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策略研究阶段性总结 (1)
经典诵读朗诵比赛活动总结(1)
经典诵读朗诵比赛活动总结为了促进学生朗读习惯的养成和朗读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营造“享受阅读,快乐学习”的校园书香氛围;也为检查教师课文教学中朗读的成效,今天,中心小学隆重举办了“经典诵读”成果展示活动。
这次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信心百倍。
朗读的文章有优美抒情的散文,也有古风古韵的诗歌古文。
多样的形式,不同的风格展现了班级的风采,也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由教学点领导和语文老师等作评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评比,评委老师根据朗读比赛的标准,评出了一、二、三等奖,整个比赛进行得非常顺利并圆满结束。
获奖名单如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通过本次活动,展示了同学们的朗读水平,提升了教师对指导学生朗读的认识,也给师生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
主要优点:1、学生的读书姿势基本比较标准,站姿端庄。
2、学生朗读时语音比较准确,流利,语调丰富,变化得当,符合语文情感的变化。
3、学生朗读时专注,表情自然大方,投入状态好,发挥出了最佳水平。
存在不足:1、学生朗读时读书姿势基本比较标准,站姿端庄,但个别学生眼睛与书本距离太近。
2、选手基本都注重了对课文正确流畅的处理,却忽略了停顿的准确合理,语速普遍较快。
3、对文章的情感基调把握不够准确,没有充分理解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个别学生朗读时,声音小,情感表达不够充分,不够投入,表现比较平淡,不能读出文字的抑扬顿挫。
4、个别选手显得紧张,放不开,不够自信,以致于个别语句有破句、断读的现象。
几点建议:1、教师要始终坚持把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来落实。
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语音要正确,但要注意字的变调;语速要适中,要有快有慢,有变化;语调要有抑扬顿挫,要有高低变化,要把课文的感情表达出来。
平时要训练学生朗读时声音洪亮、语音清晰,尤其对待部分胆子较小、腼腆内向的学生更要加强训练。
2、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做到以读示范,以此带动班级朗读水平的整体提高。
经典诵读总结5篇精选
经典诵读总结5篇精选通过总结,人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精心挑选的工作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经典诵读总结篇一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讨论分析学生目前学习和课外阅读的现状,使广大老师充分认识到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把活动与学校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有总结。
每天,班主任利用晨读前10分钟、课间以及校本课时间,组织学生诵读,学生全员参与。
充分利用零碎闲暇,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优秀诗文,多读多背多用,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学校秉承“教之道,贵以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精神,推动诵读活动的进行。
在活动进行中认真贯彻“五个一”制度:一天至少要保证10分钟的诵读时间;每周至少一节诵读课;每学期召开一次古诗文诵读的班队会;每个学生每学年完成一本古诗文读本;学校要组织教师每月开展一次校级研讨交流或总结、展示活动。
种.种坚持,让学校由内而外散发着“好读、乐读”的气息。
对于这项活动,我们首先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扎实做好具体工作。
1、努力融合办学理念我们在理解、推动经典诵读在学校中开展时,十分注意将之与我校的办学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进行融合统一。
我们把诵读做成一个快乐的过程。
努力创设“愉悦的诵读氛围”,以活泼轻松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读经的热爱,令“我要读经”成为学生的热望,让他们找到一条脚踏五千年智慧文明,启动传统、继往开来的自我发展之路。
2、精心营造校园文化我们用心突出经典文化的主题,让校园环境处处洋溢浓厚的育人氛围。
课室里,我们精心设计了各式各样的经典名言,如惜时、友爱、尊师、孝亲等等,让孩子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得到优秀品德的熏陶走廊上,每一个楼层都设计了不同的传统文化主题:一楼《_规》劝言;二楼成语出处;三楼成语故事汇萃;学生漫步其中,脍灸人口的名诗佳句渐渐在孩子们心中沉淀,夯实了他们人文的基础。
2024年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样本(3篇)
2024年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样本在过去的____月____日至今,学生在校共计____天。
期间,本人带领学生朗读校本教材《三字经》。
按照学校规定的八周教学内容,我在八天内完成了教学任务。
以下是对这段工作经历的总结,以供未来参考。
一、工作亮点:1、确保了学生的诵读时间,每天早晨安排____分钟自由早读,以及语文课前____分钟,由老师讲解经文含义后,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背诵。
2、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背诵,甚至允许学生在教室内自由走动以增加背诵的趣味性。
3、实行师生竞赛机制。
作为教育引导者,本人积极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与学生一同参与背诵,并经常发起背诵挑战。
尽管多数情况下学生胜出,但我认为这是激励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4、强调理解作为背诵的基础。
过去,我常因学生记忆力强而省略对经文含义的讲解,导致学生死记硬背。
现在我改变策略,对《三字经》的字面意思及典故进行简要讲解,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待改进之处:1、优化检测与反馈机制。
目前背诵检测方式单一,未对背诵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对背诵困难的学生缺乏有效帮助。
未来将采取以下措施:2、改进讲解方式。
虽然我已避免学生死记硬背,但我的讲解方式仍过于灌输式。
未来将引导学生提前预习,自主阅读原文及注释,对不理解的内容提出疑问,由老师协助解决。
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虽然家长支持孩子学习古典文化,但我未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未来将鼓励家长参与背诵,开展“家庭经典时刻”,建议家长每天在孩子放学后、睡觉前,与孩子一起学习____分钟,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对国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诵读习惯,拉近亲子关系,共同营造书香校园和家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美德。
2024年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样本(二)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师生文化素养,我国某学校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此举旨在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引导师生深入了解、学习传统文化,使之成为生活常态,进而提高师生的文化底蕴。
国学经典诵读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总结(总4页)
国学经典诵读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总结国学经典诵读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总结本学期,经典诵读的馨香时时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浓浓的书香洋溢在学校的每个角落。
现将经典诵读实验工作总结如下:一、“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全面深入开展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校园内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加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提高了学生的国学修养和文化水平,发挥了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增强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1、每日一读。
学生每天早晨到校后从8点起,各班进行10分钟的国学经典诵读。
2、每周一节课。
纳入课程计划,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每周一节讲读经典课,由各班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诵读内容的温故与知新,难点解惑,活动延伸。
3、每周一播。
与校广播室配合,利用广播时间开辟一个“国学经典欣赏”栏目。
二、“国学经典诵读”特色活动锦上添花1、创新诵读形式,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本学期各班继续利用每节语文课课前时间灵活组织学生开展“看谁背得好”,“看谁背得多”,“看谁背得快”诵读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2、“在家10分钟,亲子诵读”。
继续要求学生每天放学回家后在家和家长一起诵读10-15分钟,作为一项课外阅读任务布置。
3、初步拟定在六月份举行一次“国学经典诵读”比赛,要求全员参与。
三、存在的.不足1、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诵读水平有待提高。
2、学生的背诵,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讲究巧记,避免死记硬背,而增加学生的负担。
3、虽然每天都要求学生放学回家后在家和家长一起诵读诵读10-15分钟,但是大部分家长还是没有真正地参与到诵读活动中。
4、由于教材是用满一年的,一小部分学生的教材已弄丢,导致给上课、背诵带来不便。
四、改进的措施1、加强对学生诵读活动的有效指导,加大对学生诵读活动的检查力度,保证诵读活动顺利、长期、有效开展。
2、增大对家长的宣传力度,鼓励家长积极和孩子共同参与经典诵读活动。
3、精致管理,使学生每天按时按量完成相关诵读。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总结12篇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总结12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总结1为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提高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结合今年的全国第十四届推普周和__省的“双推月”活动,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引导学生增进热爱祖国的情感,我镇于9月15日下午组织全镇师生进行了以“诵中华经典美文,让书香浸润校园”为主题的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
通过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全体师生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促进了同学们更加积极的背诵经典。
教师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的善解人意,心灵更加阳光,工作更有精神;同学们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遵纪守则,有礼有节,而这将为同学们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必将进一步提高我镇的经典诵读水平。
本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校是后泥河小学、任各庄小学、新庄子小学。
经典诵读是一项灵魂工程,难在坚持,贵在扎实。
像任各庄小学、后泥河小学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他们利用每周一升旗讲话时间进行才艺展示—背诗词,诵美文。
不过在活动中也发现了一下问题。
1、学校管理“细节决定成败。
”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就拿上周的诵读大赛来说吧。
在这我是想说学校管理要做细,任各庄小学是准备时间最短的学校,但是对这次活动的准备工作做的非常到位,感觉每个人都把学校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来做,到那给人很温暖的感觉,还有几个学校准备也很充分,个别学校就稍差些了。
2、诵读方面首先,要注意朗诵内容的选择,要选择那些感情比较激烈的,不论是表达悲伤还是兴奋,要能够让人一眼从语句中感受到,这样也好表达些。
其次,是个人形象和礼仪问题,衣着要整齐,举止要规范(比方说上下台鞠躬或敬礼),另外,既然是经典朗诵,必然要配上一些人物动作,在做这些动作时一定要注意和文本内容搭的上,而且尽量做得有韵味。
再次,在诵读文本之前,是要先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来增加对文字的深透性了解,之后按照文本在韵,情感,轻重,节奏,语气等等诸方面化的诵读出作者的原意,达到文与情内在的和谐统一。
经典诵读总结(精选5篇)
经典诵读总结(精选5篇)经典诵读总结(精选5篇)经典诵读总结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经典诵读总结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经典诵读总结(精选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经典诵读总结篇1经典诵读,让心灵之旅更远经典诵读,是一种对古往今来文化瑰宝的敬畏和传承。
它让我们的心灵之旅变得更远,更深入。
通过诵读,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
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古人的智慧。
从《诗经》的婉约,到《论语》的深刻,再到《道德经》的玄妙,每一部经典都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内心的世界。
通过诵读这些经典,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反省,学会了对生活的尊重。
同时,经典诵读也让我对自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每一次诵读,都是一次对自己内心的挖掘。
我尝试着理解每一个字句背后的含义,从而更深入地了解自己。
诵读让我发现,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隐藏着那么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的东西。
在诵读的过程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当我们团结在一起,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经典诵读,让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分享。
总的来说,经典诵读让我在心灵之旅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它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古人的智慧,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
同时,经典诵读的过程也让我学会了团队合作,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经典诵读会继续陪伴着我,让我在心灵之旅上走得更远。
经典诵读总结篇2经典诵读总结:深化文化底蕴,启迪心灵智慧一、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快速变迁,人们逐渐忽视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经典诵读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培养青少年道德品质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二、实施过程1.确定诵读内容:选择《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篇章作为诵读内容。
2.制定诵读计划:按照理解、朗读、背诵等步骤,分阶段进行。
经典诵读活动总结(通用6篇)
经典诵读活动总结(通用6篇)经典诵读活动总结1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国人不断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粮,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友善、包容宽厚、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感悟到仁爱孝悌、诚信报恩、精忠爱国,勤俭朴实,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
本学期我校深入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
一学期来,我校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学习型校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我们把经典诵读作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
学校制定了《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方案》。
在方案中,既有学校的总目标,又有各年级的分目标。
对于各年级经典诵读的内容,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作了相应的规定。
而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
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
承认个体差异,不求程度整齐划一。
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
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二、科学安排,营造氛围。
突出以“经典诗文诵读”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布置,突出传统文化气息,注重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校园文化建设。
1、利用橱窗、走廊、墙壁等空间和角落,或用印制的精美诗文图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或用孩子们充满灵性的“诗配画”加以装饰。
2、在班级黑板报上,都刊出一些经典诗文,并提供历史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积累。
3、各校的教室环境布置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可以开辟诗园,内容或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或是古诗书法展、读后感,或手抄报等。
三、开展活动,保证实效。
1、课前一吟,熟读成诵。
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充分利用每一节课前五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学而时习之”。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总结一、活动背景经典诵读是一种将经典文化进行音乐、朗诵等方式展现的活动。
在当今社会,由于科技进步和快节奏生活的影响,许多人对经典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变得越来越缺乏兴趣。
为了唤起人们对经典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组织一次经典诵读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活动目的1. 引导年轻人关注和了解经典文化,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2.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艺术才能,让他们能用音乐、朗诵等方式将经典诵读呈现给观众;3.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三、活动准备1. 宣传推广:通过贴海报、发传单等方式,宣传活动的主题、时间、地点,吸引更多的人参与;2. 组织策划:成立活动策划小组,明确活动的主题、流程和内容,并确定活动的主持人和评委;3. 参赛报名:面向校内外的学生进行参赛报名,确保活动的秩序和参与人数;4. 演出场地准备:确保音响设备、舞台背景等设备的正常运转;5. 奖品准备:准备一定数量的奖品,用于鼓励和奖励优秀参赛者;6. 活动流程:精心设计活动的流程,确保整个活动的进行顺利。
四、活动实施活动采取比赛形式,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初赛得分根据参赛者的表现和评委的评分,选出优秀的选手进入决赛。
决赛中选手需要进行现场表演,评委评分,并最终选出成绩最好的参赛者。
五、活动收获1. 参赛者:通过诵读经典作品,参赛者得到了锻炼和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2. 观众:观众们通过观看演出,增加了对经典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并从中获得了艺术享受;3. 社会效果:此次活动通过宣传和参与者的传播,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讨论,提高了该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六、活动反思及改进1. 若干不足之处:由于活动筹备时间较紧,宣传不够充分,导致参与人数有限;部分参赛选手准备不充分,影响了演出质量。
2. 改进之策:下次活动应提前进行宣传,增加参与的人数和观众;对参赛选手要提前进行培训,确保演出质量。
2024年“经典诵读”活动小结
2024年“经典诵读”活动小结____年,“经典诵读”活动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参与者和观众。
在这次活动中,参与者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展示了个人的才华和文化素养,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
活动举办之前,组织者广泛征集了经典文学作品,并通过选拔筛选出了一系列参赛作品。
这些作品涵盖了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现代经典文学作品、诗歌、散文等多个文学类别,既有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也有国外经典文学作品。
参与者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特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进行诵读。
活动一共分为几个阶段,包括初赛、复赛和决赛。
在初赛中,参与者通过线上投稿的方式提交自己的诵读作品,并由专业评委进行评审。
评委会根据参与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学理解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分,并选出一部分优秀作品晋级复赛。
复赛阶段,参与者需要在指定的场地进行现场诵读,评委会再次进行评审,并选出优胜者晋级决赛。
决赛是活动的最高舞台,参与者需要在大型文化场馆进行现场诵读,并接受大众评审的投票。
最终,根据评委和观众的评分,决出了年度“经典诵读”活动的冠军。
除了比赛环节,活动还设置了一些衍生活动,如经典诵读展览、讲座等。
经典诵读展览展示了参赛作品的摄影和文字展示,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欣赏经典之美的机会。
讲座环节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主题讲座,深入探讨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活动的举办不仅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也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一个欣赏文化盛宴的平台。
通过参与诵读经典文学作品,参与者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
同时,观众在欣赏诵读表演的同时,也能够领略到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感受到文学给人们带来的思想启迪和情感共鸣。
活动的成功离不开组织者的精心策划和各方的支持。
组织者通过独特的创意和互动形式,使活动更具吸引力和参与性。
同时,活动得到了相关文化机构和媒体的大力支持和宣传,为活动的成功举办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参与基础。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1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1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究与实践国学经典文化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宝贵财富。
自2009年9月以来,我们学校将诵读国学经典作为特色教育目标,积极开展以“诵读国学经典,领悟圣贤智慧”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活动,引领全体师生诵读国学经典,领悟圣贤智慧。
我们的学生以《国学经典诵读》为校本教材,在老师的指导下,以《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和古诗词为内容,在每天的晨读、每周四的国学诵读日和诵读课上进行诵读,保证学生在小学毕业时积累和诵读一定数量的经典。
我们结合实际开展了“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究与实践”的小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开发诵读国学经典活动在学校的实践有效策略,并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课题不断深入推进,达到了预期目标,现申请结题。
总体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在不加重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使小学生从小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加强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提高小学生的国学修养和文化水平;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把小学生培养成长为新一代兼具世界眼光和现代人意识、胸含传统文化底蕴的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研究内容:1、我们根据课程改革与发展思路,根据小学语文素养在不同年级的要求,确定与之相应的国学经典篇目,编写了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
2、我们让学生每天早晨到校后利用早读时间进行国学经典诵读。
利用校报《晨晓报》的国学经典专题栏目,如《上下五千年》、《二十四孝》、《成语故事》等,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国学经典诵读。
同时在校报上《经典可以这样读》的栏目发表学生创作的“我读经典”的文章。
3、我们将每周一节诵读课落实到课程表中,语文老师按课表落实上课。
4、我们将每周四定为经典诵读日,利用早晨早读20分钟时间,每次由一个班级展示,一个年级齐诵,进行国学经典展示活动。
5、我们坚持每年一次的“国学经典展示会”,展示一学年的诵读成果。
展示会通过诵、读、唱、演等灵活多变的形式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论语》、唐诗宋词、XXX诗词等国学经典,“同沐四季风,共享读书乐”,“读经典书,做高尚人”。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大隆课题组)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大隆镇课题组在上个学期的研究过程当中,我镇课题组成员同心协力、分工明确,在不懈的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一、科学合理地诵读诗文1、我镇进行课题研究的学校有两间,分别是西宁中心小学和礼邦纪念小学。
这两所学校每天都安排一节早读课、一节晚读课,每节课都有30分钟。
在每节课抽出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去朗读经典诗文,这样每天都有20分钟的朗读量。
2、采取读的形式也多种多样。
比如:分小组读、个人读、集体读、或者采取两到三个人的你读我听的形式,这样让学生有心去倾听,慢慢体会诗词中的意境及情感。
另外,读的学生在朗读时出现的缺点,倾听者也能及时反馈,从而促进学生的朗诵以及理解能力。
二、积极开展多项活动。
1、“六一诵读经典诗文”为内容的庆祝活动。
“六一”联欢会上,学生表演了相声、诗歌表演唱、古诗句对对碰等等,形式多样,将平时的读书内容形象化、生活化、情景化,让师生用心灵去感悟经典、美文的魅力。
2、其它的还有,比如:朗诵比赛、诗词书法比赛,板报设计比赛以及文艺晚会。
其中主题为“我爱古诗文”的专题演讲会办得非常好。
这个演讲会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舒展自己才能的平台,还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古诗词中的意境与情感。
其中有一位参赛学生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刻,他选择了《锄禾》这首诗作为题材。
很多人都了解这首诗是告诉我们粮食的来之不易、珍贵无比,要我们珍惜粮食。
这位学生不仅以此作为出发点,还不断延伸,如:父母养育儿女成材是不容易的,长大以后要懂得感恩;教师培养一名优秀的学生也是不容易的,以后要懂得尊师重教。
三、教师同心协力、努力出成效。
1、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都是比较年轻的,他们采用了集体备课,互相听课,扣后互相反思,发现好的地方或值得推广的地方记录下来,并推荐教师在全校或全镇上公开课,把好的经验推广开来。
2、为了让学生用心灵去感悟经典、美文的魅力。
结合课题研究内容,开展一次经典诵读主题班会活动,全校教师进行观摩,得到一致的好评,现已刻录光碟。
一年级经典诵读活动工作总结
一年级经典诵读活动工作总结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多年来我校一直将“经典诵读活动”传承、继续、并将之发扬广大,取得了不斐的成绩,现将我班诵读活动总结如下:一、明确活动目标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诗海泛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二、措施到位为调动学生参与诵读和创作的积极性,为学生搭建施展的平台。
分组比赛,互相监督。
一年级不要求完全背诵,但需要会顺畅的读下来。
每个月班级评选“阅读小明星”,班内表扬,在信息栏上进行宣传.三、收获和体会1.丰富了班级的文化内涵。
(1)通过实践,初步探索出宣扬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路子,营造文化氛围.(2)初步培养学生评价体系,让一年级的孩子学会公正的评价同学和身边的事物。
2。
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1)在诵读实践中,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2)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使学生具有更佳的学习、生活状态,促进各门功课的学.四、今后的工作思路1。
总体目标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2。
具体目标(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3.诵读内容主要诵记内容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及经典优秀选文为主.(其中有:《弟子规》、《小学生必背古诗》经典的选萃等。
) 4。
教学原则和方法A、原则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传统经典诵读”研究方案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20世纪的人类,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又出现人文精神的失落和危机,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虽然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传统,但由于历史发展的局限性尚未形成科学的人文精神理论体系,因此塑造新世纪的人文精神是必要的。
人文精神教育即人文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更说明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不少大学开始重视大学生的人文教育,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应当说,这已经太晚了,人文教育的黄金时期应当在中小学,因此在小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他还曾说过:“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因此我们的人文教育应当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基础,让孩子从小诵读中华传统经典诗文,塑造高尚人格,这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1、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诵读优秀诗文,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2、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儿童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黄金阶段,也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诵读经典,有助于儿童心智的发展、潜能的开发及人格的健全。
3、古人云:凡人有记性,有悟性。
自十五岁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多记性,少悟性。
十五岁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既染,则多悟性,少记性。
故凡所当读书,皆当自十五岁之前,使之熟读。
(录自陈宏谋《五种遗规》)4、脑神经科学研究表明:背诵记忆不仅不妨碍理解力,反而成为理解力发展的基础,而旋律、韵律又可增强记忆,让记忆不仅止于短期背诵效果,而且能透入心灵深处。
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精选10篇)经典诵读活动总结1诵读经典是一种科学、经济的文化传承方式,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方式,中小学生诵读经典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倡导和推动。
各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
在全国教育界,小学开展诵读研究和实践的多,中学则相对较少。
2009年,为了弥补这一空缺,学校领导首先做出开展经典诵读、并以经典诵读带动和谐校园建设这一文化立校的重大构想,并召集语文组全体教师进行调研和商讨。
会后,决定有步骤、分阶段开展这一活动,先在七年级学生中开展诵读活动,再逐步推广到全校八、九年级。
其次,学校领导为我们实施经典诵读活动提供了活动开展的时间和空间。
我校广播室是开展以诵读为校本特色课程的主阵地,每周一下午班会课为经典诵读活动的专属时间。
为了进一步体现校本特色,学校领导还组织部分骨干教师选编了两册校本教材,一本是《论语(节选)》,一本是《先秦典籍(节选)》。
可以说,经典诵读特色课程已成为一道独特的校园文化景观。
再次,校级领导率先垂范,自主学习中华经典著作,并能借助教研会、教职工大会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学习感受与大家分享,这无形中就给广大教职工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经典的典型和传承文化的楷模。
不仅如此,四中领导班子还让传统文化发挥“吸铁石”的作用,将四中教职工的智慧和干劲拧成一股绳,不仅奠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立校、特色育人活动的开展。
经典诵读活动总结2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外在文明与内在文化底蕴的综合表现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晴雨表”。
先进的校园文化包括具有本校特色的外在环境,还包括浓厚的学习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共同的价值取向等。
在校领导的指导下,我校设置各类文化墙达十处之多,并在教学楼张贴由各班自行设计体现各班风貌的文化宣传标语,让设施成为校园文化的载体,使得学生一进校门便有一种徜徉于古朴厚重之中的感觉。
长期的耳濡目染,使学生练就了感受、品味传统文化的独特内心。
经典诵读第一阶段性工作总结
经典诵读第一阶段性工作总结“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研究”第一阶段工作总结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课题组通过诵、背、书、唱、画等形式,把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活动渗透到校园生活之中,渗透到学科教学与教育课题之中,从而丰厚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教师在与学生的一道诵读中也受到了人文的熏陶,厚实了自己的文化底蕴。
现就我们课题组开展课题实验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一、开题以来所做的研究工作1、加强理论学习与培训,提高教师科研理论水平。
2、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开展工作。
开题以来,我校课题组召开多次会议。
2022年11月召开了全体课题组成员第一次会议,学习本课题开题报告,明确课题研究内容,按照开题报告中的安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自开题以来,课题组每月都召开一次会议,了解研究工作进展,讨论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动研究工作深入开展。
3、以《经典诵读》、《国学经典》为校本教材,提升师生语文素养为了推进该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教科室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校本课程——《国学经典》和《经典诵读》,作为校本教材。
以地方课程为阵地,开设经典诵读课,让“国学”走进课堂。
在课堂上,熟读乃至背诵一些经典诗文,熟记一些名言警句,让孩子们在背中求思,思中求进。
4、期末,对学生进行考级,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从学生背诵、答卷情况来看、四五年级学生对校本课程——《国学经典》中规定的考级内容掌握的较好,能熟练背诵,并能正确默写,对一些经典名句理解也很到位;一二年级掌握得不够好,少数学生不能熟练地背诵考级内容,一些学生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书面考级内容,尚需努力。
二、初步取得的成绩1、校本教材——《经典诵读》、《国学经典》,交付一至六年级学生使用,以校本课堂为主阵地,以诵读国学经典为主要学习方式,辅以各项活动,强调积累与感悟,陶冶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道德修养及爱国情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小学生经典诵读策略的研究”阶段研究报告一、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实践,寻找易于调动学生参与兴趣、并能取得较好诵读效果的经典诵读活动形式,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
2.通过研究、实践、探索出一条既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又能开拓学生课外学习的诵读经验,为学生诵读经典寻找捷径。
3.通过研究、探索、寻求经典诵读的教学方法,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诵读策略。
二、研究内容1.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诵读兴趣,研究诵读策略。
2.各年级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心理和年龄特点,充分利用课内外的阅读时间,结合小学生《经典诵读》及根据小学生各阶段推荐学生自己购买的好书,引导学生读“最有价值的书”。
各班自选若干篇目阅读、背诵,并结合学生的课外读物选本进行教学,及时交流经验,提出问题、探讨,总结提升出有效策略。
三、课题研究遵循的原则。
1. 差异性原则: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老师把最有价值、最感动人的作品推荐给学生,并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同时也让学生阅读最适宜自己精神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著作。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
最大限度挖掘潜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教师注重学生的进步和努力的过程。
2. 激励性原则:鼓励和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让每一个孩子看到自己的成长,体验到读书的快乐。
3. 主体性原则: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和教师,把读书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和教师,让学生和教师主动与作者进行思想的沟通,心灵的对话。
四、预期研究成果。
在大语文教育观的理念指导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走进经典阅读的殿堂,感受阅读的快乐,激发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基——学生不仅会记住若干的名篇佳作,每学期至少读懂2本名著,写好一本读书笔记。
同时在老师有效方法的引导下,还会把融会在经典诗文、名著中的中华民族的智慧、胸怀、以及健康的道德准则、学习方法、意志品质等,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学生的心田,并演化为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五、研究方法。
1.调查法:此方法使用于课题研究的前测工作,对学生的经典诵读情况进行摸底,并做好统计工作,并使用于研究的后期,对学生的古诗文情况进行统计并作对比分析。
2.文献法:搜集一些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并对国内的研究情况作动态了解。
3.总结法:对研究的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
4.行动研究法:通过组织一系列的富有情趣的,适合儿童心理特征的活动,使儿童在愉悦的氛围中丰厚积累,增强底蕴。
六、本课题的研究情况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近一年来,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在袁校长的带领下,本着“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理念,把经典诵读作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开展了扎扎实实的经典诵读教学研究,定期进行交流、研讨、总结,切实遵循实践——总结反思——再实践——再总结反思的程序有效地推进本课题的研究,取得了较明显的成绩。
一、认真论证和研究,做好开题工作。
我校在几年前做了生本教育的研究,效果良好,并顺利结题。
教师对参与课题研究有积极的兴趣,并把它作为培训与提升自己素养的方式。
我校学生通过生本教育实验,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好,他们有良好的合作与交流意识,这对于我们开展经典诵读研究具有良好的前期条件。
自2011年9月,当我校所申报的“经典诵读策略的研究”课题已正式列为省级教研课题后,我校各级领导对本课题十分重视,经过精心准备,在袁校长的主持下,召开了全校语文实验教师的专题会议。
会上,宣读了课题实施方案,课题负责人提出了完成这一课题研究的要求,并表示学校将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为本课题的研究实施提供一切保障,要求实验教师高度重视此课题的研究,努力打造书香校园,扎扎实实搞好此课题的研究工作。
通过前期论证,制定方案,开课题会等形式,统一了思想,接着,我们的课题研究便步入了正规。
二、课题主要围绕以下六个确保展开课题研究。
(一)确保经典读本。
(二)确保师资力量。
(三)确保家长支持。
(四)确保学生关注。
(五)确保诵读时间。
(六)确保有效的便于学生操作的指导策略。
具体是这样做的:一)确保经典读本:2012年3月,我校统一使用了由省教研室主编,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经典诵读》读本,其中每一册根据不同年段编辑了不同优秀的古诗文(其中包括了课标规定的70首必背古诗)和由教师推荐的经典名著。
保证了学生阅读的高起点——从开始就阅读规范的语言。
具体的阅读内容如下:低年级重点推荐读《365天谜语》《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365夜童话》。
中年级重点推荐《成语故事》《郑渊洁童话》《杨红缨童话》《叶圣陶童话》《苦儿流浪记》《海底两万里》《希腊神话》《爱的教育》《汤姆叔叔的小屋》《史记故事》《西游记》《骑鹅旅行记》。
高年级重点推荐《三国演义》《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上下五千年》《海的女儿》《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居里夫人》《海底两万里》《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十日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当然,对于经典读本的选择我们不搞一刀切,允许各班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上面除了每个年级的《经典诵读》是必读篇目外,其余书目仅供参考。
二)确保师资力量:培训以激活传统,人文为本为己任的课题实施者。
1.骨干教师示范引领:请外出听课学习的老师及时汇报交流学习收获并进行二级培训,研究学习专业刊物中的经典诵读经验及网络中的精彩课例或案例、教学设计,引领教师思考如何上好经典诵读指导课,并把自己的思考付诸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外出学习交流材料)。
2011年9月,学校派我到恩施参加了湖北省小学生经典诵读课题实验开题报告会,回来之后,我就和全校参与课题实验的老师们一起汇报并交流了学习收获。
通过多次教研之后,于2012年2月,由我为全校实验教师上了一节“经典诵读”研讨课。
袁校长和全校语文教师到场聆听了这节研讨课。
课后,袁校长带领全体教师在电教室召开了题为“怎样上好经典诵读课”的教学研讨活动。
通过交流,老师们一致认为:经典诵读重在“诵,读,记”,教师只要在这方面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即可,对于其中的含义可以对学生不做要求,让他们在今后的成长中逐渐领悟,效果会更好。
通过研讨,形成了初步的经典诵读课堂教学模式:激趣导入整体感知——范读引路感受基调——小组合作挑战诵读——抢占先机我先会背——阅读“导读”略知大意——背诵要求检查过关。
会上,要求任课教师要制定详细的《经典诵读》教案,学校定期对诵读的方式进行研讨、交流、示范,逐步创出特色,达到实效。
2.自我培训:实验的过程,也是老师们提高自身修养的过程。
在指导学生经典诵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背的诗,教师首先要背熟;要求学生读的名著,教师首先要读懂,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诵读指导(学生罚写古诗稿照片)。
记得有一次的经典诵读研讨会上,四(2)班的罗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案例:那天早上,我一到班,各个小组长纷纷向班长汇报前一天的古诗背诵情况,班长就在教师后边的小组墙报上给每个组加分,在课前两分钟小主持人的组织下,全班同学也做了展示背诵。
其中有一个小组长高兴地对我说:“罗老师,连钱婉仪都会背了!”说到这个钱婉仪啊,记得在一二年级上识字课的时候,硬是睁着眼睛不识字,老师同学干着急。
听到小组长的汇报,钱婉怡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的笑意。
正在这时,一个调皮蛋高声说道:“罗老师,我们都会背了,该你背诵了。
你昨天不说要我们向你挑战吗?”这时我才想起来昨天说过的话。
可刚背了前一句,下边就不会背了——这时,我尴尬地说道:“好,我认罚!罚什么?”有一个声音说:“罚罗老师抄写《小英雄雨来》三遍。
”还是有同学认为罚重了,最后一致认定:就罚罗老师把这两首古诗抄写三遍。
当天下午,我就把罚写的古诗工工整整地抄好后贴在教室前边的墙上。
其用意有两方面:一是告诉同学们老师有错就改,说到做到;二是警戒自己:要求学生会背诵的,教师首先要背熟。
三)确保家长支持:在学生家长中,建立一个积极支持、共同参与的实验后盾1.发起倡议:在课题研究之初,我们利用期中考试后召开家长会的机会,由班主任协同语文教师家长具体介绍了经典诵读的重要意义号召低年级的学生家长每天给孩子至少读或讲一个故事或一篇文章;号召中高年级的学生家长每天至少和学生共同读书30分钟并填写《漫步书林》表,(图片展示)并赢得家长对经典诵读的重视与支持。
2.参与活动:请家长参加学期中举行经典诵读展示活动,向家长汇报活动取得的效果和今后的设想。
(庆六一中华诗文经典诵读照片或视频)。
四)确保学生关注: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1.由班主任老师利用学校晨会向学生宣传阅读的好方法及爱好读书的学生的事迹,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每学期各班在各种读书活动的竞赛中评选出阅读之星在全校予以表彰。
2.精心布置,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为了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意义,课题实施初期,我们就发动全校师生搜集“我喜欢的读书名言警句”,被选中的给予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全校学生积极参与读书活动的热情。
被选中的这些读书名言警句和方法经过精心制作悬挂在教学楼的楼道中,让楼道内的墙壁“开口说话”,把好的读书方法及读书的作用“告诉”同学们。
这些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濡染熏陶中好读书、会读书、多读书。
(走廊读书名言照片)3.教师、家长带头读书,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
学校规定每天早晨8:00以前的时间是全校师生共同读书的时间。
学校和班级将定期组织丰富多采的读书展示活动,学期末评选出年级“书香班级”。
为了鼓励教师阅读,我校每学期评出的各类先进所发给的奖品就是各种教育专业书籍;为了赢得家长的支持,我们每学年进行一次“书香家庭”的评选活动。
五)确保“三读”时间。
我校在《经典诵读策略的研究》这一的课题引领下,带动了全校师生更为广泛地阅读。
所谓“三读”即早晨学生从到校至8:00前的时间为大声朗读语文课本的时间;中午上课前的时间为自主默读课外读物的时间;放学后学生的自主阅读30分钟为课外自主阅读经典名著时间;另外,每隔一周安排的1节经典诵读课时间为课内老师指导阅读时间。
由于确保了读书时间,学生们都静下心来手捧自己喜爱的书籍,陶醉在经典之中。
六)确保有效的便于学生操作的指导策略。
即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使学生轻松背诗诵“经”读名著,受益颇多。
具体说: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结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文质优美的诗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他们大声诵读经典古诗和“三字经”。
因为大声诵读能够使处于成长期的孩子们增强表达能力,使他们记忆力加强,注意力集中;能够锻炼口腔功能的增长,也有助于肺活量的增长;能够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诗诵经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文章、读故事或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