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21世纪初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绪论:国家安全战略谋划国家安全:指国家生存和发展没有或很少受到重大威胁的状态,也是指对国家生存和发展利益的保障,主观上没有或少有恐惧感。
国家安全战略: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宏观筹划,是实现国家安全的科学和艺术。
一般指在平时和战时,组织和运用国家武装力量以及政治、经济、军事等综合力量以实现国家安全目标的艺术和科学。
新安全观:1、主权安全(安全主体):1)国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安全主体;2)没有主权,也谈不上人权。
国权在一定意义上是“集体人权”,理应高于人权;3)不能有双重标准;4)主权“让渡”是有限的、部分的、次要的。
2、综合安全(安全内容):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等的有机结合;3、合作安全(维护方式):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国家安全战略谋划的一般原则:1、确定目标:国家安全战略谋划的核心问题;2、化解风险:国家安全战略谋划的高超艺术;3、因势利导:国家安全战略谋划的最高境界。
大国安全筹划的规律性问题:权力+圈子+关系+实力1、争取国际主导权,制定符合自身利益需求的国际规则;2、大国在地缘上构筑自己的“安全圈”,以保持较为稳定的地区安全环境,防止其他大国利用周边国家威胁本国安全;3、大国更注意处理好各种类型的三角关系,营造对自己有利的均衡态势;4、大国在国力运用(主要是军事力量运用)上,仍是把威慑战略作为首选的战略模式,谋求保持威慑优势。
第一章: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指导思想国家安全战略指导思想:是关于国家安全战略筹划总的理论思考和指南。
国家安全范畴的历史性变迁:经济+政治+社会+环境+暴力+外交+手段1、传统的领士争夺正在逐步转化为对资源的争夺及市场的占领,加强对太空、海洋、能源等战略资源及通道的控制,经济较量正在逐步演变为国家之间斗争的核心和焦点;2、西方国家利用掌握的资源优势,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竭力推行政治霸权和文化霸权,利用各种手段和机会加大对政治、经济制度及信仰不同国家进行颠覆和改造的力度,激化了各种文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3、全球化和人类生活信息化、网络化为各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使人类社会出现更加脆弱的一面,安全风险跨越国家疆界,延伸到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攻击方式也日益多样化;4、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势力猖獗,以极端暴力手段进行反社会的活动,对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5、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也日趋复杂;6、国家利益拓展在分享全球化果实的同时,也意味着外部风险增大,国家安全体系的脆弱性不断增强,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安全威胁和压力;7、国家安全威胁多元化,维护手段也随之多样化,由过去以军事力量为主发展为注重各种力量运用和协调,建立保障国家利益的安全体系。
论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及发展战略
论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及发展战略二十一世纪刚进入第二个十年,世界经济,政治,军事风云变幻,老牌资本主义大国的缓慢衰落和新兴国家的强势崛起又一次强力的冲击了已经激荡的世界格局,实力依旧雄厚的大国正在极力维持着现有的世界格局,新兴国家在极力摆脱这种旧有的格局体系,这样的大变革给中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会,但其中又深蕴着巨大的危机和阻力。
中国的高速发展和强势崛起,虽然这样的崛起一直很低调并且掩人耳目,但是随着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进一步实施,原本老牌帝国的地位和实际利益遭到挑战因此带来的焦虑和不安,和部分诸如印度、越南等快速发展的东南亚国家渴望在大国角逐中谋求更多的国家利益和提高地区影响力,中国一直奉行的希望偏安一方的韬光养晦政策是时候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邓小平在特定的国内外环境下提出这个战略时,中国领导人就时时注意避免被置于镁光灯下,在国力还未达到世界一流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与他国的利益摩擦,一心一意集中力量谋发展。
但是在东面与日本因钓鱼岛问题存在擦枪走火的情况,在南面诸多南亚小国拉帮结舍,依附大国在搅浑南海问题,蚕食中国南海的利益,西南部野心勃勃的印度大象蠢蠢欲动,一直将中国视为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北部俄罗斯虽说是中国的传统盟友但是无时无刻不在提防中国,何况300年来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就是这只北极熊。
朝鲜那只喂不饱的白眼狼不仅经常不听老大哥的话还引狼入室,朝核问题成为了美日在亚太部署军事力量限制中国的一个借口,中国西部随着一批政治强人的倒台,阿拉伯之春的多米诺骨牌逐渐向东蔓延。
中国的周围国家安全形势已经达到了空前严峻的状态。
管中国领导人一直强调中国坚定不移的奉行和平崛起的政策,但是笔者认为在1500年地理大发现后没有一个世界性的大国可以在和平的环境中崛起,无一不是在夹缝中发展,后通过战争战胜原先的霸主终成世界一极。
想要崛起的新兴国家与既得利益的国家必然存在利益、意识形态等冲突,一旦这样的矛盾上升到不可调和的程度,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诉诸武力,纵观世界历史,美欧强国无一例外,因此当历史又一次轮回到中国头上时,这些国家必然会极力阻扰和遏制中国的发展。
当代中国国家安全的发展战略研究
当代中国国家安全的发展战略研究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家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当前,国际形势不稳定,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网络安全等威胁愈发严峻,对国家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安全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发展国家安全战略已经变得愈加迫切。
本文将探讨当代中国国家安全的发展战略。
一、加强与各国的合作当前,全球化使国家间的利益日益交织,国家安全已不能孤立考虑。
通过与各国的合作,可以更好地保障我国国家安全。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加强了与各国的合作,打造了一批国际安全合作机制和平台。
例如,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成立独立安全对话,就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进行相互交流,并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同时,中国也积极参加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东盟等国际和地区安全对话,与世界各国共同探讨并应对安全挑战。
二、加强网络安全防范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空间已经与现实社会一样重要。
然而,互联网上存在着诸多安全威胁,如网络病毒、网络钓鱼、黑客攻击等,已经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因此,中国政府一方面积极构建网络空间安全体系,另一个方面也在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
制定更为严格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构建了网络安全保护的法律框架。
同时,加强了网络安全监测,及时发现并应对网络威胁,防止网络威胁对国家安全造成的恶劣影响。
三、加强国内稳定和统一国内和谐稳定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稳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才能保证国家和人民的安全。
因此,加强国内的稳定和统一是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的核心任务。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稳定和统一的措施,如推进监管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社会管理系统、加大民生投入等。
这些措施不仅促进了国内和谐稳定和发展,同时也为国家安全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当代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策略。
中国加强依法治国的措施,严格依法惩治法律犯罪,提高司法透明度,维护公正正义,让每一个公民都能感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障。
新世纪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析论
二、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及对策
在安全内容方面,中国的安全观是一个综合安全观 ,综合安全观 中国安全战略的优先 目标应该 是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 是当前安全问题的基本特征,在注重国家主权 ,领土完整 和安全 设营造有利的安全环境 。中国争取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反对美国
的同时 , 也注重政 治和社会稳定 、 经济安全 、 能源环保 、 科技信息 的霸权企图,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和 等新型安全问题。在实现安全的途径方面,中国的新安全观在承 平发展 , 中国要冷静观察 , 但 沉着应付 , 稳住阵脚 , 韬光养晦, 有所 认军事安全的适当地位的同时,也把 国内政治 、社会稳定和经济 作为,不 当头 。同时要把握解决 中国安全问题 的根本途径是把 自
中国要和邻国一道放弃受冷战影响的旧的思维方式强调亚洲人民之间的历史文化联系强调团结一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同时将矛头直指外来干涉主义中国是个大国在国际战略平衡中具有特殊的作用为此一是中国国防现代化的发展必须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维普资讯
大 学 时 代 ・ 0 6年 0 B2 0 5
I ) 同安 全是维 护安全 的最 终 目标 。 五 共 事实证明, 和平只 能建立在相互的、 共赢的安全利益之上 , 单方面的、 零和” “ 的安全
I ) 国 际安全 形 势和 中国 安全环 境 的 战略认 识 。冷 诉求不能保障真正和持久的和平 。中国在 实现 自身利益 的同时 , 一 对 战后 ,中国政府认为国际形势总体上 向缓 和的方向发展 ,但世界 必须尊重别国的利益和关切 ,为对方的安全创造条件 ,一 同走向
仍然允满矛盾 , 天下并不太平,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中 共 同安 全 。 I ) 护 国家领 土和主 权完 整 。 进祖 国的统 一 。国家 六 维 促 国对 国际安全形势的战略认识的一个主要 内容即是对世界和平与 安全最基本 的内容就是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及国家的统一 安全的主要威胁 的判断 ,中国政府一直认为冷战后对世界和平与
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
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战略是从国家和国际的全局高度筹划和指导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方略。
国家安全战略是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科技、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战略决策都应受其指导并与之协调。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依据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国家安全思想和理论,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维护海洋权益。
维护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稳定的周边和亚太地区环境。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繁荣。
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国家安全思想、理论和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决定了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特点是内向型、防御型、和平型的。
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永远不会欺侮别人,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也决不容许别国干涉中国内政。
这是我国国家安全战略与美国和西方大国外向型、进攻型、扩张型的安全战略根本不同之处。
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可概括为:“卫主权、求和平、保稳定、谋合作、促发展”。
卫主权,即捍卫和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捍卫和维护海洋权益。
求和平,既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周边、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
保稳定,即确保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致力于稳定周边环境。
谋合作,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基础上,谋求与所有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环保、跨国犯罪等领域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促发展,即以加快发展经济为中心,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国防力量,发展民族团结,发展生态环保工程,增强综合国力;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
国家安全战略问题是近几年军内外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以上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和观点,以期同关注此课题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
国家安全战略课件
06
案例分析
案例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演变
总结词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演变历程
详细描述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演变经历了多个阶段,从冷战时期的 遏制战略到90年代的超越遏制战略,再到新世纪的国家 安全战略和全球战略,美国不断调整其战略目标和手段, 以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
总结词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特点
详细描述
调整国家安全战略的方向
调整依据
根据评估结果和国家安全形势的 变化,分析现有战略的优劣和不 足,提出调整战略方向的依据和 必要性。
调整内容
明确战略调整的内容和重点,包 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 面,制定具体的调整方案和实施 计划。
调整周期与实施
确定战略调整的周期和实施时间 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分 工,确保战略调整的有效实施。
国家安全战略是指国家为实现长期稳 定发展而制定的总体规划和策略,旨 在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 化等各方面的安全。
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性
总结词
国家安全战略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详细描述
国家安全战略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国家安全战略, 才能确保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不受外部威胁和干扰,实现长 期稳定发展。
分析国家安全战略的不足
战略目标与实际需求的匹 配度
分析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是否符合国家实际 情况和发展需求,是否存在目标过高或过低 的问题。
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比
评估国家安全战略的资源投入是否合理,是否存在 浪费和低效的情况,分析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比是否 符合预期。
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评估国家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反应能力和协 调水平,分析现有战略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 的不足之处。
国家安全观和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国家安全观和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观和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关键词:国家安全观新型安全观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摘要: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国家安全观的含义及其分类,扼要说明了当前主要的三种新型安全观的含义以及特点。
最后分析了一下当前我国的国家安全形势,说明了我国的国家安全观即新型安全观,总结了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战略任务和目标。
引言和平年代,当谈到国家战略基本上都是谈国家发展战略,而发展离不开安全。
安全问题历来就是国际政治的一个核心问题,国家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存亡和发展的大事。
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和平稳定的建设环境,国家就谈不上发展。
历史实践表明,安全利益是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的利益。
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战略作为一个国家对自己所处安全环境的认知,必将对国家具体安全政策发挥着理论和思想上指导作用。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金额国际安全环境的不断改变,我们国家的安全战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战略;二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即改革开放初期到冷战结束这一阶段的以综合安全为核心的安全战略;三是自从冷战结束以后至今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兴国家安全战略。
二、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国家的安全,国家安全战略的根本所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趋于发达,安全的概念已经不是一个只仅仅限于军事层面的概念了。
处在历史发展新阶段的中国,我们不得不用发展和现实的眼光看待我们国家的安全形势,积极地探索认识当前的国际安全环境,权衡利弊,方能永远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
(一)国家安全观的含义什么是安全?安全最基本的意义是没有危险,不受到外界的威胁;那么什么又是国家安全观呢?顾名思义,观即观念的意思。
国家安全观就是对于国家安全所持有的一种观点,看法,或者是认知。
概括起来,国家安全观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于自己国家所处的安全环境和别国或民族对本国的安全威胁的判断;二是对与自己国家安全性质的认识,比如是防御性质的安全观,还是扩张性质安全观等等,以及对于自己应该有那些安全利益的认识,比如领空,领海等等;三是自己国家对于保卫国家安全,寻求安全途径的做法选择。
形政论文——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关键字:中国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观历史演变摘要:国家安全从古至今一直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占据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国家安全的认识,理解和需求也在不断地发展。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时期,对于国家安全的思想认识层出不穷,这些都可以给现在的我们很好的借鉴与参考,并在此之上发展出与时俱进的新型国家安全战略。
国家安全从古至今一直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占据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国家安全的认识,理解和需求也在不断地发展。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时期,对于国家安全的思想认识层出不穷,这些都可以给现在的我们很好的借鉴与参考。
一、历史上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回顾(一)古代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这个词是近些年才开始出现的,古时候没有这种说法,但这并不妨碍古人对此进行研究,国家安全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
中国一向有着以史为鉴的优良传统,这使得古代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其中的一些即使放在现在也是行之有效的。
《左传》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思危是古人得出的最重要的国家安全观念。
孟子也提到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战乱动荡的时期,武备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和平年代,维持武备同样重要。
战事的爆发往往是意外而凶猛的,只有在平时做好准备,才能及时应对战争,维持王朝的统治。
其次,是注重防御,维持和平。
中原地处平原,东南临海,西南蛮荒,西北大漠,北面是茫茫草原,都不是什么好地方,所以中原文明并没有扩张的欲望,没有强烈的侵略性。
而且相比于战乱,和平才能更好地进行农业的发展,所以中国一直是处于战略防御之中。
中国特有的“强烈反弹,有限扩张”的防御策略,则使得中国在面对外敌入侵时并不是一味消极防守,而是能够主动出击,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占据并扼守战略要地,以最小的代价进行防御,使得中原腹地更为的安全稳定。
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方针
第2期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方针郭新宁(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北京100091)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根据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环境和本国国情,逐步形成并坚持奉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战略方针,即积极防御战略方针,有效地维护了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我国家安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抵御国家安全风险的能力有了飞跃性提高,但是我在国际体系中在更大程度上仍处于守势,这决定了在在战略指导上应采取防御性姿态。
当然,在新的形势下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内涵和外延也必须有新的发展,以适应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安全利益。
关键词: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方针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386(2006)02-0031-06国家安全,是指国家生存和发展不存在重大现实或潜在威胁的状态,国家安全战略是综合运用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及其他力量或手段的宏观筹划和谋略,旨在维护和确保国家安全。
一般来说,国家安全战略主要由战略目标与任务、战略方针、战略手段或措施三大部分组成。
战略目标是一定时期内国家安全战略所要达成的最终结果,是国家安全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战略任务是战略目标的具体化,体现着国家安全战略的总意图,是达成战略目标所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战略方针是国家安全战略的主体和核心,是一定时期内指导国家安全斗争全局的总纲领和总原则,其主要功能在于规定达成既定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的基本途径。
战略手段是为达成战略目标而运用国家实力(包括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及文化等方面的力量)的方式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用什么进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斗争及怎样进行这一斗争的问题,是根据既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方针,运用国家实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具体行动。
本文拟就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国家安全战略方针,即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及其在新的国际安全形势下的充实与发展,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十分险恶的内外环境。
略论中国面临的地缘环境与安全战略
[收稿日期]2004-02-21[作者简介]霍孟林(1965-),男,河北魏县人,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当代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
略论中国面临的地缘环境与安全战略霍孟林,李文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邯郸 056001) [摘 要]中国位于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域与太平洋地缘战略区域的交汇地带,冷战结束以来,中国的地缘战略价值显得更加重要,从北部、西南部和东南沿海三条地缘战线看,稳定因素与日俱增,但也存在不少的潜在威胁,为此,中国应根据自身的地缘环境特点,制定出适合国情的安全战略。
[关键词]地缘战略价值;地缘环境;安全战略[中图分类号]D6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96(2004)02-0010-03 中国是陆海兼备的地理大国,它西靠欧亚大陆,东面对浩瀚的太平洋。
中国经过5000多年的发展演变,在亚洲广阔大地上建立起“大一统”的泱泱大国。
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地理学家认为,中国领土可分为三部分,西北居于中亚大陆,即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所说的亚洲心脏地带,东南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即麦金德所说的海疆地带。
而东海有大岛台湾,南海有大岛琼岛,雄峙于太平洋,俨然为中国海上的屏障。
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和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有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和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
从国家安全角度来看,中国是世界上陆海邻国最多的国家,这些邻国中既有军事大国、经济大国、地区大国,也有最不发达的国家,而且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内外政策各不相同,难免不发生矛盾。
中国位于亚洲中心,区域环境复杂,有许多难以相处的邻邦,夹在美俄两大势力范围之间,所有这些因素说明中国地理位置困难,但又说明它战略地位重要。
一、中国地缘战略的价值评价中国位于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域与太平洋地缘战略区域的交汇边缘地带。
按照中国地理学家称,中国为“世界陆海两主流汇合”与“海权与陆权”之要冲。
论述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
论述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中国政府对国家安全的基本认识和战略思维。
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也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
首先,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政府始终将人民的安全和福祉放在首位,致力于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
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社会安定有序以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国家安全观都将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
其次,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综合安全。
这一理念认为,国家安全不仅包括传统安全领域的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等,还涵盖了环境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等多个领域。
综合安全观要求国家在各个领域保持着全面稳定的发展,以保障国家的整体安全。
第三,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注重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中国政府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认为没有发展就没有安全。
因此,国家安全观强调了发展的重要性,并将经济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础。
国家安全观将安全环境的稳定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相结合,实现了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有机统一。
第四,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和平发展。
中国政府一直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矛盾。
国家安全观倡导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和平、友好、合作精神,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一个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第五,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注重国际合作。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互利共赢的合作已经成为解决许多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
中国政府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强调国际安全合作的重要性。
在应对共同威胁和挑战时,国家安全观注重国际间的对话、合作和协调,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最后,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法治安全。
中国政府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军的原则,认为法治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国家安全观要求以宪法和法律为基础,通过建设健全的法治体系,加强国家治理,保障国家安全。
总之,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理念体系。
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思考
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思考周鹏机械13-07关键词:中国;国家安全;国际环境;国家安全战略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根据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环境和本国国情,逐步形成并坚持奉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战略方针,即积极防御战略方针,有效地维护了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我国家安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抵御国家安全风险的能力有了飞跃性提高,但是我在国际体系中在更大程度上仍处于守势,这决定了在战略指导上应采取防御性姿态。
当然,在新的形势下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内涵和外延也必须有新的发展,以适应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安全利益。
一.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国家安全战略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为深刻的变化。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这两大新因素的推动下,国际战略格局正在酝酿着激烈动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际机制和国际制度将继续由西方国家主导,但是随着新兴经济体呈现群体性崛起及其战略地位的上升,欧美中心地带的战略地位和影响力将不可避免地相对下降。
当前全球的金融危机加速了国际格局的调整。
(一)中华民族复兴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国正在崛起。
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如何在中国崛起的大潮中,最大限度地防止受到负面冲击,同时获取最大的战略利益,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主要战略力量决策者们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国际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逐步变成一个正在崛起的并对地区和世界事务越来越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由国际体系的被排斥者、外在者、被反对者逐步变成参与者和改造者;由过去被国际社会忽视和偶尔借重的对象变成既被重视、被借重同时又加以防范和制约的对象。
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必将加速中国的国际角色的新一轮的转变。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中国的崛起需要面对比历史上其他崛起大国更加复杂的“崛起困境”。
能否有效化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西方意识形态和冷战思维的对立、中华民族复兴同霸权国家遏制企图的抗争以及中国快速发展与其他国家利益的冲突等产生的新的重大矛盾,是否能够打破历史上大国崛起必然引发国际战略格局剧烈动荡,甚至爆发军事冲突的定律,关键在于中国采取什么样的国家安全战略。
论中国所处的战略环境和国家安全
论中国所处的战略环境和国家安全国际战略环境,是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战略上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和相互斗争所形成的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战略形势。
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的综合体现。
它是国家(集团)制定战略必须首先考察和关注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研究国际战略环境,对于洞察国际斗争特别是战争与和平的基本趋势,进而判明对本国的战略利益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际形势继续趋向缓和,维护和平和发展的力量继续增长,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要求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但是,和平与发展依然面临着重大挑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连绵不断,南北贫富差距拉大引起的某些社会动乱、恐怖活动、毒品走私、趋向全球化等。
国际战略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发生深刻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是充满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各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不均衡、不对称和不平等的,由此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各种矛盾的凸显。
一是霸权与反霸权之间的矛盾尖锐化;二是南北矛盾突出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更大的风险;三是激化了民族矛盾;四是全球问题日益突出。
世界力量分化组合加剧,使单极与多极之争更趋激烈。
目前国际战略呈以下格局:一美国谋求建立单极世界;二欧盟势力影响日益扩大;三俄罗斯意欲重振大国地位;四日本走向政治军事大国步伐加快;五我国综合国力稳步上升;六地区性大国不断壮大;七区域一体化组织蓬勃发展世界军事形势是国际战略环境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世界军事力量总体规模呈下降趋势,但大多数国家军队的质量却在不断的提高。
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各主要大国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期,积极推进军队的转型,展开了面向未来的军事战略调整。
一美军未雨绸缪,确保全球性国家利益;二俄军紧握“杀手锏”,力图东山再起;三日军执经济、科技优势,打造“世界一流强国”;三印军加强联合作战,积极“挺近”印度洋;五欧盟内统外扩,力求实现军事一体化。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有以下特点:一、陆地和海洋邻国多,安全环境受周边国家影响大。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随着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加强,世界格局不断变化,安全问题越来越凸显。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在安全问题上更需要保障自身国家安全,并面临更多各种各样的安全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安全问题和挑战,中国需要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有效的国家安全战略,运用各种安全手段,保障国家安全。
一、什么是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战略是指通过一系列的体制机制和行动计划,对于国内外的安全威胁进行研判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预案,保证国家的领土完整、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等基本权利。
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目的就是防范和遏制安全威胁,在多方面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中国国家安全的挑战中国的国家安全面临着各种威胁和挑战。
首先,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新型安全威胁时有发生,他们不断进行网络攻击,破坏网络安全;其次,海洋权益问题,中国需要强有力地保护自己的海洋利益;此外,台海问题、边境问题也持续存在着,随时可能引发国家安全危机。
三、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为了切实有效地应对各种安全挑战,中国必须制定并且实施一系列的国家安全战略。
首先,中国政府需要深入研究分析国内外安全形势,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国家安全体制。
其次,加强国防力量,提高国防技术水平,保障国家安全。
建立严格的人员安全管理制度,防止国家机密被泄露。
除此之外,中国政府还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国家安全。
例如,推行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和金融安全的保障,以有效应对安全威胁。
同时,加强海上保安,展开海军建设,有效维护中国近海的安全和海洋利益。
加强与有关国家的合作,进行有效的平等合作,共同应对国际安全威胁。
最后,积极发展科技创新、教育培训等方面,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实力,因而达到更加全面的安全保障。
四、结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中国在未来面临的安全威胁将更加复杂和多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必须坚持稳步前进,大力发展各个领域的安全措施,构建一个安全、稳定的国家环境。
论当前中国国家安全环境面临的战略危机
论当前中国国家安全环境面临的战略危机
当前,中国家安全政策面临各种新的挑战和威胁,正在受到强大的外部压力。
改革开放以及政治发展的巨大变革,深刻的影响了政府的安全政策。
针对当前国家安全环境面临的战略危机,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首先,安全环境中存在的战略危机可以从三个方面划分:国际、国内、本土。
从国际上看,中国以前被认为是一个对其他国家实施外交和经济压力的弱者,但也有一些潜在的威胁,如气候变化和经济全球化改变。
就国内而言,中国面临的各种挑战,包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以及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的解决。
本土方面,由于历史的延续和立国以来根深蒂固的旧思想,对国家网络安全和维护安全和稳定性的发展挑战更大。
其次,安全环境中战略危机的综合反应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外权势凌绝、内部政治不稳定、和平发展模式转变、传统安全被弱化等。
就其中主要内容而言,内外权势凌绝旨在争取外部安全,加强全球发展模式,改变冲突处理模式;内部政治不稳定涉及社会分层,对社会建设的影响可能不明显;和平发展模式转变却将给国家安全带来极大挑战,特别是就削弱军事实力的话题而言;传统安全被弱化也把安全政策面临的挑战加剧。
最后,面对当前的战略危机,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缓解:在国际层面,增强中国国家形象,建立更有利的双边关系;在国内,应该充分把握政策考虑到外部因素,更加注重政府服务民众,加强社会间有效的沟通;在本土方面,根据传统安全理论,进行合理的投入,增强军事力量,并加强社会凝聚力,以保持安全稳定的策略。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审慎考虑,采取必要的措施理顺当前国家安全环境中战略危机,从而确保安全稳定,牢牢扎根于中华民族。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一、引言国家安全是国家的根本利益,是国家独立、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旨在建立科学的国家安全战略体系,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利益。
本文将从定义、意义、目标、原则和方法等方面,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进行探讨。
二、定义国家安全是指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等方面,不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威胁的危险,并能在保持独立、稳定和繁荣的前提下,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国家安全战略是国家为了实现国家安全目标而制定的总体思路、方针和计划,是国家在防范、化解和应对安全威胁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三、意义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的意义在于:(1)加强国家安全意识,认识和分析国家安全形势,防范安全风险,确保国家长期稳定发展;(2)促进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应对全球化安全挑战的能力;(3)推动国家对外交往,增进各国相互信任和合作;(4)在全球化背景下,推动国际秩序建设和维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四、目标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的目标是:(1)确保国家安全利益,维护国家统一、安定和发展;(2)建立和完善现代化国家安全治理体系,提高战略应对能力;(3)深化对外合作,扩大国际影响,为国家安全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4)推动国际秩序建设和维护,维护全球安全。
五、原则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的原则是:(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人民为中心,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核心;(2)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地区安全稳定;(4)坚持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加强公众安全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的良好氛围。
六、方法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的方法是:(1)全面、系统地分析国家安全形势,识别安全威胁和风险;(2)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手段,加强国家安全治理;(3)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国家安全工作水平;(4)深入开展安全外交和国际安全合作,推动建设全球安全体系。
论述中国国家安全态势
论述中国国家安全态势
中国的国家安全态势呈现出积极向好的趋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面:
- 国家安全理念:中国领导人高度重视国家安全,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国家安全理念,如“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等。
- 国家安全体系:中国不断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建设,成立了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加强了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推动了国家安全教育和宣传的开展。
- 经济安全: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贸易保护主义、经济风险等挑战。
- 网络安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网络攻击、信息泄露等风险对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
- 国际安全: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也面临着国际关系复杂化、地缘政治紧张等挑战。
中国的国家安全态势是稳定的,但也需要持续关注和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以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随着全球格局的变化和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增加,维护国家安全成为各国的重要任务。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人口大国,国家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安全战略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将从国家安全的定义、面临的威胁、安全目标和战略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国家安全的定义国家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领土、国民、政权和国家利益免遭内外威胁和侵害的状态。
它包括国家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等各个方面。
国家安全的保护是各国最基本的使命,也是实现国家繁荣稳定的前提。
二、面临的威胁当前,中国面临的安全威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军事安全威胁。
一些国家加大了对中国的军事建设和军事部署,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形成挑战。
其次,非传统安全威胁。
恐怖主义、极端主义、跨国犯罪、网络攻击等新威胁逐渐增多,对国家稳定和社会安宁带来严重的影响。
再次,经济安全威胁。
贸易战等经济冲突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和压力。
最后,文化安全威胁。
文化输入中蕴含的价值观冲突,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国家认同困境。
三、安全目标为了应对上述威胁和挑战,中国的安全目标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国要坚决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维护领土完整,决不容忍一寸一分丧失。
第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人民是国家的根基,中国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三,维护国家繁荣稳定。
国家安全是国家繁荣稳定的基础,中国要努力维护国家发展的良好环境,实现长期稳定和繁荣。
第四,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和安全的世界。
中国将积极参与国际事务,通过与各国的合作和沟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建设一个公正、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秩序。
四、战略措施为了实现上述安全目标,中国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战略措施:第一,加强国内治理。
提高政府效能、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法治建设等是保持国家安全的基础,中国要加大对国内治理的投入和力度。
国家安全战略
学完《中国国家安全战略问题研究》这门课之后,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安全与发展是一个现代主权国家的两大任务。
跨入21世纪的中华民族如何确保国家安全,如何在世界战略多极化、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中实现国家的安全,一直是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关注的问题,也是各有关研究机构重点研究的课题。
就安全战略本身来说,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好最迫切、最重要的一些问题,在各个方面加强国家的安全保障。
在经济方面,要认真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双向互动关系,力求更多地掌握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因势利导,运筹帷幄,既充分利用国际的市场和资源,发展我们的经济,同时又防范国际经济风险带来的冲击。
在政治方面,要加强我们的政治建设和制度建设。
稳步有序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扩大人民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
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加紧完善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严格运行在法制的轨道上。
通过不断完善和巩固我们的基本政治制度,来获得最大限度的政治安全。
同时,正确应对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战略,加强国家价值体系的建设,增强人们对于国家制度体系的信念和信心,打击敌对势力的各种破坏活动,保证国家政治和社会各方面的稳定、安全。
在军事方面,要加强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靠得住”、“打得赢”的现代化人民军队。
加紧高精尖军事装备的研制和开发,保证手上能有几个拿得出、用得上的“杀手锏”。
精心研究现代化战争的规律和特点,与时俱进,改进和发展我们的军事战略,从未来可能出现的战争样式出发,制定必要的预案。
加强军队和军事人才的建设,积极吸收地方的人才包括高级人才,迅速提高军队的整体素质和军事战略战术水平。
正确处理军事与政治、经济、科技等各方面的关系,以军事力量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后盾,但其使用又从属和服务于政治和经济战略特别是整体的国家战略。
在社会、信息、文化、环境、资源安全等方面,也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环节,消除各种漏洞,提高国家的整体安全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关键词:国家安全环境新型安全观基本对策摘要: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国家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存亡和国家发展的大事,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和平稳定的建设环境,就没有国家的发展,也就更没有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不会有“中国梦”之伟大构想。
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战略决策都应受到国家安全战略指导并与之协调。
但是,现如今,不论是就国际安全环境来看,还是就国内安全环境来看,我国国家安全环境形势都不太乐观。
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者,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必须清晰认识我们现在的处境,培养国家安全战略意识,武装自己,为将来充满信心地接过社会主义事业接力棒打下坚实基础!正文: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战略的定义:是一定历史时期中具有重大的、全局性的、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谋划。
它不是一个局部的、战术性的、非核心的谋划,而是从宏观上谋划全局、整体性的指导思想、行动方针。
现代以来,战略一词逐渐应用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外交等领域,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展,战略一词逐渐演变为泛指重大的、带有全局性质的、决定全局的一种谋划。
而将战略一词应用到国家安全领域恰恰体现了这一点。
国家安全战略是从国家和国际的全局高度筹划和指导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方略,它关系到各部门、各阶层,是真正的国家“大战略”,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之一。
一、周边安全环境所谓国家安全战略就是要应对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因此首先要分析的是我们面临着什么样的安全形势,在这种安全形势下需要什么样的对策。
那么我国现在所面临的周边安全环境的形势具体怎样呢?(一)从外部来看第一我国领土主权受到侵害。
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有三个:第一个是主权,能不能独立地做出决策;第二个是管辖权,这个管辖权体现为领土完整,国家的独立意志能不能触及这个国家所有的角落;这两者是核心。
第三个是国人的安全。
从传统国家安全观来说,我们讨论的主要是前两个。
主权和领土完整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就领土完整来说,现在有一部分领土没有能够回归祖国;另一方面,在有一些争议领土上,我们的主权还没有能够完全实现,而且也没有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第二,随着新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我们的海外利益越来越广。
海外利益的安全也成为了我国国家安全一个不可回避的内容。
相当一部分的利益挑战是在海外,比如说能源安全、海外投资设施安全等。
实际上,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国家,我们的利益是全球性存在的,不可能把它分成海外利益与国内安全,尤其是现在经济上全球相互依赖,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出事都会对中国国家安全造成影响,有的还相当大。
比如,前几年利比亚出现大规模动荡,我们要紧急撤侨。
那是我们的海外军事行动,但是非战争行动。
海外利益安全,不只是公民在海外旅行时的人身安全,它包括在海外设施的安全、投资的安全,也包括在海外发起的可能对中国本土构成不确定威胁,但这跟战争不是一回事。
第三,话语和规则的制定权的争夺。
我们在一个体系内生存,那么在这个体系内,所有的国家是遵循着一套规则,这是国际社会基本的行为规则,那么这套规则是由谁制定的?过去都是由西方国家制定的。
经济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制度是非中性的,没有任何一个制度设计对所有的成员都是平等的,这种制度不存在,所有制度都是有利于体系内的某些成员,而对另外一些成员不利,甚至是有害的。
改革开放很大程度上使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能适应国际社会的规则。
让中国更加的国际化,这是我们改革开放非常重要的一个政策目标。
从1978年一直到前几年,基本上我们对国际规则是被动参与的一个自适应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要适应国际体系的变化,而不是让国际体系来适应我们。
但是现在情况在发生变化。
2009年中国站到了世界第二经济体的位置上。
现在,我们对现有体系的不公平感受更加明显,我们就想要把它变得公平。
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有明显的修改现有国际体系中对中国不利内容的想法。
那么具体表现在什么上面呢?第一,要求扩大在现有体系下的发言权。
主要是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要求增加投票的权重。
第二,建立和参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这些动作在西方主导国家看来,深刻地反映出了中国地缘政治和全球政治的所谓“野心”的变化,他们认识到中国不再愿意做一个追随者,中国整个的思路表现出对原有体系的不再认同,中国想要争夺的是话语权和规则的制定权。
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历史,再看一下世界历史,多数情况下不可调和的战争不是发生在一个具体的争端上,仅仅为了一块领土,国家是不会轻易打仗的,关键是出现了对某种权力的争夺。
电影《让子弹飞》中,张麻子和黄四郎之间有一段非常具有国际政治理论功底的对话。
黄四郎说,我把钱都给你,你让我活下去就完了。
张麻子给他的答案是,钱不重要、你不重要,但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实际上这就是权力。
利益不重要,权力很重要。
在国际关系中,人们更关心的是权力而不是暂时的利益,换句话说,如果我能够影响你的行为,那么我对你施加的这个影响比一切都重要,因为它意味着所有的财富都会追随而来。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冲突非常激烈。
当中国作为一个强国崛起的时候,最终别人承认你的强国地位,是承认你的规则制定权。
(二)从内部看改革开放以来,实际上我国国内存在很多甚至于比境外威胁更让我们担心的事情。
人之所以发生冲突,往往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重是利益矛盾。
这种冲突在目前的中国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比如房屋拆迁。
这种矛盾是可以解决的,而且是相对容易解决的。
第二重矛盾是价值矛盾,这就不那么容易解决了。
在价值矛盾方面,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所谓发展的眼光可以解决的。
我们对此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
在过去这些年中,我们认为只要社会发展、经济进步,什么问题就都好办。
实际上,经济上越进步,思想自由度就越高,而且越是追求高一级的经济享受,就越不可能被基本的经济进步满足,矛盾就会越深。
所以在价值矛盾方面,绝不是社会进步了,价值观冲突就没有了。
而是社会进步了,价值观的冲突可能会加剧。
第三重矛盾是更加严重的身份矛盾。
经济利益也好,价值观冲突也罢,前提是在一个群体内发生的纠纷。
假如我们国家里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不是中国人,那么你和他谈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有意义吗?任何对话都进行不下去。
我们要看到今天在中国国内安全问题上,这三重矛盾都存在。
如果单纯是利益矛盾,利益矛盾不扩散,矛盾不会扩散到别的领域去。
有一些人利用社会的利益矛盾和身份矛盾所演化出的冲突,再将其演绎为价值观问题,解决起来难度就大了。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大,就会发现我们面对的内外威胁有的是相互勾连的。
这里有两种体现。
第一种是在身份矛盾问题上。
他不认为他是中国人,就是所谓的民族分裂主义。
他的背后有国际势力支持,对我们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发出挑战。
第二种是虚无主义。
至少在过去10年间,我们不怎么把它上升为国家安全问题,但现在我们必须看到它对我们构成了非常大的威胁。
所谓虚无主义,就是否定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绩,他认为政府做的任何举动全是错的,政府发布任何信息全是假的,不加辨识、不加思考、不加讨论地否定,逢政府必反。
这种否定由两个层面构成:一是所谓精英,就是“带路党”;二是所谓“屌丝”。
二、新型安全观在认清了我国国家安全环境的前提下,为了想出更好的基本对策,我们还有必要在头脑中清晰认识国家安全观以及新型国家安全观。
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健全国家安全体制,首先就需要以科学的国家安全观作为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
安全观就是对安全问题的观点、看法、以及由此形成的系统理论。
我国学术界一般认为,国家安全就是不存在危险或不存在对国家的威胁,表现在主观上不恐惧、客观上不受威胁的状态,这也是西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予以认同的。
同时,在我普通民众看来,也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然而,国家在发展,国际关系日益密切和复杂化,社会还是存在动荡,各种可以预见的和不可预见的变革时刻在发生,那么,以前的陈旧的国家安全观免不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这就需要有所更新。
特别是冷战后,国家安全战略在共同安全观、合作安全观、系统安全观上发生了变化。
于是,为了紧跟我国国情,新型国家安全观应运而生了。
在以往的基础上新型国家安全观则更加体现安全内涵的综合化、安全机制的多样化、安全主体的多元化、安全威胁复杂化的特点。
互信、互利、平等、协作是中国新型安全观的核心,这也是拥有大国地位和身份的中国的职责所在。
互信是基础,互利是目的,平等是保障,协作是途径,新型的安全观更加强调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强调防务的自卫性、自主性和本土性,反对以任何借口和手段干涉他国内政,追求双赢:本国自身安全和他国安全。
总的来说,新型安全观最主要的特点是和平共处!在这个日益复杂的国际关系纠纷中,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最明智的选择。
作为新世纪国民,尤其是我们,作为新一代大学生,这一点是必须要深刻认识到的!三、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对策明确了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观以及新型国家安全观之后,接下来我们该做的就是要制定出维护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对策。
首先在新安全含义层面、体质层面、观念层面上运用系统国家安全观来分析当代中国国家安全问题。
比如:金融危机对一个国家的打击并不亚于一场战争带来的损失;一国的安全还越来越多地与邻国的安全、周边地区的稳定乃至国际社会的安定联系在一起;要树立特别强调安全动态的大安全理念。
其次,在对策层面上,着力于建立国家安全的综合管理机构、全力发展、全方位外交、研究新课题、加强国防建设,进而构筑国家的钢铁长城!更细致地来说,就是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能够综合规划、协调国家安全诸多领域职能、快速反应、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综合管理机构;通过国内发展来促进国内安全和国际安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发达国家进行外交;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对邻国坚持“主权不可侵犯”和“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原则;明确认识亚太地区是中国的战略命脉这一点,努力维护亚太地区的经济安全与军事稳定;明确认识到对中国未来经济安全可能造成威胁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资源的短缺,并采取相应对策去补救;集中精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如何看待美日安保条约新指针......一系列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总之,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之路,任重而道远!复兴尚未到来,“中国梦”尚未实现,同志们仍需不懈努力!参考文献:[1]徐义文.当代中国发展战略问题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10-12.[2]赵章海.大学军事科学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172-173[3]马维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新国家安全观.《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