阻止病原菌的侵入和侵入后建立寄生关系,称为( )
A) 抗侵入B)抗扩展
C) 抗生性D)耐病
7、二环系是从( )中选育出来的。
A) 地方品种群体B) 综合品种群体
C) 品种间杂种品种D) 自交系间杂种品种
8.在我国高温短日照作物引种时,( )
A) 由北向南引种表现晚熟B) 由北向南引种表现早熟
C) 由南向北引种表现早熟D) 南北之间可以长距离引种
9.迄今为止自花授粉作物中利用杂种优势最为成功的作物是( )
A)小麦B) 玉米C) 水稻D)马铃薯
10.在(AXB)XC的组合中,复交F1代中三个亲本的遗传物质分别为( )
A)1/3、1/3、1/3 B)1/4、1/4、1/2
C)1/2、1/4、1/4 D)1/4、1/2、1/4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品种:
2.一环系
3.垂直抗性:
4.种质资源
5.配合力
6.杂种优势
四、判断(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注意: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品种的一致性就意味着品种的纯合性。
( )
2.产量构成因素间往往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 )
3.纯系的“纯”是绝对的,不纯是相对的。
( )
4.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的方向和结果均一致。
( )
5.复交是三个以上亲本间进行两次以上的杂交。
( )
6.异花授粉作物利用杂种优势的主要途径是化学杀雄。
( )
7.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玉米是开花授粉作物。
( )
8.目前,国内外各种育种方法中,最具灵活性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
( )
9.远缘杂种夭亡和不育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其遗传系统的破坏。
( )
10.群体内遗传改良的主要方法有混合选择法、改良穗行法、半同胞轮回选择和全同胞轮回选择。
( )
五、简答题(共4小题,1、2小题5分;3、4小题6,共22分)
1.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2、从作物育种的角度简述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3、三系应具备的优良性能:
4、经营种子具备的条件:
5、如何保持抗病虫品种抗性的稳定性?
六、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什么是轮回亲本和非轮回亲本?在回交育种中他们各有何作用?在选用轮回亲本和非轮回亲本时要注意那些问题?
2.试述系统育种各程序环节的工作重点。
《作物育种学》模拟题(九)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致性稳定性
2.自然纯系
3.优质
4.气候生态型
5.组合超亲
6.孢子体配子体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CBCDA ADBCB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品种:是指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所创造的某种作物的一种群体,该群体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特定的遗传性,相对稳定一致的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
在一定的地区和一定栽培条件下,在产量、品质、抗性、生育期和适应性等方面符合人类生活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并通过简单的繁殖手段保持具群体的恒定性。
2.一环系:
3.垂直抗性:又称小种特异性抗病性或专化性抗病性。
指同一寄主品种对同一病菌的不同生理小种具有特异反应或专化反应。
如果将具有这类抗病性的品种对某一病原菌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反应绘成柱形图时,可以看到各助顶端的高低相差悬殊,所以称为垂直抗病性。
4.种质资源:指可用于育种或栽培的栽培作物类型,品种,近缘野生植物及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遗传材料的总称。
5.配合力:
6.杂种优势:一般是指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繁殖力、适应性、产量、品质等方面优于其亲本品种(系)的现象。
四、判断(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错误的打)
X√√X√X√√√√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答:原因:1,机械混杂;2,生物学混杂;3,品种本身变异;4,其它原因:粗放栽培管理;不正确的人工选择;不适当的繁殖方法。
(2分)
防止方法:1、严防机械混杂,2、防止生物学混杂,3、加强去劣和人工选择;4、采取高度的农业技术、5、采用生条件提高种性,6、定期品种更新。
(3分)
2、从作物育种的角度简述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答:(1)从作物育种的角度来理解,自交的遗传效应有3个方面:
①自交使纯合基因型保持不变;(1分)
②自交使杂合基因型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1分)
③自交引起后代生活力衰退:(1分)
(2)从作物育种的角度来理解,异交的遗传效应有2个方面:
①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1分)
②异交增强后代的生活力;(1分)
3、三系应具备的优良性能:
答:(1).不育系:雄性不育性稳定,不因繁殖代数或外界环境条件变化可恢复性良好,有较多的恢复系、且结实率高,具有良好的花器和开花习性。
(2分)
(2)保持系:品种纯度高,性状稳定,生长整齐一致丰产性状好,且传递给不育系的能力强,花药发达,花粉量大,开颖散粉正常,有利于提高不育系的产量。
(2分) (3).恢复系:恢复能力强,配制的杂交种结实率在80%以上,与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种的杂种优势明显,配合力高,经济性状优良,植株比不育系稍高,生育期与不育系相近或略长花药发达,花粉量多,开花散粉正常,给不育系授粉,不育系结实率高。
(2分)
4、经营种子具备的条件:
答:①具备正确识别和鉴定所经营种子的种类和质量的技术人员;(1分)
②具备有正确掌握\种子贮藏管理体制人员;(1分)
③具备同经营种子种类,数量相造的经营所,贮藏管理体制和检验种子的质量和仪器设备;(2分)
④具备与经营种子种类的能力;(1分)
⑤具有完好的财务管理制度。
(1分)
六、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什么是轮回亲本和非轮回亲本?在回交育种中他们各有何作用?在选用轮回亲本和非轮回亲本时要注意那些问题?
答:在回交育种中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称轮回亲本;只在第一次杂交时应用的亲本称非轮回亲。
(2分)
轮回亲本是接受改良的对象,要求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强、有丰产潜力。
应选用在当地栽培时间长,综合性状好的推广品种或最有希望推广的优良品种。
这些品种某一、二个性状存在缺点。
这些缺点经回交可以得到改良,并在改良后仍能在生产上有较长时期的使用价值。
(3分)
非轮回亲本是目标性状的提供者,它必须具备轮回亲本所缺少的那一、二个优良性状,而且这一、二个优良性状要非常突出。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只能有一、二个,最好是显性的,以利于回交后代的选择。
尽可能没有严重缺点。
(3分)
2.试述系统育种各程序环节的工作重点。
答:①原始材料圃:选择优良的变异单(穗、钤、荚)(1分)
②选种圃:对一或多次选择的单株进行株行试验,从中选出优良而稳定的品系。
(1分)
③品系鉴定圃:以较大的小区种植面积鉴定品系的生产能力(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以及性状的稳定性,经验1—2年鉴定,从中选出比对照种显著增产的最优良品系,提供品种比较试验。
(2分)
④品种比较试验:对品系鉴定试验选优良品系进行最后的筛选和全面评价,从中确定显著优于当地主要推广品种的新品种。
(1分)
⑤区域试验:对各单位选送的品种在不同的地区或不同的条件下进行鉴定,以便客观地鉴定新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对有推广价值的优良品种划分最适宜的推广区域,为品种布局域化提供依据。
(2分)
⑥生产试验:将区域试验中选出的最有期望的新品种放在各地接近大生产条件下进行大面积试验比较和鉴定。
(1分)
⑦在生产试验的同时,对拟定的新品种几项关键性栽培技术进行试验,探索配套栽培措施,便于良种良法一齐推广。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