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形势与国家安全分析

合集下载

你认为我国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如何

你认为我国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如何

你认为我国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如何引言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发展稳定和人民生活安宁的重要保障。

当前,全球形势变化复杂,我国面临着许多安全挑战和威胁。

本文将分析我国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并讨论应对策略和措施。

一、政治安全形势在政治安全方面,中国的国家安全面临着内外部的挑战。

外部方面,国际关系日益复杂,国际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重新回潮,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对我国政治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例如,台湾问题的升温、南海争议的不断升级,都对我国政治安全带来了挑战。

内部方面,社会稳定问题、政治体制改革、民族矛盾等也对中国政治安全构成了挑战。

因此,我国需要加强政治安全的防范和处理。

二、经济安全形势在经济安全方面,我国面临着新的挑战。

尽管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

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金融风险的增加,都对我国经济安全构成了威胁。

此外,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网络攻击、信息泄露等问题对我国经济安全带来了风险。

因此,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经济安全的保障。

三、军事安全形势在军事安全方面,我国当前面临诸多挑战。

国际军事竞争加剧、地区冲突频发以及恐怖主义的威胁,都对我国军事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

例如,东海、南海等海域的安全问题和我国周边地区的紧张局势,需要我国加大军事力量建设和提升军事实力。

此外,网络战争威胁也给我国军事安全带来了新挑战。

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军事力量建设,提升综合国力,增强军事安全。

四、社会安全形势在社会安全方面,我国面临着犯罪问题、社会不稳定等挑战。

犯罪率的上升、社会矛盾的加剧,对我国社会安全构成了威胁。

此外,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传播也给我国社会安全带来了新的风险。

因此,我国应该加强社会管理,提升社会安全意识,加强反恐怖主义和犯罪打击力度。

五、网络安全形势在网络安全方面,我国当前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网络攻击、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问题频频发生,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

中国周边形势与国家安全分析

中国周边形势与国家安全分析

中国周边形势与国家安全分析一、中国安全形势复杂原因1、历史,意识形态。

中国历史上进行了一些领土的扩张与收缩,很多领土的边界线主要是历史遗留下来分界线。

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主要是清末的领土,很多边界随着民族国家的独立而互有争端。

尤其是中国同印度,俄罗斯的边界领土问题上存在着很多争议甚至是争端。

意识形态上,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被很多资本主义国家重重包围,敌对情绪是肯定的。

尤其是很多国家与中国产生利益冲突,却打着意识形态的幌子公开叫板,寻求其他别有用心的大国的支持。

2、邻国多。

中国是亚洲诸国中邻国最多、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

中国周边共有邻国20个,其中,陆上接壤14国,隔海相望6国,涵盖了各种地理条件。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大国,多年来,又是与别国领土争端最多的国家。

尽管近年解决了部分争端,但是,仍存在着更为复杂的领土和领海纠纷,且海洋权益不断遭受蚕食。

3、世界格局,位于多极中心,热点不稳定地区。

中国与俄日印3大战略主体共处,掣肘因素颇多。

俄国处于经济持续恢复阶段,普京加强集权、重振军备,国力日渐发展,对华能源战略已透露出俄国未来的战略运筹信息。

日本重新武装步伐加快,1999年的“周边事态法”将中国大陆、南海和台湾等纳入防卫视野,2000年,决定组建对付“中国海军舰艇的活动”的“护岛部队”,2004年确认中国为“安全威胁”,实现了安全战略从“防御型”向“进攻型”的转变。

印度于90年代初及时调整国家安全战略,明确提出在21世纪争当世界一流强国的目标,为此,实现了军事战略由80年代确立的“区域有限威慑”向“区域全面威慑”的转变。

周边东盟,印巴,缅甸,阿富汗的武装冲突不断,很多国家充斥着颜色革命和政治斗争,大国的手腕在中国周边伸出触角,主要目的就是对中国施行包围压制的策略。

4、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从西班牙,到英国,再到德国美国,大国崛起的步伐都伴随着压制与冲破加锁的过程。

中国在崛起,而很多大国,尤其是亚洲这样一个政治极端复杂,大国林立的地区,在夹缝中生存,韬光养晦才是重要的生存之道。

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面临复杂挑战。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东海和南海的争议。

东海和南海是我国的重要周边海域,但同时也是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存在领土争议的地区。

在东海,中国与日本、韩国等国存在岛屿争议;在南海,中国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也存在领土争议。

这些争议使得我国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变得紧张,军事摩擦频繁发生,存在一定的冲突风险。

二是朝鲜核问题。

朝鲜半岛地区的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周边安全的焦点之一、朝鲜不断进行核试验和导弹试射,使得地区安全局势变得更加紧张。

国际社会对朝鲜核问题的解决也面临困难,给我国周边安全带来了不确定性。

三是中印边界争端。

中印边界争端长期存在,尤其是中印边界地区的安全形势备受关注。

2024年发生的中印边境冲突,使得两国关系更加紧张。

边界争端的存在对我国周边安全形势造成一定的压力。

四是台海局势。

台海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统一是中国的核心利益。

然而,台湾当局和外部势力不断进行分裂活动,加强军事部署,对台湾问题的处理成为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中的重要因素。

台海问题的发展对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产生重要影响。

五是周边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稳定。

一些周边国家存在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如缅甸的内乱、尼泊尔的政治动荡等,这些动荡影响着周边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可能对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带来一定的冲击。

在面对这些复杂挑战的同时,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来维护周边安全形势。

一是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对话与合作。

我国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通过外交对话、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途径增进互信,达成共识,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二是加强军事建设和力量部署。

我国对周边地区进行加强军事建设,强化军事力量和部署,维护周边地区的安全稳定。

三是积极参与地区安全合作机制。

我国积极参与亚太安全合作机制,推动各方间的合作,共同应对安全威胁。

四是加强国际和地区事务治理能力。

我国加强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的能力,通过加强国际规则和机制的建设,维护我国的安全利益。

正确看待我国周边安全形势

正确看待我国周边安全形势

正确看待我国周边安全形势1. 引言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力的增强,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正确看待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对于保持国家安全、促进地区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分析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并提出正确的看待方法。

2. 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的特点2.1 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当前,我国周边地区地缘政治环境日益复杂。

周边国家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以及一些历史和领土争议问题。

加之全球化的影响,一些外部势力也在周边地区积极参与。

这使得我国周边安全形势面临较大挑战。

2.2 突出的领土争端和海洋争议在我国周边地区,存在一些领土争端和海洋争议。

例如,中国与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就钓鱼岛、南海等地区存在争议。

这些争端和争议可能会对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产生负面影响。

2.3 恐怖主义和非传统安全挑战除了传统的军事安全挑战外,非传统安全挑战也在不断增加。

恐怖主义、网络安全威胁、跨国犯罪等问题给我国周边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这些挑战不仅需要我国加强国防力量和能力,还需要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

3. 正确看待我国周边安全形势的方法和原则3.1 和平稳定是共同追求我国周边安全形势的核心是和平稳定。

和平稳定符合各周边国家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我国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以和平发展为基础,推动共同繁荣和互利合作。

3.2 通过对话解决争端和争议在解决领土争端和海洋争议时,我们应该秉持和平、公正、合法的原则。

通过对话、协商和谈判等方式,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和争议,维护我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3.3 加强合作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面对恐怖主义、网络安全威胁等非传统安全挑战,我国应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

互相分享情报、加强边境管理、打击跨国犯罪等合作措施,可以更好地维护我国周边地区的安全稳定。

3.4 构建开放、包容的地区安全合作框架为了应对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我们应积极参与构建开放、包容的地区安全合作框架。

通过互信、互利、平等的原则,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联合演习、信息共享、人员培训等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机制,共同维护周边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资源和辽阔领土的大国,其周边安全环境一直备受关注。

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诸多挑战和变化,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首先,中国周边存在着一些地区性安全问题。

比如,东海、南海等海域的主权
争端,以及朝鲜半岛的局势不稳定,都给中国的周边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这些地区性安全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在维护自身安全的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和周密。

其次,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也给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美国一直将亚太地区视为自己的战略重点,加强在该地区的军事部署和联合军演,这无疑给中国的周边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同时,美国与一些周边国家加强军事合作,也使得中国在周边地区的安全环境更加复杂。

此外,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也给中国周边安全带来了威胁。

恐怖主义势力的存
在和活动,不仅给周边国家的稳定带来了威胁,也给中国的周边安全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同时,跨国犯罪活动的频繁发生,也给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变化也需要我们做出相应
的应对。

我们需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与沟通,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自身的国防建设,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能力,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我们也需要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等威胁。

总之,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复杂多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和思考,做出相
应的应对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维护中国的周边安全,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我国周边安全形势 (2)

我国周边安全形势 (2)

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一、引言我国的周边安全形势一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的崛起,我国周边地区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分析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地缘政治与安全我国位于全球地缘政治重要的位置,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领土。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缘政治的影响,我国周边地区存在各种安全威胁。

首先,一些邻国存在领土争端,如中印边境问题和中国东海及南海岛屿争议。

同时,一些国家的军事力量的增强也增加了我国周边地区的安全风险。

同时,我国周边地区还面临着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来自于国内外的恐怖组织、跨国犯罪组织以及一些乱局的影响。

这些威胁对我国周边地区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经济发展与安全我国周边地区是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区域,也是我国的重要贸易伙伴。

通过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我国可以获得资源、市场和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

然而,经济发展与安全是相互关联的。

一方面,经济发展可以促进我国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和改善生活水平,可以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

同时,经济合作也有助于加强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交流,从而减少战争和冲突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也可能引发一些安全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一些国家可能对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感到竞争和威胁,可能采取一些不利于我国的行动。

而我国在周边地区的利益和存在感也可能引发一些负面的反应。

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同时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我国利益和安全的保护。

四、国际关系与安全我国的周边安全形势也受到国际关系的影响。

不同国家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对于周边地区的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我国发展对周边国家来说可能是一个机遇,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共同繁荣。

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可能因为对我国的竞争和威胁感到不安,采取一些不利于我国的行动。

在国际关系中,我国应秉持和平发展和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互信和合作。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精选资料】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精选资料】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周边安全状况和态势。

它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是制定国防战略和国防政策的依据。

新世纪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国周边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中,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邻国众多,我国仍面临着一些不安全因素和潜在的威胁和挑战。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近期,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存在的现实挑战和潜在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朝鲜半岛风云突变,这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最大的变数。

朝鲜进行新的核试验诱发了极其紧张的局势,“弃核”和实现半岛无核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即便重启“六方会谈”,要解决的难题将会更多。

中国面对这种极为棘手的局面,既不能介入太深,也不能抽身而退,处于左右为难境地。

如果爆发战争,中国将面临是否参战问题,此举势必牵动全局。

如果回到谈判桌前,中国的外交斡旋难度极大,前景也难以预料。

第二,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钓鱼岛之争。

事实上,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

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第三,中印领土争端悬而未决。

作为同属于新兴经济体的两个发展中大国,中印双方的合作也有所加强。

然而,印度始终没有放弃对于中国的领土要求,近年来在边境地区不断采取动作,宣示主权,增兵固防,加快战场建设,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并大肆散布“中印必有一战”的言论,这些现象都不是好兆头。

印度现在不仅拥有核武器和远程导弹,而且在海空军力量上也丝毫不逊于中国,其实施高技术战争的能力决不能小觑。

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及热点分析课件

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及热点分析课件

强化边防力量,完善 边防设施,提高边境 管控能力,防范非法 越境活动。
优化军队结构,加强 信息化建设,提高快 速反应和远程投送能 力。
推进经济建设,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 业结构升级,提高国家经济竞争
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 济一体化,深化与周边国家的经
贸合作。
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和技术,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升国家创 新水平。
领土争端
我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将继续存在,需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 避免冲突升级。
海洋权益
我国海洋权益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需要加强海洋维权,维护 国家利益。
国际合作与地区安全展望
国际合作机制
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建立更加有效的国际合 作机制,共同应对地区安全挑战。
国际法与规则
国际社会需要尊重国际法,遵守国际规则,维护 国际秩序,促进地区和平稳定。
领土争端
恐怖主义和跨境犯罪
我国与周边一些国家存在领土争端, 这些问题涉及到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是长期存在的挑战。
我国周边地区存在一些恐怖主义和跨 境犯罪活动,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 会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海洋权益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海上利益 的扩大,与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 也日益突出。
我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发展趋势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但台湾当局试图“ 独立”,导致台海地区局 势紧张。
美台关系
美国与台湾当局保持着一 定程度的官方和军事联系, 对台海地区局势产生一定 影响。
两岸关系
两岸关系发展受到诸多因 素的影响,如政治、经济、 文化等,需要双方共同努 力推动和平发展。
01
安全策略与建 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周边形势与国家安全分析一、中国安全形势复杂原因1、历史,意识形态。

中国历史上进行了一些领土的扩张与收缩,很多领土的边界线主要是历史遗留下来分界线。

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主要是清末的领土,很多边界随着民族国家的独立而互有争端。

尤其是中国同印度,俄罗斯的边界领土问题上存在着很多争议甚至是争端。

意识形态上,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被很多资本主义国家重重包围,敌对情绪是肯定的。

尤其是很多国家与中国产生利益冲突,却打着意识形态的幌子公开叫板,寻求其他别有用心的大国的支持。

2、邻国多。

中国是亚洲诸国中邻国最多、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

中国周边共有邻国20个,其中,陆上接壤14国,隔海相望6国,涵盖了各种地理条件。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大国,多年来,又是与别国领土争端最多的国家。

尽管近年解决了部分争端,但是,仍存在着更为复杂的领土和领海纠纷,且海洋权益不断遭受蚕食。

3、世界格局,位于多极中心,热点不稳定地区。

中国与俄日印3大战略主体共处,掣肘因素颇多。

俄国处于经济持续恢复阶段,普京加强集权、重振军备,国力日渐发展,对华能源战略已透露出俄国未来的战略运筹信息。

日本重新武装步伐加快,1999年的“周边事态法”将中国大陆、南海和台湾等纳入防卫视野,2000年,决定组建对付“中国海军舰艇的活动”的“护岛部队”,2004年确认中国为“安全威胁”,实现了安全战略从“防御型”向“进攻型”的转变。

印度于90年代初及时调整国家安全战略,明确提出在21世纪争当世界一流强国的目标,为此,实现了军事战略由80年代确立的“区域有限威慑”向“区域全面威慑”的转变。

周边东盟,印巴,缅甸,阿富汗的武装冲突不断,很多国家充斥着颜色革命和政治斗争,大国的手腕在中国周边伸出触角,主要目的就是对中国施行包围压制的策略。

4、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从西班牙,到英国,再到德国美国,大国崛起的步伐都伴随着压制与冲破加锁的过程。

中国在崛起,而很多大国,尤其是亚洲这样一个政治极端复杂,大国林立的地区,在夹缝中生存,韬光养晦才是重要的生存之道。

因此很多国家趁着中国一心一意进行经济建设的机会,大肆侵占中国利益,威胁中国国防安全。

二、我国的安全形式分析1、东北亚“东北亚地区一直以来就是大国力量交汇、冲突之地,特别是冷战之后,苏联解体,中国崛起,日本本走向“正常国家”的努力,再加上在该地区有着广泛利益的美国,使东北亚地区的大国关系变得愈加复杂,难以把握。

这里有广泛的地缘利益,激起了大国的觊觎和争夺,今后东北亚局势的演变,将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结构性的影响”。

就当前形势来看,整个东北亚局势以和平为主,但随时存在爆发武装冲突的危险,中、日、美、俄四大国在此博弈。

1.朝韩矛盾:穿插韩国朝鲜的南北冷战,南北方在统一问题上仍然存在消除不了的分歧。

两国之间巨大的经济政治文化差异使两国一直处在冷战的阴云下。

没有结果的六方会谈,延坪岛的炮击事件都显示出复杂的南北关系。

南北方虽然同是一个民族,但是还有很大可能爆发全面战争。

2.中日矛盾:作为东亚的两个大国,中日之间的矛盾存在了上百年,不管官方怎么说中日友好,在民间仇恨仍然占据了主流。

中日之间的东海海域争端,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日本右翼的教科书和参拜靖国神社都动摇着中日之间的关系。

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两国存在爆发小规模武装冲突的危险。

两国关系无论再怎么发展,也不会走向一个长久的和平与友好。

3.中韩矛盾:由最近的中国船长刺死韩国海警即可窥见中韩矛盾。

韩国于中国关系不可能太近,也不可能太远。

4.中美矛盾:美国的霸权主义思想决定了美国实行遏制中国的军事策略。

美国对台军售、支持我国的分裂分子等都对中国的国家利益造成威胁,而东北亚自然而然成为中美博弈的主要场所。

5.朝日矛盾:美韩日三国的军事联盟直接导致了朝鲜对于日本的敌视态度,另外,朝鲜曾经多次被日本侵略,历史遗留问题显著。

6.韩日矛盾:两国虽是军事同盟关系,但是在竹岛(韩国称独岛)领头争端以及历史遗留问题都有较大的冲突。

7.日俄矛盾:两国对于领头存在很大争议,北方四岛(俄罗斯也称其为南千岛群岛。

)问题困扰着日本,但基于俄罗斯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铁腕政策,日本也无从下手,自冷战后两国延续着不冷不热的低程度外交。

8.美俄矛盾:冷战虽然结束,但是俄罗斯西面已被美国包围,东面的博弈更显激烈。

两国在东北亚各有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对我国和平安全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上述这八对主要的矛盾相互交织,东北亚地区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2、中亚“中亚地处欧洲大陆腹地,既是全球重要的地缘政治枢纽,更是主要国际政治势力的必争之地。

”中亚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各大国竞相争取在此处的利益,美俄两国在此都有驻兵,阿富汗战场硝烟弥漫,短时期内无法恢复稳定。

中亚地区政局动荡、领土纠纷、民族矛盾以及贫穷落后。

中亚地广人稀复杂的地理和民族构成,成为东突厥、基地、塔利班恐怖组织的活跃地带。

中亚西部平坦,在理论上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战,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西北地区构成威胁。

中亚的分裂主义、极端宗教主义以及恐怖主义对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中国应该不渝地与中亚国家合作,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

为中国西部打造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3、南亚人口数量庞大的南亚,贫穷和落后充斥着南亚的每个角落。

但是在这里存在两个核大国——巴基斯坦和印度。

同样两国又是人口大国。

两国在上个世纪几度爆发战争,印度将巴基斯坦肢解,直到现在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两个无法达成一致。

印度作为新兴的霸权主义国家,称霸南亚,继而打败中国称霸亚洲是既定的方针政策。

在前不久发射的导弹中命名导弹为“中国杀手”。

“中印边界问题,指中国与印度的边界问题,主要包括东段、锡金段、中段和西段。

中国与印度两国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分西、中、东3段。

西段约600公里,中段约450公里,东段约650公里。

1962年两国因边界争端爆发了一场边界战争。

几十年来,虽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寻找公平、合理解决边界争端的方式方法,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当前印度在我国藏南地区已经有十几万的驻军,和平收复藏南已经不可能。

巴基斯坦作为中国最好的朋友之一,面临着美国和北约的要挟和恐吓。

巴基斯坦成为中国出入印度洋最重要的路线之一,一旦南亚发生战事,中国必须不惜一切支持巴基斯坦,一旦巴基斯坦西化或者被印度占领,中国整个西南都将受到不可避免的威胁。

发展迅速的印度,战争实力与潜力巨大,两国的历史和地理原因使得两国成为敌人,如果印度得不到有效地遏制,中国迟早会遭到印度的打击。

4、东南亚南海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当前最紧迫的问题。

南海是中国重要的航行通道,中国所需要的大部分石油都由南海海路运至我国,一旦南海地区被人控制,我国的国家安全将直接受到威胁。

南海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重要的战略位置成为令东南亚各国垂涎的宝地。

南海现在油井林立,却没与我国的一口油井。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

对此中国政府一再严正声明,这些行为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非法的、无效的。

”现行我国所谓的克制协商已经不能适应南海形势的发展。

“除我国控制的7个礁和台湾当局控制的太平岛外,共有38个岛礁被别国占领。

其中越南侵占27个岛礁,菲律宾侵占8个岛礁,马来西亚侵占3个礁。

另外文莱也宣布对南沙的一个礁拥有主权。

”当前的东南亚各国,在日本美国等大国的支持下,纷纷扩充军备。

俄罗斯世界器贸易分析中心网站11月23日报道,越南政府已决定将2012年度的国防预算大幅度提高至22。

7亿美元,较今年增长约35%,将占到越国家预算支出总额的8%。

越南如此做法与南海的局势有密切的关系。

另外,越南如此巨大的开支很大程度上来着南海油气田的非法收入来源。

菲律宾从美国引进二手战舰菲律宾1亿美元升级军备部署南海,叫嚣不惜与中国一战。

2009 年 1 月 27 日,法国向马来西亚交付了第一艘“鲉鱼”级潜艇,并计划于 2009 年底交付第二艘。

马来西亚从德国购买了 4 艘排水量为 1650 吨的护卫舰,负责在南海海域执行巡逻任务。

美日等国的插手,制造“中国威胁论”,破坏原有的和平的南海环境,使得南海问题变的更加棘手。

谈不好,打不了,拖不起已经成为南海问题的最真实写照。

我国要努力抓紧当下的和平发展环境,建设强大的海军,以谋求杀鸡儆猴式的解决南海问题。

5、中国的台湾统一问题台湾问题一直是全世界中华儿女们的共同关注。

近年来,台湾地区出现了非常复杂多变的局势,台独势力在遭到打击下,遏制台独的势力得到增长,国际反华势力插手力度加大。

台湾问题形式仍然严峻复杂。

台湾是我国核心国家利益之一。

台湾正处于第一岛链中间,是我国走向太平洋的出海口,台湾一日得不到统一,出海口就一日成为一道屏障。

中国的崛起必须建立在统一台湾的前提下,台湾不统一,所有的问题都是问题,台湾统一,所有的问题都不称其为问题。

在96年台海危机时两岸战争一触即发,严重威胁了我国的和平发展。

台湾问题是我国发展道路上最重要的问题。

台湾地区的军事实力不容小视,力争和平解决,但绝对不放弃武力。

“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形嚣张,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和平统一投下了阴影。

“台独”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根源和国际背景,而台湾当局拒绝和谈、限制交往、在国际上推行“双重承认”和“两个中国”的政策,又实际上为“台独”活动提供了条件。

极少数“台独”分子鼓吹“独立”,甚至投靠外国,妄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这是违背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根本利益,解决不好将成为威胁我国安全的最重要问题。

短时期内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还是不可能的。

但是不能把台湾问题长期化,时间越久,分离化趋向越严重,两岸的差异越大。

尽早解决好台湾问题,避免台湾问题的国际化。

反对任何插手我国内政的行为,竭力避免台湾成为一些大国的前沿阵地。

极推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促成两岸经济发展水平对比的新格局,削弱台湾分裂拒统的实力,形成人心归附的状况。

三、明确战略,维护国家安全在全球化和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安全态势最重要的是取决于在各战略主体的博弈中自身的安全战略运筹。

国家安全战略性质和问题确定之后,能否解决下述问题,关键在战略制定和实施。

(一)确定清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利益的表现形式可能会模糊,但是,其本质并未改变。

今天,确定清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比任何时候都更有价值,安全战略的运筹比任何时候都更有意义。

在经济上,“互补不是替代,让步必须对等”,政治上,“求同不是盲从,存异不是忍耐”,坚持国家独立自主是永恒的原则。

在军事上,战略运筹的精妙之处在于生于忧患,见微知著。

正是由于民进党败选,才会导致美国削减第一岛链兵力,向第二、三岛链收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